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论断的语境、要义及价值

2020-02-26王婧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

王婧馨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我国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基地,一直以来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当前,多种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相互交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的重要论断,旗帜鲜明地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大旗,使高校成为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战斗堡垒,为新时代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重要论断的时代语境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的转型期,“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重要论断,正是在顺应国际形势剧烈变化的世情,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国情,契合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教情的时代语境下应运而生。

(一)顺应国际形势的剧烈变革

放眼全球,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转变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信息多元化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日益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层出不穷。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趁机占据意识形态领域制高点,并以此作为实施强权政治的隐形手段。高校作为世界前沿学术的汇聚地,已然成为各个国家打响文化软实力斗争的主战场。青年学生思维敏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善,对社会上充斥的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缺乏理性判断力。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争夺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来干预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他们攻击丑化马克思主义,扭曲污化中国共产党形象,用西方价值观侵蚀我国清朗纯洁的校园环境。不良文化渗透给青年学生思想上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堪忧,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一些大学生群体中日益滋生;有些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信心不足,甚至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排斥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凝聚力,给高校乃至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因此,“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1]如何在多样多变的思想潮流中谋共识定方向,如何更好发挥马克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如何更好突显高校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上的中坚力量,这些都离不开我国大学坚守好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离不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浸润校园文化、涵养校风学风。

(二)立足民族复兴的历史趋势

审视国内,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新时代,即将实现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阶段性战略目标。“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2]高校是青年人学知识、长才干的地方,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等多项职能,但其根本职责是肩负起造就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红色”使命。我国高等教育事关维护国家社会长期稳定,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后继有人,事关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储备生力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3]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中,献身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的具体实践上,并将继续为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接力奋斗,用无数个青春之梦熔铸成中国梦。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更加期待青年人学好用好发展好当代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4]青年学者要具备严谨踏实的科研精神,辩证灵活地运用经典作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论断,积极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质,为化解我国深化改革遇到的社会治理难题贡献源源不断的中国智慧。在顺应历史发展新趋势下,我国高校如何培育出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高质量人才,如何培育出功底扎实、学养深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都离不开高举马克思主义鲜红大旗,离不开铸造青年学子的马克思主义精神之魂。

(三)契合高等教育发展诉求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5]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规模扩张”的量变到“质量和效益增长”的质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深层要求。一方面,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是结合我国实际学情教情,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仍存在马克思主义弱化的现实问题。在学科建设中,部分师生错误解读马克思主义,无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反而盲目推崇西方流行的社会思潮和学科理论。在教材编选上,少数高校仍偏重使用国外编写的教材,在应该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地方找不到相关理论支撑。在课程设置上,有些高校围绕西方理论开设的课程种类和数量远多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师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看成是意识形态上的说教,政治理论的强行灌输,教师不愿讲,学生不愿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另一方面,推动高等教育全方位综合改革,关键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武装,以提升对高校改革的统领力。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是形成中国特色办学治校体系的应有之义。党对高校各项工作的领导力仍需提升,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实效性仍有待加强。部分高校党委谋大事能力不足,把方向力度不够,无法统筹好校内外各方力量促成教育改革的合力。有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弱化,战斗堡垒作用不够坚实,部分党员干部政治觉悟不够高,理论学习研讨活动流于形式,严重削弱马克思主义在基层党支部间的传播效果。由是观之,如何建设高质量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更好地加强党指导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式发展布局谋篇,都需要将马克思主义贯穿其中。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重要论断的核心要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重要论断内涵丰富,指向明确。我国高校坚守马克思鲜亮底色,需要紧紧围绕“办学育人”这一思想主题,解决好“办什么样的大学”“育什么样的新人”“如何办学育人”这个根本问题。

(一)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坚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这一首要前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走什么样的路,朝什么方向走和走到哪里去明晰了改革路线。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政党将政治底色放在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位置,列宁曾直接表明办学要讲政治的观点,他指出:“我们办学的事业同样也是一种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我们公开声明,所谓学校可以脱离生活,可以脱离政治,这是撒谎骗人。”[6](P77~78)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踏实走好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我国高等教育才能取得如此迅速又稳定的发展。建国之初,教育部将“一切服务于国家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改造方向。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7](P13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一方面强调“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将新时代高校的办学根本与维护人民利益、发展党的事业、满足国家发展最大实际需要相结合,进一步彰显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另一方面用“四个坚持不懈”高度概括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途径,尤其将“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放在首位提出。高校师生只有厚植对马克思主义热爱之情,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内涵,才能成为办好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后备军,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的捍卫者。我国高校只有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把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确保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大学的办学治校模式。

(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才培养是世界各国大学的安身立命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牢牢把握住“育什么样的新人”这一中心任务,将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们党指导高校工作的根本目标。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育人方针牢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贴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旨趣。一方面,我国始终将高等教育同劳动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8](P258)邓小平反复重申“四有”新人的培养,要认真研究贯彻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希望青年人能够热爱劳动、发扬劳动奋斗精神。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修养。毛泽东曾提出要培养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这里的“红”就是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要抓紧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10](P318)江泽民将马列主义看成指导青年人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胡锦涛曾深切期待大学生要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要求“各学科专业的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新时代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政治品德修养,抵制西方错误思潮;拥有远大抱负,树立起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责任担当;锤炼不怕吃苦的劳动创造精神,用过硬的专业本领贡献国家服务人民。办好我国社会主义大学要继续将培养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青年人才作为育人目标,向世界展示我国鲜亮的马克思主义育人底色。

(三)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显著优势,精准抓住“如何办学育人”这一具体问题,是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全面落实到高校教育教学的桥梁纽带,为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舆论阵地提供有力保障。中国共产党从开始接管高等教育事业到今日我国立足于世界教育强国之林,始终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滋养中不断探索和总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李大钊将大学作为红色思想的发源地,通过创办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搜集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掀起青年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潮。中国共产党为满足革命战争需要,在解放区创办众多像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等高等学府,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邀请专家学者走上讲台做报告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进行思想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马克思主义与高等教育高度结合的重点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新的战略意义,创造性地提出新形势下指导思政工作的新理念、新途径和新方法,建构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各门课程要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守好育人的“责任田”;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隐性育人功效,利用好学生社团、校园活动和第二课堂,形成师生共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运用新媒体技术注入工作活力,通过网络平台挖掘多种教育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新思想;高度重视高校思政工作专门队伍的培养,尤其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伴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走上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日益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升了广大青年人的政治敏感度,激发了他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性自觉。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将我国大学打造成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圣地,高校务必坚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革创新,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树立坚定自信。

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重要论断的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重要论断,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新局面提供生动的实践导向。深刻理解这一论断,有利于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有利于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为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提供思想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5]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的政党,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有利于提高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能力,是党引领高等教育不断创造新局面的重要思想抓手。一方面,抓牢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高校党委要认识到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统领校园思想舆论,时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高校党员干部要带头夯实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品读马恩经典原著;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要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等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实时跟进并准确传达党中央重大会议和文件指示,针对各高校实际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制定出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方式方法,实现马克思主义在高校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强化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其一,高校党委作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合理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营造“大思政”格局,共同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在干部选拔和人才引进上把好政治观,打造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极强的专业化人才,“确保高校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5]其二,各院(系)党委作为宣传党的思想、贯彻党的主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强后盾,要增强担当意识,明晰主体责任,在任务落实和责任分配上毫不懈怠。其三,党支部是党团结师生的组织依托,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在党员培养和考核的各环节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与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优秀党员要用自身坚定的信仰、浓厚的爱国情怀、正直的价值观感染人,鼓舞更多师生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忠诚守卫者,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优秀建设者。

(二)为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下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世界著名大学都具有自己的办学特点,我国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这就需要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转化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不竭动力。首先,高校办学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一是坚持阶级性。我国高校在办学方向上不能偏,始终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在政治立场不能动摇,抵制西方思想渗透,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服务,关照学生现实需要和成长成才规律。三是坚持批判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教育成果,将国外办高校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实际教情学情加以取舍并创造性运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文化,摒弃封建腐朽教育思想。在融通古今中外的办学实践中丰富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为重点学科建设。”[11]突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实现“双一流”教育强国目标肩负的特殊使命。高校应整合多学科资源要素,将育人与科研充分融合,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内涵。夯实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术底气,使其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引领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从而构建起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最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系统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主渠道。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需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在教学体系上,开设多种形式的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国有企业或社区进行专题调研考察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教材选编上,将最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写入教材,字里行间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力量。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动性和普遍性,强化大学生捍卫马克思主义领导权话语权的主体意识,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维护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三)为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提供思想武器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再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民族和国家发展全局多次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个人的崇高品质与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具有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和实践品格为时代新人实现民族复兴大任提供思想武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指导时代新人正确地认识世界。马克思主义揭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本质联系;也为我们提供以客观事实为对象,以普遍规律为依据,以社会实践为标准的思想基础和科学思维方式。高校需要培养学生用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形成探索未知学术领域的思维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蕴涵着巨大生命力和感召力,鼓舞着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并坚持深入探求科学真理。面对当今世界复杂社会问题和各种思想观念,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才能辨别是非,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激励时代新人能动地改造世界。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就萌生了为人类事业奋斗的决心,在17岁中学毕业论文中提出要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的观点。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时,亲眼见证了人民大众所受的剥削压迫和穷困潦倒的生活,从而关注物质利益研究,探索社会最底层劳苦大众的解放之路。马克思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为谋求人类幸福,为实现全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他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通过获取剩余价值掩盖剥削的假象,为无产阶级赢取革命斗争胜利提供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只会空谈实现绝对精神自由的纯粹思辨理论,而是将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相连,时刻不忘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的实践指南。正是这种人民性筑牢高校青年学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培养青年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新时代青年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