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消费率的研究

2020-02-25陈金辉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消费率储蓄率分配制度

陈金辉

(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20)

近年来,消费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作用越发凸显。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尽管近几年我国消费率有所增长,但消费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居民消费率一直远低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同期水平。结合目前国际形势来看,需要更加重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使消费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巨大推动力。

一、消费率的概念及现状

消费率又称为最终消费率,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的最终消费占当年年GDP的比率。其中最终消费包含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部分。

根据钱纳里、Gong的研究,大多数国家消费率按照“U型”进行演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率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符合“U型”演变。大概在2010年消费率达到拐点。消费率从2010年的48.45%上升至2017年的53.6%,进入上升区间。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平均消费率接近80%,有的发达国家能高达88%,即便同属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与日本在经济高增长时消费率也超过60%,新兴经济体的消费率也基本没有低于60%。由此看来我国消费率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

中国居民消费潜力十分巨大。我国拥有全球最大并且最有活力的市场,拥有在全球产业链中无可替代的地位,拥有动辄数亿的市场资源与空间,这些都是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同时,至2018年底,居民在银行中的个人账户总额达到71.6亿人民币,具有较大的消费底气。另外根据国际经验,按照服务型消费随着收入递增的规律,未来我国居民随着收入的提高,服务性消费将进一步增加,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动力。

二、消费率不足的原因

(一)住房贷款对消费具有明显挤出效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打工,他们在建设城市的同时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住房贷款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沉重的住房贷款占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相当大部分,即便不选择买房子房租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住房贷款会抑制消费,并且随着负债率的升高,消费率会越低。此时负债对消费的挤出效应明显。

(二)高储蓄率抑制消费。我国一直是个“储蓄大国”,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储蓄率有所下降。但不论是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储蓄率仍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借贷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高储蓄率刺激消费,但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消费金融的发展,从短期来看,新一代的年轻人受到消费信贷的诱导会增加借贷消费。但到每个月还款日到来后,这种短期冲动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重归理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储蓄率的下降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不断通过政策调整,使我国从投资拉动经济转向消费创新拉动经济。但正因为这是个长期过程,如何使储蓄率逐步稳定的下降,以及下降到什么程度最适合我国国情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居民收入不足抑制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低下是消费不足的直接原因。当前社会财富的总量是史无前例的,不存在蛋糕不够大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大众的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初次分配中的工资部分增长缓慢。所以说收入问题来源于分配问题,虽然近年来收入方面有所改善,但贫富分化现象依旧较为明显。以招商银行2018年业绩报告来看,0.05%的私人银行客户占据约30.0%的总资产;1.88%的金葵花及以上客户占据了80.9%的总资产;而其余超过98%的客户,约1.2亿人,仅占有20%的财富。虽然大多数的银行业人士表示这只是一家银行的数据,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财富状况,但个人认为有1.2亿的样本量作为基础,数据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四)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可以说是储蓄率高以及收入失衡的结果。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是因为储蓄率高,人们要存钱为买房子、治病、孩子上学等做准备。另外,是因为收入不足,人们有消费的愿望但没有消费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相应的保障措施和保障机制未能及时跟上经济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在这种情形下居民只有节省开支减少消费,以增加储蓄用于养老。当居民的收入都被以上几个方面套牢以后,再怎么刺激居民消费也无济于事。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蝉联“第一奢侈品消费大国”称号多年,但与此同时,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也提到“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因此,唯有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数量才能整体上提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消费率。

三、提升消费率的政策与建议

(一)完善住房政策体系与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银行金融机构个人房贷评估机制,合理评估个人还款能力,倡导理性购房。针对购买首套房的个人应当给予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在享有按揭贷款利率优惠和低首付比率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贷款利率补贴等手段,使居民能够买房,有能力还贷的同时拥有进行更多消费的空间。坚持落实房住不炒,打击炒房投机行为,是购房回归其本来属性,稳定房价上升势头,使居民都能住得起房,还得起贷款,富有余力进行消费。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依法取缔非法收入,减少灰色收入。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份额,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劳动者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份额,以此最终提高消费率。同时,确保分配制度的公平性,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完善精准扶贫机制,优化精准扶贫方式,通过提高社会底层收入水平进而提高消费水平缩小收入差距,以此扩大中等消费人群数量,为形成以消费为引领的强大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从根源上来讲,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不高归因于消费者不能消费和不敢消费。没有足够的收入去支撑消费,没有能解决后顾之忧而不敢随心所欲的消费。前者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完善教育教育体制改革,让居民有能力赚到合理的报酬进而能够消费。后者需要完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一些列民生相关的制度体系建设,保障居民在拥有收入后减轻生存上的成本,提高生活的质量,能够有富余收入用于消费,从根本上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消费率储蓄率分配制度
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新中国七十年探索
最优消费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经济动态效率视角下的省际最优消费率研究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论中国特色收入分配制度的现代化转型
居民持久收入水平对储蓄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不能“妖魔化”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