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
2020-02-25李世勇赵玉荣
李世勇 赵玉荣
(1.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2.东北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从1919至2019年,整个世界经历了一个被“民族国家”概念重新塑造的过程,可以说当今世界是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1]随着世界格局的深刻变迁,后冷战时代的民族主义实际上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成为凝聚人心、重塑认同和焕发精神的最有号召力的旗帜,[1]不断重塑着国内国际政治议程,国家边界和大国势力范围也随之被不断改写。铸牢与国家(权力边界)相适应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多民族国家必须审慎考量的重大问题。
在我国,虽然宪法明确规定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排斥56个民族的民族属性,但也面临协调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任务。国家内部的民族整合能力已成为国家能力的标志性变量,这对我国从思想理论和现实政策两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确立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虽然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了多学科广泛讨论,提出了包括以民族互嵌型民族结构实现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进一步通过强化“两个共同”理念、增进“五个认同”达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局面等一系列对策,但既有研究成果不仅缺少相应的理论基础,而且缺少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现实可行性。特别是未能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掘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一视角进行系统总结分析。本文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理论背景,从党的性质、宗旨、领导地位以及党国同构关系等国情实际出发,论证加强党对民族事务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并对实践路径与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内在逻辑关系
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后,“国家”这个政治单位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共同体,而“民族国家”时代,“民族共同体”又成为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和来源。
(一)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体”属性决定了必须全面加强党对民族事务的领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可视为在“共同体”架构下对中华民族的进一步构建,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一次新的“自觉”。新中国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中华民族自觉”的理论形式,具有政治共识、情感共识和价值共识相统一的特点,从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获得三种共识合一的强大生命力。[3]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传统中国对民族国家时代的适应性反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民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种特征和优势必然体现在民族治理方面。正是这种逻辑关系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全面加强党对民族事务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依靠党从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民族工作,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4]
(二)“政党—国家—民族”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关系要求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核心力量。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4]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推动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种“党建国家”的国家特性决定了“党国”具有同构性以及逻辑关系上的次序性。众所周知,近代以来在挽救民族危亡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其组织化力量,将一盘散沙的中国传统社会组织起来,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在政党取得了建构国家的优先权的同时,政党也替代了民族在国家建构中的中心作用,使得“民族—国家”的现代国家规范结构转换为“政党—国家”的现代国家结构。[5]同时,党对国家的强大支配作用也促使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文化民族向自觉的现代政治民族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与“国家”之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政治纽带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政治屋顶”,搭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这一独特的政治结构,并以此充分地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发展与繁荣。[6]由此可见,近代以来党国同构关系的国情实际是发挥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核心凝聚作用的必然要求。
(三)全面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总结晚清以降国家与军队割裂、中央与地方割裂、国家与社会割裂导致的国家软弱无力、一盘散沙以致遭受列强侵略的惨痛教训,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其突出优势体现在党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实践证明党的正确领导是推进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这与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密不可分:首先,无产阶级政党能够超越单一民族利益局限及其辖制,站在民族共同体利益全局的高度有序推进社会发展进步,有效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其次,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构建起全国各族人民平等共享的政治制度,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这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维系国家统一、政治稳定、边疆安全的最重要的制度优势。再次,党是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能够统一协调各方利益、统筹兼顾、凝聚共识确保全体人民实现均衡发展、共同富裕。从而在思想意识形态、制度化路径以及经济社会政策等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7]因此,全面加强党对民族事务领导是一条已经和正在被实践证明能够化解民族矛盾、协调各民族利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是造福各族人民的幸福之路,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复兴之路。[8]
(四)新时代民族治理面临的新挑战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如前所述,随着20世纪末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极的深刻转型,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全球扩散。而国内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变迁,各类文化、社会、经济身份兴起,原来统摄一切的、强有力的、统一的阶级身份格局被打破。身份间的差异、竞争、冲突应运而生。民族主义作为新的意识形态填补了全球两极格局瓦解带来的意识形态真空。由于宗教信仰、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差距往往以民族间的差距彰显,社会发展中的阶层趋于固化甚至以民族间的经济地位和就业格局差距呈现。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的心理调适困境对人们的政治心理产生深刻影响,而民族宗教独特的心灵慰藉与灵魂关照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政治号召力和文化吸引力,成为人们寻求新的共同体归属感和价值认同诉求的重要对象和载体,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及其对国家团结稳定的支撑能力降低。不断强化的民族认同导致民族之间形成认同鸿沟、排斥情绪甚至民族对立心态。民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民族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的分殊使宗教和民族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从而激发了民族之间的信任危机。国家意识、整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之间的张力不断凸显。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党的领导出现不同程度弱化现象,权威流失甚至对政治认同产生消极影响。现代社会,建立在传统和惯例的神圣性之上的权威不复存在,组织的权威更多地来自其能够提供服务对象以及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发挥民族地区“行政动力型发展模式”的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面对国内外挑战,只有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事务的领导,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全面加强党对民族事务的领导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中外民族关系史表明,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是民族之间交往、包容、认同以及共同体意识成长的基本条件,从而在各民族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中促进各民族共同利益的发展。这种以经济关系为纽带,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以共有精神家园为核心,自然而然形成民族互嵌局面。相反,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国家分裂、政治对立、交往断裂、文化分殊将会增加民族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丧失基本条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从高原到大海,从游牧到渔猎,从现代多元到保守单一,其高度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生计方式、文化形态在长期的互动交往中形成了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当代,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只有党能够凝聚各民族共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要素。党的领导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根本和命脉,这种政治共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基础。
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推进党的民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民族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民族治理现代化包括民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推进民族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实现民族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使党的民族治理方略在民族事务领域得到贯彻落实。
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治理最重要的主体,是民族治理的主要决策者、领导者、组织者,其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必然对民族治理能力的提升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民族地区政治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固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治理主体、治理环境、治理能力、治理理念以及社会治理、文化治理、贫困治理、生态治理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民族治理必须更多地通过国家在场、行政主导的模式推动民族地区赶超发展。同时,治理的多主体性特点要求民族治理中必须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发挥其作为治理主体之一的作用,促进少数民族有序政治参与,从而有效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提高民族治理绩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现代“国家”是以民族利益代表者的身份进行政治统治的,从而使民族国家获得政治合法性。民族共同体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核心要件是传统国家对“民族—国家”体系的适应性反应。但当代世界民族发展的现实却是作为民族利益的表达者、维护者的国家与民族并不能完全一一对应,二者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路径诸方面具有本质的区别。由此形成了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必须面对多民族治理的难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提升民族治理绩效具有显著优势,即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了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民族治理格局,这种治理模式不仅能够很好地兼顾内地与边疆“两个大局”,而且能够有效调节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防止两级分化,为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奠定物质基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以及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或倡议的实施,民族治理绩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新时代我国民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逐步推进,显著的民族治理效能必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民族地区党的思想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归。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是推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代表,因而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极大地凝聚和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固然以马克思学说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但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继承者和发扬者的角色并没有改变。浩然正气、悲悯情怀与解放全人类的理想完全契合。[9]
党的领导的根本是思想领导,核心是政治领导,关键是组织领导,其中党的思想领导是党的全部领导工作的灵魂和基础。[10]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不同时代产生了一系列不同的理论成果。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具有中国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因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最大的思想理论共识。这种理论成果一经武装群众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灵魂和核心作用。从而形成各民族共识,有效凝聚各方力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见,加强民族地区党的思想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因而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合理内核”,为全国各族人民共铸精神家园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此外,要正确认识宗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文化的灵魂,宗教在民族认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必须处理好党的思想理论与宗教的关系,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强党的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民族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与民族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他们不仅是民族地区群众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而且是民族地区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消除民族群体中消极因素的重要实施者,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性因素。民族地区党的领导主要通过党的干部和党组织实现,这就必然要求不断增强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工作能力和党性意识。民族群众对国家的感知首先从党的干部中获得,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成为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第一印象。由此可见,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是关键。党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执政地位、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现实危险的存在,民族地区仍属于发展不充分这一特点的影响和制约,就使得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科学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为多样复杂。由此可见,民族地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首要的是加强民族干部的思想建设。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应立足中国国情,汲取全球化时代世界多民族国家民族治理经验教训,不断创新民族治理方式,发挥我国民族治理传统优势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共治共享的主体间性视角进行分析。但新时代全面加强党对民族事务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向。未来在结合中国历史经验基础上,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全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少数民族民生,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突破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