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冰川哥”:留住冰川之美,留住地球记忆

2020-02-27依江宁

时代邮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冰川消融西藏

● 特约记者 依江宁

2019年12月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出现了一张年轻的中国面孔。来自四川农村的他,走上联合国演讲台,呼吁世界共同关注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因为“这么多美景正在我的眼前消失”。这位90后小伙儿名叫王相军,行走西藏7年,拍摄了大大小小的冰川300多座。在快手上,粉丝亲切地称他“冰川哥”。

一步步走近冰川雪山

王相军1990年出生在四川广安的农村,小的时候家里穷,他和弟弟每天都要上山砍柴。他一直都对山情有独钟,喜欢徒手爬上最高的山崖,迎着风大声呐喊,听回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在偏僻的山村,打工是很多孩子唯一的出路。王相军即将高中毕业时,看到父母为他的大学学费发愁,他对母亲说:“我不念书了,把钱留给弟弟吧!”他在亲戚介绍之下,去了富士康,专职拖地,一个月挣900元。

这样的工作,他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做什么都不得劲儿。到第九天,王相军无法忍受没人交流、没有思考,日复一日拖地的生活,他决定离开富士康。

靠着做饭的手艺,王相军在桂林、香格里拉都找到了工作,他开始一边旅行一边打工。沿途的风景很美,他花1400元买了部相机,两年间,他拍遍了普洱、大理、丽江和腾冲等地的美景。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相军看到一张照片,这无意中的一瞥,改变了他的人生。照片上是西藏林芝的一处风景,但与他印象中的西藏不一样。以往提到西藏,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高海拔、缺氧、高原反应等令人望而却步的词汇,而照片中的西藏,却美得让人惊艳。“世间竟然有这样的地方!”王相军不禁感叹,也萌生了亲眼去看一看的想法。

2012年,王相军怀揣着好奇与憧憬,来到了西藏林芝,找了一份工作,这一待就是6年。这6年的时间,他走遍了西藏的每一个城市。闲暇之时,他的一大乐趣就是研究地图。他在地图上看到,距离自己所在位置不太远的地方,有冰川雪山。王相军的兴趣被彻底点燃了。

那些美正在一点点逝去

西藏绝大多数冰川都隐藏在丛林深处,要看冰川,就要穿越原始森林,跋山涉水,有时甚至要徒步经过无人区。通往冰川的路,每一步都是王相军生生从荒野中踩出来的。

刚开始拍摄冰川的那几年,王相军都是孤身一人去探险:一个人背着一前一后两个包,装着食物、锅碗瓢盆、帐篷、睡袋、相机等物品,徒步上雪山。而探险过程中,最不缺的就是危险。

王相军印象最深的是与野兽的近距离接触。在林珠藏布冰川群,王相军第一次见到了狼,还是一群狼。那天晚上,他住在山里一个牧民的小木屋里,小木屋外,有十几只狼围着他转。当时的场景,令王相军终生难忘。他在小木屋里,把门锁得死死的,用东西把门顶住,然后在屋里烧起一堆火,让狼群不敢靠近。那一次,他独自一人走了4天,路上一个人都没碰到。其中很长的一段路上,都是狼的爪印,还有不少狼的粪便。“毛骨悚然”是王相军对那段经历最深刻的感受。他一路走一路喊,给自己壮胆,同时也让这些野兽知道有人来了。这些狼其实也怕人,听到人的喊叫声,会尽量避免与人接触。

下山后,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王相军告诉自己,再也不去拍冰川了。然而,惊魂甫定,王相军的心又开始“发痒”了:害怕的劲儿过去,剩下的更多是刺激。王相军形容自己强烈的拍摄冰川的欲望为“上瘾”。

有些冰川,王相军去过三四次,每次去的时候都发现它比上一次来的时候薄了、短了。在波密,他和向导曾经被一大片冰川退缩留下的“残垣断壁”挡住去路。向导也蒙了:“三年前这个位置还是一片冰原呢,现在怎么成这样了?”

王相军曾拍到过冰川连带着生长在上面的森林一同垮塌的场景。冰川融化以后,两边的山和森林失去了支撑,山体塌陷,冰川湖的水被垮塌的冰川带下的土染成了红色。那是王相军第一次知道冰川上面竟然还有森林。他眼见成片的大树和坍塌掉的冰川一起掉落,幸存的植被——那些在冰川口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树,在冰川消融掉落后,也面临着慢慢枯死的危机。

“全国可能有10亿人根本不相信冰川上面会长树木,这样一种奇观如果消失了,就再也没有了。”王相军本能地感到沮丧。开始记录冰川消融的初衷也很简单——他见过这些美,而这些美正在他眼前逝去。

在西藏看到了这么多,王相军把一句话奉为警言:气候变暖,祸延后代。冰川消融有时会引发洪灾,也会造成依靠冰川水灌溉的农田失去水源。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雅鲁藏布江上游的部分河段,遭冰川泥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周边受灾群众超过了6000人。

与城市和人群疏远许久的王相军,第一次萌生了折返回人群中的念头。他像一个从荒野来的信使,想要告诉人们,我们的星球正在遭遇怎样的气候危机,曾经的冰川是怎样的,而今它们又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有一次,王相军看到徒步的驴友一边走,一边拍视频发在快手上。他想,如果把冰川消融的过程拍摄下来,不是比照片更生动吗?于是,他注册了快手账号,起名“西藏冒险王”,他很满意这个名字,因为“听起来很霸气”。王相军说:“中国人太多了,没去过冰川的人也太多了,至少有10亿人没有用手去触摸过冰川,希望让更多人通过我拍摄的视频关注冰川,关注气候变化。”

从2017年开始,王相军琢磨着把自己拍的视频发到快手上,没想到慢慢积累了一批粉丝,目前已达上百万。让王相军高兴的是,通过做主播、出售照片等,有了一定的收入,可以支撑自己继续拍摄冰川。

关注冰川,从记录开始

过去7年的时间里,他徒步走过了70多座冰川,亲眼看见的冰川不下300座。2018年,王相军的账号被评为快手十大科普号之一。他越发明确了要在视频中给粉丝们讲解更多保护冰川知识的想法。让王相军欣慰的是,在快手上火了之后,有粉丝主动联系他,希望和他一起亲眼看一看冰川。2019年开始,有了网上认识的“驴友”加入,王相军的冰川探险队伍逐渐壮大起来。

王相军拍摄的冰川视频,得到了粉丝的青睐,他本人也受到一些NGO(非政府组织)的关注。2019年12月6日,在环保公益机构创绿研究院的邀请下,王相军去到西班牙马德里,参加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大会上,王相军向各国气候专家展示了自己多年来拍摄冰川积累的珍贵资料,同时也同大家分享了他发现冰川逐渐消融的沉痛心情。地球上许多因时间而滞留的记忆都封存在冰川里,全球气候变暖,正在让我们失去这些地球的记忆。

有外媒报道,瑞士已经失去了500多座冰川,到本世纪末或将消失90%。而在中国,西藏是冰川面积最大的地区,28664平方公里的冰川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王相军看到大片的冰川在自己的眼前融化,感受到冰川退缩造成的影响,深知留住冰川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他希望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而,他将继续自己的冰川拍摄之旅,让人们给予冰川更多的关注,“关注冰川,从记录开始”。

马德里的演讲结束后,王相军在气候大会场地里四处逛。能源转型、信息技术流这样的新鲜词,让他听得津津有味。他还开了直播,在海量的新知识面前,粉丝也变得和王相军一样,懵懂又好奇。

猜你喜欢

冰川消融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消融
为什么冰川会到处走?
冰川会发出声音吗?
百味消融小釜中
长途跋涉到冰川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