APP下载

汉藏双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从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培养汉藏双语翻译人才经验谈起

2020-02-27仁乃杰

民族翻译 2020年6期
关键词:汉藏双语语言文字

⊙ 周 拉 仁乃杰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1)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及地方民族高校培养了大量的汉藏双语人才,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藏语言文字双语翻译,极大地丰富了西藏及其他藏区人民的语言生活,更好地推进了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随着我国社会全面进入新时代,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给汉藏翻译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同时,西藏及其他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汉藏双语翻译人才及优质翻译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培养高素质汉藏双语翻译人才是新时代赋予民族院校藏学及藏语言文学专业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本文根据新时代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特点,并结合中央民族大学培养汉藏双语翻译人才的经验,对新时代汉藏双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培养汉藏双语翻译人才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汉藏双语翻译人才是新时代民族语文工作发展的需要

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作为新时代我国民族语文工作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向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准确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领域建立新时代党和国家的话语体系等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论述为今后西藏及其他藏区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就西藏及其他藏区的汉藏双语翻译队伍建设而言,老一辈汉藏双语翻译专家大多数已离开工作岗位,能够独当一面的中青年翻译人才尚未成长起来,出现了汉藏翻译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现有的汉藏翻译人才储备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翻译产品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根据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要求,我们要通过培养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藏语言文字互译能力的高素质翻译人才,引领藏区的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藏语言文字的规范翻译工作,在社会经济建设、科学传播、风尚引领、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各民族及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二)培养汉藏双语翻译专业人才是做好新时代藏学研究工作的需要

汉藏翻译工作不仅是我国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藏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中国是藏学的故乡,存有浩如烟海的藏文典籍,这就要求我国藏学研究人员应该具备汉藏双语互译能力。我国老一辈藏学研究工作者大多数是精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藏语言文字双语的大学者,由于他们的努力,我国的藏学研究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多藏文资料得以翻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供大家学习和研究。目前,我国藏学研究人员在语言上的两极分化现象较突出,这不利于我国藏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掌握汉、藏两种语言文字是我国藏学工作者必备的条件和基本素养,不仅要具备藏文化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也要具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藏语表述能力。更重要的是,很多藏文文献仍然保存于各地寺院及图书馆中,有待于进行整理、翻译、研究。培养高素质的藏汉双语翻译专业人才,对我国藏学研究储备精通双语的优秀人才,对浩如烟海的藏文典籍进行翻译和研究,促进藏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华文化体系架构,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汉藏双语翻译人才的必备条件

(一)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汉藏翻译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所在

教师是推动大学教育实施的关键要素,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汉藏双语翻译人才作为专门人才,需要由专业的教师团队来培养。汉藏双语翻译专业要求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具备良好的翻译教学水平、翻译研究能力、汉藏互译实践功底。

1.教学水平是高校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

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并掌握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当代大学教师还要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20日)明确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1]汉藏翻译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藏语言文字基础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掌握汉藏翻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研究能力是高校专业教师的特殊要求

高校教学是研究性教学,高校教师要具备较好的学术研究能力,这是高校教学不同于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因素。作为高校汉藏翻译教师,要系统了解古今中外有价值的翻译思想,具备宽广的理论视野,掌握翻译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如果高校汉藏翻译教师不具备研究能力,无法从理论上给学生进行指导,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无法从理论上解决。翻译工作是动态的,随时会遇到新的问题,翻译教师要通过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论水平。除此之外,高校汉藏翻译教师还要通过学术研究,为汉藏翻译理论建设及藏学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3.实践功底是对应用型专业教师的一项比较特殊的要求

汉藏翻译是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从事汉藏翻译教学的专业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汉藏翻译实践经验和翻译实践能力,掌握翻译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汉藏翻译的理论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汉藏翻译实践能力。因此,一些学者呼吁,翻译专业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双证”或“双职称”(教师职称+翻译职业资格)的教师。“双师型”翻译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大学专业教师所需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还应具备翻译职业化素质。

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很多高校翻译教师挤不出从事翻译实践的时间,制约了在翻译实践上的自我突破和能力提升。如果汉藏翻译教师只懂汉藏语言文字和一般的翻译理论,而脱离了长期的实践积累,无法提高翻译实践能力,这无疑会制约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最快最有效的办法是与相关翻译机构(如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等单位)合作,聘请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翻译人员作为兼职翻译教师,形成强大的汉藏翻译教学团队,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汉藏翻译本科人才。

(二)专业教材建设对汉藏翻译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之一,通常与教师和教学设备并称为教育的“三大要素”。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信息载体、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载体的,教材建设关乎汉藏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材建设要放在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位置。如果没有教材,教师临时寻找各种材料充当教材,无法保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甚至有可能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20世纪末以来,各民族高等院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汉藏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为了上好这门课,各高校的翻译教师编写出版了诸多汉藏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确实为当时的翻译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现在看来,有些教材的体例、内容、特色基本类同,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加之内容比较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汉藏翻译专业的教学需求。汉藏翻译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汉藏语言类课程,还要学习翻译史、汉藏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翻译学等理论方面的课程,更要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翻译、法律知识翻译、科学文化翻译、信息技术翻译、公文翻译等翻译实践类课程,并且保证所有课程都有教材可依。

1.成立教材审查委员会,做好教材研究及选用工作。

从理论上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材建设要先于课程建设。根据汉藏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从全国范围内搜集汉藏翻译专业课程所需教材并进行筛选。“作为教材必须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合乎逻辑;需要语言精炼、文字流畅、材料组织和逻辑安排要自成体系、特色鲜明;需要体例规范、内容安排与递进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的认知特点。”[2]94如果已有教材内容符合新时代汉藏翻译人才培养要求,可以选用;内容不符合新时代需求或不规范的教材不能进入课堂。

2.组织教师团队,编写优质教材。

就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及其他民族院校汉藏翻译方向的教材使用情况而言,有些课程有现成的教材;有些翻译实践类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编讲义充当教材使用。为了所有的课程有教材可依,学校和学院层面应该加强教材建设工作。“作为优秀教材必须达到‘五个一流’,即优秀教材应具有一流的编写团队、一流的教学理念、一流的知识集成、一流的编写资源和一流的出版媒体。”[2]95可见,教材编写是一项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教材内容既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教师科研成果的结晶。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深厚的教师牵头,邀请校内外翻译实践经验丰富的学者及年轻教师参与,集体编写汉藏翻译课程所需的各类教材,满足培养高素质汉藏翻译专业人才的需要。组织教材编写队伍及教材建设的过程,也是组建教学团队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过程。

三、汉藏双语翻译人才培养方式

大学的第一职能是人才培养,培养人才不仅需要强大的教师队伍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培养本科人才的总设计蓝图,是组织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评价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培养方式等内容。“教育学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关人才培养活动的目标,是学校通过对自身发展情况的认知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了解,确定了内在能力水平与外在社会需求,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使命与愿景,而设计出的一种有关学生成长的合理性且理想化的未来图景。”[3]13-14可见,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工作方针。“我国一流高等学校共同看重的人才特质包括: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创新精神、视野宽阔以及素质养成九大特质;着力培养的人才类型包括‘引领者’‘复合者’‘国际者’‘创新人’‘应用人’‘学术人’六大类型。”[3]15-16中央民族大学已进入“双一流”大学行列,以一流高校的标准和少数民族高等学府的特点为依据,审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提出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新时代我国西藏及其他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分析,汉藏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应具备汉藏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掌握翻译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汉藏互译实践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具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要建设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合适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课程体系构成原则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最终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课程设置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和落脚点。本科课程设置应该以国家、社会、行业的发展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毋庸置疑,课程设置与开发也是实现国家意志和落实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课程权是学校的基本教育权。”[4]汉藏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各门课程。课程的类型、内容、课时分配对于体现汉藏翻译专业的功能取向,实现汉藏翻译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由两大模块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全校统一安排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国家安全、体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以及其他综合素养(公选课)类课程。通过通识类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掌握外语和信息技术;构建科学思维方法;掌握未来生活和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培养问题探究意识。专业教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三个部分组成。汉藏翻译专业属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根据所属学科理论框架和基本特点,安排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中应开设汉藏语言文字类课程和翻译理论类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中应开设社会所需专业知识翻译实践类课程。考虑到翻译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应安排较多的翻译实践训练活动。总之,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要遵循“学科基础知识+汉藏语言文字+翻译理论知识+社会所需专业知识翻译技能+翻译实践训练”的原则。依据这个原则,精细安排大学四年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提高学生的汉藏语言文字水平,提升学生的翻译理论水平和汉藏翻译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制定合理的培养策略

为了实现汉藏翻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中规定的各项要求,要精细安排四年的专业课程,确定每门课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明确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

1.加强汉、藏语言教学,提升学生的汉、藏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双语教育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母语与汉语水平的双提高,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特质”。[5]语言文字能力是提升翻译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汉藏翻译专业的学生要具备扎实的汉藏双语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水平。为了全面提高汉藏翻译专业学生的汉藏语言文字水平,为低年级学生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大学写作,以及藏文文法、现代藏语、藏文修辞学、藏文写作、古代藏语等学科基础及汉藏语言类课程。

2.加强翻译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翻译工作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培养汉藏翻译专业人才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整个翻译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辩证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是我们高等学校翻译人才培养和职业翻译教育的差异所在。如果我们在培养汉藏翻译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只强调汉藏翻译实践而不加强理论学习,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碰到的重点难点就无法用理论去解决,而缺乏理论的实践容易成为盲目的实践,盲目的实践有时候会让人不断地重复和强化同一种错误,翻译工作也是如此。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论水平,应开设翻译学、中国翻译史、汉藏翻译理论、翻译批评、文体与翻译等理论性的课程。

3.开设学科知识翻译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渴望掌握多元学科知识的需求,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应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翻译、公文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文学翻译、新闻翻译、影视翻译等课程。学习和积累这些学科知识的翻译技能,恰恰是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最实用的。因此,高年级学生应学习不同学科知识的翻译课程,提高各种学科知识的翻译能力,为未来从事双语翻译工作做好储备。

4.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翻译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汉藏翻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汉藏翻译专业的学生而言,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翻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无法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为此应将高年级的学生安排到从事汉藏翻译工作的机构(如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民族出版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和企业去接受翻译训练,让学生掌握汉藏翻译的工作程序,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此外,聘请知名汉藏翻译专家担任兼职教授,给学生进行同声传译、翻译技术、翻译工作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藏文信息处理应用研究工作发展迅速,现代藏文信息处理技术和翻译软件已成为汉藏翻译工作者的重要辅助工具,例如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开发的藏文智能语音翻译软件为汉藏公文翻译提供了诸多便利,汉藏翻译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和掌握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及汉藏翻译软件的有效运用。

5.扩大人文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藏翻译专业方向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汉藏双语文字翻译能力,也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汉藏翻译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有:(1)加强汉、藏、英三语技能训练。语言能力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尤其是汉语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各民族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我国不同民族的交际中更加凸显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学习汉、藏语言文字的同时,开设适当时数的藏学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藏学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和翻译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2)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在整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意义的生成、语言结构的选择、修辞策略的运用和交际模式的建构都受到文化价值观、文化特性的制约和规范。跨文化交际中,发生碰撞的不仅是不同民族身份、世界观、价值观,还有语言差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以及理解和表述现实世界的方式。”[6]语言是跨民族、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为汉藏翻译专业学生开设国学经典导读、中国文化史、藏学概论、藏族文化史、汉藏文化比较、汉藏文化交流史、汉语古诗翻译等课程,能够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也能够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藏语表述能力。(3)营造跨文化交流氛围。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安排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举行汉藏双语演讲比赛,组织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养成文化交流的开放态度,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和关心我国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工作,培养了大量的汉藏双语翻译工作者,为向西藏及其他藏区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汉藏双语翻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汉藏翻译人才,是新时代赋予民族高校的新使命。民族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和主动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要以精准的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有效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汉藏翻译专业教师队伍及专业教材建设,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策略,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汉藏双语翻译人才。

猜你喜欢

汉藏双语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汉藏姐妹一家亲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古代汉藏文化交流研究成果(1979-2011)述评
《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