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磷定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2-27陈红宇张志鸿张智慧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解磷胆碱酯酶灌流

陈红宇,张志鸿,张智慧*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城北急诊科,重庆 646000)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中常见中毒患者类型,且多为主动服毒,可导致其在服毒量较大情况下,使中枢神经系统在胆碱酯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功能后所致胆碱能神经递质大量积聚下引发肺水肿、心脏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死亡风险,故需在急救治疗中积极针对患者体内胆碱酯酶活性提升,开展针对性治疗,促进患者病情缓解[1]。因此,为分析解磷定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特开展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急诊2018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68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治疗研究。取随机数字配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均为34例。

对 照 组, 男1 5 例, 女1 9 例, 年 龄 区 间2 9 ~6 8 岁,平均年龄(4 8.5 4±5.1 9)岁,服毒量15~30 mL,平均(22.54±4.07)ml,中毒至就医3~15h,平均(9.02±2.51)h;实验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区间30~68岁,平均年龄(49.05±5.22)岁,服毒量15~32ml,平均(23.51±4.12)ml,中毒至就医3~14 h,平均(8.56±2.49)h。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研究由医院伦理会批准实施。

纳入标准:患者经入院检查后均为轻、中度中毒患者;患者及家属均在详解研究细节后确认参与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重度中毒患者;排除合并器官衰竭性疾病者;排除合并血液灌流禁忌症者;排除入院时合并中毒性休克及昏迷者。

1.2 方法

患者均在常规洗胃、阿托品治疗基础上开展如下治疗。

对照组接受解磷定治疗,取解磷定注射液(远大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914,20ml:0.5g)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用量根据患者中毒程度取0.5~1.5 g解磷定经250 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3次/日[2]。

实验组接受解磷定、早期血液灌流联合治疗:(1)解磷定治疗同上;(2)早期血液灌流于患者治疗前三日内开展,经股静脉穿刺置管后连接血液灌流器开展治疗,灌流速度为150~200 ml/min,治疗时间为2~3h/日,灌流期间需适量减少阿托品用量,并配合肝素抗凝[3]。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碱酯酶指标变化,阿托品、解磷定治疗用量、治疗成功率、急救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资料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清胆碱酯酶指标、阿托品、解磷定治疗用量对比

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为(1.32±0.42)K I U / L , 实 验 组 为( 1 . 3 1 ± 0 . 4 3 ) K I U / L 。表明,就诊时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数据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0.0970,P=0.9230);经治疗后,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为(1.84±0.81)K I U/L,实验组为(2.8 6±0.7 9)K I U/L,且治疗期间对照组阿托品用量为(7 2.5 4±1 3.4 8)m g,解磷定用量为(1 6.5 1±6.1 8)m l,实验组分别为(45.53±12.08)mg、(10.26±4.15)ml。表明,实验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较同期对照组下降明显,实验组阿托品、解磷定治疗用量明显降低,P<0.05。(t=5.2565,8.7009,4.8956;P=0.0000,0.0000,0.0000)

2.2 治疗成功率对比

对照组经急救后成功救治3 0 例, 成功率为88.24%(30/34),死亡4例,死亡率为11.76%(4/34);观察组经急救后成功救治34例,成功率为100.00%(34/34),死亡0例,死亡率为0.00%(0/34)。实验组治疗成功率提升明显,P<0.05。(x2=4.2500,P=0.0393)

2.3 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对照组急救时间为(5.4 8±1.5 5)h,住院时间为(6.52±2.05)d;实验组急救时间为(3.29±0.97)h,住院时间为(4.98±1.49)d。表明,实验组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6.3898,3.5433;P=0.0000,0.0007)

3 讨 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诊患者类型,患者在经口服、皮肤粘膜接触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可在有毒物质所致中枢神经功能损伤症状下,诱发各类严重并发症,故针对此类患者,则需在药物解毒治疗基础上,清除体内残余毒性物质,延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进展,实现有效救治。

研究结果表明:就诊时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数据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较同期对照组下降明显,实验组阿托品、解磷定治疗用量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治疗成功率提升明显,急救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解磷定联合早期血液灌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可在解磷定亲核性基团与胆碱酯酶的磷酸化基团结合脱离胆碱酯酶,促使胆碱酯酶恢复原态基础上,借助血液灌流治疗促进患者体内有机磷毒性物质的有效体外循环清除,进一步缓解患者中毒症状,实现有效治疗,且二者的联合应用,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患者血液内有机磷农药毒性物质浓度,并积极缓解患者症状,缩短急诊治疗时间,而在解毒治疗结束后,可通过后续床旁血液灌流治疗的开展,清除血液内残余毒性物质,实现对患者临床治疗预后情况的有效改善[4-5]。

综上所述,解磷定联合早期血液灌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可实现对患者体内毒性物质的有效清除,减少急救药物用量,使其获得有效治疗。

猜你喜欢

解磷胆碱酯酶灌流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一株土壤解磷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浅谈土壤解磷菌的应用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解磷菌的筛选及培养基成分对解磷能力的影响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血清胆碱酯酶在危重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