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前期稿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

2020-02-25赵宇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宣传教育

赵宇飞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恩格斯一生英勇参加革命实践,并创立了丰富的科学思想,值得我们展开全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青年时期的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两个前期稿本——《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中,就已经提出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精辟论断。《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是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恩格斯起草的第一个纲领稿本。同年10月底至11月,恩格斯又在此基础上拟定了新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以下简称《原理》),准备提交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这次大会一致赞同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观点和策略方针,并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由此得以产生。认真深入地挖掘和阐释这两个前期稿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和思想,对于我们深化《宣言》发表稿以及恩格斯本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无产阶级进行宣传教育并使他们联合起来

《草案》的第六组问答中,在谈到打算通过什么方法为实现财产公有做准备时,恩格斯回答道:“通过对无产阶级进行宣传教育并使他们联合起来。”[1]70这里的“宣传教育”其实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这是经典作家首次明确提出对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命题。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这方面的理论,因为很多时候他们使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近义词,如宣传教育、宣传工作、政治鼓动工作等。这条论断使用了“宣传教育”,不仅有力说明经典作家是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还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恩格斯提出的为实现财产公有做准备的唯一方法,足见其重视程度。经典作家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初期就给予宣传教育很大关注,而且后来也没有中断。马克思在1866年《给临时中央委员会代表的关于若干问题的指示》一文中写道:“我们建议所有的合作社用它们的共同收入的一部分建立一项基金,以便能够不仅通过讲道理而且还通过实例,也就是说不仅通过宣传教育,而且还通过多建立新的合作组织,来传播它们的原则。”[2]这里也提到了宣传教育,指出宣传教育对于原则传播的重要作用。

其次,这条论断强调了宣传教育的对象是无产阶级。这是无产阶级在《草案》中的第一次出场。经典作家之所以选择无产阶级作为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因为无产阶级具有自身的优势。第一,无产阶级最具广泛性。无产阶级占社会的大多数,是社会的主体力量。第二,无产阶级最具革命性。无产阶级已经一无所有,不存在任何利益顾虑,而且深受资产阶级的压迫,对资产阶级有着颇多不满与责备,因而最具反抗精神。第三,无产阶级最具先进性。无产阶级在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才得以产生,因而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同时,无产阶级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需要通过接受宣传教育来逐步改善。一方面,无产阶级存在认识局限。无产阶级由从事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和手工业者等组成,受教育程度低,处于社会的下层。同盟成员中几乎没有人读过经济学书籍,每当批判经济事实时,就会显露出他们观点陈旧、视野狭窄、认识肤浅的缺点。比如,无产阶级对于导致自身贫穷原因的认识就很粗陋浅薄,认为夺走他们饭碗的是单个抠门的工厂主,是机器和厂房,因而反抗的方式就是与单个工厂主作斗争、砸毁机器和工厂。实质上,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因此,要实现财产公有,首先得给予无产阶级“批判的武器”,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阶级意识。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力量分散薄弱。无产阶级往往被竞争所分散,呈现出没有秩序的散乱状态。而且,他们力量薄弱,没有财力、没有权势,缺乏基本的保障,而面对的敌人资产阶级却掌握着雄厚的经济命脉,操控着庞大的国家政权。因而,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将无产阶级动员组织起来。

最后,这条论断阐述了对无产阶级进行宣传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他们的团结、加强他们的联合。如上所述,分散薄弱的无产阶级根本无力对抗强大的资产阶级,只有联合起来进而凝聚成磅礴的力量才能赢得胜利,这也正是宣传教育的目的所在。随后,在正式发表稿中,马克思、恩格斯补充完善了关于无产阶级联合过程的内容。无产阶级的联合是客观发展规律使然,是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的必然结果。同时,宣传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提高了无产阶级对于自身阶级地位的认识,调动了其联合的自觉性,使其形成为阶级。《宣言》的结尾更是发出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3]435

二、共产主义者要捍卫、讨论和传播自己的原则

《原理》的结尾指出,德国的共产主义者必须帮助资产阶级尽快取得统治。因为相比资本主义发展充分的英国、法国等国家,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比较落后,机器工业不发达,尚处于专制君主制的统治时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资产阶级和专制政府之间的斗争。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共产主义者就必须暂且充当资产阶级的助手,支援资产阶级推翻专制君主制、夺得政权。但这只是一个必要过渡,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快再把资产阶级推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共产主义者应当注意保持足够的理智清醒,不要被资产阶级的花言巧语所欺骗。资产阶级的胜利不会给无产阶级带来好的结果,共产主义者从中得到的好处只能是:“得到各种让步,使共产主义者易于捍卫、讨论和传播自己的原则,从而使无产阶级易于联合成一个紧密团结的、准备战斗的和有组织的阶级”[3]311-312。

这条论断强调了共产主义原则的重要性。共产主义者由于处在资产阶级的敌对面,经常受到资产阶级的打压,镇压工人运动、查封没收报纸、驱逐共产主义者出境、破坏组织等是他们惯用的伎俩,迫使共产主义者屡屡受挫,只能在小范围内秘密地发展。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狡猾的资产阶级为了赢得共产主义者的力量支持,会暂时做出一些让步。这就为共产主义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下,能够容易捍卫、讨论和传播自己的原则。原则问题是共产主义者的根本问题,是共产主义者的立身之本,它规定了共产主义者的性质、立场、所代表的利益、所追求的目标,表明了共产主义者维护无产阶级利益、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鲜明态度以及实现财产公有、废除财产私有的坚定立场。同时,共产主义原则也为无产阶级树立了一面旗帜:一是易于使无产阶级紧密团结起来,消除蒲鲁东、格律恩等错误思想的影响而统一到共产主义思想,把原本分散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队伍;二是易于使无产阶级准备战斗,启发阶级对立意识、绷紧阶级斗争之弦,只要资产阶级一夺得统治就立即开展无产阶级革命;三是易于使无产阶级组织起来,提供行动遵循的依据和规范,促使无产阶级形成有组织、有纪律的阶级。

对于共产主义原则,这里使用了三个不同的动词,分别是捍卫、讨论、传播。首先,是捍卫原则。坚定维护共产主义原则,不可动摇、不可侵犯,在面对敌对势力的质疑污蔑时,要勇于回应、一一攻破;在面对其他社会意识的侵扰混淆时,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尤其在面对资产阶级的哄骗诱惑时,要保持清醒、不为所动。一旦原则被篡改、被抛弃,将会对共产主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其次,是讨论原则。一般来说,原则问题是确定无疑、不容讨论的。但这里的讨论有其特殊背景,因为共产主义理论正在形成阶段,在某些方面尚存在着不成熟的地方,需要集中发挥成员的才智,共同出谋划策来调整完善,因此,对原则进行讨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合理的。而且,这里的讨论更多是指学习交流的含义,目的在于让成员通过切磋来加深对原则的理解。最后,是传播原则。传播原则非常重要,它是教育无产阶级、聚集革命力量的重要途径,直接关乎革命的成败问题。革命的关键就是聚集力量,没有力量的聚集就形不成规模,也就谈不上发动革命,而聚集力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传播。比如,共产主义者同盟中曾发生这样一个盟员的事例,“在所有有德国工人的城市中,他就在作坊里访问这些工人,在他们中间散发我们的传单,他的宣传得到工人们的巨大响应”[4]。把共产主义原则传播开来,才能使更多的无产阶级知晓认同、选择加入。并且,共产主义原则传播得越广,吸引到的力量就越多,共产主义规模也就越壮大。

三、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共同行动并不排斥讨论分歧意见

《原理》在第二十四组问答中,谈到共产主义者对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的策略问题。共产主义者认为,只要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既没有站到资产阶级的队伍中,也没有站到共产主义者的对立面,“就应当和这些社会主义者达成协议,同时尽可能和他们采取共同的政策。当然,共同行动并不排除讨论存在于他们和共产主义者之间的分歧意见”[3]311。这里深刻体现了共产主义者的辩证思维,特别讲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性。

共产主义者针对三类不同的社会主义者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当时的社会主义者有三类,分别是反动的社会主义者、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者和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反动的社会主义者拥护封建和宗法社会,倒行逆施,违背历史向前发展的潮流;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者拥护资本主义社会,粗陋肤浅,为现存的病态社会做辩护。这两类社会主义者与共产主义者在原则上存在着根本差别,因此,共产主义者与他们势不两立,随时都要展开坚决的斗争。在对比之下就可以看出,共产主义者对待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的态度则明显缓和。因为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在许多方面都和无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共产主义者在维护自己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和他们采取共同的政策、实行共同的行动,争取团结。这就体现了共产主义者区别对待的方法。

共产主义者对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采取了辩证策略,共同行动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自己的原则,对于二者之间的分歧意见仍然要继续讨论。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不同于共产主义者,虽然他们赞同共产主义者的部分措施,但只是求得现存社会的改良,企图在不变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修修补补,革除贫困和各种弊病,以达到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而共产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却是要完全推翻现存社会,走向共产主义。那么,共产主义者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分歧的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呢?共产主义者非常具有辩证思维,既不是简单的全盘肯定,也不是简单的全盘否定。他们和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之间虽然存在分歧意见,但基于某些共同利益可以团结起来,采取共同的行动。同时,共同的行动并不意味着就要完全放弃自己的原则、完全妥协而被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所同化;相反,维护共产主义原则是坚决不可动摇的前提条件,共同行动并不排斥继续讨论差异。实际上,其中也暗含着共产主义者教育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转变立场的目的。虽然这里使用的是“讨论”一词,但讨论更多是指“教育”的意思,共产主义者绝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而是要通过讨论,对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完成思想转变。

在后来的《宣言》序言中,也同样体现着这种策略性和辩证性思维。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1864年创建的国际工人协会致力于把欧美所有的无产阶级联合为一个整体,但是,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却信奉不同派别的理论,比如,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信奉的是蒲鲁东主义,英国工人阶级信奉的是工联主义,德国工人阶级又信奉拉萨尔主义,其他国家还有信奉巴枯宁主义的,也有信奉共产主义的,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如果共产党一味执意坚持《宣言》的原则,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势必团结不起来。因此,马克思暂时先采用了一种妥协的方法,没有苛求全体成员都赞同共产主义原则,而是代之以一个充分广泛的“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3]383。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就完全放弃了原则,其实,暂时的妥协是为了以后获得更大的成功,因为他坚信实现精神发展、思想转变不能操之过急,因为“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3]383。随后的实践也证明了马克思是正确的。经过在错误思潮指导下的革命运动失败、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的革命运动成功的实践检验,以及工人们之间的互相讨论与教育,无产阶级更透彻地了解到自己解放的真正条件,提高了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并逐渐抛弃错误思潮而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自觉接受了《宣言》的原则。

四、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

在《草案》的第四组问答中,当问及共产主义者将财产公有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时,得到明确的回答。第一,建立在生产力提高和生活资料数量大且无限增长的基础上;“第二,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在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情感中都存在着某些原理,这些原理是颠扑不破的准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1]69。在紧接的下一组问答中,恩格斯又举例说明了这些原理具体包括“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1]69-70等内容,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幸福观和道德观。

一方面,这里指出实现财产公有的人性基础。生产力和生活资料是物质方面的基础,体现了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每个人的意识中都存在着某些颠扑不破、无须论证的准则,则是人性方面的基础。“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指人性天然追求幸福,幸福是人性的一个基本向往;“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属于共同体意识,意指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将达到完全统一的状态。共产主义幸福观的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处理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这里也提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意识要求或道德要求。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个人幸福是大家幸福构成的基础,大家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前提,这就体现了共同体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财产私有、财产公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制度及其所适应的截然相反的意识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财产私有制,其实质是为了保护资产阶级的私人利益,与此相应,私有观念蔓延。资产阶级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可以毫无顾忌地采取一切肮脏的、卑鄙的手段和方法,甚至不惜践踏人间法律。这样,利润就成为资产阶级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基础,必然导致其道德堕落和道德异化。而财产公有制度是指全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也共同占有生产产品,这就要求抛弃资本主义的道德异化,而重塑新的健康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由此可见,不同的制度与不同的观念相适应,私有制与个人主义相适应,公有制则与共同体意识相适应。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利益和大家的利益将是相互统一、密切关联的,个人幸福的实现要以不损害集体利益为前提。这个思想在后来《宣言》发表稿中得到完善,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422。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将消灭一切私有制度,消灭一切阶级对立、阶级剥削,每个人都将实现完全自由的发展。而且,不同于以前的社会形态,少数人的自由发展是以绝大多数人的压迫为代价换来的,自由联合体将实现人人平等,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完全统一的,只有在每一个人都自由发展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发展。

总之,《宣言》前期稿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尚不完善、比较零散、缺乏系统,但在正式发表稿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做出系统的表述。可以说,《宣言》前期稿本为正式发表稿更精炼、更系统地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做了必要的准备。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宣传教育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
俄国资产阶级军事改革家——米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