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产业链视角下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研究

2020-02-25

山西农经 2020年23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手工艺产业链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非遗传统手工艺蕴含着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成果,承载着我国的发展历史,展现着民族精神。当今,非遗传承不能只依靠传承匠人,不能只强调工艺的传承和延续,需要创新传承思路。应立足于非遗传统手工艺和文化的传承,强调保护与开发并重,促使其在当代焕发活力、展现价值。

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成为文化传承、文化宣传的重要途径。基于旅游产业链视角下的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成为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

1 基于旅游产业链视角下的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相关概述

1.1 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开发的现状

在推进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宣传、推广、传承、保护和开发,但也有很多非遗传统手工艺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或正面临着传统工艺缺失、工艺技术无人传承、传承人老化、传承途径单一、缺乏资金的情况。

在开展相关工作中,不能只强调非遗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术等传承,更需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强调保护与开发并重。通过创新思路、创新途径、创新方式等举措,促使更多人了解非遗传统手工艺,使消费者愿意购买和使用相关的工艺产品并主动参与到相关的保护工作、宣传工作、传承和开发工作中,展现其在当代的价值。

1.2 旅游产业与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之间的关系

基于旅游产业链视角下的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将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实现二者的互惠互利。将旅游作为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的途径和手段,使非遗传统手工艺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一方面,非遗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有效利用相关的工艺和技术等,将非遗元素融入进去,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旅游的价值。通过在旅游景区开展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手工艺讲解、打造特色纪念产品等,有助于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衍生产品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旅游产业链。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成为宣传和推广非遗传统手工艺的重要途径。我国很多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节和文化旅游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实现旅游创收的同时,也使人们对文化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为了有效延长旅游产业链,深入挖掘非遗价值,使非遗传统手工艺和产品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中,应强化非物质遗产和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教育、保护、开展,积极推进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产业化发展[1]。

2 基于旅游产业链视角下的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途径

基于旅游产业链视角,加强非遗传统手工艺的开发,走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互惠互利之路,实现产业化发展,是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和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施该项工作的具体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强化实施效果。

2.1 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

将非遗传统手工艺的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有助于利用旅游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从而促使更多人了解到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价值,自愿参与到各项保护工作中。但不合理的规范和开发,会加大对其的破坏,使原来具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特色不复存在。因此,基于旅游产业链视角下的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需要在全面、准确分析开展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实施意义和造成破坏的基础上,更具针对性地开发利用相关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通过引入政府及市场的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等方式,趋利避害地进行开发。

在推进开发的过程中,应强化创新意识,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非遗传统手工艺特色,打造更具文化气息的生态旅游项目。充分挖掘和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文、工艺、技术、价值观念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在推进运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发展和相关工作开展的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旅游开发项目的规范化,在承载范围之内进行开发[2]。

例如,江西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享誉全球,近年来该地区在积极开展旅游项目的过程中,积极推进“文旅相融,古窑新生”,古窑恢复传统制瓷作坊与红店,并复建复烧瓷窑。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景德镇景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古窑让非遗“活”起来。

2.2 以文化产业形式促发展

我国在积极推进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途径,通过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进非遗传统工艺开发,促使其在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在积极推进非遗保护和开发、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的具体工作中,以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基于消费者市场实现创新,促使相关文化、技术、工艺、产品进入旅游视野、走向消费者市场,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使消费者能够参与其中并拥有良好的体验,使非遗传统工艺在当代焕发活力。

在推进相关工作开展中,围绕传统手工艺开发多元化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产品服务,深入挖掘这些产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消费者了解地域文化。例如在旅游景区建设手工体验坊,开展相关文创设计大赛,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提供多元化手工艺产品,丰富游览的形式[3]。

例如江西婺源努力打造旅游小镇,将徽剧、绿茶制作技艺、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非遗元素和非遗传统工艺与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的开发相融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之路。秦淮灯会有“天下第一灯会”的美誉,近年来不断开拓创新相关活动,通过灯景融合、文娱同步、招商联动、科技支撑等一系列举措,将非遗项目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进行融合,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

2.3 打造互惠互利的开发模式

基于旅游产业链视角下的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应根据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和旅游相融合的实际开展情况及实施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建设,打造互惠互利的开发模式,实现二者共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非遗传统手工艺,在利用旅游带动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手段,利用不同的载体,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促使二者相得益彰,进一步强化融合发展的效果。

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深入挖掘、有效利用相关工艺和技术等,发展民俗旅游、文化旅游,构建各种类型的展示馆、文化馆。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节、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参与,使人们对文化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4]。

例如福建永定实施“文化进土楼”工程,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主题”的理念,打造文化展示馆、客家家训馆、民间绝艺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非遗传承,开展与之相关的文化旅游活动,使游客深度了解、体验、学习非遗文化。湖南雨花非遗馆非遗传承人广收学徒,免费传授非遗技艺,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5-6]。

3 结束语

基于旅游产业链视角,将非遗传统手工艺开发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开发的途径和方式之一。在开展非物质文化宣传和推广、保护和开发相关工作时,需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途径、创新方式,科学合理地借助“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手段和技术,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聚合一大批非遗爱好者、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爱好者,促使其主动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相关工作。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共同开发手工体验课程、传统手工艺教育培训项目,从而加强非遗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手工艺产业链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筑牢产业链安全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嘎玛:扎曲河畔的手工艺之乡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