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后农产品销售问题探讨
——以龙口市某冷风库为例
2020-12-27
(山东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农产品销售是农村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生产成本也在逐渐提高。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农产品销售渠道堵塞,通过实地调查、实地走访的形式,整理分析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1 新冠肺炎疫情后农产品销售现状
新冠肺炎疫情后,农产品价格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相比2019 年,2020 年的价格平行下降50%,局部价格下跌更多。
1.1 实地调查报告
对冷风库负责人、务农者、水果贩卖商进行了实地调研,咨询了2020 年和2019 年的苹果价格,以及冷风库成本费用和农产品年产量情况。一负责人表示,目前苹果的销售量不容乐观,库内积压货量达到70%,2020 年苹果价格是2019 年的1/2,但冷库成本费用近年来持上升状态。另一位负责人提供了一个对比数据。
2019 年的苹果价格:85#以上的平均价格大约为10 元/kg,80#以上的平均价格大约为8.4 元/kg,75#以上的平均价格大约为7.2 元/kg,70#以上的平均价格大约为6.4 元/kg,冷库的成本费用是0.5 元/kg。2020 年的苹果价格:85# 以上的平均价格大约为4 元/kg,80# 以上的平均价格大约为3.6 元/kg,75#~80#的平均价格为2.6~3.2 元/kg,70# 以上的平均价格为2.2 元/kg,冷库成本费用是0.52 元/kg。商贩表示南方市场活力较低,如果货物不是优质果根本难以销售。同时,国内各地大量货物积压,导致产品价格普遍偏低。
1.2 数据分析
由图1 可知,①产品大量积压,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尽快将水果尽快走入市场;②价格下降幅度过大,需要让市场尽快升温,上调价格,才能避免果农入不敷出。
图1 2019 年与2020 年苹果价格对比图
2 新冠肺炎疫情后农产品销售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后,农产品销售问题基本集中在量与价格上。量体现在市场需求方面,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价格表现在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方面,包括价格高和价格低,但整体上是价格低。
2.1 农副产品出口及内部消化受到限制
水果商贩普遍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南方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网络上曾爆出水果中易含病毒等消息,虽然后期进行了辟谣,但这种自媒体“造谣”式传播,让大众一度陷入恐慌,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
国外市场大同小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海关的检查程序更加严格,大大降低了国外的需求。导致国外需求降低的原因基本上是心理因素,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暂不进口产品。综合两方面的因素来看,不论是海关检查时间延长或是国外市场紧缩,都会造成出口数量的减少。
2.2 冷风库内产品积压数量过多,国内市场价格紊乱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苹果积压在冷风库内,此时市场供应大于需求,苹果的价格下跌。价格的下跌是相对的。
相比以前的价格来看,整体价格是下跌的,但部分苹果价格甚至会超出往年的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小区域范围内的市场购买力能够维持基本平衡,小范围的购买力面对大范围的产品过剩就会产生优先选择的情况。这种运营原理可以解释为疫情期间供货较难,优质果的价格相比较以前会有所提高。
2.3 苹果价格受水果商贩随意打压
该地生产一种名为红富士的苹果,因其自身口味独特市场很广,在南方市场该品种苹果的价格达到16 元/kg。
A、B、C 均是农产品收购商。刚开始在冷库货源地,A 以9.6 元/kg 的价格收购,B 以10.3 元/kg 的价格收购,C 以10.8 元/kg 的价格收购。A 和B 在被果农告知C 给的价格最高时,A 提出给11 元/kg,B 提出给11.1 元/kg,C 在被果农告知A 和B 的价格时,为了获得货源便提出了11.6 元/kg 的最终价格。A 和B 最后不再涨价分别维持其原有价格,产品最后被C收购。通过比较发现,A 的最低价格9.6 元/kg 和C 的最高价格11.6 元/kg 整整相差2 元/kg。果农的苹果产量从年产量2 500~15 000 kg 不等,这意味着由于哄抬物价,果农可能多受益3 万多元,也有可能少收入3 万多元。竞争对于果农来说是有益的,但特殊时期对果农来说是无益的。
3 新冠肺炎疫情后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对策
农产品销售问题是政府、基层自治组织、企业、社会主流媒体、有关部门多方合力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
3.1 政府干预的作用
政府应通过适当干预有效解决当前的问题。面对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新形势,农户需要转变观念。在增强市场变化应对能力的同时,各级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提供服务[1]。
3.2 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价格的有效监督
市场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能,监控市场价格,通过实地监督等形式密切联系市场并监督市场原产地。对不合理的价格,应及时予以改正,对违规的改价行为,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
3.3 相关政策扶持
政府应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最大程度保护果农为代表的务农群体利益,通过财政补助等形式刺激农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
3.4 合作社引入再利用
合作社一般包含4 个主体,即政府或基层自治组织(现代意义上的两委)、农民、科研机构和保险机构。其中,政府或自治组织是主导力量,主导农产品生产中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机械的引进利用。政府或基层自治组织承担这个角色的原因在于其具有的公信力,务农者相信这个组织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科研机构负责农产品科学技术的研发,不仅包括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研究,还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种植方法和化肥等农资的使用方法。政府或基层自治组织(两委)应该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
3.4.1 基层自治组织的引导作用
基层自治组织是直接和果农联系的权威性组织,正是基于这一特殊性质,才能在人们心中树立公信力。基层自治组织应成立专门的小组来引导农产品的销售,在某些程度上与水果商贩进行联系,吸引更多商贩走进农产品原产地。
目前,基层农村社会状态可以用两个群体来概括,一个群体是基层自治组织群体,另一个群体是务农群体。生活上这两个群体相对独立但又有联系,基层自治组织追求自身的治理完善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务农群体追求经济的发展。如何帮助老百姓提高生产效率和收入、如何引进先进技术、如何招商引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何帮助老百姓脱贫等,这些问题往往比政治建设更具吸引力。
3.4.2 多元化主体销售渠道的建立
企业等社会主体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带头购买农产品。把农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自己的员工,一方面可以体现自己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果农解决销售问题。
建立互联网云端销售模式。“互联网+”时代,许多产业发展的重点都在网络。互联网云端销售模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同时降低了商贩的成本,增大了价格竞争,有效提高了果农的利益。
3.4.3 社会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
社会主流媒体可以为农产品代言,积极宣传产品特色,让更多人了解到当地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知名度,进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通过采访报道、纪录片拍摄、广告等形式,多渠道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4 结束语
面对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农村出现发展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情况。今后农产品营销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政府适当干预和基层组织积极引导。政府应适当干预市场,适当控制价格。为了保证农产品的销售,必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不只带来高质量的农药化肥,更有专家的生产指导,还应包括替代传统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工具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