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二元视角下精准扶贫模式探究

2020-02-26金志强何晓宇

关键词:城乡国家农业

金志强,何晓宇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一、“精准扶贫的”背景

中国,凭农而立。长期以来,农民占据着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从事着农业生产活动,为中国社会其他行业和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保障。中国农民在日常的劳作中积淀着独属于他们的文化,与此同时,历史也不断地为这些勤劳勇敢的人们所书写。中国农业的内生问题,即农民和土地之间关系的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中国历史的不断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发展的现实情况

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人的分散,而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长期存在着,故而这一需求在另一方面导致了更多人反向聚集,从而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和城市各自分工,虽然两者的差距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发展开始领跑,农业、农村则在经济发展中逐渐与城市产生了差距。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到工业落后这一客观国情的影响,国家的政策更加倾向于以工商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业服务于工业,农民服务于城市,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的“三农问题”开始出现,并日渐突出,产生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在这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农村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农业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

(二)改革开放后乡村发展的重点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方针,用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提升,以及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在这一系列政策方针的作用下,农业农村有了大幅度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三农问题”并没有彻底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依然存在。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之下,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地区发展再一次成为摆在全党全国面前的大问题。“精准扶贫”从2013年开始便成为了我国“三农问题”中最重要的议题。扶贫的根本目的,是让贫困线以下的地区和人口脱离贫困,做到消灭绝对贫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其直接目的就是要让全国14亿人在2020年共同步入小康社会,从而实现我党对于中国人民的诺言。

二、我国扶贫情况概述

自建国以来,“扶贫”便一直是我国乡村工作的一项任务。几十年来,我国“扶贫”的对象和标准,包括手段和模式都不断地进行着调整。

(一)扶贫工作逐步深化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阶段(1949—1977年)。在这一阶段,政府贯彻落实生产自救方针,采取发放救济款资助生产和“以工代赈”等措施。但在这一阶段,国家的大多精力是放在工业和城市,农业发展不快,农民生活改善不明显。

2.第二阶段是个案型的扶贫阶段(1978—1982年)。1978年以后,国家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有组织、有计划地扶持贫困户从发展生产和商品经济入手,依靠国家、集体的力量和群众互助,采取干部分工责任、富裕户扶助贫困户、逐户落实等办法,帮助贫困户发挥自身潜能,达到脱贫的目的。但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大批乡镇企业倒闭,农村再一次进入一段较为艰难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扶贫效果并不明显。

3.第三阶段是社区型的以经济开发为主的扶贫(1983年—)。1983年起,国家在继续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同时,投入更大的力量对贫困地区实行经济开发,目的是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逐步走向致富道路。在该阶段,我国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重新确立了各项贫困的标准。[1](P1~3)

(二)扶贫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截至目前中国所做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中国从古至今所存在的农村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国所做的扶贫工作,解决了近两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贫困人口数目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为世界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套中国式方案。[2](P6~9)但是,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还存在问题,首先,就是我国的贫困形势不容乐观;其次,我国扶贫资金问题突出,贫困地区人口的主观能动性较差,脱贫后返贫现象突出;最后,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开发责任不清、扶贫合力还没有形成等问题。

三、城乡二元视角下农村贫困问题探讨

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为何贫困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究其根本,除了自然条件这一客观的因素之外,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城乡关系的历史沿革轨迹

从我国的国情以及当前扶贫的现状来看,“脱贫”一词将在今年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词”。我国长期以来以“农业大国”著称,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攻克群体。这既有小农经济因素的作用,也是实施政策倾斜的问题遗留。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我国采取了城市和农村分而治之策略。[3](P1~5)优先发展城市和重工业,由此带来的资源配置的顺序是先城市后乡村,先工业后农业。将基建、医疗等资源倾斜于城市,以多种措施来发展工业,农业和农民受重视的程度不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形成,城乡的差距拉大,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农村发展速度相对于城市缓慢。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不得不提的一个概念是“城市化”。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在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职能的不断完善,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带动力量。如果说工业化引发的是农民的产业转移,即第一产业转入第二产业,而城市化则代表着城乡人口的分布变化,从农村涌入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农民工”群体,他们在一段时期内不断地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农民工”是以农民的身份从事工业生产的人群,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时期下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实这一概念本身便存在着内生的矛盾,即从事工业生产的人为何是农民的身份。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会转移到工厂成为工人,从而促进居民化和城市化,通常情况下,如之前所说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起来的,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历史沿革下所产生的城乡建设“主力军”

新中国农民工的概念,实际上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迫于当时的国情,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带来大批农业人口进城,大量的农民工在这一时期变成了城市居民。20世纪50年代末,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得国家出现粮食安全问题,进而造成了影响较大的经济短缺。自此,国家开始实施严格的户籍制度,目的是为了使农民安于耕种,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在接下来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因历史问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发及改革开放的实施,农村焕发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农村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乡镇企业得以发展,出现“离地不离农”,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农村经济一度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扩展到城市并不断展开,城市产业迅速发展,加之承接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城市开始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此时,国家政策进一步调整,开始限制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就业。尤其1992年南巡讲话后,国家政策再次调整,农民劳动力再次大规模入城,延续至今。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一点毋庸置疑,即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他们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其实,在农民多次的“进城返乡”之间,有一条主线特别明显,即一切为了国家和城市的发展,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民与乡村的贡献。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来到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他们也拿到属于自己的报酬,但是返回农村后他们就没有机会享受其建设的成果,如教育、医疗、养老等城市福利。在这种形式之下,城市发展迅速,农村的条件虽有大幅度的改善,但就对比城市而言,在教育、养老、医疗等社会基本保障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再次产生了将农村劳动力推向城市的动力,由此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发展困难等问题。

四、城乡关系视角下精准扶贫模式探讨

“城”与“乡”本就应该是职能分工不同的一个整体,[4](P251~262)城乡之间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主要缘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二者发展不平衡及城市职能的缺位。国家总体战略对乡村的发展也应给予更多的倾斜和保护。

(一)破除二元观念,促进城乡关系一体发展

破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的观点,促进城乡的一体化。[5](P7~8)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优先地位,这就导致产生包括农业从业者自身在内的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持有的“农业地位边缘化”的看法。实质上,该观点割裂了城市与乡村二者之间的关系,积极破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的观点,必须要让全社会意识到历史和现实当中所存在的城乡之间的统一性。只有先在思想上树立起这样的意识,后面的一系列工作才可能有条不紊地展开,才能够构建起一套健康的城乡关系体系,城市和乡村才可能共同和谐发展。

(二)专干对口支援,引导发展项目落到实处

在对口支援这一问题上,在一段时间内国家要求城市各企事业单位选派扶贫专干,进入乡村进行扶贫工作。虽然,全国范围内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扶贫工作,渐渐地成了“党建”和挨家挨户的政策宣讲,该做法无疑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依旧存在可改进和完善的空间。被选派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各高校的专干,在没有深入走访、调研群众之前,不是很充分地了解农村所存在的问题,并不知道如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制定“脱贫”政策。[6](P4~16)

城市对于乡村的援助应落到实处。城市方面为乡村提供便捷,如促进农业产品的销售,或者让城市的一些大企业在乡镇开办分厂,增加乡镇就业机会。只有当各级部门扶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做到以上落到实处的行为,才能在新时代中达到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的目的,攻克我国多年来乡村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这一难题。

(三)制定政策保护,帮助乡村基建快速发展

国家要实施倾斜性的政策,有意识地鼓励和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看,国家政策及其调整,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往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国几十年来,国家政策当然是促进国家经济建设飞跃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可忽视我国乡村部分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想要谋求城市和乡村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就是在政策层面给予农村、农业以更多的支持。

国家应当加大农业投入,着力发展农业的一、二、三产业,在保障农业安全的同时增加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应当不断完善包括医疗保障体制在内的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的生活问题;应当加强农村人才引进,完善财政系统对于农村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对扎根农村的创业、就业的人才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继续鼓励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鼓励村民以田地入股乡村集体经济,并聘用有才干的人来管理经营乡村集体经济及其相关产业,做到真正的集体经济创收。

(四)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提高教育软硬件水平

继续维护和发展乡村生态环境。乡村发展不能够也不允许走城市发展的老路子,要切实地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观念,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保护。[7](P1~2)进一步发展乡村教育事业。现如今的中国社会,城乡之间存在发展差距,上升渠道较少,只有通过国家大力的政策引导,差距才能逐渐缩小,而教育就是实现缩小差距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乡村教育的发展,可能确实存在着师资薄弱、教育设备不足、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退而求其次,其实异地就学也是改善乡村儿童受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五、总结

城市和乡村本就应该是共生的、一体的,它们在国家发展中只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分工。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国家目标之下,从城乡关系着手,可能会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猜你喜欢

城乡国家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城乡涌动创业潮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