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信息在文学作品中的语用功能及其理据研究
2020-02-25康响英
康响英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一、引言
长期以来,冗余信息因与语言的经济原则相对立,与合作原则的量准则相背离而遭受冷落,人们对其持抗拒态度,所以冗余又被称作羡余、剩余、多余。然而,冗余性是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之一,它广泛存在各种语言之中。据语言学家统计,目前世界上使用度较高的语言冗余度几乎都在50%以上[1],英语冗余度更是高达70%。因此,语言的冗余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冗余信息在文学领域的探讨甚少:年度不限,分别以冗余+文学、冗余+小说、冗余+诗歌、羡余+文学、羡余+小说、羡余+诗歌为篇名搜索中国知网,仅搜到2篇论文:《羡余信息理论视角下的乔伊斯小说》(蒋林平,2009)、《冗余时代的中国文学现状及理论建构》(彭松乔,2013);年度不限,分别以冗余+修辞、冗余+隐喻、冗余+反复、冗余+排比、冗余+顶真、冗余+回环为篇名搜索中国知网,共检索到9篇论文,其中4篇聚焦反复修辞格,1篇涉及隐喻,其他4篇探讨冗余在修辞中的意义或功能。因此,冗余信息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其在顶真/顶针、回环等修辞中的研究严重缺失。事实上,文学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变体,同样存在大量冗余信息。本论文将研究冗余信息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并根据元语用理论探讨作者选择冗余信息的匠心所在。
二、冗余理论
冗余概念由信息论创始人香农(C.E Shannon)提出。据此,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噪音的干扰。为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往往在原信息中加入部分冗余信息。R·R·K 哈特曼和F·C斯托克认为,“冗余”是指“超过传递最少需要量的信息量”[2]292;王守元和张德禄在《文体学词典》中为之这样定义:“多出最低需要量的那部分信息就是冗余信息。由于可预测程度高,因而信息价值低。”[3]256本论文采用钱冠连的定义:“与前面的单位相比,后面的单位如未提供任何新信息的话,这后面的整个单位都算是冗余信息。”[4]190徐盛桓认为,冗余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两种:信息的复现和信息的蕴涵。前者可以是同一语言单位、同义单位、近义单位、共指单位的重复出现,这种单位可以小到词,也可大到句子甚至段落、篇章;后者指一个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实际上包含了另一个单位所负载的信息[5]。
水至清则无鱼。同理,有效交流需要适度的冗余,因为它参与稀释信息浓度,使信息接收者排除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诚然,过多冗余则会降低交流的效率。如何把握冗余信息的量?钱冠连提出了冗余信息的容忍度问题,即发话人控制或者调整冗余信息量,实现理想交流效果所掌握的分寸[1]。
三、文学审美特征
信息论中与冗余密切相关的概念是熵。熵是对信息无序程度和不确定性的度量。冗余与熵相反,是对信源有序性或确定性的计量。它与熵值成反比例关系:熵值越高,冗余度越低;熵值越低,冗余度越高。一个艺术客体信息量越大,则其阐释的不确定度越高;其嫡值越高,则其魅力也越强。文学语言除信息功能外,其无尽的魅力在于它所表达信息的不确定性,其独特性体现在它的美学功能。“美感微妙极致处,往往就是含蓄、混茫、朦胧之境。”[6]282文学作品要创造朦胧美、含蓄美、韵律美,实现经典多重解读性的目标,本应提高熵值,降低冗余度。然而,为什么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冗余信息?它究竟有什么功能?理据是什么?
四、冗余信息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
冗余信息在文学作品中因具有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形象、加强表达效果、抒发感情、创造音韵美等功能而被作者所青睐。
(一)烘托氛围
冗余信息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如自然环境的描绘、故事背景的交代、室内物品的摆设等。表面上它对人物性格的发展与故事情节的推进无关紧要,甚至会让读者有拖沓、累赘之感,实际上它是读者深入解读作品、领会其主旨及其营造的特殊氛围必不可少的部分。例如哈代《还乡》第一章,整章篇幅不见人物出场,作者却浓墨重彩地勾勒苍茫万古如斯的埃格敦荒原。阴沉、昏暗、荒凉的原始景色的描绘,仿佛对故事情节的推动没有贡献,但它不仅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而且能烘托人物的心态和性格,渲染小说的悲剧氛围,并预示着人物将面临的各种不幸与悲惨结局。
另外,有些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小说中的部分诗词看似可有可无,并不影响故事情节的构建,但这些冗余信息却传达着作者的特殊目的。《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判词就是如此。这些诗词歌赋虽然表面上看对情节的发展无足轻重,但它预示或者总结了人物的命运,暗示作者对人物的态度,烘托了氛围,丰富了内涵,提升了小说的艺术美感。
(二)刻画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描述性语言及人物对话存在冗余信息,这些冗余信息可以起到制造幽默效果、反映人物性格等作用。
俄国有部很特别的独幕道白剧——《抽烟之害》,可以说它利用冗余信息刻画人物形象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全剧没有情节,没有故事梗概,1337个单词中有效信息只有71个单词,冗余信息占全篇的91%。剧本不惜笔墨地描绘臭虫、老婆与女儿等日常琐事,聚焦被西方认为晦气的数字“十三”,通篇给人以离题万里、信口胡扯的印象。但看似胡扯的冗余信息,却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庸俗虚伪的假学者的形象,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
《好兵帅克》是与《堂吉诃德》齐名的世界讽刺文学名著,其中的克劳斯上校说话非常啰唆,有一次他对军官演讲:“诸位,我刚才提到那里有一个窗户。你们都知道窗户是个什么东西,对吗?一条夹在两道沟之间的路叫作公路。对了,诸位,那么你们知道什么叫作沟吗?沟就是一批工人所挖的一种凹而长的坑,对,那就叫沟。沟就是用铁锨挖成的。你们知道铁锹是什么吗?铁做的工具,诸位,不错吗,你们都知道吗?”[7]
申丹认为,语言现象出现的频率超常地高或超常地低都构成一种偏离[8]。有动因的突出有助于作者的语用意图前景化,是作者留给读者解读语篇主旨的“路标”。在《好兵帅克》中,作家哈谢克故意使克劳斯上校的演讲充斥冗余信息。演讲词中异乎寻常多的冗余言语使一个饶有风趣、说话啰唆的人物跃然纸上,加深读者领悟作家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征。
(三)满足修辞需要
反复是最常见的冗余。此外,冗余信息还能建构排比、隐喻、对照等修辞格,更是对偶、互文、回环、顶真等修辞格的重要实现手段。它有助于达到增强表达效果、抒发感情、创造音韵美等特殊目的。
1.增强效果
冗余信息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强调、突出焦点信息,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或表达言外之意。因此,对语义冗余的利用有利于听众把握信息重心,领会发话人的深层意图或目的。
(1) We will never parley, we will never negotiate with Hitler or any of his gang.
—— Winston S.Churchill
译文:我们决不会与希特勒或他的同伙议和,决不会与他们谈判。
这句话中同义词“parley”和“negotiate”的叠加在语言上并没有增加信息量,但加强了表达效果,强调丘吉尔与希特勒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与意志。
(2)He does everything on principle.He fights you on patriotic principles; he robs you on business principles; he enslaves you on imperial principles.
——Bernard Shaw
译文:他做什么事情都有原则。他与你打仗是出于爱国原则;他抢劫你是出于商业原则;他奴役你是出于帝国原则。
这句话来自萧伯纳的戏剧《左右命运的人》(The Man of Destiny)。原文连续四句都以“on principle”结尾。冗余信息的重复与排比句式的累加构成排山倒海的力量,加强了语势,对某些英国人进行入木三分的剖析,使讽刺效果层层递进。
2.抒发感情
语言冗余常常构成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段,更适合表达细腻的情感,使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相互情感认可,引起受话人情感共鸣。
(1)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当代女作家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就是借助冗余信息抒发感情的经典例子。该诗是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而创作的。伟人一去已周载,为何至今不回来?一声声“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深情呼唤,恰如亿万人民心中同时喷发出的心声,形成山鸣谷应的效果。“他刚离去,他刚离去”的回声萦绕不断,真是大地为之黯然、山河为之变色的神伤境界。第八节 “在这里”“在一起” 的五次吟唱交相呼应,表达了人民对找到总理的珍爱、欣喜之情和人民与总理一刻也不能分离的强烈愿望。最后一节,“想念你”的重复,一咏三叹,荡气回肠,延绵不绝。诗歌中“反复”“排比”里的冗余信息,仿佛痛失爹娘的孩子在反复低吟对亲人的怀念,使作者要抒发的对周总理无限崇敬、怀念的感情一次次向前推进,人民群众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思念之情如滔滔东海,无边无际,像清清山泉,奔流不绝。这些冗余信息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多余。相反,正是由于这种浓厚情境的烘托,才使这首诗具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创造旋律美
重复、排比、对偶、互文、回环、顶真等修辞手段能使语句匀整平稳,音节整齐和谐,产生韵律效果,集中体现汉民族自古以来追求和谐、均衡的思维方式。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
(2)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间漏转,时间漏转静思伊。
——秦少游《相思》
(3)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吴绛雪《春晴秋雨》
(4)客中愁损催寒夕,夕寒催损愁中客。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翠衾孤拥醉,醉拥孤衾翠。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
——纳兰容若《菩萨蛮·客中愁损催寒夕》
例(1)《木兰诗》中,“卷”“天子”“火伴”首尾蝉联,冗余信息构成的顶真句,不但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读起来朗朗上口。在例(2)(3)(4)几首诗词中,不仅上下句首尾相连,第一句与最后一句也回眸相望。穿梭般的回环使语句整齐匀称,揭示事物间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虽然循环往复产生大量的冗余信息,但并不是无用信息。相反,冗余形式实现的回环句不仅寓意深刻,新颖别致,更能形成循环往复的韵律美,给人以荡气回肠、节奏流畅、兴趣盎然的独特审美效果。
(四)实现篇章的衔接
De Beaugrande和Dressler 把篇章定义为满足7个组篇标准的交际事件:衔接、连贯、意自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跨篇章性[9] 1。其中,衔接与连贯是最明显的语篇特征。为实现篇章的衔接、连贯,作者有时有意使用冗余信息作“路标”,指引听话人在文本中穿梭,甚至可以达到首尾回环对应的目的。
(1)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写你的名字,
画你的名字,
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
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
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
啊啊,多好,多好,
你的名字也大起来。
大起来了,你的名字。
亮起来了,你的名字。
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
——纪弦《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共5节。“轻”与“你的名字”在诗中分别出现11次与15次。作者巧妙运用连锁回环、短途回环、远程回环与遥应回环,使整首诗歌像此起彼伏的交响曲,浑然一体且衔接有序。复沓与回环中的冗余信息,成功表达了作者的深情厚爱。例如最后一节首句“大起来了,你的名字”与前一节末句“你的名字也大起来”,诗的第三节的四行与第二节末句“而梦见的是你发光的名字”续接照应;诗歌开篇“最轻最轻”“轻轻地”与结尾“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第四节的第六行与第二节前二行“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遥首相望,相互呼应。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顶峰之作,也是现代主义小说的里程碑。整部小说以斯蒂芬恍惚迷离的意识流开始,以莫莉长达40多页滔滔不绝的意识流结束。这里截取结尾前的其中一段:
(2)……com how he kissed me under the Moorish wall and I thought well as well him as another and then I asked him with my eyes to ask again yes and then he asked me would I yes to say yes my mountain flower and first I put my arms around him yes and drew him down to me so he could feel my breasts all perfume yes and his heart was going like mad and yes I said yes I will Yes.[10]643
该小说没有传统意义上完整的剧情和清楚的时间线索,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的“天书”,读者很难解读。那么作者是怎么帮助读者找到“路标”,实现篇章的衔接?简短引文中“yes”出现8次,它们在莫莉漫长曲折的意识之河中时而闪烁,象征其跳跃性、非连贯性的意识转换,起承转合至终点,暗合女主人公的精神流变过程。反复出现的“yes”不仅具有标点符号的停顿作用,还将独白内涵一线串起,构成首尾衔接的圆周形环状结构,使读者获得寻找意群线索的可能,有助于把她中断的思路连接起来。因此,“yes”等冗余信息在小说中具有不可替换的特殊功能。
无独有偶,伍尔夫短篇名作《墙上的斑点》也没有故事情节,没有故事发生的环境描写,作者长篇累牍地谈论历史、艺术、写作甚至人生。墙上的斑点引发主人公的意识纵横驰骋。读者在这看似杂乱无章、偏离话题的幻觉迷雾中怎么拨云见日的呢?虽然主人公潮水般的遐想思接千载,但并不是没有章法,实则结构严密。其丰富的想象以斑点为中心展开,在小说中共出现13次的“斑点”成为其6次联想的触发物,引发主人公的意识活动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如此循环往复,形成花朵状的结构。因此,冗余信息“斑点”在这里是象征性意象,是小说中的一个个“结”,使小说具有形式上的连贯。
五、冗余信息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理据
冗余信息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理据主要有降低叙述干预、隐含作者的元语用意识与建构篇章的文学性。
(一)降低叙述干预
作家主体一直是西方文学研究中一个热门且复杂的话题。传统小说中的作者,如哈代、萨克雷等,往往以不同显隐度的叙述者身份出现在其小说中,对读者解读作品、理解人物进行叙述干预。但横加干涉的评论会破坏艺术的真实性,同时影响读者与作品的关系。随着欣赏能力的提高,读者开始厌倦这些粗暴介入故事的声音,希望自己进行独立解读。同时,越来越多的作者信奉“客观的、非人格化的显示这种叙事方式要高于任何允许作者或他的可信的叙述者直接出现的方法”[11]241。只有那些 “对自己才华信心不足”的小说作者才让自己的声音过多地插入故事情节[12]76。现代小说理论奠基人亨利·詹姆斯认为,“小说家毫不掩饰的叙述声音无疑会破坏小说的艺术真实”[8]113,他提倡尽可能减少作家的叙述干预,主张作家以隐性方式来实现艺术的似真效果。“作者退出小说”成为作者与读者的共同追求。罗兰·巴尔特甚至宣称“作者死了”。 前述《抽烟之害》与《好兵帅克》中,作者无须走到前台宣示自己对所刻画人物的态度,冗余信息不动声色但却非常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达到实现叙事客观化、降低叙述干预的目的。
(二)隐含作者的元语用意识
元语用意识是对语言选择的意识,它在语用中占有中心地位。Verschueren认为,所有的语言选择都不是凭空做出的,都包含一定程度的意识[13]。这一过程受元语用意识不同程度的指导和调控,因此选择即意义。元语用意识无处不在,在语言结构的表征层面上都可以察觉这种意识的语言痕迹。何自然等将元语用意识在语言层面留下的痕迹(linguistic traces)称为元语用标示语[14]291。它在语言中不影响句子真值,只表达态度或步骤意义[15]。据此,前文所举《抽烟之害》《好兵帅克》《周总理,你在哪里》《你的名字》《尤利西斯》等作品中,冗余信息不改变句子真值,但隐含作者的态度与观点,是作者元语用意识在语言层面留下的痕迹。同义词、近义词、相同或类似句子或篇章结构在文学作品中循环呼应,凸显重点信息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起到形成语境、渲染氛围与抒发情感等作用。
(三)建构篇章的文学性
文学的核心要素在于其语言的“文学性”(literariness),即它的特殊表达形式和语篇结构。“单纯的信息传输并不是文学”[1]。文学的使命是创造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引起情感共鸣,文学语体的独特性体现在它的美学功能。大量的意象与修辞手段的运用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大量叠音词、重叠词使汉语冗余形式中结构复现现象变得普遍。冗余语言经常出现在诗歌、散文、演讲等具有韵律美的语体中,形成排比、对偶、押韵等修辞效果,因此冗余语言具有美学特征。前述《木兰诗》《春晴秋雨》《相思》《菩萨蛮·客中愁损催寒夕》中,回环、顶真等修辞手段结构对称,节奏优美,富有韵律感。冗余形式不仅使语句结构更加平衡,语义更加完整,还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富有韵律美、平衡美、对称美与节奏美。
“含蓄朦胧”构成文学作品的审美要素。清刘大櫆指出,文贵远,远必含蓄;近代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提倡,文章恶浅露而贵含蓄,浅露则陋,含蓄则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含蓄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中华民族不仅推崇行为举止的含蓄,崇尚笑不露齿、行不露足,更提倡语言表达的含蓄,推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为求含蓄,必然在语言表达策略上“委婉”,即说话不直抒胸臆,而是用模糊含蓄的话来烘托或者暗示。这样的言语策略也导致语言冗余。
总之,冗余信息在文学作品里绝不是多余过剩,它是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性语言。冗余容忍度研究有利于引导读者正确领会作者的意图,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对冗余信息采取拥抱态度的主场地是文学作品。在这里,作者并不需要特意限制或删除冗余信息,相反, 倒是要研究怎样恰当利用冗余信息,加强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