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干预策略

2020-02-25杜中兰

卷宗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中职评价

杜中兰

(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课堂教学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课堂教学质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至关重要。但是课堂问题行为长期且广泛地存在于中职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活动及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减少课堂问题行为对于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 意义。

1 课堂问题行为的定义及影响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的某种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正常教学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它使课堂教学不能继续,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当前,在各类中职学校,由于学生来源的特殊性,造成课堂问题行为相对比较集中、多发,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破坏课堂气氛,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对中职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探究,不仅是构建职业学校高效课堂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现实教育问题,更是对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关怀需要。

2 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及分类

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上课迟到、早退及旷课;课堂上玩手机,主要是通过手机玩游戏、听音乐和聊天等;课堂上随意吃零食、喝饮品;课堂上睡觉、看课外书目;课堂上语言顶撞任课老师;小声讲话;不做课堂练习;听耳机;鹦鹉学舌(老师讲一句,跟着讲一句);照镜子;随意走动;不带课本……以上种种,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一般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型问题行为,即攻击型;一类是内向型问题行为,即退缩型。外向型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做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故意顶撞教师,破坏班规校纪等。内向型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发呆等注意分散行为;害怕提问、沉默寡言、孤僻离群等退缩行为;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等神经过敏行为;胡乱涂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

3 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策略

3.1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人际合作,将课堂还给学生。只有当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才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行为。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策略很多,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是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课堂行为往往受到学生智力水平、认知风格、情绪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只有中职生改变个人意识,提高思想境界,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课堂问题行为。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较多,主要原因还在于不知所学知识对自己未来职业的益处,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个人未来规划,通过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清晰未来职业所需素养。帮助中职学生评估自己的目前水平和目标之间的距离,激发中职生为实现个人目标而改善个人课堂问题行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此尽量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与练习实践操作能力,为个人就业做准备。

3.2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不适中、组织不合理、内容的枯燥无味,都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优化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必须要适中,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都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组织安排,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教学内容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积极投入,相反,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会令学生感到厌倦,产生反感,引起焦虑,从而引发问题行为的发生。在设置课程内容时,要根据现代新课程教学理论,坚持活动介入教学,以“活动促进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教学,尽量挖掘教材中的可实践的活动因素,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活化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素养,使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而不是以问题行为的方式。如此,就会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3.3 教师采取“巧”管理

所谓“巧”管理,就是教师要有相应的教学机智,在遇到某些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要有正确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说,在讨论问题时,某位学生固执的坚持他的一种错误观点而耽误了教学的进程,这时,教师就可以对这位学生说:“你发现的这一问题很好,下课以后我一定再和你一同来讨论,现在先让我们来进行后面的学习。”此外,鼓励课堂上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利用正面的支持和强化来相对弱化课堂上的不和谐因素,使学生在正面力量的感染下,积极向良好的行为习惯靠拢。也可以利用暗示的方法,调控学生的课堂行为。当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严重时,教师可以采用暗示的方式,如眼神交流、手势或走下讲台在教室里巡讲等,解决这些问题。适时适当地使用幽默,当面对学生的一些故意行为时,教师最好不要动怒,应试着以轻松幽默的语调来处理,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松弛下来,不好意思再与教师作对。

3.4 注重情感教育,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专家调查发现: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乡镇中学,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或来自单亲家庭,从小家庭教育有所缺失,养成懒散、没有责任感、自控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坏习惯。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学习重要性的教育,使他们明确在职校学习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进行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细心、耐心地引导,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要耐心启发他们,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抵触情绪。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爱心,尤其要关心“差生”或“后进生”,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因为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是缩短师生之间心灵距离的催化剂。另外,可以利用课间和晚自习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敞开心扉,倾诉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信赖教师、尊重教师、尊重课堂,建立乐学、乐教的温馨教学课堂,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

3.5 建立家校联动的合育模式

为了更好的预防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要建立家校联动的合育模式,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足够的家庭关怀,时刻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不容一丝懈怠;另一方面,建立家庭和学校联动的合育模式,以便教师、家长双方能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大降低课堂不良行为。家校合作,以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为基础,双方相互配合,合力育人。通过家校合作,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两方面的教育,这两方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各显特色的,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家校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创设文明、乐观、向上的育人环境,以高尚的师德形象和正直的父母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始终受到正面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

3.6 改进考试与评价体系

考试与评价体系对教学起着导航的作用,但过去的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评价往往会打击部分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积极性,从而引起他们的消极情绪,产生问题行为。要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使学生从内心认可现有课程及课堂教学,就要设计一套适用的考试与评价体系。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智能倾向,因此,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设计考试与评价体系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优势、长项,使他们树立自信,摒除自卑;广开渠道,多种方式进行考试与评价,“不拘一格评人才”,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形成全程评价,促使学生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学习习惯;师评、自评、家庭评价相结合,全方位参与评价,既使评价更公平公正,又使学生学会了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总之,一套正确的考试与评价体系,能使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发生转变,不再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一个包袱,一件苦差,而把它看作是一种追求和责任。如此,能够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减少挫折和焦虑,也随之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预防控制和解决问题行为的策略有很多,以上这些干预方法,能有效帮助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总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职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转化是中职学校教育的一项日常工作,对教师来说,课堂环境氛围的好坏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中职学校教师还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从多方面去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中职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