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地区体育后备人才“一条龙”培养模式构建
——以跆拳道项目为例
2020-02-27唐涌谭黔苏近阳张颖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唐涌 谭黔 苏近阳 张颖 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一、遵义地区跆拳道人才培养需求[1]
通过遵义地区跆拳道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的访谈调查和国家对体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政策导向研究得出跆拳道人才培养需求:①“以人为本”避免人才资源浪费;②“体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的全面化和可持续化发展;③我国跆拳道人才多元化培养的模式需求;④我国跆拳道人才全面化培养的模式需求;⑤我国跆拳道人才职业化、体系化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需求。
二、“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特征[2]
通过对“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先行研究和区域性成功案例的研究得出“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①“体教结合”培养的特征和形式;②“以人为本”-精准选材-避免人才资源浪费的特征;③系统化培养、持续健康发展特征;④多元化、全面化培养的特征;⑤培养模式具有与发达国家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向吻合的特征。
三、韩国跆拳道人才培养先进经验[3]
通过对中国在韩的跆拳道专业留学生、韩国又石大学跆拳道学科学生和教授的个案调查研究得出韩国跆拳道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①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在不脱离学制和校园环境的前提下,从小进行科学系统化培养;②以跆拳道人才的全面发展为基础,鼓励个人成才并接受大学教育;③在从小学到大学的成长过程中,进行多元化和职业化培养,形成强大的竞争机制来调动跆拳道人才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能满足我国跆拳道人才培养需求求证
通过逻辑分析公式all(M,P)&many(S,M)→ most(S,P)[4]对“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能满足我国跆拳道人才培养的需求求证得出:“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能满足我国跆拳道人才培养的大部分现实需求;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借鉴韩国跆拳道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来构建遵义地区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是可行的。
五、遵义地区构建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及优势分析
(一)“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①从兴趣爱好出发,“以人为本,避免人才资源浪费”的人才选拔机制构建;②跆拳道人才“多元化、全面化和职业化”的培养体系构建;③整合以“遵义师范学院及附属学校”为主体的多方教育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的阶梯型构建;④借鉴韩国跆拳道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进行中国跆拳道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⑤构建跆拳道人才输出渠道(就业)。
(二)“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优势
①能解决跆拳道人才选拔难的实际困难;②能解决“单一化”培养模式下,人才资源浪费的现实问题;③能解决“单一化”培养模式下,人才素养不能满足行业需求问题;④能解决“单一化”培养模式下,人才就业难的实际困难;⑤能实现“跆拳道”人才和运动项目的系统化及可持续化发展。
六、构建遵义地区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具体设计
根据本研究构建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思路,具体设计从人才输入模式(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韩联合培养、训练与管理等)和人才输出模式进行设计。
图1 “一条龙”人才培养运行管理模式
(一)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输入”模式设计
本研究构建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是以遵义地区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借鉴上海市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套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有机衔接[5]。
1.“输送渠道”一条龙的人才输入模式设计
在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和新蒲新区以外的11个县市各设置1所中学(含初中和高中综合学校),2个条件适合的小学;各县市小学和中学合作,加强沟通交流,以学制段所属学校管理为主,建立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人才输送模式,再向遵义师范学院输送。
2.“培养主体”一条龙的输入模式设计
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和新蒲新区以“培养主体”为主导进行“一条龙”模式来设计,以遵义师范学院附属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为主体构建到遵义师范学院“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
(二)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训练及管理”模式设计
1.“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跆拳道技术体系设计
跆拳道技术结构体系应借鉴韩国跆拳道人才培养模式中技术结构体系,将竞技技术、品势技术、特技与跆拳道舞蹈相对独立设置,独立中又相互交叉,从掌握“全面化”技术出发,重点培养、全面掌握。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韩国跆拳道人才培养经验而设计技术结构体系。
2.“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训练模式”体系设计
按学龄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系统化递进式安排训练,在不同学龄段的训练时间、内容、运动量和方法与手段等有所侧重。训练模式特征:①技术从基础技术-一般技术-核心技术-个性化技术逐步形成;②身体素质从基本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专项核心素质-综合身体素质逐步提高;③技战术运用从鼓励参赛-规定参赛-以赛代练逐步灵活化;④跆拳道技术(竞技、品势、特技、跆拳道舞蹈等)、技术理论、训练方法与手段和技战术运用科学系统化设置。
3.“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运行和管理模式设计
在管理体制上,建立以遵义师范学院附属学校、体育学院、各县级设置中小学校、遵义市教育局和体育局为主要成员的“一条龙”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功能为:对跆拳道人才生的招生、学习和毕业进行政策、方向上的指导,对大学和中学的“一条龙”人才的培养进行疏导和协调(图1)。
(三)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课程方案”设计
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方案”分为两个阶段:①从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中小学阶段不脱离学制按现行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执行;②大学阶段,“体教结合”下的跆拳道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结合跆拳道职业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和韩国高校跆拳道人才培养方案相关课程设置而设计。
1.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跆拳道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跆拳道职业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类和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建立在遵义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结合跆拳道职业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和韩国高校跆拳道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课程设置而修改设计。
在跆拳道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基本不变,需增加运动力学原理、韩语和世界武道历史等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以学科基础、跆拳道专业技术、跆拳道文化与历史、教学与训练能力培养、赛事组办与运营、职业素养、创新与实践和国际化推广为方向进行设置。课程设置既要符合我国举国体制和教育国情,又要“以人才的发展为中心”满足多元化、全面化和职业化培养来设置。跆拳道职业教育专业跆拳道课程以检查的方式进行考核,3学分/学期,共7个学期;16个教学周,6学时/周,96学时/学期。
2.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中韩”国际教育专业跆拳道课程设置
“中韩”国际教育专业实行“2+2”模式,中国国内读2年、韩国读2年。“2+2”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为国内就读2年阶段通识教育类课程设置与跆拳道职业教育专业相同;专业教育类的设置按学期分配,韩国2年教育阶段课程偏向跆拳道技术于裁判、营销与经营、赛事运营等,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如下(表1)。
“中韩”国际教育专业跆拳道课程以检查的方式进行考核,国内就读2年:3学分/学期,共4个学期;16个教学周,6学时/周,96学时/学期。韩国就读2年:4学分/学期,共4个学期;15个教学周,8学时/周,120学时/学期。
(四)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输出”模式设计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满足国家、社会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养人才就业于社会、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建设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就业渠道:①适合并满足国家奥运争光计划的人才在不脱离学制和校园环境前提下,随时为竞技体育领域服务;②众多专业技术强的竞技运动员退役后难以进入教育系统就业,主要的门槛是学历;在满足了高学历这一条件,退役运动员在教育系统就业是概率得以提升,同时能更好的满足学校教育对技术优质传承的需求;③全民健身系统是该项目就业的主要渠道,全面化的职业技术类人才是社会跆拳道学校和跆拳道服务行业的主要需求群体,这一群体综合素养的提高不仅拓宽了就业面,更是为跆拳道行业的推广和发展推波助澜;④高素养体育人不在跆拳道事业方向就业,而选择其他就业领域,体育精神和战胜困难的毅力等也将成为其成就一番事业的坚实基础。
(五)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中韩联合”培养模式设计
亚洲文明互鉴-加强交流合作-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步伐。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教育领域的先进经验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必要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6]。联合培养模式下,本科毕业后可在韩国合作校或其他大学继续申请攻读硕士研究和博士研究生学位。中韩合作模式设计为“2+2+N”的培养模式(图2)。
(六)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
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避免人才资源浪费的指导思想,在“体教融合”的大环境中,以遵义师范学院及附属学校为龙头,实现遵义地区15个县市区的社会培训学校、大众跆拳道俱乐部和跆拳道协会有机结合,并建立以“输送渠道”和“培养主体”为主导的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图3)。
表1 跆拳道“中韩”国际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
图2 中韩“2+2+N”联合培养模式
图3 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
1.“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素养人才的培养
实现从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培养模式,从小学到高中阶段整合社会跆拳道学校、俱乐部和跆拳道协会资源;以学校培养为主,校外培养为辅的联合培养模式。大学阶段有2个专业方向的选择:①遵义师范学院跆拳道职业教育专业,由遵义师范学院独立培养;②遵义师范学院“中韩”国际教育专业,由遵义师范学院和韩国某高校联合培养。在“一条龙”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根据地方到国家各级代表队对跆拳道竞技人才类型和技术水平的需求,随时为各级代表队输送竞技人才。
2.“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素养人才的就业
“一条龙”模式下高素养人才大学毕业后,①跆拳道竞技方向就业(运动员、教练、工作人员等),职业运动员退役后可选择教育系统、全民健身系统和其他渠道灵活再就业;②根据体制内各级各类学校的需求选择教育系统就业(教师、教练等);③生活体育方向就业(开办社会跆拳道学校、跆拳道协会和俱乐部教练和管理工作人员等);④高素养的体育人才不受行业和职业的限制,可选择其他渠道自主就业(跆拳道实业俱乐部、其他体育公司等)。跆拳道“一条龙”培养模式解决了现行培养模式的弊端,能培养出强技术和高学历的人才;同时高素养的职业化人才就业渠道拓宽,选择较为自由和灵活。
3.“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下,跆拳道事业可持续化发展
“一条龙”模式下高素养人才的专业技术得到更好修炼,高学历决定着跆拳道技术的传承手段及方法更加科学和系统化,为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和对下一代青少年儿童跆拳道职业技能的传授给予保障。很好的解决了因行业师资素养不全面、不均衡造成的各种跆拳道技术与文化传承的弊端和社会现实问题。解决好这些跆拳道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弊端和社会问题,实现跆拳道事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无疑推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夯实了体育强国的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七、结论
以遵义师范学院及附属学校为龙头和15个县市区为主体,从理论上构建遵义地区跆拳道“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能切实可行地解决我国跆拳道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遇到地实际问题和困难。并为我国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我国跆拳道“一条龙”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和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