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社会资本路径论析

2020-02-25史云贵缪赛柳

关键词:干群共治干部

史云贵,缪赛柳

(四川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干群关系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的兴衰成败,是一个国家在治国理政时必须妥善处理好的重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意味着必须牢牢把握时代特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既是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现实所需,也是拓展和深化马列主义群众工作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有关干群关系研究的学术成果数量逐年递减,以新时代为背景探究新型干群关系的研究成果更是付之阙如。本文拟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论析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干群关系的概念、特征及构建路径。

一、新型干群关系的概念、特征与构建原则

干群关系好坏是衡量国家治理质量的重要晴雨表。在新时代语境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界定干部与群众角色,使双方更加清楚自己在新时代的使命与职责。从新型干群关系的概念界定出发,在把握其基本特征及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理清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逻辑与路径。

(一)新型干群关系的概念

干群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干群关系被称为官民关系。从阶级属性来看,官民关系是一种等级从属关系。在等级森严的君主专制制度下,官员作为佐君治民的角色(1)张分田、商爱玲:《设官为民”的官民关系论》,《齐鲁学刊》2011年第6期。,对老百姓拥有绝对的权威。古代官员又被称为“父母官”,教化、管制和奴役百姓被认为是贯彻道义,民众一旦出现不满、抗争等情绪,便被视作是违背天理、不守本分的做法。从生产关系来看,官民关系是一种剥削压迫关系。在小农经济主导的封建社会里,官员通过定期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等压迫和剥削平民百姓。可见,帝制时代从未将官与民置于平等地位之上,官民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民国时期,干群关系一直存在着不确定性,其原因在于时代动荡,中央政权缺乏稳定性。特别是1912年至1928年,国家被社会力量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成为一个流动的、变化的和多重的实体。(2)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314页。在政治与社会秩序、文化与伦理秩序支离破碎的背景下,地方各自为政,不断吸纳支持势力,形成了“多井竞水”的局面,干群关系发展成为一种井与水的关系。随后,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结束了这种分裂格局,干群关系也得以真正形成。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形成了干群之间高度和谐的鱼水相依关系。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干部队伍中开始出现“当官做老爷”现象,干群关系逐渐由鱼水关系向油水关系演变。(3)曹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障碍与途径》,《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部分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意识薄弱,致使官僚主义、腐败现象、浮夸作风等在干部队伍中蔓延开来,这严重激化了干群矛盾,损害了干群关系,一些地方的干群关系呈现出水火不容的趋势。少数基层干部没有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蛙水关系,即某些干部需要群众时入“水”,达成利益需求后便上岸。(4)祝福恩、张舒:《警惕和防止党群的“蛙水关系”及解决对策》,《新视野》2013年第4期。总的来说,此前的干群关系大多都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新时代,干部与群众开始从法律上的平等走向现实中的平等,干群关系逐步由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走向平等的合作治理关系。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正式形成。(5)周琳娜、白雪秋:《以人民为中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视角》,《学术论坛》2019年第5期。围绕“怎样才能实现发展”的问题(6)赵笑蕾:《新中国七十年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历史跃迁、内在逻辑及创新机制》,《兰州学刊》2019年第12期。,坚持依靠人民推进发展的方法论延伸出以共治为核心的治理逻辑。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创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共治打破了传统的治理模式,重塑了干部与群众的现实平等身份。新型干群关系是指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延伸出的共治逻辑,干部与群众的权利、利益和地位得以重新调整,双方以平等的社会身份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呈现出一种和谐共治的关系状态。新时代的新型干群关系是一种多方面、全方位的信任与合作关系。新型干群关系构建是指为保障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重新定位干群身份,从而建立起一种与共治时代相契合的新型干群关系。

(二)新型干群关系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始从大国之治迈向强国之治。在新的历史时期,时代赋予了干群关系新的阶段属性。总的来说,新型干群关系具有五个方面的时代特征。

1.主体多元性。改革开放以来,构成人民群众的社会阶层结构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主要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利益群体横向的分化组合,群体增多,队伍扩大;二是利益群体纵向的革新延展,层次和子系统持续增加。改革开放伊始,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外资企业职工等新的社会阶层产生,多元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开始形成。在改革持续而深入推进的新时代,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带来的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促使电商、微商、自媒体等新兴利益群体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结构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2.客体多样性。一方面,新型干群关系指向的对象与过去相比种类更多。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需求较为简单,只要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群众对干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便油然而生。新时代,人们不再局限于物质方面的满足,越来越关注民主、自由、环境等更高层次的需要,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基础的和高层次的需求相互交织,造成新型干群关系的涉及客体不断扩张。另一方面,干群关系的判断依据由政治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良好的干群关系不再仅限于群众的政治认同,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改善、生活幸福等都是新型干群关系的衡量标准和依据。

3.上下协同性。首先,新型干群关系体现为干群目标的协同一致。目前,我国社会中虽然还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是新时期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作为一种社会共识,它通过新型干群关系构建,将这种美好愿景更好地融入干部与群众的意识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其次,新型干群关系体现在干群行动的协同一致。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领导干部牢记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提高创新创造能力,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显然,干部与群众的这种上下联动实现了目标与行动的有效衔接,是新时代新型干群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

4.互补依存性。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党愈发重视依靠群众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页。,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干群双方发展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群众既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为促使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党和政府通过放权赋能,公民大众和社会组织治理权限扩大,这有利于完善公共政策,保障社会治理活动的广泛性、有序性和有效性。同时,干部既是人民群众集体意志的汇聚者,也是人民主权的捍卫者。领导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履行职责,注重吸纳民意,进一步增进了人民福祉。由此,干群双方在相辅相成中走向合作共赢。

5.可持续性。新型干群关系的孕育、建构和维系是一个长期的社会过程。首先,关系本身就具有延续性。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关系”很少是一种短期行为,正如干群关系本质上源于共同利益,而共同利益是一种长远利益。其次,持续的合作使关系得以巩固。当干部与群众广泛合作,双方在持续的互动中利益相关性增强,延伸了二者之间的强关系。另外,稳定的外部环境为新型干群关系提供了可持续的条件。当前,政治生态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政策举措使我国形成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了新型干群关系。

(三)新型干群关系的构建原则

现代社会是一个治理社会,新时代是一个共治时代。以共治为价值导向,平等、协商、互信、互惠和均衡构成了新时代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五项基本原则。

一是平等原则。平等作为一种衡量主体价值的尺度,是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前提条件。新型干群关系首先应该是一种基于平等价值的关系,干群双方在基本的权利、利益、地位等方面的适度平等是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说,干部与群众的平等不应只存在于政治和法律领域,适度的经济平等和机会平等同样是缓和干群矛盾、构建新型干群关系的重要条件。平等并不是抽象的政治原则,它更多体现为一种公平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秩序。(8)史云贵:《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基础——兼论公平与自由、平等价值的相关性》,《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在贯彻平等原则的实践中,不能只注重行为结果,平等的运行过程和运行方式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新型干群关系的构建过程也就是通过对平等的追求逐步实现干群双方在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平等的过程。

二是协商原则。协商作为一种合作治理的重要形式,是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基本途径。在共治时代,干群双方应建立起一种民主的对话模式。目前,大多数群众并未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治理角色和治理职责,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从方法论而言,干群共治必须注重协商意愿、协商平台和协商程序的建设。通过培育群众的协商意识,健全和完善协商平台,细化协商环节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另外,坚持协商原则,以协商凝聚干群智慧、促进干群共识,是新时代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基本途径和趋势。

三是互信原则。互信作为一种维护和谐的无形力量,是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重要基础。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干群互信是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在党的执政初期,群众的政府信任度较高,但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事实上它更多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的信任。新时代,干群互信的理想状态应是干部与群众双方基于合作理性自发缔结而成的依赖关系,这种以双方共同意愿为主导而形成的互信才是新时代新型干群关系构建所需要和所追求的。

四是互惠原则。互惠作为一种涉及效益的合作准则,是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动力源泉。从群众方面来看,即短期利他,长期利己。在以公平为底蕴的社会中,互惠的实现是困难但也是必然的。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全体民众。因此,群众应理性看待社会差距,树立“先利他,后利己”的长远眼光。从干部方面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即只有群众生活得好,干部出路才会好。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为人民服务,只有牢记公平正义理念,将改革成果公平合理地惠及全体人民,才能通过人民群众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发展。总之,互惠能够有效地调动干群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强大动力。

五是均衡原则。均衡作为一种社会追求的理想状态,是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内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均衡的现实要求就是协调干群双方的权利、利益和地位,以确保整个社会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从现实来看,领导干部在公共生活领域享有的政治待遇、影响力等明显高于普通群众。(9)王孝哲:《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为打破这种失衡困境,需要重构公私权的均衡关系以形成干群互动的良好格局。因此,这就要求以均衡为原则构建新型干群关系,并在此过程中保证干群长期处于平等、协商、互信与互惠状态。

二、当前新型干群关系构建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政府、市场和社会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不应采取单方面行动而更应该开展分工合理的合作共治”(10)衡霞、谭振宇:《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价值治理框架构建》,《财政研究》2019年第7期。,这意味着干部与群众角色转变,新型干群关系构建已成为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内在要求。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催生了干群关系的新特点、新问题。在此背景下,新型干群关系构建还需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从中寻找构建的契机与突破口。

第一,价值观多元化,利益冲突常态化。“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态度和期望的变化。”“在多种所有制共存和价值主体性凸显的局面下,各类主体出现不同的价值标准与价值追求,产生多元化、分散化的行动取向和利益实现途径也具有必然性。”(11)徐蓉:《新中国70年来核心价值观建设及其演进的认识维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传统和现代的、本国的和外来的、个体和集体的思想意识相互交织,价值观领域的多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实际上是价值观冲突的外在表现。首先,上下级干部间会产生利益分歧,特别是当他们理想信念相左时,更容易产生嫌隙,从而降低服务效率。其次,干部矛盾也表现为圈子化现象。一些干部容易在私欲作祟下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形成不同的利益团伙,这些团伙间极易产生利益摩擦,甚至导致干部队伍内部相互攻讦、党同伐异,严重破坏了党内团结。(12)章再彬、齐卫平:《新时代关于党内“干干关系”问题的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5期。再次,群众对利益的认识、需求、表达和实现方式等各不相同,在交往和逐利过程中,彼此间必然存在对立冲突。最后,干群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一些干部热衷于追名逐利,处心积虑地谋求对己有利的事,而对己不利的事总是消极怠工或极力回避。这就致使有些干部常常陷入因私忘公的自利化误区,间接损害了群众权益,招致群众不满,进而影响新型干群关系构建。

第二,制度规范供给不足,干群交往随意化。制度规范是干部与群众在公共空间开展有序性、持续性活动的重要保障。某些领域中规范的缺失不仅削弱了社会控制能力,而且造成了社会状态的无序与失衡。现阶段,为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零障碍交流,不少地方的干群交往重心已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官方微信等网络平台已成为主要的问政渠。(13)李英、顾海洲:《新时代政务公开的三重逻辑》,《行政论坛》2019年第6期。由于当前的网络制度规范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干群交往趋于随意和低效。具体表现为:一是表面化。虽然网络具有高效、便捷等优点,但它只是纯粹的信息传递,缺少情感交流和深入交谈,干群双方很难仅仅依靠网络互动就建立起亲密关系。二是零散性。这主要是指干群交往的碎片化,人们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一般是分散的、间断的个人行为,持续性和感染力不强。一旦干部与群众都理所当然地将这种线上交流归为一种突发性的短期对话,双方的沟通必定会带有随意性和低效性。三是不确定性。网络不能保证干群交往的结果总是良好的。例如,有的地方特别是偏远地区,一方面智能化程度不高,“智慧建设”存在很多困难;另一方面群众上网的主观意愿不强,网络政务平台往往沦为形式。

第三,社会流动加速,干群疏离现象蔓延。亨廷顿指出,现代化容易造成疏远感、颓废感和反常现象。(14)[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37页。首先,社会流动是导致干群疏离的客观原因。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农村、走出原有空间,到外面寻找新的生活空间和工作机遇,如农民工外出务工、商业往来、移民搬迁等。这些跨地域、跨行业的人员流动难免造成干群间沟通困难,交流阻塞。(15)邵沁妍:《新时期干群关系问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6期。加之,由于沟通协调机制没有跟上社会流动的步伐,干群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缺乏时效性。长此以往,干部与群众的隔阂加深,距离拉远。其次,刻板印象是导致干群之间疏离感现象蔓延的另一重要因素。受传统文化影响,干群双方对彼此的社会身份存在固有偏见。“仇官”自古以来就潜藏在国人的思想观念之中,普通民众往往认为干部是支配、控制甚至剥削百姓的象征,不愿意主动亲近干部。在这种背景下,一旦出现干部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负面新闻,群众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疏离感则进一步加强。在基层工作中,依然有少数素质较低的干部常常将某些行为过激的群众扣上“刁民”“愚民”的帽子,故意远离群众。如果干群间的这种相互排斥不及时得到遏制和纠正,干群矛盾会不断升级。

第四,社会诚信缺失,干群不信任趋势增强。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各领域的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在各种诚信缺乏中,加强干部诚信教育尤为重要。习近平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强调领导干部必须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16)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党建研究》2007年第5期。但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依然存在,少数干部用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欺上瞒下,蒙混过关,这严重侵蚀着群众的政府信任,加速了信任流失。在经济诚信方面,由于市场本身无法带来诚信和道德,市场经济中又充满着不诚信的行为和现象,因此,在交易过程中,行为主体为保障交易安全及自身权益,常常将“不信任”作为减少交易风险和非法侵害的主要手段。当这种人际不信任扩展到制度不信任时,党和政府的合法性将面临危机。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因社会舆论和道德伦理的约束功能减弱,各种虚假新闻和小道消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交网络,人们的个体认知和信息判断受到严重影响。于是,不信任便成为人们自我保护的潜在武器。

第五,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干群共治经验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社会组织建设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获得了许多阶段性经验和成果。但从目前的治理实践来看,我国社会组织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其一,社会组织的结构不均衡。社会组织成员主要以常住居民为主,流动人口参与较少(17)王颖:《城市治理视角下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9年第5期。;活动对象主要以退休人员和中小学生为主,中青年群体参与度不高。其二,自主性有待加强。当前,大多数社会组织本身就携带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在参与治理过程中往往沦为政府的“附庸”,并不具备真正独立、平等的主体地位;而其他草根社会组织由于规模较小、组织松散、基础薄弱而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话语权。其三,组织内部人员缺乏专业性。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往往不具备竞争力和吸引力,大多数管理人员年龄较大,学历较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低下。可见,当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作为政府代表的干部和作为个人、社会组织代表的群众尚未以真正独立、平等的主体资格开展社会治理活动,干群共治经验比较匮乏。

三、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社会资本路径

进入新时代以来,要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推进干群共治催生出新型干群关系。从事实要素的角度看,以共同的价值观、规范、网络、信任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与新型干群关系构建的目标、原则、内容等方面存在要素契合。从价值要素的角度看,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源,通过增进个体和集体福利,以公共目标凝聚社会共识,为新型干群关系奠定了合作共治的基础。可见,社会资本与新型干群关系构建具有目标重合、逻辑耦合、内容切合等共性。换言之,社会资本可为新型干群关系提供一条有效的构建之路,是新时代构建新型干群关系的关键点与突破口。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协调干群利益

在价值多元、利益多样的社会背景下,厘清价值与利益的关系,寻求二者的最佳交汇点尤为必要。作为价值认知的基础,利益决定了价值观的产生与发展;而价值是利益的凝聚与反映,价值观的塑造可有效规范逐利行为。基于此,克服利益冲突,需要一种能够引领、凝聚、激励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部与群众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大局观、合作观和人民观的塑造能够减少利益冲突,促进干群合作。首先,用大局观化解干部队伍内部矛盾。大局观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缓解干部矛盾的关键。通过培育干部的大局观可有效调和上下级的认知偏差,促进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同时,有利于打破干部队伍中的圈子化现象,树立集体意识,维护党内团结。其次,用合作观克服群众间的利益博弈。虽然,人天生具有的自私性和逐利性难以根除,但由于现代社会日趋复杂化,在趋利避害中寻求合作共赢已成为一种理性行为。(18)史云贵:《论合作治理中的合作理性》,《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11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合作是弥补自身力量不足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协商与妥协中才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最后,用人民观改善干群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人民性。作为领导干部,要牢记初心和使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保持深厚的人民情怀,主动亲近群众,与群众携手共治;另一方面要坚持公仆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密切关注、及时回应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诉求,以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由此,群众对干部的认同度、满意度得到提高,干群关系得以重塑。

(二)以制度规范为依托,调适干群行为

“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19)[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2页。新型干群关系需要一种制度化的规范以保证干群交往的稳定性与有序性。作为一种以规则或运作模式为主体的社会规范(20)陈顺伟、张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制度建构》,《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制度为干部与群众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规则框架,为双方划定了自由活动的空间。目前,因干群交往的网络制度供给不足带来的随意与低效难以避免。因此,以制度规范为依托构建干群交往的自由空间是重要且必要的。制度可以调适人的行为方向、活动路线。通过建立网络制度规范干群沿着规则设定的轨道开展交往活动,在保障双方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实现交往自由。另外,制度也能降低干群交往的随意性。行为的表面化、零散性和不确定性一般源于客观的制度供给不足和主观的个体随意性。现阶段,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度很高,但相关制度规范建设滞后。在这种制度供给不足的环境中,人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由偶然性支配。因此,干群交往必须致力于制度的建设与供给,以基层网络制度建设为核心,明晰干群双方的交往规则,尤其要明确干部与企业家等强势社会主体的交往行为规范。换句话说,既要明确划分干群双方的活动空间,规范和约束不正常的交往活动,又要最大限度地释放干群交往活力,提高干群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社会网络为载体,密切干群联系

一般而言,持续的社会关系能够鼓励可信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21)[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社会网络使信任得以传递和扩散,是增进干群互信、密切干群联系的重要桥梁。构建新型干群关系是缓解现代化带来的压力和疏离感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完善干群对话机制,促进有效沟通。频繁的社会流动造成社会关系不稳定,干群沟通困难。为此,要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基础上,以技术研发为重点,不断创新干群互动的方式方法,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与对话机制,实现信息传递与反馈的及时性、有效性。高效便捷的联络机制可有效提高群众对政府及领导干部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拉近干群距离,为新型干群关系构建增加和谐因素。另一方面,扩大社会接触,打破刻板印象。社会网络是实现沟通交流、社会互动以及社会控制的媒介和场域。因为网络刺激了社会活动的发生,频繁的接触促进了干群相互了解,有利于破除干部与群众对彼此的固有偏见。帕特南等学者的研究证实了社会活动在促进公民参与方面的积极作用。(22)方然:《“社会资本”的中国本土化定量测量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1页。在社会网络中,频繁而持续的社会活动为群众带来了更多与干部接触和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这对新型干群关系构建起着正向催化作用。

(四)以信任文化为支撑,增进干群互信

信任文化一直蕴藏在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之中。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普世价值和社会意义。“任人之道在于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进入新时代,信任已成为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增进新时代干群互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社会诚信建设。首先,加强作风建设,改善政治生态。“自古驱民在信诚”,政府公信力是整个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支柱。一旦政府信用出现问题,社会和谐与稳定将遭受严重破坏。领导干部要改进工作作风,坚持诚信行政,用诚实守信的作风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理环境,赢得群众的尊重、认同和信赖。其次,降低交易风险,激发市场活力。当前,因诚信缺失导致的投机、寻租、垄断等行为依然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诚实守信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经济安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最后,要提高道德素养,培育良好风尚。干群双方要在全面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正确体认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共同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为构建新型干群关系创造一个有利的文化环境。

(五)以社会组织为抓手,提高社会整合度

社会治理是一个共同参与、协商合作的持续过程。社会组织作为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主体之一,而且便于集中社会力量,提高社会整合度。因此,必须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增强干群合作共治能力。一是优化社会组织结构。目前,社会组织的成员结构失衡,社会联动性不足。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地调动各社会阶层参与社会组织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社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增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必须加快政社分开,保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将治理权利真正赋予社会和群众;社会组织应大胆摆脱行政依赖,在人财物上增强组织的自主性。另外,要大力支持和发展草根社会组织,通过提高其实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推动基层群众自治。三是提升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专业性。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管理团队。从长远来看,社会组织要健全培训机制,加强常规人员管理,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吸引专业人才,建设一支科学、合理、高效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断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四、结语

构建新型干群关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型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尽管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大众共同治理公共事务已成为社会共识,但从观念到现实的转变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障碍。社会资本为新型干群关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构建之路。在新时代,构建新型干群关系应秉承平等、协商、互信、互惠、均衡的原则,促使干群双方在信任与合作中走向“共治”。从社会资本的价值、规范、网络、信任等方面入手,整合与培育社会资本有助于解决当前新型干群关系构建中的现实问题,逐步构建起我国新时代的新型干群关系,推动干群走上“共治”之路,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干群共治干部
“多元共治”乐融融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下乡扶贫记
“民心工程”架起干群连心桥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我的“干群”相处之道
食品安全共治 各方需依法确权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