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问题研究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离岸国际化

(广西大学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现状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平稳增长

从中国人民银行得到的数据可知,2018年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累计发生5.11万亿元,较2017年增加7500亿元,同比增长17.2%。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中国货物及服务贸易总额的14.9%,较2017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

(二)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快

从中国人民银行得到的数据可知,2018年以货物贸易为主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累计发生3.66万亿元,同比增加11.9%,其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的71.6%,占比创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累计发生1.45万亿元,同比增加33.0%,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的28.4%。剔除2014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口径调整的因素,过去5年间,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年均增长速度更快。

(三)人民币流出及回流规模扩大,收支更加平衡

从中国人民银行得到的数据可知,2018年,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金额合计15.85万亿元,较2017年大幅增长72.5%。其中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累计5.11万亿元,同比增长17.2%。资本项下人民币收付金额累计10.7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4%,资本项下的人民币交易已成为跨境人民币收支的主要动力。经过2016、2017年的人民币收付逆差后,2018年转为小幅顺差,收付比为0.98,其中,实收8万亿,实付7.85万亿,表明人民币流出、回流规模扩大,收支更加平衡。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的问题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分布过于集中

我国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后,人民币结算市场份额就存在地域失衡的现象,其中,香港、澳门以及东盟的人民币结算量占到总额的90%以上。虽然在2011年,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境内境外的地域限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从实际发生的贸易往来来看,在人民币接受程度较高的亚洲还是用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地区,人民币结算发生量主要还是集中在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地区。从长远角度看,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地区分布失衡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不高

高度开放的资本账户是促成一个国家货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必要条件。我们从英国及日本的货币国际化的经验中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文件来使资本项目逐渐放开,引进国外先进的境外投资者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并且取消其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额度。所做的一切对资本项目的开放确有帮助,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尚有不足,还无法创造自由、健康、稳定的金融货币兑换环境。诸多条件制约了资本项目的开放,其一是现行的汇率制度还不太完善,外汇市场的均衡汇率并不能完全说明市场的供求关系;其二是不完善的人民币国内利率;其三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综上所述,在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进程中,要想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既需要本国稳定、协调、持续的经济作后盾,还需要逐渐放开本国的资本账户。

(三)金融服务机构结算能力不强

金融服务机构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参与者的基础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从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程至今,国内金融服务机构的国际化业务水平已得到一定的提升,对于国际贸易的参与度也在逐步加深,但是与已经成型的国际金融服务机构相比,无论从业务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相差甚远。主要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起步太晚,没有全面的业务种类,导致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时捉襟见肘;再者国内还没有完善的金融市场,能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增加了受到冲击的可能性。最后货币互换协议国家的范围不够广,这导致了国内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点较少,不能满足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基础环境的完善。

推动人民币走出国门需要政府参与打造适合人民币走出去的环境。首先,要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业务宣传,定期为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企业讲解业务流程,新开发的业务产品等内容以鼓励进出口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进行人民币跨境结算后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或适度提升退税率,用来激励境内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其次,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海关和税务等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尽量简化退税手续办理流程,及时解决跨境人民币结算中的难点问题。建立权责明确的监管框架,形成统一的监管网络,加强对跨境贸易真实性审核,大力打击恶意套汇套利的投机行为,构建红黑名单,减少套汇现象的发生。最后,逐步建立境外清算行,为参与企业提供便利的服务,同时加强与境外央行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双边本币互换机制与合作机制。

(二)平稳推进汇率的市场化改革,避免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

人民币长期单向升值或单向贬值,会使得市场上对于人民币的需求仅仅局限在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真正交易需求不足。人民币汇率作为衡量人民币价值的价格,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但可以避免因政府控制而出现的过度升贬值现象,保持人民币真实价值,而且可以减轻政府管理工作负担,积极引导市场预期,增加人民币在世界各国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但是需要注意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且进出口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在进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时要渐进式进行,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避免产生市场预期严重分化,进而导致汇率波动严重,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发展。

(三)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

离岸市场人民币存量是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直接影响到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可得性。香港作为当前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是我国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市场。在不断深化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基础上,需要在海外开拓更多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切实加强离岸人民币可得性,从而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

(四)鼓励境内资本走出去,有序放开资本项目管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积极鼓励外资,限制资金流出,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效果。但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需要适当有序的放开资本管制,让更多的人民币资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加人民币海外存量,提高人民币在全球范围的认可度、接受度和使用度。同时也要建立合理的人民币回流机制,让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形成一个闭环,缩小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差距,让人民币成为真正的交易货币,而不是投机工具。

(五)缩小海内外基础利率的差异,减轻国际热钱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

尽管近年来我国利率水平有较大下降,但依然较国外利率高。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在短期内会增加人民币交易需求,但这些交易需求会很快转化为投机需求,不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持续发展。

(六)确立长期贸易升级目标,鼓励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出口。

产业升级贸易升级这一口号很早就已提出,尽管我国当前在高铁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较好成果,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还相对较小,一些新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在进行国际贸易谈判过程中结算货币选择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他人之手。因此贸易升级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目标,鼓励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出口,为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争取更多的机会。发展基于真实贸易需求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包括长期和短期两条路径。在短期,要加强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做好真实性、合规性审核,坚决打击虚假贸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投机属性。事实上,从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要逐步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在长期,则要不断提高中国贸易部门的整体竞争力,包括微观层面的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的谈判能力,以及在宏观层面不断提高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货币国际化并非单纯的货币问题,货币国际化本质上是货币发行主体的分工地位在国际上的进一步扩展。从这个角度来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一定是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

(七)建立开放高效的金融体系和监管体系。

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起点的人民币国际化是在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的条件下发展的。即便在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战略的阶段,中国政府和货币当局也没有一下子放开资本账户,而是采取了渐进式的开放路径。中国政府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实体系开放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但其过程一定是非常审慎的。首先,金融体系的成熟与金融体系的开放存在严格的先后次序,未能实现金融体系的成熟而率先实现开放轻则引起短期金融资产价格震荡,重则引发金融危机。就现实而言,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成熟度还不足以达到完全开放的要求。其次,资本账户开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必然要求中国的资本账户走向开放。但是在短期,即使完全放开资本账户,人民币国际化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当前中国的宏观金融体系尚不足以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产生显著性影响。这说明,冒然开放资本账户不仅不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甚至有可能引发金融动荡。在另一方面,中国的金融市场成熟度和稳健度,资本运作效率,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以及金融监管体系还是较为落后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金融体系难以实现全面开放,更难对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利的金融支撑。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我国的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开放高效的金融体系和监管体系。

总之,为了更好的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合理有效的进行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有序深化资本项目自由化,适当放开资本管制,鼓励国内资本走出去,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国内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丰富和健全金融服务产品,逐步建立起开放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离岸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前行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当下与未来:对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The Great Unbanked
“离岸社团”治理:综合施策 依法打击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