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的基础与实现路径
——以时空社会学为例

2020-02-26

关键词:社会学时空话语

林 聚 任

(山东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济南 250100)

一、中国社会学发展需要学科自信

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四十余年来已取得了快速发展,科研队伍日益壮大,科研成果和影响显著提升,学者们在社会学中国化道路上已做了不懈探索和努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高,2017年5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之后,社会科学家们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相继发表了大量相关成果(1)如社会学领域在《社会学研究》等刊物开设专栏讨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问题;2017年“浦东论坛”召开专题研讨会并编辑出版了《浦东论坛(2017)·社会学》集中介绍了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在当前全球化背景和话语体系多元化竞争发展的形势下,探讨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信,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时代意义。

自西方社会学引入本土以来,学者们就开始思考社会学的中国化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在《社会学丛刊》总序中,就明确指出了中国社会学家的首要任务在于社会学之中国化。他提出:“以试用假设始,以实地证验终。理论符合事实,事实启发理论,必须理论与事实糅合一起,获得一种新综合,而后现实的社会学才能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上,又必须有了本土眼光训练出来的独立的科学人材,来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社会学才算彻底的中国化。”[1]4他们所倡导的“社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吴文藻的中国化理念。费孝通等许多社会学家通过本土化经验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寻求中国社会学的学术独立与创新发展上做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成就。

但是,时至今日,社会学本土化实践尚有争议(2)如谢宇在《走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讨论的误区》(《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个伪问题,由此引发了关于社会学中国化的新讨论。,在学科话语体系的创新性发展和学科自信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郑杭生曾指出,国内社会科学专家“往往养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边陲思维’,往往习惯于用西方的概念来裁剪中国的社会现实,而不善于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把西方社会科学中的精华用来分析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还自以为走在正确的路子上”[2]。景天魁则关注到了当代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不足的问题,大力倡导建立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概念和话语权。他说:“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概念、提不出基本命题、形不成有影响的理论,总是拾人牙慧,哪里会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可见,对于争取话语权来说,理论是制高点,提出概念是关键。所以,社会学中国化必然的发展逻辑是从自己的土壤中生长出自己的理论,也就是从特殊性走向普遍性。”[3]

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和世界学术格局下,我们关注“学科自信”对促进中国社会学的创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科自信是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社会学引入中国已逾百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快速发展,在学科知识体系和应用研究方面日益成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学者们学科自觉意识的提高,中国的社会学已经超越了早期学习和模仿西方社会学研究范式阶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开始反思中国社会学的现状和不足,开始更加明确地发展具有自身特征或意涵的概念、理论或学派。

其次,学科自信是学科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社会学作为舶来品,以西方社会学理论和西方话语体系为主导,以西方研究范式为圭臬,国内学者虽然开展了大量本土化研究,但是在学科理论体系和话语创新方面显得缩手缩脚,难以突破。而要实现学科的创新性发展,就需要一定的“范式革命”或话语创新,超越已有的西方话语体系束缚。在这一过程中,学科自信是必不可少的。

学科自信对中国当前的社会学发展及其未来在世界社会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显得尤为迫切。正如景天魁所指出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应该具有的理论自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坚信从中国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社会学,一定能够自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二是坚信中国社会学不仅能够回答中国自身的问题,也能够对回答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作出贡献,因而具有普遍的学术意义。前者是社会学中国化,后者是中国社会学普遍化,二者虽然方向相反,但既是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也是相互融通的两个阶段。”[3]接下来我们以景天魁所倡导的时空社会学研究为例,讨论学科自信对促进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新兴的分支领域,时空社会学近一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研究的“时空转向”在西方学界受到广泛关注,更多的社会学家把时空分析当作重要的研究视角加以应用,这极大地改变了以往社会研究忽略时空要素的不足。特别是,随着新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新理论观点的流行,学界关于时空问题认识出现了重要转变,时空所蕴含的社会建构意义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作为新的学科或理论生长点,或者说,时空社会学或“社会空间理论的兴盛,是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新背景下,各种新思潮共同影响的产物,体现出理论新融合与创新性发展的特征”[4]。

国内关于时空社会学的研究虽晚于西方学界,但是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快进展,并体现出一些不同寻常的研究尝试。开始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城市研究、地理学和文化研究的学者,较早地关注到了新马克思主义者亨利·列斐伏尔(H. Lefebvre)等西方学者的社会空间观点,并做了相关译介和研究。社会学界关于社会时空问题的研究稍晚一些,但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学者们不但从社会学角度介绍了相关理论观点,而且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开展了一些专门的应用研究。

其中,景天魁及其团队是引领国内时空社会学研究的一支主要力量。他们不但系统译介了一批国外的代表性成果,而且在本土化研究方面发表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他们既重视学科基础问题研究,所出版的《时空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时空社会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专著,又重视开展应用性的专题研究,从而为建立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信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突出例证。例如,景天魁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任务非常迫切,在这方面时空社会学可以大显身手。因为学术话语与时空场景关系密切。”[5]他还说:“时空社会学对于解释中国崛起,对于构建新的社会学理论框架,对于形成新的社会学话语体系,也能够展出诱人的前景。”[6]早在1999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一文中,景天魁就强调时空特性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并把时空结构看作是社会的基本结构,他运用时空观点论述了当代中国发展中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的关系,表明了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概念的解释力。[7]特别是,他对“时空压缩”和“超越进化”两个概念做了新的解释,并把它们作为解释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概念,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解释框架。“我们用这两个概念概括‘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基本含义,把中国现代化过程的特点表述为‘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压缩在同一个时空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传统、现代、后现代的新的时空结构。”[8]265

时空社会学本身的理论属性也可以表明,知识的发展具有时空结构特征。从建构论观点也可以解释,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的话语知识体系,任何知识的建构都受到一定的社会时空因素的影响。可以说,社会时空因素构成了社会研究或知识生产的重要维度,甚至科学知识的发展也受到一定时空因素的影响。“科学不是一些天然地享有必然性和优越性的注定的存在;相反,科学是人类的事业,它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9]14—15另外,从社会学理论的属性来说,社会学是关于一定社会发展及其现实的研究,而现实的社会发展与过程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时空之中。因此,时间和空间实际构成了社会过程的内在因素或内在变量,时空分析自然也就可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

所以,景天魁指出,时空社会学在中国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对中国的崛起过程从时间性和空间性上做出刻画和解释,同时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也倚重于时空转换。他说:“时空社会学具有基础性学科地位,它将成为重建社会科学、走向‘统一科学’的枢纽和平台,并可助力构建适应中国崛起需要的学术话语体系。”[10]因为“中国社会学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是中西古今问题。中西会通,这是空间性的一维;传承和弘扬中国社会学的优秀传统,这是时间性的一维。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实现中国社会学崛起的两翼。”[11]1下文我们将结合时空社会学研究讨论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建立的基础和实现路径。

二、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的基础

学科自信作为理论自信或学术自信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学科独立发展和实现创新的必然要求。它既需要符合整个学科知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要求本学科研究者形成自觉的主体意识并付诸实践。尽管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关于自身学科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但是从寻求学科自主性和创新发展方面来说,学科自信是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尤其是相对于西方社会学主流话语体系而言,学科自信对建立中国社会学本土的话语体系更是必不可少。学科自信的基础一方面是来自充分的理论储备,另一方面需要有坚实的实践根基。

(一)理论基础:话语建构论观点

学科自信要以理论自信为基础。因为理论是构成一个学科知识的核心要素,没有自己的系统化理论,一个学科难以独立发展。因此,理论创新历来是一个学科实现突破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对中国社会学而言,长期以来我们所接受的理论主要来自西方,本土化理论创新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社会学的创新发展。

而要实现理论的创新首先需要树立起自己的理论自信,有意识地进行自己的理论探索或建构。在这方面,话语建构论作为社会建构论的重要观点可为我们提供理论依据。因为理论是一种话语表达的形式,借助于一定话语体系建构而成。话语构成了理论建构的资源要素,这是由话语的理论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社会建构论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如下几点:首先,把社会研究和理论发展看作是一个建构过程,主张一切社会存在物,包括理论知识和各种认知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其次,提倡多元方法论。建构论者主张一切理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对外部“实在”的反映,而是与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情境因素有关,在不同情境下通过话语建构等方式而获得关于社会的知识。因此理论也是多元的。第三,主张相对主义知识观,认为不存在关于科学或知识统一的标准,人类的认知是相对的,评价的标准也是相对的。总之,“知识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其生产过程跟知识生产者及其社会文化环境或特定情境密切相关,它是人们社会建构的结果。”[12]248

我们认识到了理论知识的社会建构性,也就认识到了进行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可能性,这是树立学科自信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因此,我们应该在继承国内外已有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探索具有本土意义的理论建构和创新之路。特别是面对西方社会学主流的话语体系,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既是理论发展自身的要求,也是作为“非主流”话语实现由弱变强、地位反转的要求。

因此,理论自信的确立,首先要有理论的自觉。郑杭生曾指出:“所谓‘理论自觉’是中国社会学在世界社会学格局中改变话语权状况的必要条件,是指‘理论自觉’能使我们增强学术的主体性、反思性,从而使我们觉悟到,适合西方社会概括出来的那些话语,并不都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根据中国的情况,概括、创造出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学术话语,从而打破、改变学术话语权一直为西方社会学垄断的状况。”[13]3其次,要确立起有竞争力的理论话语权,需要在学科中形成理论对话并产生影响力。而这种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形成一方面需依赖本土的学术资源和经验总结,另一方面需要学者们在话语权的有意识建构上实现突破。

(二)现实基础:中国发展实践与经验

任何学科的发展既要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又离不开坚实的实践基础。社会学作为一门经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更是如此。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应运而生,不断回答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学,同时也为中国本土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现实基础。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和独特经验,显而易见也受到特定时空因素的影响,这更值得我们从时空社会学角度去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出现象和实践经验。例如,景天魁在一系列著作中用时空角度研究了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的崛起问题,运用时空维度解释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发展实践和经验。他2006年在剑桥大学所作的演讲中强调用时空视角解释中国崛起之谜,明确指出:“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对于中国人和西方人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的特征方面,超出了以往西方现代化过程已有的经验,所以,看起来都是在搞现代化,都是在搞工业化,都是在搞城市化,都在那儿发展经济,但是不论是已经现代化的国家还是正在现代化的国家,都感到中国的经验相当独特,用以往的经验很难去理解它。因此,这里从时间和空间社会学的角度,谈谈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8]265

中国社会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的独特性为中国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最丰富的素材,为发展中国本土的社会学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此同时,回顾中国社会学家几十年来的研究与探索,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许许多多的社会学家在本土化社会学研究和促进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但有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也包括当代社会学家陆学艺、郑杭生、景天魁、李培林等著名学者。景天魁特意撰文充分肯定了陆学艺所走的“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学术路线。“其目标追求的是‘中国社会学’,是‘中国化’的社会学,是直面中国问题,运用适合中国的概念,得出对中国有用的结论,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方案,促进中国富强、民主、和谐的‘富民学’‘强国学’。这才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是可能给世界社会学增添新内容、带来新气象的学问。”[14]

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学研究为发展中国本土社会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且逐步形成了社会学研究的“中国风格”。如李培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国情,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社会学风格的学术道路。‘问题导向’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学风格的最鲜明的体现。”[15]也就是说,特别关注与当代中国社会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是社会学突出的“中国风格”。

总之,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不但需要本土化理论上的自信与创新,更需要“中国经验”的强大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经验实际上也为构建中国社会学本土话语体系创造了坚实基础,值得社会学家们去做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三、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的实现路径

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的确立以及本土话语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是一项需要中国众多社会学家自觉地协同努力的任务。就其实现路径而言,会存在不同的选择和侧重。比如,景天魁重点关注到了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路径,他指出:“从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基础,可以找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基因和源头;可以找到厘清当代发展来龙去脉的头绪,找到构建新的发展逻辑的深厚根基;可以找到与西方社会学对话,并能弥补其不足的中国话语基础。”[11]21当然,他同时指出,“历史路径”跟“现实路径”等是相关联的,也承认其他发展路径的存在,但本文侧重于讨论构建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理论路径和经验路径。

(一)理论路径:话语建构与理论创新策略

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的确立以及本土话语体系的形成首先是一个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问题。从前文的建构论观点我们可以看到,理论建构的重要形式借助于话语建构。这是由于话语具有社会属性,它在人类社会行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了社会建构的重要因素,因此社会建构论者都非常重视话语使用和修辞问题。例如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曾指出,话语不是简单的语言表达,而是体现一定的权力或秩序问题,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话语使用跟社会规则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他把话语看作一种社会实践(话语实践),并把话语置于社会实践的中心地位。福柯重视分析话语与权力及知识之间的关系,比如通过对西方社会关于性的知识和话语的考察,得出:“话语既可以是权力的工具,也可以是权力的结果,但也可以是阻碍、绊脚石、阻力点,也可以是相反的战略的出发点。话语传递着、产生着权力;它强化了权力,但也削弱了其基础并暴露了它,使它变得脆弱并有可能遭受挫折。”[16]98—99因此,话语建构论强调的是话语表达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意义。用社会建构论者的观点来说,首先,“建构”意味着对事物的解释是建立在已有的多种多样的语言材料基础上的;其次,建构意味着主动筛选:对材料有所取舍;最后,建构概念强调解释的效力性、结果性。或者进一步说,“解释‘建构’现实。”[17]34

那么,如何去建构中国社会学本土话语体系呢?我们主张,“学术话语体系和话语权的建构涉及多个层面的因素,既包括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也包括充分利用当下的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其实,学术话语权的建构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实力为基础,并符合社会建构的基本规律。”[18]可从如下方面加强中国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创新:

第一,注重发掘利用中国自身的话语资源,包括传统的学术资源。中国的学术话语资源极其丰富,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开源利用。第二,逐步确立自身的学术话语优势。在各种话语体系或话语权的竞争中,话语优势至关重要。面对西方的强势话语,我们更应该重视自身话语权和自信心的提高,力争使中国社会学在世界学术舞台中获得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第三,积极构建有效的学术话语影响路径。相比于西方社会学的主流话语,本土话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中国话语影响力的提升需利用有效的传播渠道去实现。第四,自觉培育独立的学术话语意识。话语权的提升还需要学者们具有更强的学科自觉和自信,这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培养学术独立的精神。第五,正确对待不同话语体系的对话与创新。因为社会学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论话语体系或流派,在本土话语的建构和发展中,既要处理好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普遍性话语与地方性话语之间的关系。第六,重视话语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理论话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来自社会实践,同时又能够很好地解释或指导社会实践。

从这些方面来说,景天魁等在时空社会学、关于中国本土社会学源流等方面进行了有开拓意义的尝试。他们一方面注重挖掘中国历史上的学术资源,通过对“群学”的社会学学科意义的创新阐述,去重新定位和探讨中国本土社会学的源流问题,肯定了中国社会学具有自己的优秀传统。他提出:“从学科发展来看,不重视中国本土的学术资源,无法解决中国的学术话语权问题。”[11]21在其《中国社会学:起源与绵延》一书中,他们通过对群学概念的重新梳理,提出了“群学”就是中国古典社会学这一重要观点。“群学的要义,在于合群、善群、能群、乐群。这就是中国社会学的基因。”[11]11他们的前提假设是:学术标准是相对的;社会学可以有多种起源;社会学可以有多种形态。

景天魁等不但深入挖掘了中国社会学的传统学术资源,而且也指出了自身话语所具有的优势,即“在着眼于未来、积极参与塑造世界新文明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人本性、具有整合性、体现贯通性、强调致用性的中国社会学(群学),必将凸显出独特的学术优势”[11]15。因此,景天魁强调,经过对传统学术资源(群学)的发掘、申义、辨识、梳理,形成概念体系,是确立中国社会学话语权的基础性工作。景天魁同时也指出:“群学话语体系建设的追本溯源,就中国学术史而言,虽然可能具有某种特殊性,但是却体现了话语体系建设本身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途径。”[19]这就为中国社会学本土话语体系建设确立了合理性。

另一方面,景天魁等学者的研究非常重视概念话语的创新,努力提出具有本土意义或解释性的理论观点。比如在时空社会学研究方面,他对“时空压缩”和“超越进化”做了新的解释。这些概念既跟西方学者的有关概念相联系,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意涵。像著名的西方学者大卫·哈维(D.Harvey)用“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这一概念对资本主义后现代社会的新特征做了概括说明。但是,景天魁依据中国情景所定义的时空压缩概念,则具有不同的含义,主要用以说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体现出的特征,即中国现代化过程的特点:“‘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压缩在同一个时空之中’,三者不是取代关系而是包容关系,三者的统一过程是制度机制创新过程——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基本含义。”[5]

从以上方面可以得出,中国社会学本土话语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更是一个突破已有理论体系进行话语建构的过程。但客观而言,目前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创新还不够,学科自信有待提高。我们应该在借鉴中外一切优秀学术资源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质和中国立场的有竞争力的理论话语体系,从而逐步确立起中国社会学的独立地位。

(二)经验路径:积累与创新

社会学是一门强调经验研究的学科,必须走经验研究之路,特别是重视对中国本土社会的系统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社会学在经验研究方面已有大量积累,对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突出社会变迁和发展经验做了系统总结分析。“中国社会学当前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的到来,与和谐社会建设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中国经验’产生的广泛影响及中国社会学多年来基于深入调查积累的研究成果,都是密切相关的。”[20]185

中国社会学的经验研究不但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同时更要重视在研究积累基础上实现创新。我们要建立和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学,中国学者需要在经验议题的本土化和概括化方面有创新性的成果,形成具有一定解释力和影响力的结论,或者形成具有学科范式意义的经验研究案例。

景天魁结合时空社会学研究视角,在这方面提供了可行的实践路径。他在《建立具有中国时空特征的理论框架》一文中,尝试以时空视角建构发展社会学理论框架。“我国的改革开放重塑了社会的时空结构,而从社会的时空结构中又可以更好地解读我国的改革开放,这就是改革开放的社会学意义。由此出发,我们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经验……”[21],他提出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梳理我国改革开放鲜活的经验事实;二是阐释我国改革开放特殊经验的概念和命题;三是建立具有我国改革开放新时空特征的理论框架。他说:“有了丰富的经验事实,有了大量的概念和命题,再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中国社会学就具备了经验基础、认识基础和必要的学术积累。”[21]他还以城镇化问题为例,强调随着时空转换而形成中国社会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只有确立起与中国崛起相适应的新的问题意识,敢于回答西方社会学没有很好回答或没有回答过的新问题,才能实现中国社会学的崛起。”[22]因此,景天魁等中国社会学家立足于本土社会,在大量经验研究基础上,正在尝试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

当然,中国社会学的地方性知识不但要重视地方经验和解释力,同时也要重视与一般性理论观点的对话,以寻求更大的学科认可和影响。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社会学并不意味着脱离一般的社会学理论原理,而是力争丰富和发展后者,这也是中国社会学走向世界社会学的目标选择。

总之,无论是理论创新之路,还是经验积累创新之路,甚至“历史路径”,都是建立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的可行选择。随着中国的崛起,社会学的发展需要学科自信,更要树立起坚强的学科自信。而“根本上说,‘社会学中国化’这一个要求,其意义实在于中国学者一种知识上的自觉与反省”[23]218。因此可以说,中国本土社会学话语体系的形成,是一个理论话语建构的过程,更是一个理论自觉和学科自信的过程。

猜你喜欢

社会学时空话语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跨越时空的相遇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镜中的时空穿梭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时空之门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