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验与启示
2020-02-25陈智锟
陈智锟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福清 350300)
201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60 万,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就业、创业或升学,都需要建立在充分认识自身条件和了解客观现实的职业生涯规划上。早在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时就指出 “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1]。高校在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上绝不可缺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早,对于其经验的梳理和借鉴,有利于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在面临择业、就业、创业问题时更具有目的性、规划性和自主性。
一、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情况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论上,伴随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不断发展从阶段化走向系统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短期的 “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走向长期的“生涯规划”“人生规划”;实践上,美国起步最早,英国和日本后来追上,这3 个国家的经验都值得我国借鉴。
(一)理论发展:从阶段化的 “职业咨询” 到系统化的 “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源于20 世纪初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著作《选择一个职业》(Choosing a Vocation)中提出的特质因素论[2]。所谓特质指的是求业者的性格、倾向、兴趣、价值观等,而因素指的是职业对人的要求,帕森斯认为选择一个职业应当基于特质和因素的匹配,即 “人—职” 匹配,基于此可以根据因素匹配(活找人),也可以根据特性匹配(人找活),在该理论指导下的波士顿咨询机构帮助当地大量失业年轻人重新找到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理论仅停留在阶段性地找工作上,以短期大幅度增加就业为目的,尚未形成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1953 年,萨柏(Donald.E. Super)根据自己对于 “生涯发展型态” 的研究,借鉴布勒(bueller)的分类,提出职业生涯五阶段论,认为14 岁之前是人的成长阶段、15 至24 岁是职业探索阶段、25 至44 岁是职业建立阶段、45 至64 岁是职业维持阶段,65 岁以后则是职业衰退阶段。萨柏认为在第二阶段即职业探索阶段,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对自我进行剖析,深刻认识自身条件和适合的职业,并对该职业有一定的认知,在毕业后顺利就业完成人生中的初步就业。1990 年,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提出 “职业锚” 理论,认为在个人意向主导的求职中,求职者存在 “锚定效应”,总有一种职业价值观是不会被其放弃的。随后“职业锚” 理论被引入人力资源领域,逐渐细化为八个锚位,分别是:技术型、管理型、独立型、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3]。“职业锚” 理论发展至今,已成为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必备分析工具。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4 岁,通过上述理论,不难发现大学阶段正是人的职业探索阶段。在大学阶段确认自身职业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至此,针对个人人生、长期性、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较为成熟。
(二)实践情况:以美国、英国、日本为典型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国家众多,此处无法尽述,故选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较好的美国、英国与日本进行发展情况介绍。
1. 美国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初开展于美国,当时叫做职业辅导。随着1953 年萨柏职业生涯五段论的提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出现,并于1970 年在全美得到推广。20 世纪80 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现,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为重视,初步形成高校、政府、NGO(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四方协调配合的就业指导体系。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测评,随后进行积极引导,在尊重个人职业选择的前提下进行职业培训。现已形成贯穿教育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对于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涉及对象也包括毕业校友。他们通过建立具有高专业素养且数量庞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一对一指导。
2. 英国
英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20 世纪70 年代由美国传入后逐步发展,伴随着其他课程一并实施。对比其他国家,英国职业生涯规划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政府高度重视,1997 年《教育法》中明确规定 “所有公立学校都有法定的义务对13-19 岁的学生进行生涯教育”。2005年,英国教育部发表《14-19 岁教育与技能白皮书》,重点强调,希望通过行业技能委员会,呼吁用人单位积极广泛地参与到教育中。而对于更高年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是由继续教育服务处(Further Education Student Services)和 高 教 生 涯 咨 询 服 务 处(Higher Education Careers Advisory Services)承担。从全国来看,所有的服务机构都加入了英国生涯指导协会,即英国最大的生涯教育与指导服务机构的联合会,这个拥有3000 多个会员单位的组织,不但引导监督服务机构的业务活动,也从理论研究的角度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数据参考,近些年来成效显著。
3. 日本
1999 年12 月日本《关于改善今后初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的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 “职业生涯教育” 的字眼,当时由于日本经济形势严峻,面临产业结构变化,“就业难” 问题非常严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运而生,在日本全面铺开,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日本形成了 “职业生涯教育综合计划”,分三部分展开:(1)小学至高中阶段实行 “新体验计划”,即进行职业和工作的体验活动和实习;(2)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实行 “高度职业生涯计划”,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高度专业能力的人才;(3)针对自由职业者开展 “自由职业者再教育计划”,通过3-6 个月的学习,希望能为自由职业者开拓一条正式职工的道路。
二、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验
自20 世纪80 年代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普及以来,在近40 年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美国、英国、日本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是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的。特别是经验方面,能够为我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联结网络基本建成
美国和英国都形成了由政府组织领导的,覆盖高校、用人单位和NGO(非政府组织)的联结网。从政府层面来看,就业实际上是就业者和就业单位的有效对接,在大学生甚至更早的学习阶段,就让二者增进了解与需求交互能够有效推进充分就业,政府可以通过对全局的把握进行调控,适时适地进行政策的颁布。从高校的层面来看,与企业和政府的有效沟通,可以起到了解市场,了解形势的作用,一方面在教育培养学生时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生的诉求集中反应,进一步维护学生的权利。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除去某些有能力实现自主办学直送人才的大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面临需要从茫茫面试者中选择适合自身岗位人才的情况。而开展适当的参观活动,宣传企业文化,向高校配放实习名额,则是可以先一步接受人才甚至留住人才。从NGO 的层面思考,作为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介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联结网,可以有效帮助政府监督联结网运行。而由其自身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特性决定NGO 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许多的服务和帮助。
(二)教育开展早,持续跟踪
综合美国、英国、日本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非常早,基本都从小学阶段开始。对于小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教育,有两点好处:一是尽早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观念,认知 “工作是什么?”“为什么要工作?”“有哪些工作?”“我将来想做什么工作?”……这些基本问题,有着启蒙和理想的意义;二是可以从较早的时期就对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心理情况等有所掌握,有利于了解学生的个性,对于存在某些误解的学生也更有针对性进行辅导和未来跟踪。毕业并不意味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结束,根据 “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论”,从高校毕业后只是进行职业的探索,真正的职业建立则是在毕业后两到三年,对于毕业生持续跟踪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帮助的意义正是在此。2004 年,英格兰学习与技能委员会对2181 位适龄的成人(非毕业生)进行调查,被问询人员基本都感到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三)高素质且数量庞大的专业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开展时需要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咨询学等多方面人才,在面对不同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甚至还需要对该专业有一定了解,明白专业未来前景和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并且这只队伍的数量还需要足够庞大,能够面对多年龄段、多方向、多专业的学生。短期内可以借鉴的是日本的经验,采取对于职业教育师资进行培养的方式,通过对在职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之成为具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知识的教育者。当然,这种做法势必加重职业教育者的工作任务,从基数上增大专业队伍才是治本之法。
(四)尊重个性的教育观念
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始终秉持着 “学生本位” 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用一以概之的标准限制人。美国各高校发扬的是 “美国梦” 精神, 尊重自由和个性,并由此确立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自我概念,发展潜能”。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主体性的萌发和自我个性的确立是人自身发展的过程,压制个性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扬,在就业择业问题上充分自主,不受专业、地域、固有概念的限制,有利于增加社会活力,增强民众的幸福感。
(五)与专业技能教育相辅相成
必须明确的一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是偏向心理层面的,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制定规划和方向,可以比喻成 “指路灯”;而专业教育则是对知识的传授,是学生自我能力和素养的充实,是自身本领的提高,是真正能过找到工作并胜任工作的凭仗。换句话说,一个人有着很周密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是没有对应的个人素养的提高,这个职业生涯规划也是纸上谈兵,无法成行。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与专业技能教育相辅相成,共同前行。特别是在大学的实际运用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大学生喜爱本专业,充分了解专业知识,基于此种情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需进一步确定职业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作出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大学生可能不喜爱本专业,有其意愿的职业道路,此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及时引导学生进入专业教育,帮助其掌握所喜爱的专业技能,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三、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当前,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存在不足,如服务经费投入不足、服务人员数量和专业性不足、服务对象仅为在校生、服务目的仅为保证毕业生就业率等[4]。对此,借鉴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布局
美国和英国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联结网的经验值得我们充分借鉴,对于NGO 尚未到达发达水平的中国,在构建联结网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顶层设计,由政府部门承担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建构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联结网。政府可以初步在部分省市试点,例如高校密集区和企业密集区,区别于过去高校合作企业只在第四学年安排实习的模式,试点工作要注意渗透进每个学年,循序渐进,让学生有自主权选择希望了解的企业,进而在高年级课业较少时安排实习。在试行中,要充分注意保证学生的个性和自主选择权,采取引导和推荐的方式,绝非强制,不能走强制实习的错路和“定向分配” 的老路。
(二)丰富教育方式,多元教学
目前中国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部分仍带有灌输式教育的色彩,以老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安排不同的辅导内容: 大学一年级为职业探索期,辅导目标是明确职业理想,进行自我探索; 二年级为职业定向、职业准备期,辅导目标是提升职业素质与能力; 三年级为职 业适应期,辅导目标是熟悉相关职业基本状况;四年级为职业安置期,辅导目标是完善自身素质[5]。对此,我们必须做出两个转变:一是教育主体性认识的转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本人,不能用单纯讲授知识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树立教师和学生双主体模式,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尊重学生主体的个体意识和个体选择;二是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有别于我国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单纯说教,美国的形式则多种多样,包括讲座、报告、心理测试、模拟实验、咨询服务、参观实习等。我们应该运用开放的、个性化的情境设计,让学生从中获得切身感悟,进一步实现内化,让学生真正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与价值,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去应对层出不穷的实践性问题。
(三)转变就业观念,自由择业
目前中国对于就业观念存在两个误区,一是 “一概而论”,单纯以专业划分人,就业方向甚至岗位;二是学生自身尚未确立科学的就业观与择业观。从人的最高发展来看,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涉及到工作劳动、职业选择,则更应尊重个人意志,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换言之,尊重学生理想和个体差异是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注意的,专业可以是人择业的参考方向,但必须是自愿的参考方向,避免出现 “先就业再择业” 的现象,耽误宝贵的择业时间。受儒家文化长久以来的影响,国人心中普遍将工作分成了三六九等,尚未树立正确的职业平等观与择业观。有时甚至为了找一份 “体面” 的工作,放弃理想职业、放弃创业、放弃信息产业。对于这一点,希望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公共课的联系,进而取得认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用积极的眼光和理念去面对 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发展,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6]。
(四)加强互联网、移动端运用
随着互联网、移动端的发展,互联网学习、移动学习日益火热。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调查、测试、理论学习、信息发布等方面则应该更多采用互联网模式,与时俱进。特别是受教育者的信息收集、心理测试数据需要建立网上综合系统,全面性、连续性记录,并采取科学模型进行分析,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受教育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同时,加强互联网和移动端教育,专业人才的辐射面也会扩大,可以通过书面和视频等方式,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特别是在我国当前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才不足以满足全国需求的情况下,对于某些偏远的地区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