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20-02-25

山西农经 2020年23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作物农药

(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农牧学校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依然存在。为了维持生态环境的绿色健康发展,就要对植物进行保护,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从植物保护角度出发,实现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防治植物病虫害,增强对植物生长环境的保护,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力度,在绿色健康的环境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1-2]。

1 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融合发展的意义

针对近年来生态环境被污染、破坏的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以植物保护工作为例,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开展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3]。

在自然界中,各种植物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同时植物又被称为“氧气制造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病虫害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4-5]。

植物不仅是生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植物,人类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空间。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

2 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综合防治技术较为落后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植物保护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较低,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综合防治效率大幅度降低[6-7]。

例如部分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能清晰分辨出技术的不同之处,很容易出现技术混乱、运用不当等现象。同时,由于我国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相关部门没有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组织农民学习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相关知识,导致部分农民在对植物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过程中,仅凭借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并没有采用科学结合实际理论的方式进行防治。这样不仅无法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的污染与破坏[8-9]。

同时,目前我国植物保护技术水平还较低,缺乏深入研究,且相关研究机构中具有专业技能水平的研究人员较少,因此需要扩充人才队伍,聘用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研究人员,发挥其优势,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10-11]。

2.2 保护技术过于单一

在自然环境绿色健康发展理念下,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研发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技术过于单一、片面,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12-13]。

例如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为了节省成本和开支,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在农作物遇到病虫害时,常常使用农药以及人工除草、除虫的方式。这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时,过于频繁的使用农药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降低土壤的肥力,进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这种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除此之外,虽然我国加大了对植物保护技术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发力度,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导致研发进度缓慢,加上研发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在研发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降低了研发效果[14]。

2.3 病虫害频繁出现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就是病虫害影响。通常情况下,应当对自然植物和农作物进行保护。由于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农作物的生长系统会遭到破坏,而农民一般会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进行防治,这样会造成二次污染。如果农药用量过多,还会对农作物造成影响。病虫害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实际产量,导致减产减收,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5-16]。

3 我国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优化策略

3.1 预防为主

在进行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应严格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在有效防止植物遭受病虫害侵害的同时,降低综合防治的成本。

在具体的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植物生长特性以及区域地理位置,在保障植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威胁。主要防治措施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

在运用物理防治技术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对阳光、灯光等的充分利用,从而达到保护植物、预防病虫害的效果。化学防治技术主要使用农药、杀虫剂以及其他化学药剂,通过药物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抑制。与前两者相比,生物防治技术主要以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系统为核心,通过改变植物的品种、生长环境等方式达到有效预防的效果。对于不同种类的植物,采取的防治措施不同,效果也存在差异,因此技术研发部门及工作人员要从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自然环境出发,针对现有的植物保护以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17-18]。

3.2 因地制宜

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因此生长环境也不同。在植物保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中,要根据植物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使植物健康生长。

在具体实施中,有关工作人员要对植物习性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要对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在促进植物在正常生长的同时,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温度、光照以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3.3 做好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粮食对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发生病虫害,将会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农户的经济收入减少。因此在种植后,要及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病虫害,在治理过程中要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减少农药残留,让人们吃得安全、放心,减少食品安全问题[19]。

3.4 做好经济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经济作物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综合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大豆、棉花、花生等的生长习性以及防治策略进行科学划分。对于用来榨食用油的油菜及花生等植物来说,应避免使用具有抗虫基因的药物,防止经济作物发生基因突变。

同时,在利用植物保护技术防治棉花病虫害时,可以利用抗虫基因药剂,不仅可以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劳动力,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20]。

4 结束语

在绿色健康发展理念下,对自然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可以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同时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农作物农药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