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先词时间意象的艺术特点
2020-02-25任映雪
任映雪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0)
清末词学家陈廷焯在《词坛丛话》中评价张先词:“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秒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1]在《白雨斋词话》中又说:“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2]提起张先的意象,“影”意象最为出彩,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引《古今诗话》:“人皆为公张三影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3]张先词中“影”这个意象的运用,使他词中的其他意象淹没在其光环之下,不曾被深入研究。其词中的时间意象如同“影”意象一样,具有丰富的价值,他在运用时使用多样的写作方法去表现时间的流逝和特质,张先词的情深意切也在时间意象中有所体现。
晏殊词中绝大部分作品内容是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绪,例如“无穷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词忽略对女性容貌的描写,而着重写主人公的恋情。晏殊的词是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张先词中大部分是唱酬送别,张先的词风与韦庄一脉相承[4],不注重具体事物的刻画,讲究突出事物风神。张先词使用了许多艺术手法,运用独特的意象来构建他的词世界,因而他的词便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1 注重锤炼警句来体现时间
西晋时期,文人已经意识到警句对文章的重要性,陆机在《文赋》中云:“或文凡理富,而言不指适。极无两致,尽不可益。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5],主张通过警句来凸显文章的主旨,但一篇文章中又不能处处为警句。张炎在词源中亦云:“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数十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意始佳。”[6]宋初不少词家创作的词句遣词精当、含蕴深厚,皆可称之为警句。
张先尝试“以小令做法写慢词”,因此他在词中注重警句的锤炼,也极为注重作结句的锤炼,并且以灵动的警句来增添词作的韵味。沈义父《乐府指迷》谈指出:“结句需要开放,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尾最好。”[7]他在《剪牡丹》(野绿连空)“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这两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词人前面听到琵琶声,幽思涌上心头,便有了末句的以景抒情,词人在空荡荡的江上,望着夜晚的月亮,回想到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场面,用琵琶声激发凄清幽怨的情感。张先锤炼警句也凸显了时间变化。如《少年游》下阕:
红叶黄花秋又老,疏雨更西风。山重水远,云闲天淡,游子断 肠中[4]。
词人用“红叶黄花秋又老,疏雨更西风”两句描写了时间即秋季,用自然景物的季节变化来表示,枫叶红透菊花盛开,这是深秋时节,词人用一个又字表明时间还在不断流逝,“秋又老”是说秋意越来越浓,快临近冬日了。后句一个更字用得极秒,秋雨正潇潇而下,一重秋雨一重寒,此时西风又紧接着来凑热闹,风雨交杂,一个更字显得悲凉至极。张先锻炼警句而将时间的流逝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后面三句做好了铺垫,透出了词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张先锤炼警句又使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对后来晏几道、秦观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2 大量使用题序来体现时间
张先在词中大量用题序,将日常的生活引入词中,丰富了词的写作题材,同时直接影响后世词人在词作中采用题序的写作手法。在宋初词坛,词人较少使用题序,张先大力进行尝试,成为北宋第一个大量运用题序的词人,在他的词中有52首词有题序。张先的题序呈现出散文化的趋向[8]。张先词的题序有长有短,最短的仅两三字,大都表示地点,如《天仙子》(醉笑相逢能几度)题序云“别渝州”[4],《木兰花》(去年春入芳菲国)题序云“去春自湖归杭,忆南园花已开,有‘当时犹有蕊如梅’之句。今岁还乡,南园花正盛复为此词以寄意。”[4]此序有38字,其中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创作缘由以及词意。张先的题序大多交代写作时间、地点、原因、相关人物等,其中记录了时间的题序有10首。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直接交代时间;二是通过节日间接点明时间。
词人在题序中直接叙述时间并交代了地点。如《河满子》(溪女送花随处)题序为“陪杭守泛湖夜归”[4],交代了写作缘由和时间即陪杭守(陈襄)泛湖,到晚上才回来。又如《泛清苕》(绿净无痕),题序云“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4],此时为熙宁八年(公元1705年)的正月十四日,从题序可知,正月十四词人与李泽泛舟游吴兴湖上。正月十四在浙江有习俗为试花灯,吴兴指湖州,为了准备正月十五的上元宵节,汉族民间和朝廷都会在这天搭建灯棚,悬灯结彩,并做一些游艺节目活动,成为“试灯”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词人与友人因此出门泛舟,欣赏美景。这首词就是围绕正月十四的所见所闻所写。再如《玉联环》(来时露裛衣香润)题序“南邠夜饮”[4]交代了写作地点为南邠,时间为夜晚。
词人在题序中也运用节日或节气来间接点明时间。如《南乡子》(潮上水清浑),词人题序为“中秋不见月”[4],这里点明时间为中秋夜晚,根据此词文意可以知道,不见月并不是真的没有月亮,而是无人陪词人赏月的无奈之笔。又如《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题序云“乙卯吴兴寒食”[4],由乙卯可以推知此词也是作于神宗熙宁八年,词人特地提到寒食,既是来表示具体的一天,也是为了告诉读者,他这首词写作时的心情。寒食节,即清明节前一日,临近祭祀祖先的日子,但是大家除了思念先人,同时也对当下的生活十分满意,全词都处于一种享受生活的情境中。《菩萨蛮·七夕》两首都勾勒出七夕节日。
3 用对比的手法来体现时间
张先在词中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来表明今昔差异,他在词中以对比手法来表现时间流逝而时世不同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一首词内部进行对比,如《木兰花》(去年春入芳菲国):
去年春入芳菲国。青蕊如梅终忍摘。阑边徒欲说相思,绿蜡密缄朱粉饰。归来故苑重寻觅。花满旧枝心更惜。鸳鸯从小自相双,若不多情头不白。[4]
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去年芳菲国的春天景象,而今岁还乡,正好又赶上,这里景物没有什么变化,词人在这首词中其实是心境的对比。去年的词人看见青梅便将其摘下,用“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且边走边向青梅诉说着自己的相思。而这次又回到这里,又看见了青梅,而此时并不忍心将其摘下,“花满旧枝心更惜”,再次回到这里,词人对青梅有了更多的怜惜之情。词人此次回来其年岁已高。
二是几首首词之间进行对比。如词人创作的《玉连环》(南园已恨归来晚)、《木兰花》(去年春入芳菲国)以及《虞美人》(苕花飞尽汀风定)这三首词之间有着时间的连续性,既相互对比又相互衬托,《玉连环》写于熙宁七年(1704)。《木兰花》(去年春入芳菲国)是在《玉连环》之后创作的,词人第一次来到南园看到了如梅花一般的花朵,词人或许未曾去了解这是什么花,故而有“当时犹有蕊如梅”[4]这一句,这表明词人去年于芳菲国中所见之花的外表状态,词人与友人一起赏花,而今年自己独身一人来此游赏,现在却没有这种花盛开,两年时光流逝,世事截然不同。而到《虞美人》(苕花飞尽汀风定)这首词创作的时候,词人则写道:“南园花少故人稀。月照玉楼依旧、似当年”。[4]第三年有人离散花更少,只有明月似当年,词人的三首词在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对比中展现了他对心境由开心到失落的变化。
4 用民俗场面来凸显时间
张先更加注重民俗的场面,主要用民俗体育来进行展示,例如赛龙舟、踏青、荡秋千等活动。其中踏青、荡秋千是我国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他的词善于用民俗活动的进程来凸显时间。如《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4]。
这首词描写的是寒食节的场景,词人用寒食节活动的切换来凸显出时间的变化,白天的活动是赛龙舟和荡秋千,这些活动进行的地点是芳草丛生的小洲,时间一点点过去,活动的进行使人们忘记了日暮,活动的结束意味着傍晚的降临。“笙歌”是宴会的标志,古人一般在傍晚开始宴饮,而后词人又说道“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词人在这首词中用赛龙舟、荡秋千、踏青、笙歌、月色勾勒出了时间的变化。张先这首词中,上片写人,下片写己;上片写闹,下片写静。上片全是骈句,下片全是散句。前半部分是一幅欢快的民俗,后半部分则抒情。他这种上下片相反而对应的写法在宋初极具特点,我们可以用与他同时的另一位词人的作品略作对照,这样更能看出张先的独特。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中就是与张先的写法完全相反,这两首作品都试图表现出春末的自然和社会风俗民情,张先词中的景物描写仅仅只有末尾两句,美的空灵;而晏殊则是整个上片都描写自然景物,民俗风情仅仅只截取一小部分,他身居高位,政务之余的闲暇时光更愿意接近和欣赏静谧美好的自然特色。张先的官位相对较低,他也更加注重民俗,所以选取了暮春时节既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既描摹出了民间欢快热闹的生活画面,也表达了作者沉浸于这个环境的欣喜之情。张先词中的民俗场面描写,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综上所述,张先的时间意象及其独特的文化意蕴,让张先的词更加丰满,它们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张先词的内容,并且也更加形象的传达出词人的思想情感。张先词上承晏、柳,下启苏、秦,在词史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清末词学家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大抵北宋之词,周、秦两家顿挫沉郁之妙,而少游托兴尤深,美成规模特大。子野词,于古隽中见深厚。[9]”堪称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