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推进职位分类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020-02-25杨莉萌
杨莉萌
(岳阳县自然资源局 湖南 岳阳 414100)
引言
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党政领导人才的治本之策。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具有特定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成效明显,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深化新时代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应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相关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方法,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一、干部职位分类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发展需要,我国展开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干部分类管理逐步深化。一是打破干部管理“大一统”模式,实行机关、事业和企业干部分类管理;二是在机关内部实行职位分类,划分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三个大类,探索实行公务员分类管理。
具体采取了按照人员所在单位或行业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纵向分类,把干部分为党的机关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审判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检察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群众团体工作人员等,从而建立了机关、事业、企业干部人事管理的纵向分类管理体系,根据行业和单位属性分别建立了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企业劳动者的制度体系。
二、干部人事制度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一)干部档案管理方式落后。对于当前干部档案管理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完全达不到要求,无法做到对相关人员档案的深度挖掘,无法分析相关人员的性格、能力及个人素养等;除此之外,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不能做到档案的长期妥善管理,不能确保档案的有效性,以及档案信息的完整性。所以,要加强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提高干部档案的管理整体水平。
(二)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为了防止官员之间出现以权谋私等问题,在制度方面所执行的是党政分开,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相互监督的目的。但由于当前的监督机制以及制约机制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在干部的选拔以及任用过程中很多程序问题都不够透明化,这不仅导致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作用难以凸显出来,也直接造成一些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扭曲,使得机关单位内部工作氛围不佳,这很大程度上阻碍发展。
(三)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完善。首先,对干部激励保障的制度措施出台较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干部管理监督的规章制度,使干部管理监督更加有力,但这些制度措施偏重于“要求”“问责”,对于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举措相对较少。其次,干部交流机制不健全。一些干部长期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岗位工作,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干部统筹调配机制不完善。再次,相关制度缺乏配套措施。一些地区、单位在贯彻实施《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公务员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机关设置非领导职数等制度方面缺少具有操作性的细化配套措施,需要加大力度研究制订,切实把中央对干部的关怀落到实处。
三、新时代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根据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相关重要讲话精神及《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要求,新时代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可设定为:积极稳妥地推进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的改革,逐步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培养造就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党政干部队伍。具体来说:一是在选拔任用机制上,将党管干部与民主集中制原则统一起来,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对于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领导和把关,拓宽选贤任能的渠道和途径,健全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机制,保障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二是在考核评价机制上,明确考核重点,细化考核标准,坚持日常考核、分类考核和近距离考核相结合,注重分析研判,党政干部考核科学规范、评价客观准确。三是在管理监督机制上,管理约束严格,权力责任统一,流动渠道畅通,资源配置优化;规范选任行为,明晰工作职责,强化监督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氛围,杜绝和防范选任党政干部中的不良风气。四是在激励保障机制上,激励措施完善,保障体系健全,形成有利于充分调动党政干部积极性,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有效机制,增强党政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四、新时代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方法
一是统筹。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涉及的选任、考评、监督、激励等机制和环节具有环环相扣的特点,必须凝聚制度合力,统筹谋划制度改革,既统筹改革的思路、理念、途径,又将制度的框架设计、条文制定和落实执行统筹关联,合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组合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推进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
二是创新。创新在这里有两方面含义:其一,原来没有的制度、办法,通过试点形成了新制度、新办法。其二,对以往沿用的老制度、老办法采取大刀阔斧地改革或是修补调整,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取得的创新成果包括选拔、竞聘、公示、试用期制、职务与职级并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查核等经实践证明是科学有效的,但依然需要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造新经验,探索新方法。总之,创新是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推动力,深化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就必须注重创新,打破教条思维,以创新思维提出新办法、新思路,取得新成果。
三是优化。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制定的路径要优化。一般应遵循顶层设计—基层试点—总结完善—普遍推广或基层探索—总结完善—普遍推广的路径,不能盲目制定、盲目推广。近几年来,中央和中组部积极稳妥地推进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所制定的制度都遵循上述路径。其二,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内容要优化。应做到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有机结合,不能笼统模糊,更不能互相矛盾。例如,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对症解决了干部“带病提拔”的问题,结合《意见》提出了多项举措,如坚持落实岗位责任、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将日常了解与综合研判作为干部考察评价的基础、将选任关口前移至动议审查、注重任前把关等,从而使干部选任风险防范机制兼具责任清晰、闭环衔接等优点。
五、结束语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还需要在进一步完善已有干部人事制度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管理工作,构建新时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凸显中国特色人事制度的优势,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治理效能,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供人事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