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蕴
2020-02-26杨文俊
杨文俊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一、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生长点和基础。抓住了这个生长点和基础,就能够准确地把握这个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宛如每一个时代都具有客观反映自身时代问题的主题,抓住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时代生存与发展的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定位,积极回应了当今中国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中国之问”提供一把总钥匙。这一定位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逻辑。
从历史逻辑来看,邓小平在1982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的理论、路线,要求“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直到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开始着重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夺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党的十六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作为创设事业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则继续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进一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可以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发展具有统摄意义。因而以历史视角厘清这一方向主轴,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性地把握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性、方向性的价值诉求,从而历史地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从现实逻辑来看,自十八大以来国际社会面临着经济复苏乏力、局部不安和冲突频发、全球性问题严重和近些年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快速上升等风险和挑战;国内社会也面临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都为今天中国的发展提出了重大时代课题,需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的时代之问,为中国发展“举旗定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便在这一现实性需要下产生了。
历史和现实业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指引下行稳致远的,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具体内涵来抽象地谈论中国的发展,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亦是如此。
二、确立了一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高举旗帜,指引方向”。党的十九大指出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必须矢志不移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这条路既不同于苏联的工业化,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而是驻足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强国之路。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是在克服苏联工业化道路弊端和不断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突破苏联工业化的“倾向式”发展而进入到中国工业化“协调式”发展仅仅只是注重社会“单向度”意义上的进步,走向整体视域意义的“现代化”是深度发展和广度延展的方向价值。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以及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及各类矛盾,尤其指出工农业并举的思想,致使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更趋合理。这为超越工业化思想进入现代化思想作了铺垫。随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断求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意蕴下的工业化考量。最典型地是在1964年12月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肯定了周恩来关于“四个现代化”主张,实现了从单纯的工业化向整体视域的现代化的转变,完成了工业化的超越,奠定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赓续进入改革时期、新时代,每一个时期的现代化建设思想都根据各自所处时代阶段对这一现代化道路体系进行适应性继承和发展,并制定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由此开启了一条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并要求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直到完成。
另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也是一条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是在超越中形成的。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有关“工业理论”基本遵循下,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了“现代化中国方案”[4],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这种区别表现在重构价值理念和文明形态、超越发展方式和制度安排和塑造目标价值和评价标准三个方面。首先,在价值选择和文明形态的重构上。“现代化中国方案”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其价值遵循和理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本质的意蕴是一种“反资本主义”[5]的理论,是在分析和批驳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中实现超越的,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价值蕴涵和人文关怀,意指未来。新时代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种崭新的话语形态,塑造着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价值理念和人文情怀,引领着中国发展乃至世界发展的前进方向。其次,在发展方式和制度安排的超越上。中国现代化建设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不断摸索,精准地把握到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制定优化的系统整体架构、协调的战略布局,以问题为导向化解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现代化现实的契合”[4],实质上就是搞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总结和实践探索,渐渐清楚地“呈现出抓好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制度安排,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手段”[6],实现了制度优势和发展模式协调平衡,展现了相比西方发展方式和制度安排的优越性。最后,在目标构建和评判标准的塑造上。西方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无疑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空前绝后的发展,难免马克思和恩格斯感触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7]。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即使是早期的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都是诉诸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丧失、把贫富差距、不平等等现象演绎得淋漓尽致。这就使我们怀疑现代化的目标诉求和评判标准究竟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作了严厉的批判,指出“现代社会”应该是人本质地、全面地、自由地发展的社会,不是一种“物化”境域的曲度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遵循群众史观,在多次讲话中都指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和价值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了进一步地阐释,强调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我们的努力的价值诉求,也是检验是否是真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从而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目标构建和评判标准的“异化”,实现了目标构建和评判标准的有机统一。总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区别于西方,又超越西方,是一条独立自强的适应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的一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是反思苏联工业化模式下的历史延续与继承,是批判和重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现代化中国方案的创造和建构,由此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之中,意义非凡。地耸峙在世界的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8]。中国已经逐渐靠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影响力是世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而我们将以更加火热的激情和必胜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吹响了向伟大胜利进军的号角,党将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9],不断引领时代前进,焕发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三、引领时代发展的时代精华
思想孕育于时代,理论来源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应运之作,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它回答了新时代的主题之问,是引领新时代发展的时代精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聆听新时代之声,关心新时代之问,回应新时代之唤,始终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深刻解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它在新时代的韵律中深入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新时代科学而完整的理论转化,进而回答了新时代新课题,应对了新时代新问题,是当之无愧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孕育于时代,必将回归于时代;理论来源于实践,必将复归于实践。中国当前发展是在面临着进行国内外伟大斗争中,是在面对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进行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已经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