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探索

2020-02-26李佳莲

卷宗 2020年34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信息化课程

李佳莲

(四川工商学院图书馆,四川 眉山 610000)

1 前言

在高校的教育改革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一直重理论轻实践,不太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对学生自主创业的要求也一直不高。在众多高校中,民办高校由于创办时间晚、师资水平相较落后等原因,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学生积极性有待提升、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教育部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推进,在民办高校中掀起了一股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思潮。该股思潮以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主,主张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发展新时代的自主创新创业人才。

总的说来,在民办高校之中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如下几点好处: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鼓励学生走上自主创新创业道路,培养高素质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二是有利于民办高校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改善自身的教育环境,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平稳顺利发展;三是有利于把教师从过分注重科研轻视教学的泥沼中解放出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素质。

2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创新创业自主性不高,积极性有待提升

在民办高校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要关注的是学生群体。目前我国的学生群体普遍过分拘泥于课本知识,对课外实践活动不予关心关注,这是由我国所推行的“重考试,轻实践”的教育体制决定的。民办高校的学生群体亦是如此——对于需要通过考试考核的必修课程,学生群体往往十分投入和关注;对于不需要通过考试考核的选修课等,往往投入极少的时间与精力。由于我国教育体制课程设置的原因,必修课程往往都是理论型课程,创新创业等实践类课程往往被当作选修课,不予以具体考核。在这一大背景下,学生们对于实践类课程的积极性自然不高,不参与实践类课程反过来又导致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2.2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和配套体系不够合理

如前所述,学生们的参与课程积极性较低的一大原因是我国目前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不甚合理:创新创业类课程在考核过程中根本不占分数,或者只占很小比例的分数。这与民办高校对课程的学分设置是有密不可分之原因的——在民办高校的学分比例中,专业课、必修课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学分,而包含了创新创业课程等选修实践类课程所占学分比例较低。由民办高校的学分设置看来,目前在高校推行创新创业仍是一种“走形式、走过场”之行为。此外,在选修课的范围内,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本就不高。根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财经类院校中,实践性的课程占比仅有20%,远远低于其它课程所占的比例。财经类院校对于实践性课程的需求应当要十分高,因为财经类学生踏入社会后需要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有一定难度的,但目前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显然远未达到要求,这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也带来了一定阻碍与困难。

2.3 民办高校教师配合度不高,存在师资流失问题

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便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师队伍在其中,亦早已养成了固定而单一的教学理念——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培养成考试型人才,教学目标便也达到了。于是乎,教师在授课时只注重讲与考试相关的知识点,在临近期末考试前直接让同学们拿起课本来“划重点”。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们从不集中注意力听课,只是在考试前集中几天临阵磨枪。其次,教师队伍往往过分重视科研,忽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要知道,科研水平对教师的晋升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教师往往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进行科学研究,对于教学反倒不会过分注重。最后,由于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竞争机制,民办高校的教师往往面临着被其它高校“挖墙脚”的风险,师资流失严重。

2.4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民办高校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多。信息化在教学领域内的应用能使高校教育摆脱传统课堂中固定而僵化的模式,提升民办高校的教学信息化。但民办高校教学的现状显然尚不具备信息化,课堂教学仍以教室内上课为主要形式,教室内教师多以板书或PPT演示文稿向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展示,很少运用到相关的信息化内容。此外,虽然民办高校多有“实践课堂”,以此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但现实中实践课堂通常被教师们用于当作讲课的“理论课堂”,或者过分流于形式,变成学生们的“自由活动课堂”,并未有效地把信息化教学与学校内的传统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3 以学生为中心背景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

3.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在民办高校中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体制改革,首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主体,是校园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学生们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应当得到相当多的关注。对于目前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首先应当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入手,提升学生们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另外,还可以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宣传教育,表彰以创新创业带头的学生,在学生群体中掀起一股“重创新,争创业”的思潮,以此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主性。此外,在学生群体中组织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吸引学生参加,提升学生群体参加校园活动的积极性。最后,还可以在校园奖学金的设置上提升科研、实践类奖学金所占的比重,激励学生们为创新创业而努力。

3.2 合理设置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前文已提到,学生们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较低的原因在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欠缺合理性,过分重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轻视社会实践、科研创新等。由于许多民办高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较少设置相关创新创业类课程,导致创新创业类课程数目本就不多,因此可以提升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数目。由于创新创业类课程比重在整个学分体系设置中过小,民办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应当合理提升该部分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对此可以把科研类或社会实践类等相关课程从选修课中纳入必修课或专业课的学分设置中,杜绝“走过场”式的行为,以提升创新创业类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因为本次教育改革的中心在学生,创设的课程体系亦需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先。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上,可以专门为学生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以挖掘学生的创业兴趣点,鼓励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创业的社会道路。

3.3 加强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在民办高校内部进行创业创新教育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的师资水平是重中之重。教师对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教育体制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主体,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针对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师过分重视科研水平轻视课堂教学的现状,民办高校可以适当变更对教师队伍的考核要求,把教师的课堂讲授作为教师考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次,在教师队伍中间进行改革,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明白学生的学习成绩并非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学生们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比起成绩来更加关键,关系到学生们未来的发展,甚至影响其未来的人生道路。由此,用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成长。最后,针对近年来民办高校教师师资流失严重的现象,应当对民办高校内部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从薪酬、奖金、福利等各个方面提升民办高校内部教师的福利待遇。加之,高校内部教师与教师之间更倾向于竞争关系而非合作关系,在高校内部可以培养教师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让教师之间和平相处,进而才能把教师的精力放在教学上而非内部竞争上,从此也能有利于高校科研水平的发展。

3.4 提升民办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各领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相比之下,在民办高校内部运用信息化建设创新创业课程未尝也不是一种尝试。一直以来,民办高校的教学过于固定和僵化,若加大对信息化力度的投入,便能使民办高校提升信息化技术教学水平。例如,在课堂教学上,对于学生们而言,老师通常以白板上的板书写作为主,偶尔有高校教师会使用PPT演示文档进行讲授。现在教师们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设备,以学生们的兴趣点进行切入,从而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教学系统的软件可以及时进行升级更新,对于理科类学生来说可以增加数据包和操作模拟项目等,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对于真正的创新创业课堂,应当以信息化手段鼓励学生真正踏入社会,而非把实践类课堂沦为一种形式。

4 展望

综上所述,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和进步。但相较于其它高校来说,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还是存在相当一部分问题的,例如生源、师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均有待提高等。在推动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原则,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优先考虑点。在改革的一系列举措中,从学生出发,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点,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需求。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则要适当更改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师采取激励机制等措施,以避免师资流失的问题出现;从学校本身的角度出发,一是要改革学校本身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二是要把信息化手段引入到学校教学当中来,在信息化中促进创新创业改革的发展。只要做到上述几个部分,才能推进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改革,才能使学生完善自身以更加适应社会发展,才能促进民办高校教育改革的创新,推动民办高校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信息化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信息化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