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病毒疫情下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策略分析

2020-02-26

关键词:辅导员新冠疫情

张 博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不仅让全社会面临重大考验,也因其传染渠道的多元性,各类人群的易感性,病毒潜伏期时长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对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高校学生服务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者,除了具备大学生思想引领,日常管理、就业指导等工作外,在新冠病毒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只有深刻理解自身工作价值,明晰工作范畴与领域,理清工作思路,针对突发问题精准寻找应对策略,才能确保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保证学生的安全稳定。

一、疫情背景下做好高校辅导员应对策略研究的意义

(一)社会层面

突发性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爆发流行,重大食物中毒等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危害性等特点。由于此类事件涉及范围广泛,不仅对公民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伤害,也对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较大威胁;另一方面,由此类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连带效应,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会混乱现象。[1]大学生群体往往具有思想活跃,行动力强等特点。新冠疫情爆发后,如果不能安抚好这个群体,将对社会的安全稳定构成更大冲击。

(二)学校层面

高校肩负着全面培养大学生的重要使命,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做出正向引导,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有着合理的规范要求。同时,高校大学生的生源地往往覆盖面较广,依托、指导辅导员做好大学生疫情期间的思政与服务管理工作,对高校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三)学生层面

大学生作为全社会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肩负着祖国振兴的宏伟任务,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但当前大学生普遍为“00后”或“准00后”,2003年发生非典型肺炎时,他们尚处于幼年,没有深刻经历过重大安全卫生事件。本次新冠病毒疫情发展以来,虽然多项研究表明其传染率和致死率等方面要低于SARS,但由于当下所处时代无论是在人员的流动速率,还是在信息传播的速度等方面都远高于非典型肺炎期间,如果不能科学有效应对本次疫情所产生的各方面影响,势必会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负面效应。

(四)辅导员层面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纽带。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明确指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要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新形势下,探索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对提升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疫情背景下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身体健康问题

疫情的发生、发展与结束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在此过程中,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大学生群体精力充沛,具体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尤其本次新冠病毒发生在学生寒假期间,大学生往往有很多外出聚会或兼职工作需求,进而加大了这个群体病毒感染的概率。

(二)学生思想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当下这个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影响他们思想变化的渠道也愈发多元。但大学生往往存在知识底蕴不够、社会经验缺乏、鉴别能力尚浅等情况,导致他们的思想、价值取向存在不确定性。当疫情发生时,面对形形色色的媒体报道,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与主流价值导向相背离的“叛逆思想”。

(三)学生心理问题

疫情发生时,受疫情的严重破坏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因素影响,部分学生会产生恐慌心理。如过多关注自身健康问题,稍有不适便怀疑自己患病,身边有人略出现疫情症状就过分紧张,甚至产生失眠等恐慌性、疑惧性、焦虑性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疫情背景下,各类群体均为易感对象,辅导员如不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有效疏导,可能让疫情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群体性创伤。

(四)学生行为规范

疫情期间,无论政府还是学校都结合疫情的防控需要,向大学生发起了各项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倡议。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张扬,追求自我的青年时期,其行为特点往往表现出价值观多元导致的多样性;自我期待与自律不足引发的易变性;过分追求自我个性等特点,[2]当疫情发生在学生在校园期间时,学校通常可以利用各项校规校纪,从行政的角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以约束,但当疫情发生在学生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节假日时,如何正确引导全体大学生自觉响应国家号召,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疫情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服从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安排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社会角色具有天然的政治属性。[3]坚定的政治意识是辅导员应对突发危机的前提保障,大是大非面前辅导员的工作方向,要确保与上级组织的思想和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要树立核心意识和大局意识,深刻理解领导组织的战略意图,找准自身工作在抗疫大局中的定位;要以笃定的看齐意识对标上级部门的部署要求,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

(二)建立畅通的信息收集发布机制,实时掌握学生动态

一切的危机处理都是建立在大量可靠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上的,高校学生管理涉及的信息十分庞杂,为了减少传递过程中所造成的信息扭曲、时滞和丢失,及时捕捉各种真实有用的信息,必须加强信息的有效监测和识别。[4]疫情来临时,辅导员应建立以党员学生干部为重要抓手,以网络平台为主要渠道,以全员参与为主要形式的信息报送机制,确保全面了解每名同学的基础数据,准确把握学生的身体、思想、心理情况。依托辅导猫等网络平台,实施扁平化管理,建立辅导员与学生信息的点对点对接渠道;发挥党员学生干部带头作用,采取包干到具体学生的形式,在收集、核准信息等工作上分担辅导员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调动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疫情期间的各项要求。保证机制链条上所有环节都有效发力,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方位关怀服务学生的身心健康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中即为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和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检验辅导员及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成效的标准。在发生学校突发事件时,辅导员应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全力抢救受伤人员,把学生的伤亡降到最低点。[5]但当假期期间,学生身处外地遭遇疫情时,即使了解到学生出现疫情的消息,辅导员也很难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这就要求辅导员用电话、网络媒介等方式主动关怀学生,鼓励学生配合医生治疗,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坚定其必然康复的正向信念。在与学生调研沟通,排查疫情时,一定要以“人性化”的管理沟通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怀。

(四)加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规范

疫情防控严峻的背景下,学生接收到的信息纷繁复杂。社会上也会产生一些陋习现象,辅导员要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大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引导他们用实际行动维护大局、服从大局,弘扬青春正能量。首先,要提高学生对疫情发展的客观认识,要相信官方权威发布,非主流渠道且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相信,不要传播;其次,要提升同学对疫情的重视程度,说明利害关系,要让学生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感,运用科学的手段做好自身及身边人的疫情防控;再者,要带领大学生直面网络“杂音”,直迎身边“恶行”,当出现造成不良影响的网络谣言时要及时辟谣,当发生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切实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

四、疫情带给辅导员工作的反思与展望

新冠病毒的疫情防控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未来也必然取得全面胜利。但疫情的发生也让高校辅导员深刻体会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时代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也为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后,如何将防控新冠病毒工作的有效举措,变成学生工作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长效机制,是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值得进一步挖掘。

(一)把风险防控意识融入到日常思政工作中

当今社会是一个机遇和风险并存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愈发全面化,不仅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大学生的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也势必成为其安身立命的一个重要素质。本次疫情初期部分学生体现出的思想、心理变化,很大原因来自于疫情的突发性引起的恐慌,反映出很多大学生习惯了日常的安逸模式,尚未建立起风险预警和防控意识。辅导员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理论水平,例如,以班会、讲坛等形式,将大学生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纳入到日后的思政工作中,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为学生创造独自面对承担可控风险的机会。

(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到日常思政工作中

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既是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思想政治教育机会。从国家角度来看,中国在疫情中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对国人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无论是疫情的对内控制还是对外阻断都取得了实质性效果,展现了大国担当,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从中国人民的角度来看,无数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人民群众奋战在疫情一线,用实际行动阐释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当代大学生呈现出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辅导员应该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学生爱党、爱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内涵关系,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主体责任感。

(三)将人性化沟通融入到日常思政工作中

有学者在研究抗击“非典”的实践时得出结论,要正确应对和处置包括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各种危机问题,必须充分关注和应用行政活动中的刚性因素,包括建立指挥机构,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措施,运用刚性的手段,营造刚性的环境与氛围,追求刚性的管理效果等。快速有效地遏制危机范围的扩大和突发事件的连锁反应。同时,引入“柔性”管理的方式,充分尊重民众意见,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6]大学生往往存在一定逆反心理,疫情等特殊时期,辅导员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与方法,对于该时期学生的心理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要充分运用同理心,以贴近学生的需求为切入点,将“刚”的行政要求用“柔”的元素和方式注入学生大脑,切实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大于命令,避免学生产生逆反性抵触。

(四)将信息化管理融于到日常思政工作中

疫情进展至今,高校辅导员坚持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实时把控学生整体情况,“辅导猫”等网络信息工具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和网络互动平台的运用,信息化工具平台,给予了辅导员更为科学、高效的学生服务管理的手段与方式。这也要求辅导员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主动接受新工具,主动学习、摸索与信息化平台相契合的工作方法,主动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共同完善平台工具,促进信息化管理在思政工作中的良性循环效应。

猜你喜欢

辅导员新冠疫情
战疫情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聚焦新冠肺炎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