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博工作者的自我强化
——浅析文物及古建筑保护工作改革

2020-02-25严鑫才

卷宗 2020年30期
关键词:文博古建筑文物保护

严鑫才

(平和县文物保护中心,福建 漳州 363700)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中就文物保护体系搭建与完善、文物价值传播、保护传承体系及各项管理机制的建设做出了相应的具体规定。文化贵在传承,平和县文物保护中心与县博物馆作为保护珍贵历史文物及文化传承的基层组织,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文物的保护,更要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内部管理体系建设中,注重搭建科学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形成文物保护工作闭环,顺利推进文物保护工作进程。

1 明确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文物是一个地区、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见证,是文化科研的依据,是历史教育和爱国教育的宝贵素材。文物和古建筑本身凝结着某一个历史阶段的人文、历史、民俗与文化,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不同的阶段产生的不同文化思潮和文化体系,通过文物和古建筑风格进行外化展现。当时光流逝,当年的人早已不在,这些凝结在文物和古建筑中的文化便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文物的观赏、对古建筑的观摩,加强对历史文化及文明发展史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此外,文物本身除了观赏、学习和传承价值之外,还具有一个重要的作用——科研素材。作为历史的文化沉淀,可以为无数考古学家带来高度考古研究价值。通过钻研历史文物和史料,让后人更加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文化精髓。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融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本身是我国软实力的 代表。

深入了解文物保护的意义,是做好文博文物工作的前提,因此文博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历史文化积累和提高专业技能。就平和县内的文物及古建筑而言,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文博工作者首先需有意识地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对中国整体历史文化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积累与研究;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文博工作者应结合县志、地理及自然条件、各类古建筑的结构特色、文物种类等史料文化的知识学习,做到对县内的文保单位、重要文物及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了如指掌。地方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应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体系培训,促进文博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提升。

2 依托前沿技术,构建科学文物保护方案

中国文物保护初期阶段,以比较知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保护为例,1974年3月,秦始皇兵马俑在下和村面试,始于农民打井开垦。刚出土的兵马俑色彩艳丽,带有明显的朝代特色。但由于当时中国文物保护知识的缺乏,出入后的兵马俑迅速褪色,珍贵的历史文物因自然不可抗因素受到影响。但随着中国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在文物保护领域早已经突破重重关卡,面对各种复杂的气候、自然环境,对于文物的保护都能做到足够完善。而当下我们应该加强的,是依托于前沿科学技术,根据当地地域特色与文物保护机制,构建更加科学的文物保护方案。

首先,搭建文物数字数据库,在对文物进行信息处理与分类管理的过程中,参考多方面因素,对于文物的价值、信息、照片、史料文化等基础数据进行详细细致地录入,建立专属文物档案数据库。其次,对于需要修复的文物,邀请专家进行座谈论证。文物的损伤通常是不可逆的,只有文物修复方案足够完善与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文物损伤。第三,依托大数据,制定定期检测机制。文物保护的完善与否,时间是关键因素。早发现,早修复,其保护成果要远好于不可逆损伤形成后的修复。依托于建立的文物保护数据库,对定量文物和古建筑进行定期检测,文物规格、级别,古建筑的现状评估与影响条件预测等,将保护工作前置,确保文物及古建筑保护工作完善到位。

3 完善文物收藏设备,更新文物存放环境

当文物进入博物馆、文化馆等场地,受保护环境自然优于外界更开放的环境。但场内的文物存放安全性,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收藏文物的设备与工具,要根据文物不同阶段的需求而进行及时更新与优化;脆弱易碎文物,要特殊定制适宜的收藏空间,并在展览展示中,充分考虑可能对文物产生损坏的因素,进行提前预防;珍贵的古建筑,在参观过程中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和警戒措施;大型珍贵文物展览,对于场地、规模、人流量要进行合理把控。文物保护工作,很多情况下是实时工作,重视在工作进行过程中的细节,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作出应急预案,这对于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4 依靠民众保护文物,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无论博物馆还是文化馆,专业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只依靠工作人员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长城城墙刻字事件”“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事件,从国内到国外,即便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足够完善,仍然出现令人痛心疾首的文物及古建筑不可逆损伤。想要做到文物充分保护,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和加强场地监控尤为重要。文物保护有关单位及机构,应注重与当地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机构联合,定期举办文物保护知识普及讲座,在大型文物展览之前,对于参展文物充分熟知之后,对于参观群体要做足保护意识普及功课。文物展览场地,可依托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及监控系统,进行360度无死角监控,对于场地的消防安全与卫生清洁等细节,要做到专人专岗。另外还可以参考其他地区的做法,针对一些重要的文保单位,可聘请当地民众担任文保员,由其协助保护文保单位,每个月予以适当的补贴。

5 强化文物文博人才队伍建设

文物文博的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长期而又枯燥的工作。我们与时间对抗,与历史为伴,与文物朝夕相处,与中国五千年历史跨越时空握手。这项工作,在当今社会,很多青年人才因对行业有一定的排斥和误解,造成人才队伍不够强大。而事实上,随着我国人才结构的不断调整,知识经济时代多元化,各个文物文博单位的人资结构也在跟随国家的步伐进行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转变。首先,对于从业人员进行精准对口的专业技术培训于业务评定;其次,制定符合时代发展和年轻队伍成长的人资招聘计划,吸收既拥有先进专业技术,又贴合时代发展脚步的年轻一代,加强文物保护实操技能培训和文物文博工作宣传,结合当下自媒体资源,让更多青年人才了解这个行业,对这个行业产生兴趣,形成行业专属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文精神和职业关怀输出,打造创新力强、年轻化、专业化的文物文博保护专业队伍,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信息科技化发展的需求。文物保护,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有更多凝结着中国人历史文化光辉与智慧的文物,对世界亮相,展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魅力。作为文物文博工作者,我们应不断自我强化与进修,共同为文物保护事业努力。

猜你喜欢

文博古建筑文物保护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文博扬帆起航
文博学院
名胜古迹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