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的考察与研究

2020-02-26张国胤

卷宗 2020年34期
关键词:唱腔剧目

张国胤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0)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稻季戏,它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安徽省文学艺术研究所戏剧研究室的赵鸿认为还受到过湖南花鼓戏的影响——衍变而成,并在衍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因其流行的中心地区是皖中一带,故属古庐州府管辖。1955年7月1日,经当时的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名叫庐剧。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

1 庐剧的基本形态

1)庐剧的形成时间。关于庐剧的形成时间,至今尚无定论。只在1985年于安徽省巢湖市炯炀河镇发现了一块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的石碑,为时任巢县知县的陈炳所颁示的禁约《正堂陈示》,碑文约400字,第二条即提到“倒七戏”:“近倒七戏名目,淫词丑态,最易摇荡人心,关系风化不浅,嗣后如有再演此戏者,绅董与地保宜秉案本县捉拿,定将此写戏、点戏与班首人等,一并枷杖。”[2]

虽然这块碑文略微点出了庐剧盛行的概况,但产生的时间应该更早。从一个剧种的萌芽到勃兴,以元杂剧作为参照视角,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的。可以说,庐剧即使是一种“阡陌文化”,有发展迅速的特点,可是若要发展到政府明令禁止的程度,至少也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这块碑文可以证明,倒七戏在140多年前已经出现,更可以由此推测,其大约在1840年前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就已形成。

2)庐剧的传播地域。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早期庐剧的形成是建立在以庐中地区(合肥)为轴,向外辐射的,根据袁明芳在《庐剧的文化阐释》一文中的分析,庐剧的流行地域,分为东、西、中三路,东路是其流行范围的扩张和延伸,西路是其发祥地之一,而中路则是其诞生和流行的核心地带。中路庐剧以合肥、巢县为中心,具体地域为现今合肥市的长丰县、肥东、肥西、定远、全椒、舒城、巢湖、庐江、含山和县。由于地处江淮之间,经常遭遇洪涝灾害,水利不兴,农民的收成差,因此该地区的庐剧音乐中多使用悲凉凄惨的唱腔。西路庐剧以大别山区的霍山、六安为中心,渐次向西北发展,延及寿县、淮南、蚌埠,因为受中原文化影响,淮河中游一带语言和民歌在选材和唱腔上与合肥、巢湖地区有明显不同,其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东路庐剧以芜湖、当涂、南陵沿江一线为中心,这一带地域虽然远远优于上述两个地区,但庐剧在此开始江南化,尤其是通过同京剧、扬剧、目连戏的同台合演,使东路庐剧显示出与其发源地域越来越远的艺术特色,比如说表演中增加了刀剑等道具,注重表演前的化妆等,音乐显得清秀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水乡特色。

3)庐剧的传播。庐剧的广泛传播,有多方面的原因。皖中地区处于江淮两水之间,自然条件差,常常非涝即旱、灾荒不断,历史上又是“过兵”地区,因此当时农民在感叹时道不济、命运悲苦的同时,也磨练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豁达的性格。庐剧艺人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他们一方面借助庐剧表达内心的无奈和悲哀,另一方面,也将那种坚忍、豁达与乐观的性格元素融入了剧作和表演之中,于是庐剧就形成了既以寒腔悲调为主,同时又带有某些幽默诙谐的成分和滑稽戏谑的表演形式。庐剧以诉说平民的悲苦命运为主要内容和与之相呼应的凄楚唱腔显然能够使命运相似的观众为之感动,而幽默谐谑的语言和表演又能调节气氛和观众的情绪,因而深受大家欢迎。除此之外,由于庐剧面对的主要是本土观众这就使庐剧无论在叙事、唱腔还是语言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乡土味,剧中的故事和人物命运是身边经常发生的事,唱腔是他们熟悉的寒腔调,唱词也通俗易懂,其中还夹有一些当地的方言俚语,也使观众倍感亲切和喜爱。

4)庐剧的语言和唱腔。地方戏以方言为载体,这是毫无疑问的,其特点是不管流布到哪里,都只会以产生它的地方方言为媒介,越剧的语言一般是浙江话,扬剧讲的是扬州话,锡剧讲的是无锡话,川剧讲的是四川话,再比如黄梅戏,不管在北京还是广东,只要唱黄梅戏,就只能用安庆地区方言,余者类推。但庐剧在这一点上却有所不同,袁明芳在《庐剧的文化阐释》中提出了一种情况,即在庐剧同一剧目中,还会出现江淮之间南北方言混杂的情况,并举了传统小戏《点大麦》中翟小和妻子的对话做例,由此可见庐剧走到哪里,就吸收哪里的方言,目的是适应当地观众,让他们能听得懂[5]。

庐剧在唱腔上,没有秦腔的粗犷高亢,没有豫剧的尖锐泼辣,没有黄梅戏优柔清丽,但其如泣如诉的“寒腔”,却和生活在江淮之间的人民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它又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庐剧在唱腔中总是会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在专业上被称作“小嗓子”,这个特点让演员演唱起来更灵动悦耳,也更容易表情达意;其次,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也就是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现场和后台的演员就开始齐声帮唱,更烘托了剧情,让风格明朗,也渲染了舞台气氛。

5)庐剧的题材和剧目。庐剧同其它地方戏相比,有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庐剧的题材不是着眼于生活中的喜与庆,而是相反,着眼于生活中的悲与苦。它将生活的艰难和痛苦放大,将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关系放大,让观众在其悲苦中感同身受。主要反映诸如农民、手工业者、逃荒卖艺者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为花腔小戏、折戏和本戏三大类,无论是小戏也好本戏也好,庐剧的优秀剧目都与当地生活息息相关。这类小戏取材于民间,表现农民、手工业者和市民的生活情态,并用轻喜剧的格调对生活中出现的懒惰、投机取巧等等加以善意针砭,语言高度生活化,与现实生活无异。这类戏生活气息浓,最能体现庐剧的特色。它描写的都是小人物、小事件,写他们的奔波之苦,生活之艰辛。没有重大的矛盾冲击,所有的矛盾都是为了活跃剧情和气氛,最终都以矛盾消释和好结束。总的来说,庐剧起源于农村生活,它在题材上也反映了农村农民小人物的生活,这是庐剧在内容上的一大特色。

按地域分的话,中路庐剧代表剧目有《借罗衣》、《双锁柜》、《情仇》、《讨学钱》、《休丁香》、《秦雪梅》等;东路庐剧代表剧目有《失金钗》、《采茶》等;西路庐剧在解放后一向以创排演出反映主旋律的红色文化主题的大型现代戏见长,如《程红梅》、《妈妈》、《霜天红叶》、《刘邓在皖西》等[3]。

2 庐剧的传承与发展

庐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受到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及更多民众的关注,但在目前和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庐剧因其自身演出地域、演出手段等原因的制约,导致这一剧种仍是处在夹缝中生存,那么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安徽省地方地域文化,仍是我们必须面对和重视的一项长期工作。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案以供讨论。

1)本土化教育。前文已赘述过,庐剧是以庐中地区(合肥)为轴,向外辐射的。因此加强以合肥为中心的本土化教育是发展庐剧的重中之重。一个剧种的发展不是靠几个传承人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北京市曾经在中小学实施京剧课程的举措,收到很好的效果。“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民间艺术继承方式……民间文化如果不落实到学校艺术教育上,这种传承将是无力的。[4]”因此,应尽量把庐剧进入到校园中。比如在小升初或者初升高时对庐剧的特长生进行加分;在省内中学和省内高校开展庐剧相关课程,培养庐剧的后继人才。从而更可能有效地实现庐剧的传承。

2)媒体的友情介入。新闻媒体一直以来都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和宣传工具。也是人民表达情感、服务于人民的重要窗口,更是展示艺术的重要平台。但是近几十年来,媒体对庐剧艺术的宣传非常薄弱。但是近几十年来,媒体对庐剧艺术的宣传非常薄弱,报章杂志,仅断断续续出现过几方“豆腐块”,电台、电视,只算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果庐剧想要发展,想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提高知名度,则必须要依存媒体的宣传。庐剧剧团和研究者也应该主动联系媒体,特别是应用最新的一些网络新媒体手段来加大宣传力度。只有占领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宣传,媒体友情介入,才能使庐剧获得发展的有利土壤。

3)重视剧目创作加强自身的素质。众所周知,一些享誉全国的一些大的剧种如京剧、黄梅戏等,都保留着一大批传世的经典剧目。如京剧中的《霸王别姬》、《玉堂春》等,黄梅戏中的《天仙配》、《夫妻观灯》等。优秀的剧目是戏曲永葆青春的最坚实保障。庐剧既缺乏相应的优秀传统剧目,又因财政支持匮乏,符合新时代创新剧目也不够。因此庐剧很长时间还停留在民间说唱文学阶段,缺少社会政治和历史故事题材。这对于一个剧种的传承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同时一个剧种的发展与创新与演员是息息相关的,历史上诸如元杂剧、南戏的兴盛和衰落都是与演员的素质和文人的加入密不可分。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关注地方戏的人才培养,增加资金投入,重视地方戏的研究和开发。依托大学或艺术院校建立研究机构,使得庐剧学术化、专业化,逐渐摆脱俚俗的生存状态。培养本土优秀创作人才,送出去深造、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并参与地方戏濒危剧种和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继承工作。这样一来,演员在演出的过程中可以对故老的剧目、唱词、念白进行修改和创新。同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创造出与时俱进的剧目[6]。

4)充分发掘庐剧特色。庐剧发展至今虽然进入一个濒临的局面,但却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庐剧发源生根于江淮流域,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庐剧的艺术风格通俗易懂,委婉动听,其旋律唱腔、身段手法,充分体现了江淮儿女能歌善舞的特点。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与观众面对面,台上台下易交流,唱腔采用地方方言性语言等。这样的一种光芒夺目的剧种是不应该就此消亡的。剧团在演出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与时俱进,把演出的形式再加以改进和丰富。同时也应该培育庐剧的文化市场,还可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把庐剧打造成当地的一道品牌,还可以多元化模式发展。如借鉴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与安徽卫视合作,打造电视戏曲类节目形式。借助现代传媒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庐剧,喜爱庐剧[6]。

3 结语

庐剧作为江淮地区社会记忆的承载形态,是我们理解过去,研究安徽历史文化变迁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文化资源。庐剧艺术,是一种民间综合艺术形式,其创作素材大多直接来自民间,这些历史资料、历史典故、民间传说,通过庐剧的艺术形式,不断传承着过去的记忆。我们有理由相信,庐剧艺术将会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为更多的人们带来艺术美的享受。

猜你喜欢

唱腔剧目
舞台剧目
浅谈藏族唱腔美学在合唱作品中的应用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中国黄梅戏优秀唱腔全集》出版发行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