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途径探索

2020-02-25焦桂云

山西农经 2020年24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战略农业

□焦桂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二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 巴音郭楞 8413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大量农村劳动人口涌入城镇,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较为落后,阻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国家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问题作为核心问题,以优先发展农村、农业为主要战略目标,为国计民生发展奉献力量。纵观社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农业对刺激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是保障我国农业地位、促进农业平稳发展的关键策略,既能凸显农业地位,又能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1 农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

1.1 农业是各项社会活动的基础保障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为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提供最基础的物质保障。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历经了第一产业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发展阶段及第三产业发展阶段。虽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但第一产业始终未被人们忽视,依旧是最重要的保障型产业[1]。

在20世纪之前,有些人认为一旦人们的收入有所提高,食物消费比重就会下降,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推动国家发展。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无论在任何时候,农业都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不能因食品消费比重下降就忽视农业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应优先发展农业,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1.2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人类生存与发展都以农业作为保障。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跨度,再步入现代社会,都需要农业的支持。农业产值高低直接决定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1.3 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坚实后盾

近年来,在我国不断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比重日益下滑,因此一部分学者认为,农业地位也会呈现下滑趋势。但是经过研究与分析可以发现,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呈现上升趋势。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后盾力量,是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2]。

2 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农业的主要途径

2.1 保障农业基础地位

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既能保障农业的发展地位,又能促进传统农业转型,为传统农业提供新机遇。基于此,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优先发展农业,将其放在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反复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助推农业与非农业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3]。

2.2 有效调整农业生产要素

分析农业发展现状,找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经济、信息及科技等多种现代生产要素,全力培育农业品牌,完成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构建健全的农业发展机制,促使劳动力、土地、资本双向流动,实现农业与非农业自由转换[4-5]。

与此同时,积极吸收现代农业要素,广泛拓展市场渠道,招收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接纳社会资本。另外,需要适时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从而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3 深入发掘农业功能

当前,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农业供给,却忽略了农业拓展。在这种状况下,应该根据现状合理制定对策,提高农业增收功能和增效功能。例如可以大力开发农业的文化功能,为农业企业发放绿色补贴,以此提高农业价值,促进农业新业态发展。同时,要让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多种模式提高农业企业的增收能力、增效能力[6-7]。保障粮食稳定生产和供给,加大体制创新力度,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此外,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产业体系,促使农业供给进一步满足农业发展需要,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科学处理各种农业关系

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作用,就要恰当处理各种农业关系,保障各种农业模式顺利发展。

首先,乡村振兴及新型城镇化关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高效对接,在稳扎稳打中加速城镇化进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提供保障,协调农业、农村发展的关系,使农业生产顺利开展,使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其次,乡村农业及非农业发展关系。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发展多功能农业是大势所趋,能为农民提供种植思路,使农民增收[8-9]。基于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正确处理农业和非农业的关系,保障二者协调发展。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鼓励创办农业企业,加大力度调控非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发展。

再次,传统农业与新型农业关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综合式乡村发展方式更受欢迎,因此应积极处理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关系。在处理这两种农业关系时,需把握资源优势,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从而提高农业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2.5 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在创新现代农业科技时,应投入大量资金,从而使农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及社会需大力保障农业创新,加强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并引导人才返乡创业,为其提供补贴。与此同时,应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合理分配收益[10-11]。此外,在推广及构建农业服务体系时,应制定长期推广方案。注重提升现代农业推广者的素质,为农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带动农民收益持续增加。在创建农业服务体系时,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树立服务意识。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服务农业,从而提高当地的农业水平。

2.6 优化乡村治理,创新现代农业网络

如今,农村社会治理已经步入新阶段,逐渐形成了由多元自治主体参与的德治、法治、自治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治理效果十分显著。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创新现有农业网络[12-14]。

首先,要提升自我评估意识,充分挖掘优势,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新挑战、新机遇[15-17]。

其次,要做好农业定位。强化农业定位,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从而避免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

再次,要构建现代农业创新风险基金。保障对现代农业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促进现代农业协调发展,为后续农业改革做好铺垫,发展多样性、多功能农业模式[18-21]。

3 结束语

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定的意志。农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只有保障农业良性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因此,需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科学调整农业发展方案,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及提高农民幸福感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建设美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战略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