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祠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特征研究

2020-02-26苏泽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晋祠稻作稻米

苏泽龙

(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一、晋祠传统稻作

(一)晋祠稻作历史沿革

历史上的山西,河流密布、泉水众多,水资源丰沛。因水资利,水稻在山西种植历史悠久,泉水是山西稻米种植的主要灌溉水源,产于晋水流域的晋祠稻米即以品质姝美著称。晋水是晋祠难老、善利、鱼沼三泉汇聚而成河流的一个总称。根据文献记载,早在3500多年前,晋水就开始灌溉农田了(1)郦道元《水经注·晋水》记载:“沼水分两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战国,襄子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上述文字记述了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晋国的卿大夫智伯联合韩、魏两家共同攻打赵襄子一事。赵襄子固守晋阳(今太原市南郊古城营村一带),智伯在晋水上游造蓄水池,下游开挖渠道,准备水淹晋阳城。智伯请韩康子和魏恒子一起察看水势,对韩、魏说:“今天我知道水能灭国,晋水能够淹晋阳,那么汾水就可以淹安邑,绛水也能淹平阳(二者为魏国、赵国的都城)。”韩、魏听后意识到自己也会遭到智伯的攻击。于是,韩、魏阵前倒戈联合赵襄子击败智伯。战争结束后,当地百姓在原有“水攻”工程基础上,“踵其遗迹,遂为溉田之渠,名曰智伯渠”。。西周时期,唐国(今天的晋祠一带)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周礼·职方氏》中有“并州,黍、稷、菽、麦、稻”的文字。东汉元初三年(116年)春,安帝诏令“修理太原旧沟渠灌溉官私田”(2)摘自刘大鹏著《晋水志·源流》(未刊行)。,就是用来种植水稻。隋开皇年间,晋水周边村庄已经大面积种植水稻,“引晋水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1]。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太原人史守一再次兴修晋祠水利,稻田面积又有所扩大,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溉田六百有余顷”。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题晋祠》诗有“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之句,说明晋祠水稻种植已是十分普及。金元时期,元好问在《惠远庙新建外门记》一文中描述:“山之麓出两大泉,喷薄湍驶,流不数步,遂可载舟楫。汇为巨陂,派为通渠,稻塍莲荡,延袤百余里,望之令人渺焉有吴儿洲渚之想。”[2]从“延袤百余里”可知,晋水流域的稻田是颇具规模的。明代宋应星著的 《天工开物》一书就曾写道:“太原晋水,稻田尤饶。”及至清末,“晋水南北河总计灌溉面积仍有310多顷,其中北河灌溉面积170多顷;南河灌溉面积140多顷,其中晋水所溉田畮为晦甚多,稻田居其半。一岁之中,两种两收。凡资晋水灌溉之田,莫不皆然。”[3]126截至新中国成立前,晋水三泉共灌田325顷58亩,灌溉范围北至董茹村,南至枣园头,南北长22公里;西起难老泉,东至五府营,东西宽3公里。北河、南河、中河、陆堡河四河渠总长32公里,周边35个村庄受益[4]。

(二)传统水稻耕作体系

晋水属岩溶地貌水,稳定、充沛的水量为当地种植农作物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在以晋水浇灌的农作物中,以水稻最为著名,晋祠水稻之所以有优良的品性,完全得益于晋水。优越的水资源成为当地传统稻作技术的核心要素,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实践中,晋水流域老农形成了一套依“水”而定的传统水稻耕作体系,其取法于因晋水之利“乘势利导, 因时制宜”的自然耕作法。周礼云:“稻人掌稼,蓄水、止水、荡水、均水、舍水、泻水,俱有成法。”(3)摘自刘大鹏著《晋水志·水利》(未刊行)。稻农通过对稻田灌溉水量的调节,来适应水稻下种、秧田整治和秧田管理等水稻不同生长阶段,同时达到调节水稻长相、肥料供给和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所以,晋祠自古以来就有“泉水肥而宜稻”之说。

宋、明、清三代是晋水灌溉体系形成的重要阶段。宋嘉祐五年(1060年),太原县令陈知白整饬晋水水利,形成北七南三的固定分配比例,同时设置渠长、水甲,四河灌区初具规模。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冀宁道苏皋立水利禁例,实施轮灌制,确立按序用水、有地者即有水的灌溉原则。清雍正年间,设立总河,改变了总河有水无例的旧状,同时各村庄丈量土地造《河册》,晋水灌溉体系趋于完善。《晋水总河河册》规定:“晋祠总河渠长管辖发源地界有例无程田亩。北河北至薄堰口,为晋祠发源之地界,有白地、靛地、稻地、藕地等口,自南而北鳞次一十八口,无不应灌之田。薄堰口界外众村轮程灌溉。南河南至遨河子,为晋祠发源之地界,有白地、靛地、稻地、藕地等口,自北而南鳞次二十八口,无不应灌之田。遨河口界南众村轮程灌溉,白地口开一口,以闭众口。靛地口时时用水,稻、藕口长流细水,其有地高水莫能上者,用柳斗提灌,均属有例无程。”[3]849

从晋祠传统稻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晋水流域世世代代的稻农完全是“资水之利”“依水而作”。在一定意义上说,其稻作技术是依靠对水的认识与利用,“上善若水”“利莫大焉”。 稻作生产的悠久历史,使晋水流域生成并衍化出与水有关的一系列农业文化特征。

二、晋祠稻作文化遗产特征

(一)农业特征

晋祠水稻是指以太原城南的晋祠镇为中心,包括附近的晋源、姚村、金胜等乡镇在内,凡是受到晋祠泉水灌溉的稻田所产之水稻。传统“晋祠稻米” 米性微寒,其特点是颗粒长大饱满,质地软而韧,色泽褐中发亮,吃起来筋韧、耐嚼且清香爽口,连蒸数次仍然颗粒分明,以质优味香被称为“北米之最”,又因“米洁白纤长味殊”“蒲茁炊香晨馔美”[5]72,曾作为宫廷贡米。与其他谷物相比,晋祠稻米所含粗纤维最少,富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据检测,大米含碳水化合物75.2%,蛋白质7.7%;而上等晋祠稻米含蛋白质高达9.8%,脂肪0.4%,纤维素2.2%,灰分0.5%[6]。晋祠稻米之所以有优良的品性,与晋水水质有很大关系。贾思勰在《齐民要术·水稻》一文中指出,种稻“选地欲近上流,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晋水水质清澈,具有水稻种植得天独厚的条件。“晋水澄清,毛发可鉴。毫无障,即见底。色如碧玉,光耀靡穷。”(4)摘自刘大鹏著《晋水志·晋水源流图说》(未刊行)。李白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一诗中称赞“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宋代范仲淹在《题晋祠》中以“一泽甚澄澈,数步忽潺溪……锦鳞无敢约,长生如水仙”的名句来褒奖晋水之美。民国时期《中国实业志》将晋祠稻米的优良品质归因于“太原之晋祠,有泉水七流,水清而多”[7]。晋祠泉水经科学考证是由地下岩溶排泄而出,泉水保持恒温17℃的特性,且含有明矾、钾、硫磺、碳酸钙、硫酸钙等多种矿物质,矿化度保持在0.7克/升[8]。用晋祠泉水浇灌稻田,稻米质地软、粘、韧、香、甜。因此,历代诗人在唱颂晋水的同时自然地与晋祠水稻联系在一起,清代诗人雷霖写道:“清泉已代千家井,美利犹滋万顷田。”诗句中描述了晋水与晋祠水稻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泉水灌溉是晋祠大米优良品质的主要农业生产条件。

(二)生态特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晋祠泉水冬暖夏凉,“天愈寒而水愈温,水汽蒸腾如釜上气。非但水不成冰,而且能将冰雪融化”(5)摘自刘大鹏著《晋水志·晋源》(未刊行)。。据《晋源县志》载:“晋水无蛭,有亦不鸣。”自古以来,晋祠稻米就与青蛙、鱼、蟹、蜗牛等在稻田共生,这无疑是与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有关。晋祠泉水形成距今至少已有二三百万年时间。“根据地质学家的初步研究,大约远在中石炭纪造成古侵蚀面的那个时代,就有这股水了。”[9]晋祠泉水属于岩溶地貌水,出自悬瓮山的石灰岩地层中,石灰岩的内部常有许多空洞,能大量储存地下水,加之有汾河河水和大气降水等多方面的补给,所以泉水不因季节性的气候变化而变化,水量充沛稳定。史书记载:“大旱不涸,隆冬不冻。”丰沃的土壤也为晋祠稻米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清道光《太原县志》载:“原邑在郡属县中为最贫,而土地最为沃衍。”(6)摘自刘大鹏著《晋水志·凡例》(未刊行)。据记载,晋祠周边赤桥和纸房二村至少已有400余年的造纸历史。赤桥村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就写道:“里人生涯资耕作者十之一,资造草纸者十之九。”[10]25而制作草纸的主要原料就是稻秸。“里人皆以造作草纸为生活,而草纸以稻秸为料。往年秋季家家购买稻秸,自邻村搬取回村,堆积村之周围,以备冬春造纸。”[10]77在制作草纸的工序中会排出大量的稻沫、纸渣,其富含有机物质,是稻谷生长所需的优良肥料,可以促进水稻生长,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实现晋祠泉水、水稻、稻秆、造纸、肥料的生态循环。此外,晋水流域地处太原盆地的西南边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的季节性分布明显有利于土地保墒和农作物的生长,是典型的传统水稻耕作生态环境。

(三)文化特征

稻花飘香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晋祠水稻的文化意象。“并人昔游晋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颜。晋水今人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5]72这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描绘山西太原晋祠稻田生产场景与民生的诗句。清代诗人许荣用“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描绘出水、荷花与稻米的立体美景。古人的诗文为晋祠稻米留下了厚重的文化色彩。丰富的历史文化传说也是晋祠稻作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晋祠难老泉三七分流处,有一小石塔,称“中流砥柱”,又称张郎塔。石塔高不过两米,下为莲花基座,中为多棱石柱,上为檐刹,是为纪念争得七眼分水的张郎而建。明清以来,由于环境变迁导致当地水资源日趋紧张,流域内村庄出现了水利纠纷,花塔村张郎演绎了“跳油锅捞铜钱,三七定水程”的故事。为了纪念张郎,“晋水”各村的老百姓还公推张郎的后人担任北河都渠长。《晋祠志·河例》就有这样的记载,晋水北河设渠长六名,“其中花塔村一名曰都渠长,为北河之首,张氏轮流充应”。解放前,晋水北河都渠长一直由花塔村张氏世袭。

(四)景观特征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始建于北魏386年,现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筑百余座、雕塑百余尊、碑碣四百余座,千年古树二十余棵,文物精品之多,实属罕见。晋祠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里现存的许多建筑是与晋祠稻米有联系的。明代诗人张颐在《题晋溪流水》一诗中写道:“唐叔祠前溪水碧,泉涌颓波挟崖石。一泓清流泻寒声,千载居民仰灵泽,小小渠平古殿凉,西风十里稻花香。”晋祠圣母殿两侧至今有一副对联:“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渊渊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难老泉旁也有诗碣:“晋阳黎庶沾沾喜,千秋水利靡涯涣。沟浍满盈,阡陌迤逦,一泻平田八百顷。源如醴液漪澜鱼,化成香稻千万粒,岁积无歉荒,人寿得安远。”千百顷田地虽有夸张,但也反映了晋水两岸长享灌溉之利的事实。还有清昊雯在《晋祠》中用“一沟瓜蔓水,十里稻花风”的诗句形象地描写了晋水流域稻田相连、稻花飘香的江南景观,等等。

三、晋祠稻作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11]。通过对晋祠稻作体系的历史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晋祠稻作具有巨大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凝结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具有地方性、技术性、稀缺性、文化丰富性等多重特征。晋祠稻米种植村庄承载着当地的人文、农耕、民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每一处村庄都有着讲不完的大米故事,当地还保留了丰富的农耕祭祀、祈福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活动。晋祠稻米的稻作体系在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的山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粒晋祠稻米负载着如此大体量的历史文化记忆,这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十分罕见。晋祠稻米的稻作体系在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形成了一道绿色的风景线。当前,需要在晋祠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晋祠稻米”景观再造、讲好“晋祠稻米”故事、塑造历史文化品牌,将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结合,使具有3500多年栽培历史的晋祠稻米为古老的稻作文化添砖加瓦,让老百姓在“美丽乡村”中重温稻米之香、记住乡愁。

猜你喜欢

晋祠稻作稻米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晋祠周柏
“首届(长沙)国际稻作发展论坛”将于9月在长沙举行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