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0-02-25吕晶
吕 晶
(吉林省磐石市石咀镇中心小学校,吉林 磐石 132300)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专业且主要的德育教育课程,在课标要求下要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学生可以接受的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从小接受德育教育,在课堂上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1 渗透德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重要性
1.1 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得到丰富,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动力支持
在过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教学策略比较老套,教学模式特别枯燥、单调,教学过程书中的内容被老师用口述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理解不到位,只知道死记硬背,理解不了更深层次的内容。随着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德育教育开始逐渐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更多的生命变化,逐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运用自身的权利、履行自身的义务,如何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在社会上的平等权利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运用到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枯燥的理论内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2 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式,形成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
过去按照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会导致学生难以投入课堂情境中,不知道课堂学习的重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只能听老师灌输的重点知识和概念,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记住的知识也经常出现纰漏。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究更科学的教学策略,在课程中渗透和融入德育教育,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认知方式。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在不停变化,所以教师应该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渐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会更多道德、法律知识,提高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形成更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
2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开展德育教育
2.1 学习全新教学理念,重视德育教育
教师一定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脚步,积极改变原始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形成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还要重新改变和转换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地位,将自己改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员、组织者,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加强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例如,笔者在讲《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分享给全班同学后,让同学也补充说一说,再一起想办法,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足,才能取长补短,够更好地做自己。在学生激烈讨论评价结束过后,我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样不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留给他们充分思考的空间,还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明显改善。学生能够对自身有更全面的了解,并且树立了自信心,找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并想办法改进,也对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有了理解和尊重。
2.2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加德育教育渗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板块变成生动形象的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德育渗透能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讲《四通八达的交通》一课时,我在课前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加入了我们身边的现代交通视频,为学生展示了多种多样的交通,然后逐步引申到不同的交通方式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从而让学生会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出行,也让学生认识到祖国和家乡的交通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提高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3 结合真实案例,提高德育认同感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年纪小,不成熟,无法独立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会影响学生对德育的认同感。如果教师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学生不但听不懂,还容易厌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道德认识有偏差。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真实案例,让学生思考良好的道德品质对自身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 认识。
例如在讲授《大家排好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网络上的真实案例,如某地小学因为学生下课没有秩序下楼,导致学生发生踩踏事件,某商场购物者不排队购物,导致发生口角等,再组织学生体验不排队进班级和排队进班级哪种方式更快,从而让学生直观体验和感受排队的好处和必要性。再教育学生不排队不但会导致事故发生,还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做一个守秩序的公民。
2.4 联系现实生活,升华德育认识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学会如何生活,而在生活中,往往蕴藏着很多教育元素,艺术源于生活,教育也源于生活。教师不能只备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多关注社会生活,让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结合,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思考。
例如,在教授《大家的“朋友”》一课时,教师课前可以给学生留一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小区、村庄、街头、公园等地的设施,看这些设施的作用是什么。在课堂上,让学生讲一讲这些公共设施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再列出一些破坏公共设施的具体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我是否也破坏过这些公共设施?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反思。学生看到这些真实案例后,会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破坏公共设施会带来哪些危害。这正是学生德育认识的升华过程。因为教师选取的案例都是小学生最熟悉的,最常见的,所以他们学习的时候就会更积极感兴趣,对德育渗透的知识更容易掌握。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渗透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每个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时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每个学生必备的素养,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时,要多思考教学策略,用学生好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传授,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相信在每个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祖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