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女警发展概况研究

2020-02-25任苗苗

法制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警政女警察女警

任苗苗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女警察作为一种新兴职业进入大众眼球。在当时社会,犯罪分子利用女性犯罪的现象屡禁不止,性别原因给男警察对于女性犯罪的执行等相关工作,造成了颇多障碍。而女子由于天生的性情优势,在处理一些案件时,比男警更为适合,女警应乎世界潮流而生。

【关 键 词】民国时期;上海;女警察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02-0099-02

一、民国时期女警的创办

女警察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在一些针对妇女、儿童的特殊警务方面,成绩显著,相比男警更是略胜一筹,为各国所仿效。鉴于各国创办女警的有效成绩,在1923年以及1925年召开的国际联盟妇孺贩卖防止委员会上,与会者劝告各国设置女子警官,便于侦查拐骗妇孺案件。

我国创办女警察的经过,因经费以及社会观念等问题的制约,可谓是一波三折。在国际联盟倡导设置女警之后,北洋政府于1923年9月内政部下令由前京都警察厅根据地方实情,拟定设置女警详细办法,送部审查。当时的京都警察厅根据实际情况,酌拟招募妇女四十名,并设立专门的教练所进行教育,毕业以后,分配服务,若有效果,再进行扩充。但“后来因为预算过巨,筹款艰难,所以没有举办”。因为经费筹集困难,我国首次创办女警察的计划便很快搁浅,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警察的支持还不够,急需增加人们对女警察这一新兴女性职业的社会认同。随着上海人口的增多,华洋杂处,社会混乱,利用妇孺儿童犯案的情况日益增多。1928年,上海市政府设计委员会公安组拟定大纲,于1929年上海正式招募女检查员,这是我国最先设置的女警,虽然名为“女检查员”,没有女警之名,但有女警之实。

直到1931年8月,首都警察厅开始试办女警,以观成效。接着在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上,通过了推行女子警察的议案,并由内政部于1933年通咨各省市政府施行。该通咨指出:“首都警察厅及上海市公安局,先后试办女子稽查,已属成绩斐然,故其他各省市,自应继起设置,以应环境需要,而维社会安宁。”,各省市政府迅速试办女警。女警的创办为当时的警政系统注入了新的血液,作为一种新的女性职业,同时为妇女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二、女警的招募及职务

(一)女警察的从业心理

女警从无到有,再扩及到各省,在这中间,社会各界对女警的态度有支持也有反对。有些人认为这是“滑天下之大稽”,警察行业,从来都是男子,没有女警这一说法,反对设置女警察;但是也有一些开明的声音,认为设置女警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国际接轨。环球各国,自倡用女警察以来,于案件之侦查破获均获良好成绩,深博得社会人士的信心与同情。对社会上不同的声音,女警们也是有一番心理变化的。

各地纷纷开始招募女警察时,有很多女子因为种种原因报名。女子从事这项职业的原因有很多,有记者在对安占江女警官的访问中问到:“为什么要学警政的呢?”安占江女警官说到,这很简单,只是想为社会服务,而碰巧那是警官学校招女生......好在我只想努力作我所愿作的事,甘于苦我是不计较的。在当时,安占江放弃原本的专业,转向当时并不被人们看好的警务工作,是学生投身警察事业为社会做贡献的一个典范。第二种是受“木兰从军”的影响,从小就对警察或者军人有特殊的情怀,为实现梦想,投考女警,凭着一腔热血毅然决然地投身警察事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另外一种则是为了生活,获得经济独立。这种因素在当时是符合大多数妇女的,没有生活,何谈理想。

因为生理上的原因,本来女警与男警的身体素质就有差距,她们“虽不说娇生惯养,可是这种生活,谁也没有尝过......初起时,大家吃不来这种苦,相抱而哭地很多,慢慢习惯了,其实想想,那时逃也逃不了,直索咬住牙关等满了训练再说。”她们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服务大众。

在工作当中,女警的心理较之以往又有了些微变化。在一次谈话中,有记者问到一名女警,从业以来,有什么感想?她说:“惭愧,我服务这项工作可算我生活的一种尝试,经验一点也没有,不过我感觉到,现在社会对于女子职业,已经慢慢重视起来,而对于女警的观念,也比往前好了......”。从她们进入警察这个行业以来,感受颇多,社会眼光的改变,她们是有切身体会的,她们的感受直接来源于民众对她们的评价。在这期间,女警们都建立了不少功绩,社会上支持女警察的声音也逐渐增多,这是女警努力的成果。

(二)女警察的具体职务

上海女检查员一般是在车站、街道、会所、游戏场等地工作,她们的态度温和,相比男警,在性情方面要更适合与民众交流。由于社会上女警犯罪的事件越来越多,特设女检查员,在交通要地或临时指派检查往来女性游客运带违禁物品及反动行为。女检查员在车站进行工作,她们每天都需要汇报检查情况,检查遇到特殊情况,可随时电话上报。

随着人口的增加,检查户口一直都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在还没有女警之前,这项工作一直都是男警察在做,纰漏很多。虽然那时候的女性思想有一定的解放,但对于大多数的全职主妇而言,仍旧是不愿意与异性多交流。但是设置女警以后,她们温柔的态度,在视察住户,获取信息的能力比男警的强硬要有利得多。而且同性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也使得这些妇女们愿意与之多聊。在救护妇孺、维护社会风俗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成效显著。

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案件上,也会派女警進行侦查。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战争的蔓延,女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参加的危险行动也越来越多。还有一部分在军队中活动,这些女警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令人惊叹,实力以及职务范围与男警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事实证明,设置女警是必要的。

三、女警察的社会影响

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尽管女子警察发展缓慢,但是女警的创办,仍然是我家警政史上的一大进步。警察是最接近民众,最与民众有密切关系的,负有维持地方治安和秩序的责任,其责任重大。在以往只有男子警察的警政系统里,女警的设置对我国的警政系统有了一定的完善,弥补了警察体系中缺乏女性的不足,警界中,除了男子的刚硬,亦有女子的柔和,男女搭配,合作执行任务。从此,在专属于男子的领域里,也逐渐有了女子的一席之地。随着社会上对女警的接受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子的社会地位,扩大了女性的就业范围,不只是警界,在社会其他行业也在逐渐放开对女性的限制,为后来的女性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就业选择,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男女平等的理念,在警政、教育等方面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多,妇女通过工作获得经济独立的情况也随之增加,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历史。

设置女警察以后的成果,在上海是最为明显的。上海作为中国当时的第一大都市,人口繁多,经济发达,华洋杂处的社会情形复杂,匪徒利用女性犯罪数不胜数,在一些诈骗、拐卖等案件中,时常会出现妇女的身影,因男女有别,所以男警对妇女的检查不便。而女警的出现,对上海治安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上海的女警不是为了警察局设置的,而是为了上海的民众,她们的职能就是便民利民,通过监督社会不良风气,对一些有犯法苗头的市民加以劝解,最大程度地为上海市民提供便利。女警的工作理念,工作态度,使其在与民众的交往中完成了许多男警做不到的事,并且在一些案件中与男警的合作,使得案件的解决得以顺利进行,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了犯罪。由此可见,女子警察的设置可谓是意义重大,不光是为女子就业提供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同时也为维护社会治安增加了一道屏障。

参考文献:

[1]少文.关于女警察[N].涛声,1941-8-15(2):26.

[2]韩延龙.中国近代警察制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667.

[3]方国熙.女警察的效用[N].警察月刊,3(7).

[4]子罔.关于上海女警——访问安占江女警官[J].妇女生活,1(4):31.

[5]一位女警谈话记[N].妇女月报,2(1):24.

[6]一位女警谈话记[N].妇女月报,2(1):25.

[7]古然.女警察[N].妇女共鸣,1929-5-1(3).

[8]张研,李光泉.20世纪30年代女警的设置及其职业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2006,39(6).

[9]黄霞.中国近代女子警察发展小史[J].黑龙江史志,2009(10).

猜你喜欢

警政女警察女警
上海警政:一场走向歧路的现代化
开挂女警
清末南部县警政经费来源研究
The Sexual Discrimination Reflected i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Appellation
罕见的民国警花
早期国外警察态度的研究综述
民国女警诞生始末
吴铁城与广州市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