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国际旅游岛龙狮文化产业开发与存在问题研究

2020-02-25郭晓红陈冬冬

山西农经 2020年24期
关键词:龙狮剧团文创

□郭晓红,陈冬冬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03)

近年来,海南龙狮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已经初步形成。依托文旅融合的新形势,综合性发展龙狮文化运动,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提供有效的地方文化产业助力,同时也推动了海南龙狮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从发展实际来看,受制于基础设施、发展模式等束缚,海南龙狮文化产业在具体探索过程中仍旧存在明显的问题,龙狮文化产品供给与社会需求符合度相对较低,影响了该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1]。

1 海南国际旅游岛龙狮文化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扶持能力有限

近年来,随着龙狮文化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对龙狮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并加大海南龙狮文化宣传力度,积极开拓龙狮文化演出渠道,加大对龙狮文化剧团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为了推动龙狮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政府组织成立了龙狮文化产业基地、龙狮文化学会等。海南龙狮文化产业的主体依旧是各个剧团,剧团在经营上存在资金短缺、人才不足、传承断代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质上只能通过各个剧团的市场经营才能够解决,政府仅能起到一定的扶持作用。

此外,还存在着龙狮文化产业与保护工作不系统的问题,未根据龙狮文化的需求出台政策,如人才短缺方面,政府尚未出台相应政策,只是给地方剧团提供演出、经费支持,扶持点相对较少。

1.2 演出场所不足,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对于龙狮文化产业来说,演出场所是观众感受龙狮文化魅力的主要空间,演出场所是否充足直接影响龙狮文化的传播力度。经营管理的理念直接影响剧团的发展情况。作为龙狮文化产业的主体,剧团发展受到影响必然会造成整个产业发展出现问题。龙狮文化演出场所主要受天气情况及基础设施的影响。海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节性降雨相对较为集中。流动演出场所基本都在室外,一旦降雨就会影响观众数量,影响演出正常进行,造成演员收入不足,进一步影响龙狮文化本身的发展和传承。

从经营管理理念上来看,当前海南3家主要剧团虽然已经逐步提升了自身的管理能力,但是整体管理呈现粗放的特点,家族化管理色彩较浓,并且各个剧团之间存在恶性竞争,进一步影响了龙狮文化剧团的发展[2]。

1.3 人才支撑不足

龙狮文化产业不仅需要场地、曲目创新支持,也需要龙狮文化创编的支持。从文化产业层面来说,内容是整个传承的关键环节,内容缺乏创新和适应能力,会影响传承的效率与质量。实地调查来看,当前的龙狮文化民俗运动创编主要是老一代演员随机创编,创编依托固定性较弱,整体创编能力不足。同时,缺乏现代化曲创专业人才,如经过高等教育的专业编剧人才、舞台指导人才等,造成龙狮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现代化内容的支撑,同时缺乏专业指导,影响传承的质量。从人才培养来看,海南国际旅游岛当前还没有专业性的龙狮文化创编人才培养机构,整体龙狮文化创新能力不足。随着传承人老龄化,老一辈龙狮文化艺人相继退出舞台,该地区龙狮文化创编人才出现断层,导致龙狮文化演出内容重复,影响观众的观看兴趣。

从龙狮文化产业来看,演员素质与水平发挥有直接作用。如果演员有较高的素质与能力,能够提升表演的可观看性,从而推动龙狮文化品牌打造。从当前各个龙狮文化剧团的演员来看,虽然也有着综合能力较强的“台柱”,但数量相对较少,呈现出演员总体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与问题,这也是该地区龙狮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龙狮文化演员水平低主要由3方面导致。一是该地区龙狮文化演员多数未经过专业化和系统化培训,本身起点相对较低。二是海南国际旅游岛龙狮文化演员的学历水平相对较低,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造成演员学习能力相对不足。三是龙狮文化产业有明显的家族传承、圈子传承,部分演员来自家族与圈子之外,难以学习到龙狮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1.4 内容缺乏社会适应性

龙狮文化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成为了传播海南地区文化的一种渠道,肩负了满足社群大众文化生活需要的责任。但是,由于当前龙狮文化剧团本身的盈利需要,只能在民俗剧目中突出娱乐化功能。现代观众群体审美水平提升,过去的内容难以满足中青年观众群体的审美需要,造成中青年观众群体对龙狮文化的兴趣不足。从龙狮文化的剧目来看,主要有3种剧目背景,即依托封建文化的故事背景、依托地方乡俗故事背景及依托各种政策背景。这些剧目类型对老年人群体来说有较大吸引力,但是对中青年群体来说吸引力比较低[3]。

1.5 产业延伸不足

龙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条。龙狮文化分布与地理环境相关,存在分布不均、独立性较大等问题,加上经济水平的影响,当前该地区龙狮文化产业链条仍旧不健全,造成传承过程中的短板效应。该地区多数居民仅把龙狮文化视为自娱自乐的方式,而不是将其作为生存发展的依托。龙狮文化演员收入本身较低,进一步导致多数民众对龙狮文化的学习积极性与发展积极性不足。从龙狮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来说,应当包括民俗运动生产、民俗运动宣传、民俗运动表演等内容,但是该地区龙狮文化产业链中仅涉及民俗运动表演与生产,宣传能力相对较为缺乏。在民俗运动生产与表演中也有专业化较弱的问题,进一步影响了龙狮文化产业链质量。

1.6 缺乏对外宣传

龙狮文化作为地域性文化类别,要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与产品支撑,就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推动龙狮文化品牌形成与发展。但是就当前来看,海南龙狮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对龙狮文化本身的宣传,影响龙狮文化品牌打造。部分龙狮文化产业主体在宣传过程中缺乏全方位传播与宣传的意识,缺乏产业传播矩阵的搭建,而是通过地方传统媒体渠道、人际传播等方式宣传,龙狮文化传播的范围与广度比较狭窄。

此外,在调查中发现,海南省虽然已经成立了民间龙狮文化协会,但是协会本身传播能力相对不足,缺乏专门的传播人才和多元传播路径,进一步影响了龙狮文化的整体宣传[4]。

2 海南国际旅游岛龙狮文化产业开发路径与策略

2.1 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打造“开发+传承”体系

从龙狮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政策为龙狮文化产业与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龙狮文化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海南的一张名片。因此,海南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健全支持体系来引导龙狮文化产业构建“开发+传承”体系。

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大对龙狮文化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支持,调动社会群体对龙狮文化创新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围绕创新成果,引导龙狮文化剧团、地方媒体进行宣传,提升龙狮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拓宽龙狮文化传播与传承。同时,政府应当鼓励民间资本注入龙狮文化产业,解决龙狮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2.2 优化产业育人,健全龙狮文化人才培养体系

加大龙狮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力度,可以依托各个剧团,加快培养龙狮文化创编人才、专业指导人才,健全龙狮文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人才培养,拓宽现有龙狮文化的表现形式,积极融入现代化元素,以中青年观众群体的需求为基础,对龙狮文化表演形式进行多元创编。例如在龙狮文化戏剧的背景上,可以现代青年的求职、就业、发展为背景,提取中青年群体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龙狮文化创编,能够提升龙狮文化的丰富性,有效吸引中青年群体关注,提升龙狮文化对中青年群体文化需求的满足能力[5]。

2.3 结合社会需求,丰富龙狮文化运动的内容与形式

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龙狮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不仅体现在龙狮文化本身的形式相对单一,也体现在其经营方式与演出方式的单一。对此,应当丰富龙狮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推动龙狮文化产业能力提升。对此,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推动龙狮文化演出形式多样化发展。龙狮文化在演出形式上相对单一,在龙狮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积极拓宽龙狮文化演出渠道,丰富演出形式。例如将龙狮文化融入到节日、节庆和会展中,创新演出形式。

其次,推动龙狮文化与地方旅游结合。将地方旅游与龙狮文化融合,突出龙狮文化的传播。建设以龙狮文化为主题的公园,不仅能够提升群众对龙狮文化的接触,还能借助地方旅游的基础设施进一步释放龙狮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实现融合发展。

2.4 借力文旅融合,开发龙狮文化系列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不仅是文化本身的一种标签与时代化产物,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载体。文创产品开发能够带动文化产业主体的盈利能力,进一步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的非遗文化传承过程中,加大了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力度,依托文化本身采取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故宫文创产品、陕西兵马俑文创产品在开发与营销过程中,不仅有效提升了景区收入,拓宽了景区产业链,也逐步将文创产品打造成景区文化的品牌,使更多群体通过文创产品加深了对景区文化的认识。海南龙狮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通过文创产品开发的形式,依托地域旅游发展,将龙狮文化实物化,推动龙狮文化产业更好地发展。

一方面,龙狮文化可以提取民俗中的各种角色特征,按照龙狮的类别加工制作成工艺品并在景区和网络上销售,通过工艺品销售来推动龙狮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另一方面,海南国际旅游岛可以将龙狮文化中的人物角色设计到地方特色产品的包装上。这不仅能够突出海南产品特色,同时可以拓宽龙狮文化产业的传播渠道,打造龙狮文化衍生创意产品系列[6]。

2.5 搭建龙狮文化传播矩阵

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网络打破了传播的地域限制,同时提升了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与及时性,能够使一种内容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宣传,提升传播效率。龙狮文化产业与网络传播有明显的适应性。通过网络传播,能够使龙狮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向更广阔的群体,提升龙狮文化的影响力。同时,网络传播是现代经济的一项重要构成,通过网络传播能够推动龙狮文化产业链条完善,打造“网络传播+宣传”“网络传播+带货”等矩阵,进一步提升龙狮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7]。

一方面,龙狮文化在网络传播矩阵构造的过程中,要形成自下而上的形式,以各个民间戏剧团为主体、政府和媒体为辅助,搭建多元化的传播矩阵,提高传播效率[8]。

另一方面,各个戏剧团要充分利用当前的网络传播渠道,结合龙狮文化的内容,形成一次生产、多元传播的体系。各个龙狮文化剧团可以利用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搜索引擎等形成自身的传播矩阵[9]。

在构建好传播矩阵后,要积极拓展传播版块与功能,在宣传龙狮文化的基础上带动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在短视频传播过程中,可以发挥“短视频+直播”的作用,促进地方农特产品、文创产品营销,进一步推动龙狮文化产业的发展[10-11]。

2.6 推动龙狮文化产业品牌建设

现代文化产业更需要品牌特色。当前,在龙狮文化传播过程中,虽然已经形成了地方口碑与品牌,但是品牌影响力相对不足,与龙狮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不相符合,在走出地域范围后,难以发挥出品牌的作用。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品牌打造出核心观众群体和核心传承群体,能够促进传承本身更好地发展[12]。

一方面,龙狮文化产业在品牌打造过程中,要发挥整个行业的作用,通过行业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在更广的层面上突出龙狮文化。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健全龙狮文化学会组织,发挥龙狮文化学会组织在品牌打造过程中的资源调动与整合作用,优化龙狮文化品牌打造过程[13-14]。

另一方面,龙狮文化的品牌打造需要逐步走出“民俗运动”的界线。通过将龙狮文化与地方行业融合,构建龙狮文化品牌阵营,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龙狮文化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展示。政府可以将龙狮文化作为一种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打造出城市特色,实现龙狮文化品牌化。

3 结束语

海南国际旅游岛龙狮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把握品牌发展趋势,推动龙狮文化从地域性走向国际性。同时,要发挥政府引导、产业主体自主创新探索的作用,形成健全的行业育人体系,加强龙狮文化人才培养力度,提升龙狮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提升龙狮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助力。

此外,要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探索与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行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开发相应的文创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主体的盈利能力,实现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龙狮剧团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儿童龙狮》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儿童龙狮》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