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动画的成人化叙事倾向及影响

2020-02-25林琼萍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成人化弱者童真

林琼萍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文化艺术创意系 福建漳州 363000)

动画作品成人化即站在成人立场,从成人角度出发,以成人眼光、行为、思维为起点制作而成的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动画作品。现今不少动画节目中都融入了成人因素,成人化趋势严重,充斥一些不健康因素,使得儿童权益受到侵犯,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一、中国动画“成人化”叙事倾向表现

一是成人消费理念以及等级观念明显。在一些动画作品尤其是部分少男少女类型的动画中,主人公往往被塑造为偶像式人物,强化奢华场面以及剧情的设计,在具备吸引力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向儿童展示了等级、门第以及金钱万能等不正确的观念,对儿童三观的形带来误导,忽视了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二是性别社会化定位明显。一些国产动画作品,有些片段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分类化,对儿童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1]。比如《喜洋洋与灰太狼》在许多场景就从成人角度对儿童社会角色进行了定位,潜移默化中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是值得人们关注的。三是教化痕迹明显,儿童兴趣淡然。比如国产动画作品《中华勤学故事》等其教化性明显大于娱乐性,使得不少儿童对此兴趣淡然,很是排斥,导致受众流失。与此同时,一些儿童会误认为观看动画可学到知识,进而忽视了书籍以及老师在其知识获得上的重要作用,从而影响其阅读以及认知能力。四是青春期心理刻意描写甚至歪曲。青春期通常指11~18岁这一年龄段,而部分儿童动画作品会将青春期男女的心理放在11岁以下儿童动画角色上进行描述,甚至将少男少女之间对异性产生的正常好奇或者是倾慕之心上升到爱情高度,使原本童真烂漫的儿童提前接触到异性情感,不利于儿童正常健康的成长和发展。五是不健康信息较多。动画片《虹猫蓝兔》《果宝特工》等,色情、暴力以及脏话充斥其间,对儿童发展和成长极为不利。六是情节以及结构高度一致。《喜羊羊与灰太狼》很多集都是相似的情节:强者欺负弱者,弱者深陷险境,但是弱者通过自身的聪明才智给予强烈的反击和抵抗,最后弱者成功摆脱强者并使其得到惩罚。就主题而言,弱者打败强者是不符合常理的。相似的情节给人这样一种感觉,成人为获取利益而选择部分模板性复制品消耗以及浪费儿童时间以及精力,就这一角度来说,它和儿童利益以及需求是不相符的,是明显具有成人化特征的。

二、中国动画的成人化叙事倾向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成人化”叙事方式意图通过一部动画片将各个年龄段人群都扩展为受众,让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在动画叙事中融入“成人化”,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例如《狮子王》(美国)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小狮子辛巴和它的朋友们,历经千难万险,成为草原王,历尽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即对自然平衡法则进行维持。该主题思想既使未成年人为之信服,又让成年人心灵为之触动[2]。因此在“童真”基础上融入些许“成人”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动以及扩展受众,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消极影响。目前我国不少动画创作人都喜欢通过成人思维揣度儿童思想,进行动画内容的创作,从而出现很多儿童不喜欢、备受家长质疑的动画作品。具体不良影响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打破儿童自然成长状态。童年本是最为单纯而又美好的时代,无成人世界里的斗争、攀比、奢侈以及男欢女爱等,它像一张白纸,循序渐进中勾勒出一幅完美的画面。但是电子媒介尤其是成人化动画的介入,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让儿童提前看到了暴力与犯罪、男女欢爱以及丧礼等这个年龄段不应该接触的内容,使得儿童自然成长状态得到了破坏。2.童年提早结束。目前很多儿童价值观出现了偏离,即使是小学生中也充满着浮夸以及攀比的不良风气,成人间互损时用的“脏话”成了一些孩子的口头禅,若有的孩子不知道这类“脏话”则还会受到其他孩子嘲笑。孩子参加某类型比赛不再仅仅是为了参加而参加,而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了奖品,或为了向人炫耀,或为了提升职务等等。3.提前接触异性情感。不少动画片涉及异性情感,有的动画片甚至隐秘地揭示了“性”这一话题。4.目睹一幕幕不道德现象。不少动画片中都出现了成人之间的斗争以及不道德现象,对此有关部门应严格审核,提前将一些对儿童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的动画或者是其中的某些片段或台词删掉,而不是通过这类情节或台词来吸引观众。

三、儿童动画“成人化”倾向不良影响的解决措施

(一)对童真以及成人化进行有效结合。在动画制作中,不管是童真还是成人化都无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二者并不矛盾,最重要的还是“度”和方式方法,有利于主题表达的“成人化”均是好的。国产动画应努力制作出受未成年人青睐且内容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作品,另一方面还要能激发成人内心久违的童趣以及纯真,这才是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应该具有的样子。

(二)动画应以娱乐为主。很多儿童观看动画仅仅是为了娱乐。现今不少动画“寓教于乐”,借此对儿童开展说教,这明显违背儿童的需求。如果本国动画制作不足以吸引受众,那么受众只能将目光转向境外。而对境外动画仅仅通过“堵”是明显不够的,还应提高我国动画制作水平,以娱乐为主,以吸引更多受众。

(三)对动画进行分级。对动画进行分级有反对者也有支持者,反对者认为分级会为儿童查找不良信息带来方便,还有可能为一些商贩获取不良利润提供可乘之机。但是动画分级从总体上来说,能让儿童监护者有一个正确的参考,能纠正监护人错误观念,即凡是动画儿童就可观看,因此动画分级有利于家长更好地对儿童进行指导和监护[3]。

(四)做好播出时段管理。根据动画内容等级确定播出时段,这是对内容审查后的二次审查。在所有涉及动画的频道中,每个季度国产动画最少应占60%的比例,专门的少儿以及动画频道必须在黄金时段即每晚19:00~22:00之间适度播放部分国产动画。此外可参考国外相关经验,采取收费方式对各级别内容的动画进行专门频道开设,从某种程度上可拦截部分儿童不宜观看的动画,还可为监护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五)监护人以及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以及学校是孩子的引路人,二者应积极配合,既要为儿童在动画观看方面提供正确的指导、加强监督管理,又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生活更加充实,避免其成为动画附属品;积极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增强其分辨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抵御不良信息干扰。

猜你喜欢

成人化弱者童真
爱上游戏,回归童真
强者和弱者
“想东想西”展童真
快乐作文,童真表达
弱者
奇趣童真 欢乐亲子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跨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者保驾护航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弱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