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用决心守护初心

2020-02-27汪玉芳

江淮法治 2020年22期
关键词:功成笔录庭审

文/汪玉芳

在这条路上, 哪怕历尽坎坷, 哪怕披荆斩棘, 我都无怨无悔, 无畏无惧。

曾经的我, 无数次幻想着佩戴国徽的耀眼, 身着法袍的威严, 肩扛天平的正义。带着对法官职业的崇敬与向往, 2017 年,我走进了法院的大门。

“小汪, 庭审笔录可得记仔细了, 一定要保证完整无缺、 准确无误。” 记得刚进入法院时第一次开庭时的情景。 对于像我这样的新人, 对一些注意事项, 老法官总会千叮咛、 万嘱咐, 有时还会手把手地教。在老法官们言传身教的熏陶下, 我从初出校门的懵懂丫头, 成长为整理卷宗、 庭审记录、 判后答疑的行家里手。 庭审中法官的槌起槌落、 一言一行,“熏” 出了法院人的一丝不苟; 接待室里法官的和颜悦色、认真细致,“熏” 出了法院人的不厌其烦;送达过程中的斗智斗勇、 披星戴月,“熏”出了法院人的百折不挠; 灯火中伏案工作时的心无旁骛、 废寝忘食,“熏” 出了法院人的专心致志。 我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擦亮法院人的职业名片, 荣誉面前不争功,困难面前不躲闪,责任面前不推卸。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 但法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科学, 实践你可不能忽视, 以后你当法官了, 证据存疑时, 一定要亲力亲为, 可不能道听途说。” 老法官是这样教我的。 每次涉及相邻关系纠纷、 生命权、健康权、 身体权等纠纷, 法官都会赶到现场, 掌握第一手证据, 将生硬的法条化为可知可感的判决。 为了化干戈为玉帛, 法院人 “泡” 在了调解室,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为了查明案情, 法院人 “泡” 在了法庭, 驾驭庭审、 归纳焦点、 认定事实;为了定纷止争, 法院人 “泡” 在了办公室,研究笔录、 查找法条、 依法裁判; 为了防患于未然, 法院人 “泡” 在了社区工作室,普及法律、 答疑解惑、 现场化解纠纷。 我们不以事小而不为, 不以事杂而乱为, 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

“法官可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写判决,法官既要张得了嘴,更要迈得开腿,多去现场走走看看,我们判得才有底气。” 面对原告方提起的公告送达, 为确保当事人的权益不受侵害,老法官总会带着我去户籍地、经常居住地或是被告可能出现的地点送达,尽管他们知道这一去可能无功而返,但还是毫不犹豫走出办公室。法院人摒弃急功近利之意, 涤荡冒进浮躁之气,根除沽名钓誉之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法院,送达法律文书,推进案件审理进程,让法律彰显应有的威严。走过田间地头、 深入贫困户, 了解情况、 赠送物品,担负起法院人的社会责任。走南闯北,查封车辆、冻结账户,打击老赖绝不手软,让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走进社区,发放宣传手册、 就地办案, 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砥砺奋进的法院人得踏实之道,必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在这条路上, 哪怕历尽坎坷, 哪怕披荆斩棘, 我都无怨无悔, 无畏无惧。 一如既往地秉持 “功成不必在我” 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的闯劲和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韧劲, 用决心守护初心, 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猜你喜欢

功成笔录庭审
总觉得哪里有问题
剑麻花二首
“功成在谁”不重要 “功成有我”方可贵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人民法院庭审须全程录音录像
陈述申辩笔录的格式规范
女神笔录
自动到案后仅在庭审时如实供述能否认定自首
行政公益诉讼庭审应对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