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战胜利后的“国府还都”
2020-02-25朱英
朱 英
内容提要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百废待兴,“国府还都”成为国家重建的首要举措。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历经大半年时间终于从重庆还都南京,举行了还都大典,并承诺将竭力完成抗战建国使命。但随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加上日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危机,不仅国家重建成为一场梦幻,而且国民党的统治也很快宣告失败。
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顽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终于在1945 年取得了胜利。然而抗战虽然获胜,但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备受摧残,损失惨重,导致战后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家重建随之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被迫迁都至偏于西南的重庆。战后的“国府还都”成为国家重建的首要举措。
迄至目前,史学界对于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的研究仍十分薄弱。除一般介绍性的小册子和文章之外,研究性的专题论文未见发表[1]目前所见仅有吴雪晴撰写的《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纪实》(载〔上海〕《世纪》1999 年第6 期)一文,对“国府还都”做了简略叙述。。1948年上海大成出版公司曾出版黄时枢编写的小册子《还都南京》,该书共30 页,系钱歌川主编的“中华民国历史小丛书”中的一种,全书只是简略介绍了战后接收与还都概况。2015 年南京出版社为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出版了“1945·中国记忆”丛书,其中有刘晓宁著《国府还都》。该书计12万余字,除“引言”之外共10章,但与还都直接相关的内容仅有第7章“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和第9章“还都大典”。估计是受限于该丛书的统一体例,该书不仅叙述内容比较简略,而且没有注释。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抗战胜利后的“国府还都”略做论述,以便增进对此一历史事件的了解与认识。
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美军“密苏里”号战舰签署投降书,9月9日在南京举行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抗战胜利后举国欢腾,普天同庆,国民政府也于9月3日和10月10日先后在重庆、上海举行盛大的庆祝抗战胜利大会,各地也都召开了庆祝大会[1]有关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组织庆典活动的详细情况,参见周武《庆典与政治——1945 年“庆祝抗战胜利大会”史事钩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盛大的庆典举行之后,国民政府面临的最为紧迫的现实要务是重建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恢复经济建设,使人民的生活步入正轨。而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重建国家的首要举措乃是“国府还都”。
1937年底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江苏各地相继沦陷,都城南京也岌岌可危。在战局日益紧急的情况下,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面临紧迫而繁重的国家重建任务,偏于西南交通不便的重庆,显然不再是合适的国民政府所在地,因此迫切需要还都南京。
但在抗战胜利之前,究竟是还都南京还是迁都其他城市,曾出现过一场较为热烈的争论。由新中华杂志社编辑、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战后建都问题》,以及王克编辑的《建都论战》两书,较详细地收录和介绍了相关各方面的主要文章。当时除主张还都南京之外,另还有许多不同的主张,包括主张迁都北平、武汉、西安、东北、济南、洛阳、兰州等,可谓“众说并起,百家齐鸣”。不过,“各地建都理由,为说虽多,其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大抵为国防建都论、南京建都论、武汉建都论、北平建都论、西安建都论数说。力主还都南京者坚持认为:“国父之论南京,谓其地兼有平原深水高山之胜,为各国首都所不及。言简意赅,实为南京建都不刊之论。”[2]《建都问题综论(代序)》,载新中华杂志社编《中国战后建都问题》,〔重庆〕中华书局1944年版,第5页。
当时持续不断的“还都”与“迁都”论争,延至抗战胜利后不仅没有停息,而且似乎是越来越激烈。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二次大会,第四届第一次大会、第二次大会上均有代表提出迁都的议案。值得注意的是,建都论战并不仅仅限于学理之争,还涉及各方利益甚至是权利之争。北方人士大都主张建都北平,其呼声一度呈现压倒还都南京之势头,连北平市商会也向蒋介石提出建都北平的要求。据报道:“北平市商会整理委员会,以蒋主席抗战胜利后,首莅北平视察,意义重大,而北平为我国历代古都,地势冲要,永[水]陆交通亦便,奠都北平,以配合建国基础,特由该会委员孙锡三等代表十七人,晋谒蒋主席陈述奠都北平意义,请求采纳。”[3]《奠都北平,市商会代表晋谒蒋主席陈述意见》,《民铎日报》1945年12月16日,第2版。南京参议会和社会各界则坚决反对迁都,力主还都南京,实际上也蕴含有此种意图。南京参议会议员及各界团体代表曾赴“国民大会堂向主席请愿定都南京,由孙科、洪兰友接见。首由议长陈裕光陈述理由,继由议员纷纷发言”[4]《市参议会请愿建都南京》,《中央日报》(永安)1945年12月14日,第2版。,多方面阐明还都南京的重要意义,得到孙科的首肯。
这场“还都”与“迁都”之争最终结果如何,并不取决于文人学者的学理论证,而是由当时掌控国家实际权力者所确定。尤其是执掌党政最高权力的蒋介石,可谓一言九鼎,拥有不可动摇的决定权。而蒋介石的态度与意向,显然是还都南京。据《蒋介石日记》1945 年9 月12 日记载:“与季陶谈首都问题,彼谓人杰则地灵,南京、北京与西京皆可建首都,要在人为何如耳。余最近以为此后建国,当重东北,为便于控制东北与美国军事配合计,十年之内军事基本与机构,不能不在北京也,乃决照明代例,南、北两京并重,而重庆之陪都,仍留政府各部会之组织也,西京首都之主张,则待十年后再作决定可也。”[1]《蒋介石日记》(手稿),1945年9月12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从中不难看出,蒋介石虽也重视东北和北平的军事国防地位,以及重庆的陪都作用,但却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迁都他地并不适宜。在此之前的8 月,蒋介石就曾明确表示支持还都南京,其日记中曾记载8 月23 日“与稚老谈话,彼又提大事小做之言,主张还都与国民大会必须于年内实行,愿明年为一新生更始之年”,蒋表示赞同。在随后数日的日记中,又曾屡屡提及还都之方针与日期[2]《蒋介石日记》(手稿),1945 年8 月23 日,以及8 月25 日、8 月27 日、9 月1 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
蒋介石之所以主张还都南京,有江浙乃其长期经营的政治与军事权力重心所在的原因,也缘于当时与中国共产党对峙和争夺的形势,同时与依赖美国的支持也不无关联。对此已有论者做过如下简明扼要的阐述:“蒋介石在战后建都问题上有自己的主意。江浙地区是他的统治重心和力源所在。尽管日本的入侵对他的统治基础构成了严重破坏,但靠着美国人的帮助,他很快恢复了对中国本部广大区域的统治,特别是华东、华南、华中是他志在必得的地方,也最早进入他的统治范围。而当时的北平和西安则处于中共武装力量的战略包围之中。要蒋介石还都北平或西安,不能不有所顾忌。而且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素为英、美的势力范围,还都南京对于决心投靠美国的蒋介石来说,更易于他们之间的合作。而西北和东北,则受苏联影响较深,多数地方已处在中共的控制下。建都北方显然为蒋介石所不愿。再则,南京为法定首都,自孙中山定都南京时起,就成为民国的一种象征。不能因为日军的入侵而轻易改变南京的首都地位,以民国正统自居的南京政府,更需要还都南京以正名分,法统重光,继续它对全国的统治。”[3]王明德:《抗战后期的择都之争》,〔兰州〕《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由上可知,虽然建都论战中各种论说充斥报刊,在当时争论得非常激烈,但这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的预定计划。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当时的蒋介石对还都南京并不积极:“蒋介石不急于还都南京,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无暇顾及还都之事,他的当务之急是摘取抗战胜利的所有果实。他要坐镇重庆,集中力量,抢时间‘收复一切失地’。”[4]王明德:《抗战后期的择都之争》,〔兰州〕《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另还有论者一方面指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官员们都急于返回南京,蒋介石也想尽快回到‘建功立业’的故都”,但另一方面又认为由于“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全部精力还在内战上,对于还都之事,倒显得不是很迫切了,所以一拖再拖,久而久之,还都之事仍没有眉目,以致国际国内颇多微词。直到1945 年底,在蒋介石的亲自过问下,具体‘还都’之事,才被提上了日程”[5]刘晓宁:《国府还都》,南京出版社2015年版,第110页。。说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即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内战上,对还都之事无暇顾及,似乎并不确切。因为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重庆举行了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大规模的内战在当时也没有爆发。随后国共双方又于1946 年1 月签署停战协定,停止了一切战斗行动,同时还在重庆召开有中共和各党派代表出席的政治协商会议,中国随之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和平岁月。全面内战的爆发,应该是在1946 年7 月10 日有美方参与的国共军事调处失败之后。
从实际情况看,在抗战胜利后的两个月里,蒋介石在日记中曾多次记载了“还都方针之研究”“还都方针与时期之研究”“还都日期之标准”等相关内容,说明他对还都南京是比较重视的。当时,蒋介石还将“复员”与“还都”计划结合在一起,要求“行政院及其各部,可先派遣必要部分回京,开始复员工作,但其本部仍留重庆”[1]《蒋介石日记》(手稿),1945年11月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还都南京的行动之所以没有在抗战胜利后立即展开,主要是由于还都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而且这些准备工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情。例如,仅政府各部门大量工作人员及家属的运输即面临重重困难,各部门还都后在南京的工作用房也严重缺乏,需要克服困难努力调配与修缮,这方面的具体情况下节将详细说明。另外,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政府行政院在随后数日即召集党政军各机关代表,举行专门会议商议还都计划。10 月,“关于还都之问题,本市各有关中央机关刻正接奉命令,继续从事准备,并于本年内完成三分之一计划,如人员运输,文件与用具之搬迁等,其余三分之二之工作,则限明年春初完成”[2]《筹备还都》,《西安晚报》1945年10月21日,第3版。。这表明国民政府对还都是非常重视的,并非一拖再拖没有眉目。
二
事实证明,抗战胜利后的“国府还都”,并不是即刻就能启动之事,也绝非短期内即可完成,而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国民政府正式颁布“还都令”是在1946 年4 月30 日,但这已是在艰巨的“还都”计划与行动已经执行半年多以后。“还都令”除强调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宣布为庆祝国府还都,将于5 月5 日在南京隆重举行还都大典,向国人昭示重建国家的决心。时人也曾说明:“胜利决不是休息,相反地,我们需要加紧努力。八年战祸,祖国早已满目疮痍,我们要整理破坏了的东西,修补损伤了地方,重新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第一步当然要接收沦陷了的区域,然后再将原来因战事而西迁的机关、人员都搬回原地,国府也要还都。但我们要知道,还都的意义并不狭窄得只是三十五年五月五日的庆祝仪式。还都蕴含处理沦陷区的善后,使其逐渐恢复,以作为建设新中国的基础的意思。从这一意义,我们知道还都决不是一天之内可以完成的。单就国府人员的运送来说,亦非一日之间可以完成。”[3]黄时枢编:《还都南京》,上海大成出版公司1948年版,第2页,第19-20页。
上文曾提及,早在1945 年8 月,正值“还都”与“迁都”的争论尚处于炽烈阶段、争夺接收各收复区也尤为紧急之时,国民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商议还都计划。当月18 日,行政院邀集党政军各机关代表数十人,共同会商有关还都的各项问题,经讨论后通过如下决议:1.由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军事委员会、五院各派代表1 人,组织一个专门委员会,会商统筹还都事宜,由行政院召集;2.还都公私运费的免收,由战时运输管理局妥拟办法;3.机关搬运费,应由各机关编造概算,其办法由负责还都事宜的专门委员会拟定;4.公务员酌发搬运费办法,也由专门委员会拟定;5.各机关搬运公物数量,及免费运送公务员眷属人数等项标准,均由专门委员会拟定;6.沿途及到京后粮食供应,由粮食部拟具办法。“俟各机关代表派定后,委员会工作即可开始。”[4]黄时枢编:《还都南京》,上海大成出版公司1948年版,第2页,第19-20页。9 月5 日,还都委员会即宣告成立。委员共计16 人,其中中央党部3 人,经济部、交通部、外交部各2人,内政部、教育部、财政部、粮食部、农林部、司法部、卫生署、水利委员会各1人,由何应钦任主任委员,谷正纲任副主任委员。与此同时,行政院也“草拟各机关人员还都之运输计划(军事机关除外),将规定各机关人员名额及分批出发日期”[5]《还都接收委员会成立》,《西京日报》1945年9月6日,第2版。,并在第711 次行政院院会上修正通过了还都运输实施办法案。
还都委员会成立之后,每周开会一次讨论相关事宜。该会经多次讨论,在行政院原定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又拟订了一份更为具体的《中央党政机关还都运输办法》,但其要付诸实施,还需得到行政院批准,而行政院却面临交通、经费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重重困难。
由于抗战胜利后交通设施破坏严重,人员还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而且在短期内似乎无法解决。努力恢复交通,使还都计划尽快实施,交通部承担了重大的职责。据交通部还都工作报告书透露:“当抗战末期胜利在望之际,本部对于交通设施计划,即注意于一面配合反攻,一面为复员准备。鉴于铁路破坏之烈,可供复员运输者已属无几,且其时公路尚属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管辖,而空运载量又属有限。乃加紧修复入川江轮,制造小型船舶及捞修沉船,并拟具水运还都方案,以为准备。迨日寇投降,即饬令国营招商局遣轮东下,并征集公私船舶专供还都复员之用。公路方面,由前战时运输管理局分别抢修还都路线,同时调度大量车辆,加强运力,以利复员运输。……空运方面,由中国、中央两航空公司开辟还都复员航线,并调用一部分原中印空运飞机及美军在华剩余运输飞机,参加还都运输。”[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 辑,第3 编,财政经济7,〔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尽管面临严重的交通困难,国民政府还是希望通过航空、水路和陆路同时并举的方式,分批运输各部门工作人员及其眷属陆续还都。航空运输最为便捷,可以从重庆经停汉口飞南京,甚至直飞南京,但可用飞机数量有限,不能作为人员还都的主要方式。水路系由重庆东下,经宜昌、汉口至南京。水运工具原以轮船为主,但因当时船只无多,且川江冬季水位下降,运输受阻,只能大量使用木船,以加强运输能力。初始由战时运输管理局设置水运复员委员会,主持船舶调配事宜,至1945 年底改设全国船舶调配委员会继掌其事。公路运输有甲线和乙线,甲线由重庆经长沙至南京,全长2600 多公里;乙线由重庆经衡阳、淳安至南京,全长2900 余公里。所用车辆包括客车、改装客车、代客车等。有些地段的公路受到破坏,还需要加紧抢修才能使用。此外,尚有公路与铁路联运以及由公路转水道的还都路线。其中公路与铁路联运的渝京北线,自重庆由公路到宝鸡(全长1071 公里),由宝鸡衔接陇海铁路转津浦铁路至南京。陇海铁路潼关路段被敌破坏,经豫省公路局将原有土路抢修通车,设立陕豫联运处,办理该段汽车接运。渝京南线自重庆由公路至长沙(全长1734 公里),再由长沙循水道或粤汉铁路至武汉,换乘船舶至南京。除了航空运输,无论是水路、陆路,还是公路和铁路联运,或者公路转水路,都因路途遥远,既费时又费力。
经过紧张的筹备之后,国民政府即着手开始实施还都计划。1945 年11 月下旬首批还都人员准备启行,报章也比较关注。有报道称:“首批还都人员,政院所属各部,拟月底先行出发。二千人中,以交财经粮四部为主,到京后将合署办公。”[2]《首批还都人员二千人月底出发》,《中央日报》(贵阳)1945年11月21日,第2版。但直至12 月初还都计划才真正开始启动,12 月5 日至15 日,“重庆与京、沪间航空班机,暂停客运十天。原因是:须赶运首批还都人员。……首批迁京人员共有一千二百四十人”,包括行政院及所属各部会人员,“除由飞机运送外,另有少数(一百二十七人)搭船赴京”[3]黄时枢编:《还都南京》,上海大成出版公司1948年版,第21页。。据有关方面约略估计,包括中央机关各部会工作人员与眷属、各类公教人员及眷属,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还都总人数“当在四十二万以上,目前交通工具缺乏情形下,约须时一年,最少也在八个月以上,始克输送完俟”[4]《交通工具缺乏还都运输困难》,《中央日报》(贵阳)1946年2月11日,第2版。,称得上是一项艰巨的人员输送任务。
由于还都人员太多,1946年初国民政府不得不重拟中央各机关人员还都办法,经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后实施。该办法对还都人员做出如下规定:员工名额,以在职为限,不能超过本年度预算人数;员工眷属以配偶及直系亲属为限,但旁系亲属确系本人扶养者,经服务机关同事2 人联保及所属层级长官保证,呈报二级主管机关核准,可随同返都;员工眷属平均每职员携带1 人,6 岁至12 岁者以半口计,5 岁以下者不计(乘飞机除外);各机关在渝死亡之公务员,其眷属未在其他机关任职,须还都者,由原服务机关办理还都手续。另外对还都公物及员工携带行李也有规定:各机关公物自行办理,以每职员配带100 公斤为限;随带行李职员暨眷属以100 公斤为限,工役暨眷属以50 公斤为限[1]《中央各机关还都办法》,《报报》1946年第1卷第9期,第14页,第14页。。尽管做出了以上限制,但人员还都因数量巨大,始终不是很顺利,国民政府不得不一再采取各种办法扩大水陆空运量,即使如此也延续了大半年之久。
除了交通不畅,运输工具不足和经费短缺也是当时国民政府面临的另一个较大困难。导淮委员会在提及还都历程时即曾说明:“抗战胜利,本会奉命还都复员,迄以经费未奉核拨,交通工具困难,进行殊感不易。”[2]《还都复员情形》,《淮讯》,1946年创刊号,第5页。经过多年的艰苦抗战,最终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各方面损失巨大,国民政府早就处于入不敷出、左支右绌的窘境,但为了实施“国府还都”计划,仍需要开支数目不小的费用。当时有报道称还都经费“数字硕大”,约需1200 亿元[3]《还都经费千二百亿元》,《革命日报》1946年5月7日,第3版。。关于中央各机关人员还都所需经费,国民政府规定:机船票费及膳费每人平均按12 万元计,如不随同机关搬迁而自行购票还都者,准予发给票价;公物每百公斤按2 万元计算;公私物品由渝运京,一切费用在内,每吨按15 万元计算。另还有人员还都补助费,特任级40 万元,简任级35 万元,荐任级30 万元,委任级25 万元,雇员15 万元,工役8万元。至于各机关还都后之购置设备费,按每职员10万元、工役3万元计算[4]《中央各机关还都办法》,《报报》1946年第1卷第9期,第14页,第14页。。稍后,行政院又对以上规定予以解释并做补充规定:还都机关之员工,其眷属不还都者,不给旅费,如领费而不还都者,应由机关查明追缴;凡兼职人员自择在一机关请求还都,不得重领冒领,违者除依法惩处外,所领各费均应追缴。因财政困难,各级人员经费和搬迁费均分期核发;所有机关请发还都补助费,均须检具1945 年9 月员工俸薪表,并附注各类人员总数,分送审计部、财政部备查[5]《中央党政机关还都办法解释及补充》,《金融周报》1946年第40卷第26期,第18-19页。。可见国民政府为尽量控制还都费用,不惜花费大量人力从事相关烦琐工作。但仍有评论称:公务人员补助“还都费从四十万到最低的二十五万”,待遇差别太过明显。“不管公务员高低大小,所负的责任与名位有不同,但生活则是一样,低级公务员家里也有家眷儿女,而且有的不一定会少,然而为什么所得的还都费就要少给呢?”[6]不平:《还都人员差别待遇论》,《京沪报》1946年第7期,第2页。这恐怕也是众多低级公务员的心声。
低级公务员和各机关一般员工绝大多数不可能乘坐飞机还都,只能乘船或坐车,需要经历一段较为漫长的艰难旅程。从一篇《还都随笔》中,可以大体了解这一艰难历程的具体情况。作者晓周是众多乘船还都者中的某机关一员,并担任该机关50 余名还都人员的领队。“抗战胜利后,大家都忙着复员,忙着还都,在每个人心境中憧憬着一幅‘还乡妙梦’,愈快愈妙!”然而在登上还都的船只后却感觉不妙,“好不容易冲过人群挤上船去,想看看我船票号码所定铺位,不看尤可,一看就令人心紧肉悸。原来这船是四个汽车引擎的木拖驳,本身能力已很有限,再加上左右各拖上一支木船,摇摇摆摆的,真是令人担心。”而且所乘之船上下舱各有两层铺位,“坐不能伸头,卧不能伸脚,其宽度不及十五寸”。在下舱之下的铺位,“尤觉可怜,不但暗无天日,且潮热不堪,有人比之曰‘防空洞’,其实是活地狱”。尽管条件艰苦,“然而大家并不叫苦,还唯恐不能上去”,可见还都心情之迫切。下午4 时上船后,及至深夜船上仍处于混乱之中,到次日下午2 时才终于起航。但行船不到两个小时又停至岸边,被告知须等次日晨才能继续前行。原来这艘船是初次航行,出航手续尚未办妥,“公司也是新成立的,不但设备不全,而人员除驾驶部份外,亦大都外行,乘客在船上困住已一日,既无水喝,又无饭食,人多拥挤,如逃难灾民。停航后天气又热,弄得全船哗然,秩序大乱”。次日再次起航,虽然是顺流而下,但船行缓慢,走走停停,最后花费10 个小时渡过艰险的山峡,至第五日傍晚终于到达宜昌,“全船乘客皆大欢喜,庆祝这胜利奇迹”[1]晓周:《还都随笔》,《正声月刊》1946年创刊号,第20-22页。。抵达宜昌之后,还须经汉口至南京,距离还都仍有一段较长的路程。“交通部为办理还都人员在宜昌、汉口之食宿,特委托新运总会在宜汉两地设立新运服务招待所,负责协助转运及联络事宜。”[2]《便利还都人员,新运会在宜设招待所》,《大刚报》1946年2月4日,第3版。
但“长江在四月以前,向系水枯时期,尤其以今岁为甚。水利委员会对此虽尽极大努力,然亦人力难胜天定”[3]《俞飞鹏抢救交通线》,《海光》1946年第15期,第4页。。由于运输船只紧张,还都人员有时会在武汉滞留很长时间,生活十分困难。据汉口《大刚报》刊登的滞留武汉的一批还都人员致函透露:其“在武汉竟住了一个多月,一天天地等船”。“我们在重庆每人所发的五万元旅费早已用完,旅馆已经住不起了”。万分焦虑之中,“船还是一无消息,许多人的钱都用完了,真是群情惊恐,我们简直无法再等下去。给重庆的求助电报,犹如石沉大海,一直没有回声”。迫于无奈,“有些人把衣服卖了,每天过着三百、五百的借债生活,真惨!”[4]《一批还都公务员留在武汉旅费都花光了》,《大刚报》1946年2月10日,第4版。。还都过程之千辛万苦,恐怕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切身体会。滞留武汉的这些还都人员,后来通过增设的招待所或服务处帮助提供住宿才勉强得以渡过难关。即使是乘坐飞机还都,有的也并不顺利。从署名孙映来发表的《还都通讯》一文获悉,其一行多人从清晨即在机场苦苦等待,但飞机却迟迟不到,直至次日下午才得以登机。飞抵南京时又因大雨倾盆,只能降落上海。下机后无人理睬,找不到旅馆房间,经交涉在上海货物税局办公桌上应付一晚。次日晨再到机场,饿着肚子等至中午又乘机飞南京,“这天早上可把我们饿死了”,“于是都叹气哼声”[5]孙映来:《还都通讯》,《财政统计通讯》1946年第4、5合期,第10页。。
历经艰辛还都南京之后,许多人又遭遇到新的困难。经过多年战乱的摧残,都城南京的房屋受损十分严重,不仅导致各部会还都后无法办公,工作人员及眷属无居住之处,而且抢修大批房屋同样亟需巨额经费。因此,房屋短缺也是影响国民政府实施还都计划的一大困难。故而有报道指出:“数年中,凡各部会机关,房屋已被糟蹋不堪,不得不事修葺,以壮观瞻……仅国府之主席大楼暨文官处,粉刷装修,已耗款达两万万元,综计并各部各院,当非一亿不可。此一笔支出,复员财政方面,相当浩大焉。”[6]春风:《国府还都:一笔浩大支出》,《沪光》1946年第4期,第2页。这实际上还只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南京市市长马超俊曾说明,经市警察厅调查统计,“八年来为敌伪所毁房屋,大小共有四千五百九十六幢之巨,目前城东城北一带,满目荒凉,几如旷野”[7]《政院派专家赴京商订还都计划》,《华北日报》1945年11月28日,第1版。。至1946年3、4月还都人员越来越多,南京的办公用房和家用住房随之更趋紧张,“中央各机关到京后,不仅公务人员鲜有住房,即办公处所未必尽有着落”[8]《政府还都房子成问题》,《山东民国日报》1946年4月1日,第1版。,甚至大小旅馆均人满为患。“房屋奇缺,旅馆家家客满,眼巴巴望着归来,还是没个归宿处。”[1]《还都风光》,《扬子江》1946年第1卷第1期,第2页。这种状况,自然也会影响还都的进程。
面对“与还都有关之房屋问题,亦极严重”的状况,国民政府不得不尽力设法予以解决。早在1945 年11 月行政院即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派专家赴南京,与市府共同商定房屋修复计划。随后又采取了各种补救措施,“在京之政府机关办公房屋及公务员之眷属住所,据粗略估计,约缺少二万八千栋。政府为求补助,已令拨七十亿元,作建筑房屋之用,其中一小部份已交南京市政府着手办理”。同时,“政府并向美国订购流动房屋一千七百栋,将来或可增至一万栋,但现下运抵上海待送南京者仅有五十栋。该项房屋每栋可容两小家庭同住,如以之作为职员宿舍,可容纳四十人”[2]《还都在即各机关工作人员分批迅速东下,行住问题均严重迄无解决办法》,《交通部津浦区铁路管理局日报》1946年4月3日,第4版。。从美国购买流动房屋同样需要一笔很大的开支,国民政府在当时面临的巨大财政压力可想而知。1946 年1 月10 日蒋介石批示行政院垫款2 亿元,用于改善南京公共卫生及兴建住宅。同时,还指示行政院秘书长蒋梦麟:“各院部会人员还都以前,必须将其所属职员住宅设法妥筹,使其还都以后,不致有居住无所之虞,此为一重要之事,不可轻视。故此时政府必须令南京市政府与各院部分会共同筹建宿舍办法,或令四联总处贷款(准先贷二十亿元),由市政府统盘筹划,务限于一个月内确定数目与计划,一面呈报,一面开工,总须于四个月内建造完成为要。”[3]吕芳上主编:《蒋中正先生年谱长编》第8册,〔台北〕“国史馆”2015年版,第203页。另外,蒋介石还曾手谕蒋梦麟关于公教人员随政府还都时之交通问题,应妥为筹备。
尽管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重重困难,但“国府还都”仍坚持按原计划缓慢地执行。至1946 年3月,国民政府决定加快还都进程,争取在4 月底完成。为此而“尽量利用海陆空三面,运送还都人员。陆路为经川陕公路、陇海铁路、津浦路而南下,笨重物件则利用长江水路运输。还都重要人员,则由飞机运返南京,定四月一日为国府还都纪念日”[4]《国府还都下月内竣事》,《西北文化日报》1946年3月18日,第2版。。4 月,还都日程越来越紧,航委会相继增调50 架飞机专门运输还都人员,“由渝京两地每日对开十五架”,还都空运“运输量已大为增强”[5]《增强还都空运》,《中央日报》(贵阳)1946年4月18日,第2版。。中国航空公司也予以支持,通告“近因协助国府还都,各线班机停止飞航,俟任务完毕,再行恢复”[6]《中航公司协助还都各线停航》,《工商日报》1946年4月29日,第2版。。至4 月下旬,中央党政各机关主要工作人员均已还都,并开始在南京办公。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政府还都工作,已届最后阶段”[7]《政府还都工作已届最后阶段》,《中央日报》(昆明)1946年4月25日,第1版。。
三
虽然整个还都进程尚未全部完成,但国民政府决定5月5日在南京举行还都大典,并于4月30日正式颁布了还都令:“国民政府前为持久抗战,于二十六年十一月移驻重庆。八年以来,幸赖我忠勇将士前仆后继,壮烈牺牲;全国官民含辛茹苦,坚韧奋斗;与夫同盟各国海空齐进,比肩作战,卒使敌寇降伏,肤功克奏。兹者,国土重光,金瓯无缺,抗战之任虽繁,建国之责加重,政府爰定于本年五月五日凯旋南京,以慰众望。唯是大战之后,民生艰困,国力凋弊,亟宜与民休息,恢复元气,努力建设以保持战果。所望全国军民,同心一德,朝乾夕惕,庶不负抗战建国初衷,实现三民主义之使命。”[8]《国土重光·金瓯无缺,国府颁布五五凯旋令》,《中央日报》(南京)1946年5月1日,第2版。《再生》周刊发表的一篇短评,以激烈的言辞批评这份还都令“没有真正把人民的希望说出来,没有把事实的经过老实说出来,也没有勇敢地承认一切过去政府的过失”。该评论的作者认为,“这样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文件,不如写得通俗些,坦白些,诚恳些”,并重新代为草拟了以下文字:“八年以来,政府没有尽职,以致失地万里,物价飞涨,贪污横行,官纪荡然,实在对不起我国民。幸赖我国民尚能容忍,友帮尚能爱助,得使敌寇投降,抗战完成。现在,政府抱着实施宪政,还政于民的决心,定于本年五月五日还都南京。今后决受我国民的监督,我国民的指使,如再有不尽职之处,我国民尽可另择贤能。”[1]《国府还都》,《再生》周刊,1946年总第112期,第2页。这显然是表达了对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
但还都令颁布之后,大多数报刊仍予以了高度关注。平心而论,“国府还都”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因而受到社会舆论关注应属正常。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由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凌辱,国破家亡造成的国仇家恨积郁多年,如今抗战胜利,“国府还都”,当然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在都城南京,“全城都被卷在还都的浪潮中”。“南京连日赶扎牌坊,修理马路,并筹开恭迎蒋主席大会。国府还都大典筹备委员会于四月杪已经成立,由吴铁城任主委,马超俊、洪兰友任副主委。筹备工作分总务、布置、典礼、宣传、交际、交通、警卫等组进行。”[2]黄时枢编:《还都南京》,上海大成出版公司1948年版,第23页,第25页。还都大典筹备委员会经过讨论,决定在庆典举行的当天,“(一)各娱乐场所在大会开始之期全日半价;(二)各影院放映宣传幻灯片;(三)还都纪念日,邮局加盖纪念邮戳;(四)各报出版还都纪念特刊;(五)举办广播周;(六)拍摄还都纪念纪录影片;(七)飞机举行飞行表演,并于大会开幕时,飞机升空散发传单;(八)中央日报出版还都纪念特辑”[3]《首都各界筹备庆祝国府还都大会》,《新疆日报》1946年4月27日,第2版。。
5 月5 日上午,还都大典在南京举行。大典分两部分进行,先是在中山陵园举行拜谒纪念仪式,蒋介石夫妇及近五千文武官员出席。拜谒仪式结束后蒋介石致训词:“告诫军民同胞,应时时不忘日人过去之侵略,应为东北领土主权之完整,继续努力,自强不息,以保持胜利战果,继承抗战精神,完成建国大任。”[4]黄时枢编:《还都南京》,上海大成出版公司1948年版,第23页,第25页。随后,全体人员前往国民大会堂广场参加首都各界庆祝国民政府还都大会,2万余人出席大会。
下午4 时,蒋介石夫妇在国民政府礼堂举行茶话会,招待中外宾客。美国特使马歇尔、苏联大使彼得罗夫、法国大使梅里霭、英首相驻华代表魏亚特、加拿大大使欧德澜以及土耳其、比利时等国大使出席。加上各使馆参事、武官和秘书,以及中方人员,包括中共代表邓颖超等,共计400 余人。茶话会上“宾主极为欢洽”,至5 时半结束。晚8 时,中央广播电台向全国军民广播蒋介石在庆祝还都大会上所致的训词。
需要说明的是,还都大典虽然隆重举行,但并不意味着整个还都进程已完全结束。实际上还有诸多人员尚未还都,在此之后还都工作又持续了数月。有些小公务员长期滞留在大后方无法返乡,甚至因“国府还都”后机关裁撤,致使工作丢失而难以生存。例如有来自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山东等省份的小公务员,自称是“流落在后方的一群抗战的老百姓”,长期滞留重庆无法返乡,纷纷抱怨:“日本投降,全国欢腾,我们在一高兴之下,把所有存的一点生活上的用物,衣服家具用品,当荒货卖了,以为很快的就可以胜利还乡。现在时间已过了八个月,接收人员当然不必谈,早已成为富家翁,在收复区享受了,而政府大公务员都已离开后方,回到他们从前的工作地点南京、上海、北平……而做生意的商人在渝沪之间,已经打了好几个来回,而我们这群呢,机关裁撤,工作丧失,拖儿带女的小公务员们就该流落在后方了?飞机轮船固然轮不到我们,就是木船又何尝有我们的份儿?复员,大概是专指那些有办法的接收大员就行了,我们几百几千万的没办法的穷苦人就留在这儿好了!抗战完了,当然我们也就在不管之列了。”[1]《不要我们了吗?》,《联合画报》1946年总第173-174期合刊,1946年5月,第23页。
还都大典举行之后的6 月,《华北日报》曾发表《谈还都运输》一文,也指出国府还都大典举行已过一月,但实际上“复员了的是高级干部,次要点的和低级点的职员,仍滞留于重庆”。包括低级公务员在内的各方面滞留人员,总数估计高达近20 万。大量人员滞留的原因,依然是交通运输存在困难,“复员运输,天天在喊加强,但交通的困难却丝毫没有减少,反因时局的意外,而有增加困难之势”。滞留时间的延长,导致许多人“大感迷惑,也大起恐慌”[2]《谈还都运输》,《华北日报》1946年6月5日,第2版。。因此,还都大典举行之后,运输滞留人员还都还乡仍然是国民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
四
尽管还有大量人员滞留重庆,但国民政府的中央机关均已还都南京,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开始办公。还都大典虽然只是一种政治仪式,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时代公论》杂志发表专文,认为“国府还都”具有三点意义:“第一,是表示国家的复员工作,经已进到最后阶段。我们的主权,已由偏安而归完整;我们的人民,已有可能的‘民亦劳只,迄可小休’。第二,是表示国家的重心,经已确立。社会可以安定,建设可以开始。第三,是表示政府有励精图治的决心,不再耽恋于偏安的陪都,不再梦想于颓废的北平,而决心把建国的首脑,重建于龙盘虎踞、自力更生的新兴首都。”不过,该文也说明“这是可能,这是愿望”,取决于“国府还都以后究竟是怎样呢?究竟要怎样呢?”[3]《国府还都以后》,《时代公论》第4期,1946年6月7日,第5页。。至于民间报刊发表的文章,则大多在阐明政府还都意义的同时,更期望政府革故鼎新,实行民主,保护民生。“今日庆祝还都,当知把握契机,勇往直前,以振衰起敝,亟应针对时弊,力图革新。其首要者,莫若挽救国人颓废不振之心理与纠正社会道德失坠之风气,始足以言强化民族自信自尊,而发扬民族美德与力量。次为树立民主基础与制度,以实施宪政法治,真正达到民权平等与自由;尤应廓除国内全局不安的状态,务使复兴事业得以顺利推行,方可谋实现经济利益的均足与调和,而使民生得无匮乏之虞。”[4]《国府凯旋还都》,《胜流》第3卷第10期,1946年5月16日,第2页。
除上述之外,“国府还都”客观上产生的影响在当时还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为国家重建带来了一线希望。当时,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将“国府还都”作为国家重建的重要举措。国民政府秘书长吴铁城返回南京后接受记者采访特别强调:“吾人今后建国期间,仍当本战时战士流血、人民流汗之吃苦耐劳精神,重整旧河山,建设新中国。本党政府谋求和平统一团结,与还政于民,实行宪政之决心,与人民之迫切渴望者,完全相同。”[5]《吴铁城谈还都感想》,《中央日报》(重庆)1946年4月27日,第2版。至于报刊舆论和广大民众,更是盼望“国府还都”之后能够早日重建国家,使国家发展与人民生活均步入正轨。有的指出:“国府的还都,不仅是在精神上象征着建设工作的总开展,而且在实质上对收复区的一切措施,作决定性的改善。……还都会中说:‘抗战之任虽繁,建国之责更重’——政府与人民自今起当共同负起这责任,勇往直前。”[1]梅季:《庆祝还都》,《上海滩》1946年第5期,第3页。更有报纸直接发表题为《还都与建国》的社论,明确提出国府还都之后应全力重建被战争损毁的国家,尤其需要着力于三点,一是“加速工业建设”,二是“加强法制精神”,三是“发展交通”[2]《还都与建国》,《新疆日报》1946年5月6日,第2版。。还有的说明:“目前的情势乃是我们从事建国的最好时机,不平等条约取消了,百年来加诸我们民族的桎梏解除了,在国际地位上,我们已列入四强的地位……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致,走向和平、民主、统一、自由的坦途,我们的建国大业,是必定能够完成的。”[3]《完成建国大业》,《新福建》1946年第9卷第4-5期合刊,第35页。显而易见,对社会各界与普通民众而言,抗战胜利后“国府还都”与还都大典的举行展现了国家重建的希望。
第二,借“国府还都”这一机遇表达民众和舆论对国民政府重建国家的具体期望与要求。民间人士虽也为“国府还都”而欢欣,但与官方有所不同的是对现实状况多有不满,并借还都大典举行之机向政府提出具体诉求。冀北电力北平分公司创办的内部半月刊《冀光》发表的该公司王姓副经理的一篇还都感言,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工商界人士的不满,以及对国民政府恢复经济和重建国家的强烈诉求。这篇感言特别说明“现在已然胜利半年之久,不但失地不能收复,领土主权,依然不能完整,交通破坏,工厂抢掳一空,无辜人民,到处惨被杀害,要粮要钱,横征暴敛,土地财产,任意处分,使人民颠沛流离,饥馑遍地,水深火热的程度,比沦陷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欢庆“国府还都”之际,类似的言论显然不可能出自官员之口。这篇视角独特而深刻的感言还进一步阐明:“胜利并非富强,富强的工作,并不比抗战工作容易。国府移驻重庆,是抗战的开始,国府还都南京,是建国的开始。全国人民,尤其是身为公务员的,就应该即刻把建国的重任,分担在每个人的肩上,从此埋头苦干,努力建国。否则,国家前途是无希望的,胜利的光荣,是不能持久的。”[4]《五月五日国府还都感言》,《冀光》1946年第5期,第2页。有的还向国民政府提出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具体要求:政治上“我们需要民主,我们需要安定,我们需要统一”;经济上“对于战后民生的疾苦有通盘整个的计划,使人民的生活,赶快脱离苦海,复苏到正常的时期,这才能配合得上政治复员的意义。若是今后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天在饥馑死亡线上挣扎,那就太对不起还都的意义了”[5]王俊杰:《五五还都我们所要说的话》,《经济新闻》1946年总第4卷第49期,第1页。。
然而,殷切的期望很快就趋于破灭,残酷的现实很快使各界民众对还都之后的国民政府大失所望。“国府还都了,民生复位,却不知在何日?”[6]《国府还都与民生复位》,《七日谈》1946年第22期,第1页。早在还都大典举行的当日,中共创办的《新华日报》就曾发表社论,阐明:“国府既然举行还都典礼,应该使这典礼真正成为抗战胜利后的和平节日。从今天起,国民党当局应该认真实行三大协定,立刻停止内战,实现和平;彻底废除法西斯特务统治,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如果国民党当局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把今天的还都,看做自己的‘凯旋’,并认为自己的力量可以摧毁民主势力,镇压民主运动,因而不惜在还都之后,更进一步贯彻武力统一的内战政策,以维持法西斯统治的政治局面,则全国人民对于今天的还都典礼,不仅不愿庆祝,而且要加以诅咒了!”[7]《应把还都典礼成为和平节日》,《新华日报》1946年5月5日,第2版。中共的呼吁未能产生实际效果。国民党在还都大典举行前后,一面表示要重建国家,另一面却调兵遣将,急欲乘苏军撤出东北之后,“一举击破共军之主力”,控制整个东北地区,由此使东北战火纷飞,不断蔓延,民众期盼的和平与建设局面根本无从实现。不仅如此,国民党依仗其兵力优势,随后又策动中原战事,并在华东、华北向中共军队大举发起进攻,国共关系完全破裂,导致全面内战爆发。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仅维持了一年多时间短暂的和平即又陷入残酷的战乱之中,国家重建自然也被抛在了脑后。
还都之后,国民党在政治上否定此前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国会制、内阁制、省自治等民主原则,打着“制宪”与“还政于民”的招牌,坚持一党“训政”以及对政权的垄断。1946 年11 月“制宪国大”召开,通过《中华民国宪法草案》,随后在表面上开始由“训政”向“宪政”过渡,实质上则仍然借助“戡乱条例”而继续实施专制独裁统治,所谓“还政于民”根本看不到任何实际内容。在经济上,国民政府虽提出了经济恢复与重建计划,设立最高经济委员会统管相关事项,国民党三中全会也议决通过了《经济改革方案》,但由于政治极度腐败和穷于应付内战,经济不仅未见恢复,而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广大工商业者深受其害,痛感“目前时局未靖,工商凋敝,危机已日益深重”[1]王晓籁:《我对于全国商联会的期望》,《商业月报》1946年第22卷第8号,第1页。。1946年11月中华民国商会联合会举行成立大会,以大会全体代表名义公开致电蒋介石,阐明:“全体出席代表佥以抗战胜利,时逾一载,国内秩序,迄未恢复,各地交通阻塞,物价飞腾,经济恢复,无从推进,民生疾苦,有增无减,不惟影响国际地位,抑且阻碍建国大业,切望各党各派暨社会贤达,体念抗战八年之庞大损失,为整个民族前途着想,捐除成见,共谋国事,实现和平统一。……并请如期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还政于民,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奠定国家治平富强之基础。”[2]《上蒋主席致敬电》,载《中华民国商会全国联合会纪念刊》,中华民国商会全国联合会1948年印行,第12页。然而,所有的呼吁与请愿均无济于事,国民党并未因此而改弦易辙。随着政治腐败与经济危机的不断加剧,加上全面内战国共军事攻守的易位,就在大张旗鼓隆重举行还都大典三年多以后,国民党的统治即陷入了全面崩溃。
综上所述,抗战胜利后山河破碎的中国百废待兴,“国府还都”成为国家重建的首要举措。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在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历经大半年时间终于还都南京,举行了还都大典,并承诺将竭力完成抗战建国使命。但随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加上日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危机,不仅国家重建成为南柯一梦,而且国民党的统治也很快宣告失败。历史真实地记录了“国府还都”的艰难历程及其正面影响,也如实揭示了“国府还都”之后国民党违背建国承诺倒行逆施导致其失败结局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