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2020-02-26苗雨

法制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

苗雨

摘要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指出了新中国选择人大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展示了坚定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为新时代做好人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该重要思想系统阐释了人大制度是“三统一”的重要载体,拓展和深化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该重要思想提出了做好人大工作需把握好的五大关系,为加强人大立法、监督、自身建设等工作提出重要指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道路自信 制度自信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重点项目《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8SDRDYJHKT1-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 87/j.cnki.1009-05 92.2020.01.29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民主的本质内涵、目标手段、实现方式,基本原则,以及民主与法治的关系等重大命题形成了崭新的理解和认知,建构了内容更丰富、体系更完整、逻辑更严密、结构更明晰的新时代民主观。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便是这一民主观最集中的体现,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和独特性,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时代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和领导集体都形成了完整清晰的民主法治观,与之相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思想,为指导当今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和法治建设进程,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路径方向和准确的理论依据。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是其民主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根本遵循。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思想指引新征程。该思想是指引和推进新时代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的根本遵循。

(一)指出新中国选择人大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制度的有关论述,纵贯古今,横跨中外,用详实的史料和严密的分析,向我們清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坚定选择人大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历史充分证明,我国选择人大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从他国照搬照抄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下,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而获得的。同时也通过历史分析告诫我们,不顾本国国情的盲目照搬域外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是十分危险的。这些思想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建立发展人大制度的规律性总结,同时也要求我们要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建立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倍加珍惜,切实坚持好、完善好、实践好。

(二)展示了坚定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发展广泛真实的人民民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表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指向明确、立意高远的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体系,正确回答了新时代人大制度从哪里来、向何处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政治属性和发展方向的根本性问题。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道路自信,以及对人大制度的制度自信。实践证明,民主的发展并非是单线条或唯西方模式为最佳选择,我国的人大制度所展现的独特制度优势与蓬勃生机,成为世界民主政治舞台上的靓丽风景,充分说明对民主的判定绝非有西方标榜的“普世标准”或“最佳模式。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才是真正的最大多数人的民主,才是更加优越的民主。这也是我们应当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所在。

(三)是新时代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的,其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总要求,将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来,共同推进这一事业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形成,需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制度层面无外乎民主、自由、公平、正义及其实现载体——法治,这些实质上都是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关注、保障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全国各级人大工作必须以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

二、理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从哲学的高度、历史的深度和世界的广度深刻分析、全面阐释了人大制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理论资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一)系统阐释人大制度是“三统一”的重要载体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一条最基本的发展经验。十九大报告在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行动方略中,在第六部分“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部分单辟一节,其中第一部分就提及三者的统一,足见党中央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该论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给出了科学回答。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发展民主,最重要的路径和最根本的保证是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坚持三者统一是党领导人民、依靠人民共同治理国家的一条基本路径,必须通过法治的方式和手段,秉持法治的原则和精神,用法律法规的形式确认民主政治发展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制度的重要地位作出的最新论述,他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度在理论上系统阐释了人大制度是“三统一”重要的制度载体,确认了人大制度的政治新高度,赋予了人大制度发展的新使命,开辟了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的新境界。

(二)拓展和深化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一直把民主集中制置于十分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民主集中制给出了新的理解和界定,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是人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绝对化的,而是有一定的约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毛泽东所说的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这样的民主既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人民的意愿,又能快速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从而高效治国理政。”他进一步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要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大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现实体现,也是体现该原则的最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高度深化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意义,强调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过程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特点和优越性。只有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到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整体布局中,才算真正的坚持人大制度,也才能进一步发展人大制度,巩固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国家、民族发展大势,综合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所提出的宏伟目标和美好蓝图。中国梦是统揽和引领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要推进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必须牢牢立基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体之上,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人大制度,一以贯之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既是新时代习近平民主法治思想的凝结升华,也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和改革攻坚期所作出的重大政治选择。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多年,是从基层逐步成长起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与习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时的深入思考和充分实践一脉相承并持续发展,对于人大制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提出做好人大工作需把握好的五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阐释问题,他在分析人大制度时,提出了做好人大工作需要处理和把握好的五大关系。各级人大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着最为重大又最为综合的国家权力,处于国家权力的核心地位,可以说,各级人大所面对的问题是国家治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要想做好人大工作,前提是把握好社会主要矛盾和人大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出的人大工作五大关系,目光精准,切中要害。这五个关系彼此交织,相互影響,五个关系有一个处理不好,其他四个关系都会受到不利影响,人大工作就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这五个关系的提出对于人大工作的良好开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为加强人大工作提出重要指引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还针对人大的立法、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监督、自身建设等工作提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为人大工作提出重要指引。在立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坚持立法为民、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立法与改革相适应等重要论述。在依法履职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充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逐步探索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监督方式。在人大自身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尽快建立健全有效管用的制度机制,让人大代表更好更紧密地联系人民群众,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通过完善人大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述重要思想与具体要求,对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引作用。

猜你喜欢

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制度自信”呼唤更多细节创新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特点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与普遍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依据研究
标题党
探索并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