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程思政”建设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
2020-02-25卢鹏程
卢鹏程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要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2]。 高校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应当全面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不断增强问题意识, 把思政教育与意识形态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强化“课程思政”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持续面临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得到高度重视, 总体呈现平稳向好态势,“四个自信”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响应,青年学生对国家取得的各项成就持续产生强烈自豪感。 但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薄弱环节,特别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化、严峻化,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组织有目的地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干扰他国政治,扰乱社会秩序。 高校直接面对这些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传播形式灵活引发的新形势新挑战,更有一些敌对势力假借学术论坛、文化资助等渠道组织意识形态渗透活动,这些都对广大青年持续正向的价值观养成构成威胁。[3]
首先, 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上存在行动实践的偏差。 在高校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一些高校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把握不到位, 存在一定的重教书轻育人、 重智育轻德育、 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 这里有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斗争态度不强的原因,也有教师队伍不强、理论储备薄弱的原因。 除个别起步较早的高校外, 当前多数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方面还处于模仿学习阶段,对于如何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还在不断探索, 在实际行动和成效上与当前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其次,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机械固化问题。 与当前发达的自媒体领域传播形式相比,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标语化、程式化的表达,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说服力、感召力不足。 究其原因,一些从事思政工作的高校教师没有在增强知识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环节上下功夫,简单地将思想政治工作理解为理论说教、强制灌输,对情景式、体验式的双向沟通交流方式运用不足, 很难让思想宣传工作深入学生心底。 有些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认为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学工部门、辅导员的职责,或是“只教书不育德”,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单兵作战[4],对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发挥作用的思想认识还没能及时更新, 无法在实践行动上与新的意识形态工作需求相适应。
二、“课程思政” 建设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相辅相成
(一)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强化意识形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具有的鲜明政治属性,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 高校办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在教育领域鲜明地表现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开展一切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也是高校所有课程应当完成的使命和责任。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5]。 “课程思政”的理念提出适逢其时,它的思想前提和理论逻辑与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高度契合。
(二)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可以用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建设是对“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重要论述的高度概括和科学实践, 就是在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各类课程中需要主动体现思政元素,更好地发挥铸魂育人的合力功能,以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具备育人、育德、育心的功能,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高校意识形态和“课程思政”呈现为一元指导和多样发展性,高校意识形态对“课程思政”起主导性作用,“课程思政” 建设则要把握好意识形态主导性和课程丰富多样性的关系。
三、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借用“课程思政”观念更新,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为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重要阵地,应当将“课程思政”建设与高校党建紧密结合, 特别是充分发挥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破解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两张皮”问题,在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丰富党建活动形式,切实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在阵地建设上, 还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工作布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重点工作,协调好学校、高校教师、青年学生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充分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掘各个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课堂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处理好专职思政队伍与其他教职员工协同合作的关系,坚持一体推进岗位思政、课程思政,充分利用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载体,确保在学生课堂学习时间之外,仍旧时刻处于浓郁的思政教育氛围之中。 处理好学生课堂学习、课外活动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校园生活空间和各类文体活动之中,通过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效果。
(二)活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拓展意识形态领域宣传渠道
以“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带动高校思政教育的系统推进,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工作阵地。“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高校所有课程发挥思政育人功能,要求专业教师强化对意识形态教育资源的学习与运用。这就从客观上促使授课教师成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一线成员,专业教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具有思想性、价值性的正能量传递出去,有助于增强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接受感。
当前网络社会的高速发展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多种渠道,特别是手机端新媒体的活跃更是加速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要从主观上高度重视,而且要及时进行观念更新和方式创新,重点关注网络在高校意识形态宣传中的载体作用。“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依托每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展开,在当前“金课”建设背景下,着力推动教材更新和教法创新, 做好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用好网络渠道,讲好中国道理,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贯全过程,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网络舆论这一重要宣传渠道的主导权[6]。
(三)善用“课程思政”建设契机,营造意识形态全员行动氛围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的实践层面,往往归于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主导,不同高校在推进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举措中,也主要以教学制度措施为主。 但从巩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建设应当提升为高校整体规划层面考虑,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开展 “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建设,也可以引导专业院系围绕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建设“课程思政”特色系列课程;人事管理部门可以围绕“课程思政”师资团队建设[7],通过绩效考核引导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宣传部门可以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挖掘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做强线上线下正面宣传,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