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待客茶
2020-02-26陈健
陈健
说起茶,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之类的茶品,或者市场上出售的各种饮品。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被古人称为八大雅事,茶也被列为其中之一。可见,茶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早已根深蒂固,茶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是源远流长。
今天我要说的是家乡的待客茶,有别于上述所指的茶,但它却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味道。
家乡坐落在淮河岸边,处在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可能是淮河水滋养的结果,家乡的民风里饱含着热情、好客、淳朴的成分。自小时候记事起,天天就感到肚子饿,穷是那个时代的集体烙印,缺吃少穿是共同面临的问题。但是家里遇上喜事,来了客人,或者逢年过节时亲朋好友登门拜访,再穷的主人在招待上也会表现得异常大气。在正式摆宴之前必少不了一道茶,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一种特殊的待客礼节。
看见客人到来,大老远主人就会跑步前去迎接。客人进了门,不等男人说话,明事理的女主人就会走进厨房里生火烧饭。不一会儿,一碗碗热腾腾的荷包蛋端到了客人面前,这叫“鸡蛋茶”。“鸡蛋茶”一般都是每碗盛8个荷包蛋,寓意着“发”。懂得礼数的客人,即使嘴馋,也不能把8个荷包蛋全部吃完。可是,吃多少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吃一个,那叫“独蛋”,在当地是骂人的话;也不能吃两个,称为“两蛋”,也是骂人的话;吃3个或者4个就是适可而止,随后谦虚地说一句“吃不完”,把剩余的端到厨房,放在锅边,不用说,那是给主人家的几个孩子留下的。更加识礼的客人,在主人把荷包蛋端上之后,会在“吃不完”的谦让声中,把荷包蛋提前拨出四五个,避免留下“嘴巴子”的嫌疑。
家乡人走亲戚时有用竹编篮子放一些油条,再配上一包糖、一块肉的习俗。特别穷的主人家里若是没有鸡蛋,找邻居一时又难以救急,女主人就会烧一锅开水,把油条泡在里面,给每一位客人递上一碗,家乡人称为“油果子茶”。这种茶客人一般是不能留下的,除非实在吃不下。
还有一种是“汤圆子茶”。老家人在过年时有磨糯米面的习惯,串门的亲戚来了,女主人趕紧取一些汤圆,煮好后端给客人享用,寓意着新的一年团团圆圆。
这样的茶家乡叫“吃茶”。客人们在吃了“茶”给肚子垫底之后,要不了多大会儿,主人变戏法似的把“八大盘十大碗”都端上了餐桌,迅速进入喝酒、吃菜、划拳的热烈氛围之中。因为客人提前吃了茶,喝起酒来倒也不容易醉。
如今,人们早已生活在物质极其丰富的幸福时代,想起小时候家乡人亲切地招呼客人“吃碗茶”的情景,我不禁为家乡人的热忱、实诚潸然泪下:那哪里是茶,那分明是一份份浓浓的情,是一颗颗滚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