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典籍在英语新闻语篇翻译的再语境化翻译策略

2020-02-25李梦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典籍译者译文

李梦

(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疆喀什 844000)

一、动态的语境观

“语境”作为语言学概念于1885年由德国语言学家魏格纳。魏格纳指出:“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实际使用而产生的,语言意义也只能根据语境才能确定。”[1]

传统的语境观认为交际所涉及的语境是提前给定的,人受制于语境,只能在特定语境中被动地解读意义。但是这已不能解释复杂的交际现状,学者们发现语境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处于动态改变,于是动态的语境观应运而生。它方面认为语境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参与者在交际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斯博伯和威尔逊(Sperber&Wilson)提出,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语境建构过程。他们认为,人可以在语境中识别关联语境,语境构建就是不断地形成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另一方面,交际主体并不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受语境掣肘[2]。维索尔伦(Verschueren)认为语言过程不仅是语言因素和语言成分互相适应的过程,而且是语言主体策略性选择的过程[3]。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早期学者认为语言使用要适应语境,而后期的学者则强调语境化是一个在具体的语境中动态构建和解读文本意义并且不断更新语境认知的过程。这一概念引入翻译就意味着,译者不但要在原文中解读其固有语境,还要在译入语中结合具体实际构建意义(recontextualization),即翻译的“再语境化”。

二、翻译的“再语境化”

“再语境化”是翻译领域研究的新概念,于1977年由朱利安•霍斯 (Juliane House)在其博士论文中最早提出这一理念,即“翻译即再语境化”。霍斯认为翻译即是“将文本从原先的框架和语境中提取出来并置于一套新的关系和新的文化定义期待中”[4],强调译者应根据新的文本语境,对语言表达做出相应的取舍或强调,他认为翻译是译者根据译语习惯将源语文本再次语境化的过程。这个概念打破了以往翻译的静态语境观,将译者的视角从源语文本解放出来,与动态的语境观遥相呼应。费尔克劳斯(Fairclough) 认为译文实际是在新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下对源语的语境进行重构,即再语境[5],并加以举例说明,比如古典文学在新语境下涉及文化等诸多领域,其意义已发生动态性改变,其翻译的再语境化应承担相应的功能。

三、中国典籍在新闻语境中的再语境化困境

传统的翻译理论中,通顺忠实是根本原则,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能对原语随意删减,而事实上,“按照目的语文化的准则来调整或‘改写’原文,是每个专业翻译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6]。在新闻语境中汉语典籍,受到当代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因素的制约,会呈现出新的意思,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也是“古语新用”也必然结果。

目前典籍英译有以下几个问题:侧重原意理解,忽略其延伸含义以及在当代语境的具体应用实践。翻译文本含义属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要理解典籍文本,我们应把根据文本目的将其放置具体的语境当中,而非固定在原文语境;注重“文本的语言层面,缺乏对典籍文化层面的解读和当代话语重建”[7]。季羡林先生曾用文化“河流喻”表达其对翻译中文化价值传播的重视,而对于文本的理解停留在语言层面恰恰忽略了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侧重译语的在西方语境中的可接受读,而忽略西方语言现代性的框架、概念和术语通过翻译植入重新定义了我们自己的语言的事实。19世纪下半叶以来,日本、中国、韩国先后重建了自己的西方学术语言,“即西方现代化的科学理性语言成为一种思维模式被空运过来并潜入到亚洲语言中”[8],此外早期的文化典籍的翻译是由西方传教士完成的,他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强调的是西方文化重要性以及西方语言的使用,而没有体现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如果这些经典译本在当代不加以甄别重复使用,我们不但没有做到“文化走出”反而在强化西方价值观,因此通过“再语境化”可以帮助中国典籍成为中国当代话语体系的一部分,可使典籍活化并产生深远意义。

四、再语境化的翻译策略

我们可以从多维度的视角理解典籍的内涵和外延,借鉴其原意,参照当代语境对其含义的扩展并加以现代性适调,并兼顾阅读者的文化接受和语言使用习惯,从而达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鉴于此,本文摘选了在近期新闻稿中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解释“再语境化”在新闻时事翻译中的应用,以期寻找活化“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当代中国信仰价值体系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一)信息化。霍尔认为,文化是处于高低语境两端的一个连续体,低语境则将大量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而高语境在传播信息是,绝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极少处于清晰的以及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9],具体现象就是,高语境文化的人含蓄内敛,话语不言而喻,比如中国文化,而低语境的人话语信息外显,说话明朗,而比如美国文化。因为语境的高低不平,不同文化在文化交流中需要将信息补充,实现文化对等。柯坦分析英语与其他语言转换时的不同,指出低语境交际(LCC,low context communication)语言,比如英语、德语、意大利语等,他们之间的转换较为直接,而高语境语言译入低语境语言时,应“必须寻求信息,突出信息,将语境减小到最低限度,这样,文本信息才能闪耀出来。”[10]

典籍用语具有极强的文学色彩,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因素,是典型的高语境语用,在英译的时候需要理清这些语篇在新的语境下的具体含义,利用“再语境”将高低语境信息鸿沟填平。

例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11]

译文:After making a good start,we should ensure that the cause achieves fruition.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字面意思理解是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人能做到善始善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时刻引用这句话,旨在“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严明智慧,共享给警醒战争、维护和平的所有世界友人”,语言承载着其文化含义穿越三千年历史烟尘的庄严提醒世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官方翻译中化简为繁,避开“靡”和“不”的双重否定等文学修辞方法,直接采用第一人称翻译原文,加入We(我们),贴近读者,将原文赋予新时代的号召力量,即庄严又富有活力。

例2:莫用三爷[12]

翻译:Officials should not use their immediate relatives

“莫用三爷”出自清朝官场上流传的一句谚语:“莫用三爷,废职亡家”。“三爷”并非是特指的一人,而是三类亲属关系:“子为少爷,婿为姑爷,妻兄弟为舅爷”。原文的意思指的是如果官员放纵亲属,最终落的结果可能是“废职亡家”。在2016年年初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家风问题的时候,引用此古谚语告诫领导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因为此句用来明确告诫领导干部,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主语直接使用official(官员)一词, 而“三爷”在古代泛指官场上的直系亲属,在封建社会为官者皆为男性,“爷”这一词可以用来泛指。但是在当今社会,为官者不分男女,其次“三爷”不能包括官场上的所有直系亲属,所以在翻译时候直接用immediate relatives更符合当代情况。

(二)具象化。具体化是指将原文中的抽象、笼统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或者短语译的比较具体,保证读者的正确理解,达到可读性的目的。傅伟勋对诠释意义给出了五个层面的解读:一,“实谓”层,即原典(作者)实际说了什么?二,“意谓”层,即原典(作者)想要说什么?真正意思是什么?三,“蕴谓”层,即原典(作者)可能想说什么?四,“当谓”层,即原典(作者)本来应该说什么?五,“创谓”层,即为救活原有思想,我必须创造地表达什么?[13]他一步佐证了语言意义和其人文性特征。

例3:中国有句话叫“相由心生”,意思是你心里怎么想,你眼里的世界就是什么样。[14]

译文:There is a Chinese saying which goes“one's mentality will determine how he perceives the world”.

原文中“相由心生”出自佛教《无常经》:“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这句话中的“相”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事物的表象和外在,在佛经中的解释是,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所呈现的形式是内心所想的样子。

在现代汉语中,“相由心生”可指一个人的个性和心情,可通过其面部特征表现出来;也可以指一个人事物的理解、解释、看法,由他的内心的想法决定。

外交部的官方翻译中,为了使国中外读者更好的理解其意,具象化处理了这个典籍中的核心词语将“相”译为“world”,“心”为“one’s mentality”,去掉佛教色彩,使得译文清晰明了,避免读者二次理解可能造成的误解和猜疑。

例4: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15]

译文: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原文的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路程的一半而已,比喻事情愈接近成功则愈困难,常用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译文回译则是“一半的人在100米的旅途中已半途而废”。译文和原文最大的出入是对于“半”的理解,这也是很多译者不理解之处。正如傅伟勋所倡导的,译者在翻译时过程中要意识到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是一个变量,因为当代语境下的典籍使用必然会呈现出新的意思,如果译者一味的用固定且不变的答案来制约典籍的翻译,那就等于扼杀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从当下语境来看,此话借以勉励广大青年不懈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有一个年轻人掉队,因此从再语境角度来看,将“半”翻译为“Half of the people”是合乎语境的译文。

(三)简洁化。新闻语篇中的汉语典籍的翻译不是简单的两种文字之间的转化,而是要介词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威信。因此在新闻语境下,典籍的翻译策略也应对照外宣翻译的要义,即通俗化和简洁化,方便读者正确解读,从而了解中国国情,增强外宣效力。汉语典籍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中文尤其是古文辞藻华丽,喜用排比句式、重复个别字词从而达到修辞强调的目的,同时也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新闻语篇首先要求信息的准确性,因此翻译的功能应首先满足信息的需求,其次在可行的范围内,加入少量修辞手法,但不过能多,此修辞手法以文学的方式大量应用的新闻语篇的翻译中,会造成修辞凌驾于信息至上,导致信息延误,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偏离新闻重点,稀释读者注意力。新闻稿中的典籍翻译要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快速传达有效信息。

例5: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12]

译文:People who want to teach the world should first discipline their own families and themselves.

原文出自赵湘《本文》:“古之人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将正其身,必治其心;将治其心,必固其道”。字面意思简单明了,指的是想要治理好天下,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源语中,“定”和“正”意思相近,译文只使用了一个“discipline”;两个“其”字用来排比句式,译文中分别使用了两种人称代词,即“their”和“themselves”,译文简单直白,符合当代新闻阅读者习惯,易读易懂。

例6:是谁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反复无常,大家都有目共睹。而中方对于经贸磋商的立场始终如一。[16]

译文:We all know who has been flip-flopping in the trade talks over the past year or so.

《出尔反尔》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尔:你。反:同“返”。原意是你怎样对待人家,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在多指言行自相矛盾,反复无常,说话不算话。

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反复无常当代语境中,三个后两者成语强调了“出尔反尔”的意思,中文中用词的重复是一种强调之意,加强语气,形成一种压迫气势,符合外交部阐明我国对外观点的语境,但是如果这种修辞方法原封不动的嫁接到英译版本中,只会造成译文冗杂,分散重点之感。“flip-flop”一词表示观点改变,固定用法政治倒戈“political flip-flop”,源于和译语语境相同,但是在新闻语境中,“flip-flop”一词掷地有声,直接的传达了我方立场。

结语

汉语典籍历经千年传颂至今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如何传承这些典籍,保留其精髓并与时俱进是每位译者的责任,译文的再语境化并非是对原典的否定和推翻,而是时代的传承。语言是变量,译文应随之而变,不同的语境所突出的重点不同,译文应随之改变。在再语境下,译文应在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下研究,而非固守原典的传统意义。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借鉴典籍的原意,同时要参照新闻语境给予意义的延伸,中国典籍的英译实践应本着文化推广以及话语权的建立目标,弥合由意识形态带来的误解,同时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价值,中华文化的对外转播以及活力的再现依托译者的民族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在当代语境下,结合实际情况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多元转型,使其成为一种文化风尚,继而常态化。

猜你喜欢

典籍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I Like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