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素养为目标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2020-02-25王馨蔓
王馨蔓,宋 燕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究其建设的问题上,可从两个角度认识:课程角度,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性质为限定性选修课,教育对象是非艺术专业学生,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健康人格的高素质人才;教育角度,艺术素养是审美的素养,艺术教育的本质在于突出其审美的属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有艺术素养人才的过程。
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这对建设完善的艺术教育课堂具有实践意义。《2018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指出:“尽管高校艺术教育前进的脚步并不慢,但是还远不能满足现代型人才培养的需要。”[1]可见,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仍存在着较大开拓空间,借助艺术教育平台,遵循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从根本意义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从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建设全方位立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拥有艺术化人生三方面满足培养现代型人才的需要。
一、遵循课程建设内在规律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主要有三育:美育,通过审美对象的形象之美来感染受教育者;情育,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产生艺术评价并陶冶情操;悦育,使受教育者在自觉的享受中感受艺术、接受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建立在对人的教育的基础上,其净化灵魂并塑造健康人格的作用显而易见,也是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内在规律在艺术素养教育上的体现。
审美教育不应只是艺术技能的培养,而更应是一种美的精神的教育。蔡元培先生说:“艺术能养成人有一种美的精神,纯洁的人格。”[2]事实上,审美的生发没有功利心,精神上的自由与人格都是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实现的。蔡元培先生举了两个例子,法国军人在优美的审美教育中养成了临危不惧的品格,德国人在壮美的审美教育中养成了做事有气概的品格,说明审美教育对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与素质教育的精神是一致的,即根植于“人”的教育过程伴随着受教育者健康人格的塑造而完成。
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其所强调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恰恰是将教育的天平从失衡拉向平衡的回归。所谓素质,《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事物本来的性质;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要求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着重点是在创新与实践上,受教育者能够在教育中完成继承前人成果与自我内化并升华的过程,既完善人格,又发展自己的能力。
就实现目标的过程与方式而言,艺术教育的目标在艺术课程的实施中完成,以艺术为媒介的教育课程本身便应该是艺术的。丰子恺先生在《艺术教育》中这样说:“艺术教育之主旨,在于潜移默化。所谓不赏而劝,不怒而威,不言而信。无为而成者,即潜移默化之最大效能也。”[3]在教育者、课堂、受教育者、艺术四个因素中,艺术集真、善、美于一身,受教育者在继承知识的同时也具有了健康的人格,教育者则是主导,把握艺术教育“潜移默化”的突出特性,以艺术为媒介在大学生身上实现教育的目标。
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是独立的、有思想、有感情的教育对象,面对艺术课程他们会主动做出选择并投入到课程组织过程。所以,了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以达到提升艺术素养的目标亦需要遵循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从四个内容入手:艺术素养、艺术兴趣、艺术课程、艺术化人生。其间的关系见图1。
培养艺术素养的过程是全面的过程,艺术兴趣是打开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钥匙,艺术课程用恰当的方式使学生从简单的艺术兴趣进入具有理性与人文色彩的艺术素养形成阶段,从而提升艺术品位与精神境界,并将艺术理念逐步融入生活,学会艺术化的生活,拥有艺术化的人生。
二、高校艺术课程建设应重视大学生的艺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高校学生会依据一定的兴趣选择公共艺术课程,因而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此兴趣保持并增强。艺术兴趣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艺术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并使之敏感,也是因为感官的敏感能有效激发创造力。具体而言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艺术兴趣是我国艺术教育摆脱缺乏原创性引导、缺乏自由探索引导的关键。例如,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对其都寄予着厚望,因而各种艺术培训也令其应接不暇,但后来应有的艺术素养在他们身上却难以理想地展现。那么,学生所具有的天赋与创造力为什么没能得到有效开发?原因之关键是内在动力的缺乏。诚如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所说:“小时候父母逼着孩子学的东西和小孩长大后要做的事情完全是两回事,尤其是当父母再也管不着孩子的时候。一般说来,那些长大后还继续保持其天赋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以此为职业或者从这类活动中得到内心愉悦的学生。”[4]艺术兴趣绝不能被消极地调动,也不能靠监督保持,更不能靠强迫来增强,所以在课程开始时便需加大对其关注的力度,了解在中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中学生们的艺术兴趣是怎样的,以便在大学阶段重新调动起他们对艺术的热爱。
其二,艺术兴趣是艺术思维生发的圆心,而艺术思维中的创造性思维与科学技术创新思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此为切入点增加感觉器官的敏锐性,对艺术、科学都很重要。我国近代教育家梁启超先生说:“感觉器官敏则趣味增,感觉器官钝则趣味减,诱发机缘多则趣味强,诱发机缘少则趣味弱。专从事诱发以刺激个人器官不使钝的有三种利器:一是文学,二是音乐,三是美术。”[5]他将艺术最为直接的功用指向了使人的感觉器官敏锐,依然与艺术教育的本质相关联,审美便可调动各个感官在情感的陶冶中达到和谐,为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独立观察、敏锐觉知等人格素质的形成做好积淀,水到渠成地为创造力的开掘做出贡献。
人内在的创造力一旦得到开发,艺术素养便得以提升,必然会对诸般技艺产生影响。我国科学家钱学森的卓越成就得益于艺术的熏陶,他曾这样赞誉夫人蒋筑英介绍给他的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6]
在课程中保持与增强学生艺术兴趣的过程是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艺术兴趣的火苗燃烧起来意味着艺术潜力已待萌发,把握这一机会可事半而功倍。大学生已具备抽象的思维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有了接受与掌握艺术知识、培养与提高艺术素养的基础条件。全方位、多形式的艺术课程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广阔,为提高智力,拥有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提供辅助作用。
重视大学生的艺术兴趣作为高校艺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客观上尊重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美国学者布鲁纳说:“按照理想,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7]大学生的兴趣广泛、相对稳定、多样化、带一定情绪色彩,因此更需要内在动力的支撑。这需要艺术课程保持内在的吸引力,使学习材料与艺术兴趣达成默契。
三、建设全方位立体的课堂教学环境
艺术是灵动的,它是人灵感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在艺术作品面前,我们知道:“艺术家从平面思维向立体、动感、神韵与情感思维的多维进化叠加,正是人脑从简单思维向复杂思维、多维思维的提升过程,既艺术家境界升华的创新过程,也是艺术灵感、创作灵感或传世佳作的诞生过程。”[8]而人对艺术价值的理解吸收过程便是艺术素养形成的过程。虽然灵动的艺术渴望欣赏者灵活、无拘束地解读它,但课程那些带有条框式的特性又与之有所背离,所以课程形式与艺术灵动性的内容之间产生了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可尝试立体课程的建设,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首先,针对艺术课程内容对课程性质进行划分。艺术依据美学原则可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具体有绘画、建筑、雕塑、书法、工艺美术、摄影、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电视、舞蹈等种类。这些艺术种类多方面地满足着学生的兴趣需要,可以借助课程的平台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立体、全面地发挥作用。结合这样的艺术分类,从课程类别上可以划分为:知识型课程、鉴赏型课程、实践型课程。知识型课程重在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艺术的相关知识,如《中国音乐简史》《外国美术简史》等艺术史论便属于此类;鉴赏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艺术进行赏析评论的能力,如《中国戏曲欣赏》《民间艺术赏析》《当代影视评论》等艺术欣赏、艺术批评属于此类;实践型课程重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如《合唱艺术》《爵士舞》等属于此类。三者不能截然分开,仅是侧重点不同。
其次,艺术种类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要求高校艺术课程的形式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更加开阔。相应的课程形式可以有三种:选修型课程、社团型课程、开放型课程。选修型课程由学校统一设定,有学分与选修时间的要求,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材,教师在课程全程中占有主导地位。社团型课程与校艺术社团和学生课外活动结合,没有固定的大纲教材,时间自由,学生兴趣浓厚,教师仅给予适当指导,学习内容专业性较强。开放型课程相对更自由、随意,参与人可为学生、家长或教师、专家等,教师参与少,内容由学生设定或学校设定。三类课程互相协同发挥作用。举例来说,国家的艺术教育活动之高雅艺术进校园,可与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结合,既是开放型课程也可作为选修课程中的欣赏课程内容。我国高校都有学生艺术社团,仅剧团类就有比较成熟的,如南京大学的第Ⅱ剧社,北京大学的“我们”文学社与北大剧社,复旦大学的麦田剧社与假剧社……这些社团与选修型课程结合,成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有力阵地。尤其在社团型课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会收获到更多的艺术精神食粮。可以这样说,选修型课堂是在汲取艺术理论与知识,社团型课程是在消化艺术理论与知识,开放型课程则是自由地保持学生艺术兴趣的殿堂,艺术素养也就在此培养而成。
艺术课是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标准、有系统地实施艺术教育,能够高效率地传授艺术知识、展示艺术精华。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多种课程的建设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变得可操控。立体交织的课程不仅贴近了艺术的规律,遵循着教育的规律,也使大学生在知识信息的优化学习中,在感受、体验、实践艺术的灵动中达到思想境界的提升。
四、在艺术教育中实现艺术化的人生
在以艺术素养为中心的三圆图中,引导学生具有艺术化生活的能力与素质,拥有艺术化的人生是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最终的目标,能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落到实处。
现代意义上的人生艺术化命题于20世纪20—30年代萌发并成形,有梁启超之趣味人生、朱光潜之情趣人生、丰子恺之真率人生、宗白华之哲诗人生[9]1-22。艺术化的人生“期待主体以人格精神的艺术化提升来追求生命境界和生命意义的积极实现”[9]6。广义上来说,人生是艺术的组成。人格、兴趣与审美融合之际便形成了艺术化的人生,即人能够拥有艺术化的生活,为生活赋予了艺术般的思想境界。
艺术化的人生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指向,理论上其“主要是以美的艺术精神为人格提升与人生美化的范本”[9]185,实践上在艺术、事业、家庭、学业等方面体现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具有着抛却功利性的超然。美学家宗白华说:“伟大的艺术是在感官直觉的现量境中领悟人生与宇宙的真境” ,“艺术是要人静观领略,不生欲心的”[10],如果艺术教育不能引导学生自然地感受、体验到美,学生如何能理解“无欲”的快乐?无欲状态下的创造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创新的能力与创新的人格在感受真、体验善、创造美的过程中实现了融合,结出艺术教育的硕果。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中提出的艺术化生活的目标根植于艺术精神。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与生活偕行,让学生能在享受审美时感受艺术的精髓,感受生命的纯真、善良、和谐、美好。具体而言,在艺术课程中须注意宏观与微观方面的引导。宏观上,艺术有民族与世界的心胸。艺术课程有民族特色,要在教育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民族艺术的个性是立足多元文化世界的基础,从而让学生对民族艺术精神有更完善的认识。例如,在中国小说戏曲中常有大团圆模式,《平山冷燕》中的双双奇缘,《长生殿》中的天界重逢,《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相伴……与西方艺术相比,民族特点鲜明,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团圆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美好的赞誉。微观上,艺术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上更加直观。鲁迅先生早就说过:“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11]如,同样是开设戏曲鉴赏课程,于形式选择上,山西与江苏就不能完全一样,在思想内容健康积极的基础上,在昆曲、京剧欣赏之余,山西的高校可加入晋剧、蒲剧等内容,而江苏的高校可兼顾苏剧、评弹、扬剧等内容。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耳濡目染着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那些流传久远的艺术如流淌着真善美的清泉滋养着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在艺术课上学生更是置身于地域、民族、世界的格局中,得到的是无杂质(无功利)的熏染,艺术教育实现着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目标。
人生便如艺术,我国教育家梁簌溟说:“这就是在生产劳动上在日常生活上逐渐倾向艺术化,例如环境布置的清洁美化,或则边劳动边歌咏佐以音乐之类。其要点总在使人集中当下之所从事,自然而然地忘我,自然而然地不执着于物,而人则超然于物之上。”[12]在艺术课之后,当艺术媒介中所倡导的艺术精神在个体融入大我之中时,当个体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超越于个体物欲需求而实现生命之美时,这种教育的长远意义不言自明,对于我国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学生克服狭隘地方艺术心理、狭隘民族艺术心理与无目的盲目对待艺术的心理对于摒弃低俗生活趣味、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方面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而,艺术课程能够与学生既有的艺术储备情感产生共鸣,“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13],从而使艺术的精神养分得以根植于学生内心,为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铺好路基,成就具有艺术色彩和一定文化境界的艺术人生。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坚持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中心目标,建设特色课程,在把握艺术教育之本质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索一条可操作性强、更具实效、更便捷的教育路径实在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马克思曾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14]对学生而言,艺术素养带来的价值也能从无形化有形,成就他们高质量的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