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工匠精神的再思考

2020-02-26黄亚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

黄亚妮

对工匠精神的再思考

黄亚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职教所,广东 深圳 518055)

工匠精神已经烂熟于耳,但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还有误解存在。本文认为,工匠精神是任何工作都需要的一种理念,是一切创新的基石,建议落实工匠精神于职业技术教育实践,需要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拥有良好工匠精神的人才品格、帮助学生通达成就工匠精神的公式、造就工匠精神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氛围。

工匠精神;理解;创新;策略建议;再思考

目前我们国家只是一个教育大国,还不是一个教育强国。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到今天,也已经到了切实提高和保障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时刻。为此,国家也提出了发展高水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质量专业群的“双高”计划。回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学习国外尤其是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经验中,我们始终知道,别国的科学态度,尤其是其追求认真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求一丝不苟地严谨对待细节的精神是我们需要切实学习的东西。笔者认为,这种最最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遗失了的工匠精神,就是我们在一个追求大而快的浮躁时代遗失了的工匠精神。但是,越是浮躁的时代,越是需要工匠精神。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我们确实逐渐地意识到了这点,我们要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就必须拾起曾经的工匠精神。所以,近些年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一切的导向和举措也就朝向了努力寻回工匠精神,以至于“工匠精神”这个词语近些年来响彻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界,烂熟于耳。那么,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呢?我们对工匠精神的误解有多少?我们应该怎样来切实落实工匠精神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呢?……这引起了笔者对工匠精神的一点再思考。

1 工匠精神一般释义的理解

工匠精神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读其为“治之已精,而精益求精也”,《尚书》中也提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等等。中国古代工匠精益求精地匠心独运,创造了多少令世人仰慕的古宝作品和古代科技文明。然而,自公元10世纪以后,中国工匠精神逐渐失落[1]。而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界定,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的学者等都有不同的阐述。总结这多年来对工匠精神的探讨,我们得知,工匠精神就是在思想、行为和目标三个层面上都能够做到的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孜孜不倦、永无止境。工匠精神不只是拥有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完善自己的工艺,也是使用各种现代工具、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的科学精神。

但是,我们很多年来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却存在着很多误解。多少年来,人们顾名思义地把工匠精神简单地只是和工匠联系在一起。也直到现在为止,因为我们遗失了的工匠精神,我们国家生产的很多产品到了国外,还要进行二次加工才被外国人接受(笔者就曾在德国的跳蚤市场里见到过这样的被德国人进行了二次加工的产品)。但是,工匠精神也不仅仅是指德国的机械、瑞士的手表……,还包括日本的企业管理理念,中国的鲁班、庖丁、“教书匠”等等的工匠精神。多少年来,人们也只是简单地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无私奉献、安贫乐道的傻子、呆子精神。这多少是来源于我们对蓝领工人待遇一直没有足够提高的人为结果。多少年来,人们还简单地认为只有职业技术院校需要工匠精神。但是,任何工作,无论是科学工作,还是社会工作,都需要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多少年来,我们在对工匠精神的误解中挣快钱,导致了浮躁的学风,浮躁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也让中国制造蒙羞。为了从中国制造尽快大踏步地走向中国创造,我们非常需要寻回工匠精神。

其实,工匠精神是任何工作都需要的一种理念。是一种对自己工作对象全面思考、精细琢磨、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一种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匠心”“匠术”和“匠德”的综合体现。“匠心”就是个体在心理上对自己职业的意义、价值的高度认同,对自己所从事职业高度忠诚,是会想,是工匠精神之基;“匠术”是针对职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的合理科学的技巧,是会做,是工匠精神之本;“匠德”是对自己职业的专注和敬畏,是会静,心无旁骛,不眼红别人的高薪工作,是工匠精神之魂。我们无论在哪一行,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敬业、精业、乐业。工匠精神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的有机统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优良基因。我们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正与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价值取向和实践内容高度契合。

2 工匠精神是一切创新的基石

在寻求对工匠精神再理解的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工匠精神是一切创新的基石。合适的环境和文化对于激发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工匠精神就是一切创新的基石;在我们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我们正需要大批能够引领思想和技术创新的大国工匠,也需要大批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人才,而工匠精神是一切创新的基石。

工匠精神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石。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产品设计推出,等等,我们人类想做任何事情,尤其是想在任何事情上创新,首先都需要先静心寻找问题所在、再静心思考问题关键,再静心探索问题解决办法……这其实首先需要的就是工匠精神。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需要有不同类别和规格的创新人才,需要培养各类(并非只是工科、理科、文科人才,而是创新型、复合型、创新应用型等)卓越工程后备人才。在现今这个时代的当前和未来,创造力也已经被看做我们每个人的必需品,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生存技能,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伟大使命之一。从国际上对教育结构问题的讨论中我们得知,我们必须重视提高普通大众学生的教育质量,才能获得最为明显的经济收益,因为普通大众学生不仅是劳动力市场中新技术掌握与使用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科技创新过程中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蓄水池”。而要让普通大众学生都能“读好书”,要做到有效培养这些创新人才,必须首先培养其具有工匠精神。德先于行。

工匠精神是创造精品产品的基石。我们中华民族是最具有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国家古代很多伟大的发明和文化就是这种创造力的明证。而现在,这种创造力正在远离我们,远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山寨”、到处都是垃圾。而这产品制造的社会价值取向走向非正义的根源就在于我们遗失了我们的工匠精神,眼里只有“大而快”“短平快”的暴利,忽视了产品的品质灵魂。我们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质中国、中国创新,就需要全面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因为不管做什么,只有专注并执着,才能有创新。

3 落实工匠精神于职业技术教育实践的策略建议

十年磨一剑,碧波斩千浪。工匠精神的神力,由此可见一斑。认知理念通达了,但能否磨成一剑、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最终都在落实上。那么,如何落实工匠精神于职业技术教育实践?笔者这里就此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重视培养学生拥有良好工匠精神的人才品格

我们需要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也需要有非凡研发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摈弃浮躁、凡事认真的人才品格,培养学生能够善于坐冷板凳,静心学习、科研与工作。要学生做到这样,那么,首先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工匠精神,以便于言传身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强调,要加强师资队伍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队伍,要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摈弃那种简单追求分数和好学校的虚荣和浮夸的“工具人才”模式,回归培养现实人才、发挥和实现学生原有个体价值的教育本真;摈弃那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创新船业人才培养的偏重“成器”的思想和只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短期就业的权宜之计,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成人”教育,将工匠精神引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根植工匠精神于学生的持续成长和职业生涯之中,矫正学生培养中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技能、轻创新;重训练、轻思考”的误区,改变职业技术教育中只见物不见人、只见技术不见精神的现状。使得我们职业技术学院出来的学生都能够拥有最起码的守时、较真和良好的专注力,能够在繁杂的世界里安静下来学习、工作,不会陷入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和眼高手低的状态,成为社会上真正好用的职业技术学院出来的学生。

3.2 帮助学生通达成就工匠精神的公式[2]

从技能大师的养成规律来看,技能大师的养成是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从个体因素方面,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通达成就工匠精神的公式,以更好落实工匠精神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工匠策略探路者兰海,从事与制造业改善及产品设计改善工作十余年,涉及汽车、家电、电子、半导体、医疗器械、家居以及珠宝等行业,曾游历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深入探索工匠的哲学和策略,提出了一个工匠精神公式:洞悉需求—建立思维路径—探索试错—精进改善、专注与极致—习惯,这个五个阶段六个部分的公式对工匠精神的落实是比较全面和科学的总结。无论做什么,首先要弄清楚需求,也就是问题是什么(人们幸福生活享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就是创新产品设计研发的根据);然后就要建立思维路径,也就是如何创新思维才能达到迅速、有质量、有效果的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怎么利用现存事物去组装、去创造和实现的构思);再次,就是在确立了的解决问题路径上探索,尝试错误(掌握基础知识、研究领先行业、学习已有方法和思路、掌握分析现实的方法、学习创新策略进行提前准备,再在实践中尝试探索,失败后及时总结),坚持不懈;再然后,就是精益求精,让事情变好,并进行不断改善,让事情变得更好,达到最好的效果;最后,就是让这种程序成为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习惯。按照以上工匠精神的公式,实际上是帮助学生从习得到体验,再到反思,最后到达建构,形成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成就了学生的工匠精神。

3.3 造就工匠精神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氛围

按照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我们每个人在童年时在本质上就具备创造性和对新体验的开放性以及被新奇事物吸引的倾向性的。但是,如果没有创设优良的环境,这种创造性就会逐渐消失的。所以,要造就工匠精神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氛围很重要。

为此,一是要让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形成良好工匠精神的学校物质和精神环境氛围。要把工匠精神深深地融入校园文化。首先是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方面的工匠精神打造。高校要在学校建筑环境和教学设施硬环境(在其数量、质量、先进性等的)建设上谋划出高校应有的硬实力。笔者近来参观了西安交大的新校区创新港,看到五千亩的校园建筑文化已经不逊于欧美的一些大学了,各种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更是让人欣喜来劲。如果我们再多些这样的大学校园,如果我们这些校园里的师生都能静下心来,在这些实验室里认真地“摸爬滚打”,用“匠心”求“匠术”“匠德”,而不是应付职业生存需求,更不是去国外给别人打工做实验,相信,很快我们国家就可以实现从制造大国到精品创造大国的飞跃。其次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方面的工匠精神打造。这一方面是,改革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制度。让学校对学生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实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发展锻炼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更多的社会实践中,教育学生要崇尚劳动,从劳动中体会到人生价值和乐趣,要精益求精,掌握中高端技能技术,成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新的主力军,要敢于创新,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产品设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等,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要能够“以人为本”,诱导和促使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不必过于注重分数和形式。还有另一方面就是,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制度。评价体系切忌急功近利或造成急功近利。因为工匠精神极具哲理。慢就是快,因为慢工出细活,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如,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太严导致不作为、不发展,而不发展本身也是风险。我们高校的软环境建设要体现出良好的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高校应有的专业教学科研的创新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营造工匠精神无处不在的培养氛围。

二是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就业观,形成良好工匠精神的社会环境氛围。工匠精神是我们成为质量强国所必须具备的。我们要形成一种社会普遍共识,就是工匠精神是应融入我们每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的。工匠精神是提升我们美好生活品质的润滑剂和保障,也是我们美好生活和学习工作的良好心态,人人都离不开工匠精神。要从学生到家长,从老师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能够认识到,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当厨师……学生只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和就业,自己劳动养活自己,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生活,不断提升自己,就可以实现自我,就是人才,他的人生就是最光荣的、最有意义的人生。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有工匠精神意识,使大众形成社会普遍共识,尊重劳动者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认同,特别是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应该获得应有的尊重,蓝领工人也能尽快享受到带薪休假等等奖励待遇尊重。各行各业都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以便使得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1] 伊焕斌著.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4.

[2] 兰海著.工匠战略:成就工匠精神思路与手段[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8.

On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HUANG Yani

()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s well-received by everyone, but misunderstanding still exists.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s needed in all walks of life. It is a touchstone for all innovations. It is advisable to apply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need to help student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becoming a skilled craftsman with integrity and provide a favor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m as well.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understanding; innovation; strategies

2020-09-19

黄亚妮,女,陕西泾阳县人,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G710

A

1672-0318(2020)06-0062-04

10.13899/j.cnki.szptxb.2020.06.011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职业写作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