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理论探析与发展趋势
2020-02-25董志友黄晶伟
董志友 黄晶伟
(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 广东广州 510450)
Alan Kay于1972年首次提出移动学习的概念,并要开发一种名为Dynabook的便携式移动学习设备。但由于缺乏技术支持,该项目以失败而告终。这一设想直到21世纪才得以实现,并被应用于移动学习之中[2]。
著名的国际远程教育专家,爱尔兰学者戴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于2000年在上海电大40周年校庆上做了题为《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的报告,拉开了我国移动学习的序幕[1](P15)。2001年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启动了为期四年的“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这是我国首个移动学习研究项目。此后,我国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全面展开。
黄荣怀教授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非固定和非预先设定的位置下发生的学习,或有效利用移动技术所发生的学习。”技术的移动性是指移动设备能够连接互联网、提供学习内容和指令,使学习者可以用相同群体普遍认可的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学习者的移动性是指学习者与移动设备和无线互联网连接,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学习的移动性是指学习是在学习者所处的特定学习情境中进行的,这一情境不同于传统的教室,而是学习者个人专属的移动学习情境。因此移动学习可定义为“在考虑技术移动性、学习者移动性和学习本身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中发生的任何形式的学习”[2](P17)。
一、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日内瓦学派的重要学者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他认为儿童的认知是以已有的认知图示为基础,通过同化(assimilation)、顺应(accommodation)和平衡(equilibration)等机制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前苏联认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不是在特定的时期内个体内在的、遗传能力的展现,而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与周围环境进行社会协商的过程,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最近发展区是现实发展水平(level of actual development)与潜在发展水平(level of potential development)之间的差距,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把学习者的潜在发展水平变成实际发展水平,同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周而复始,不断进步[3]。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教师或同伴的人际互动等协作活动积极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学习并非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要由学生积极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应该围绕活动进行安排,并在支持知识建构而不是知识传输的环境中进行。知识建构是学习者在亲身探索、社会参与、验证理解和多角度思考的基础上,个体建构对课程内容理解的过程[4](P5)。
(二)活动理论。活动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活动过程。个体的发展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社会协商活动的结果。活动理论关注的基本单位是活动,活动系统由主体、客体、工具、规则、共同体、劳动分工六个要素构成。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活动的客体是学习目标、任务、内容等,是主体通过学习活动要取得的结果。共同体是学习者、教师、父母等学习活动的其他参与者,为主体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帮助,从而不断影响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移动学习活动中的工具是指用来帮助主体达到学习目标的物质和技术支持,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电子书、移动学习软件、以及其他传统的学习用品。规则主要用来协调主体与客体、主体与共同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学习活动成功开展。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要劳动分工明确,教师、学习者、其他学习活动参与者各司其职、协调合作,使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主体、客体和共同体是活动的三个核心元素,三者间相互作用,便于主体建构意义[5](P160)。
(三)会话学习理论。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习者,要由学习者积极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就需要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与教师、其他学习者、外部世界、甚至是自己交流、会话、协商,通过做实验等方式验证自己的观点,通过问问题、与他人合作等探索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新型移动技术的应用扩展了会话的渠道与会话的空间,移动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虚拟学习环境、论坛、在线社团和帮助系统等,这不仅为单个学习者,而且为学习小组和学习社团提供了共享的会话学习空间。学习者就是这样不断地通过会话积极建构知识的意义。
二、移动学习的特点
(一)便携性。支持移动学习所用设备通常都为手持设备,体积小,重量轻,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设计日益变得更加小巧,一般采用无线网络技术传输数据,方便使用,易于随身携带。
(二)多功能性。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样化,如通过短信息、电子邮件、微信、语音聊天、视频通话等进行交流;通过游戏、音乐、音频、视频、电影等休闲娱乐;登录网页通过在线新闻、资讯、图书、报纸、期刊、杂志、电子图书馆、学习网站等获取信息;使用GPS定位、谷歌地图、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定位导航;借助日历、时间表、地址簿、计算、提醒、支付等进行日常管理;制作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存储、传输与分享文件等[5](P78)。
(三)情境性。Lave和Wenger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他们强调意义生成的情境性,认为知识的获取就是在情境中建构意义。意义的建构不仅仅是产出、解码和记忆符号,符号和学习者之间需要情境的关联才能产生意义,这正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的弊端所在。而移动设备的便携性使移动学习的情境变化多样,因此很多学习者选择利于移动设备在各种情境中建构知识的意义,从而加强学习效果。
(四)个性化。传统的课堂学习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在教学内容方面也难于兼顾不同学习者之间的个性差异。移动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可利用排队、乘车、就餐、闲逛等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难度、进度等都由学习者自行掌握,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自主学习,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五)互动性。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除了可以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外,还可以通过短信、微信、语音聊天、视频通话等沟通互动,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使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以及人机之间的互动便捷、高效。
(六)泛在性。正是由于移动设备设计小巧,人们常常随身携带,又有无限网络技术支撑,所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其来学习,便于学习者利用移动中的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活动,实现无缝学习。
三、移动学习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学习方式的改变,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然而有人仍对移动学习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他们的担忧包括:(一)移动学习者的注意力常常会被移动设备上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干扰,在移动中学习者的注意力易于被周围事物分散。(二)尽管移动设备具有小巧便携的优点,但其缺点是屏幕小,容易使眼睛疲惫。(三)与电脑相比,移动处理器的运行速度相对较慢。(四)有时无线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较弱、传输速度较慢。(五)存储空间小,远远无法与电脑相比。(六)键盘小,不适合大量通过键盘输入信息。(七)使用许多功能时都需要开放这样或那样的权限,不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八)连续使用时耗电快,电池续航时间较短。(九)由于操作系统与电脑不同,偶尔会有不兼容的问题等等。
不过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会或多或少伴生不利之处,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抵制或否定移动学习的借口,反之,应该积极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而进一步利用移动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四、移动学习的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有的偏重于理论探讨,如对移动学习的界定及其与传统学习、数字学习等的区别,移动学习的利与弊、机遇与挑战,移动学习的接受模式理论构架等。也有大量的实践探索,如移动学习的技术支持,移动学习在不同层面学习中的应用等。但不可否认,移动学习研究仍然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一)移动学习设备专业化。当前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计的初衷并非是为了移动学习的目的,因此移动学习只是其附带的功能,所以在实际用于学习时难免会存在如软硬件不兼容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许移动学习设备走专业化道路是解决很多技术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二)学习观念的转变。首先,学习者应该转变自身观念,充分意识到利用移动设备学习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系统的学习计划,使移动学习成为正式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教育机构(如学校等)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充分意识到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即使现在还有大学全面禁止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认为有些学生利于手机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个立足点显然出现了偏差,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动机,禁止了手机也并不一定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学习上,所以禁用手机的做法能达到的效果可想而知。与其禁止不如引导学生把其合理地用于学习上,正如堵并非是治水的良策,疏导才是根本。同时教育机构还应该助推移动学习,如建设无线网络系统,为移动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建设移动学习资源,如电子图书、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料,微课慕课,智能测试系统等,为移动学习提供学习资源保障。当然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管理与评价机制建设。就目前情况而言,有些学习者的移动学习行为并没有系统化、长期化,部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难于做到坚持不懈,缺乏自我管理,无法有效地评价自身的学习效果,应该研制跟踪学习管理的机制,让学习者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正如现在智能设备能够记录我们的生活起居、工作、运动习惯等,便于我们自我平衡生活状态,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参考依据一样,有效的学习管理跟踪机制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对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提供引导和方向。
结语
移动学习的兴起,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方式变革的产物。学习者应认真制定移动学习计划,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和移动学习资源,有效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努力学习,提高自我。学校和教育机构应抓住契机,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建设为移动学习服务的良好氛围,提供支持移动学习所需的物质和技术保障,积极推进移动学习,建设智慧校园。推行移动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相关产业部门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