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队伍敏捷性概念探析
2020-02-25刘琬
●刘 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一、组织敏捷性理论
(一)敏捷性概念的起源
敏捷性概念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制造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想要守好本土市场,就必须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研发生产周期、拓展销售市场。1991年Preiss、Goldman和Nagel发表报告《21世纪制造组织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组织敏捷性概念便由此诞生。[1]1992年,一些国家将敏捷制造模式作为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有关于敏捷性理论的研究便逐渐兴起。
(二)组织敏捷性理论
1991年,Preiss、Goldman和Nagel在《21世纪制造组织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中将敏捷性定为21世纪制造业组织发展的主要战略。2003年,Sambamurthy等人认为组织敏捷性是指企业探测市场中的创新机遇并快速通过获得、聚集和重构必要的资源等来抓住这些机遇的能力。
国内学者对“组织敏捷性”也有讨论,如王佳燕、李超平认为:“组织敏捷性是组织能够敏感感知外界快速变化,对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或利用,灵活、快速、有效的制定新战略,对自身资源进行快速整合再分配,从而支持新战略的能力。组织敏捷性是组织所具有的一种动态能力。”[2]
根据现有的概念认知可以对组织敏捷性的认定特性进行归纳总结:它是组织固有的对复杂市场进行快速反应的动态能力,其前瞻性本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区别于组织适应性和组织柔性的能力。
二、公安队伍敏捷性概念提出的现实依据
(一)事前预判犯罪
2014年,北京市怀柔区警方利用大数据技术工具对9年来共1.6万余件案件的信息进行了整合分析,将犯罪空间坐标实施网格标号,建立犯罪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系统,在经过标准化分类后,采用地图标注并导入进系统数据库。这一预测模型在合理分配警力资源,预测犯罪趋势上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事中快速反应
2016年4月中旬,广东警方宣告一宗涉及国内20余个省区市的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成功告破。此次案件的告破,主要依托珠海警方研判中心,从诈骗团伙在犯罪各环节中留下的信息以及潜在信息入手,通过信息的发掘、拓展、比对、碰撞等方法,确定嫌疑人,并利用SIS系统整合全国相关数据库资源,跨区域研判关联相关的涉案人员,从而实现精准打击。
(三)事后总结经验
2018年3月“3·31”公安部督办的故意杀人案引发社会舆论关注,在群众中达成了捍卫警察权威、保障警察执法权益的广泛共识。由于袭警事件频发,公安机关主动总结经验,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自觉尊重、配合警察执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加强公安队伍规范化执法教育,提高民警个人执法素质;加强法制建设,根据现实问题对警察法进行修订增补。
三、公安队伍敏捷性概念
(一)公安队伍敏捷性概念的提出
公安队伍敏捷性概念的提出是以深化公安改革作为前提。2019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政法系统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3]提高公安机关的敏捷性是推进公安队伍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公安队伍敏捷性是愈加复杂化的社会大环境、犯罪手段愈发高科技化的犯罪环境、信息传播日益个体化的舆论环境对于公安队伍维护社会治安提出的职能要求,日后也必将成为考核公安队伍的重要指标。
在整合组织敏捷性理论与公安机关特性的基础上,不妨大胆提出公安队伍敏捷性这一概念:公安机关敏捷性是公安机关以广泛收集信息为前提,迅速感知社会动态变化,并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灵活整合自身组织结构,最优化资源配置,迅速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以适应社会治安变化的同时,在原有社会防控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公安队伍敏捷性概念提出的原因
1.政策要求
公安部定下了“确保到2020年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有大的提升,到2022年基本建立起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现代警务管理体制和警务运行机制”[4]的公安改革目标。目前公安机关根据“大部制”理念在全国展开的“大警种制”改革,就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进行提高队伍敏捷性的实践。无论是横向精简组织部门,还是纵向缩短指挥链,都是为了确保警力向基层倾斜,实现警力资源的无增长改善。因此公安机关要提高自身队伍的敏捷性,借助大数据发展的引擎,优化警务组织形态,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灵活性与创新性。[5]
2.警务工作要求
向数据要战斗力,以情报主导警务工作,成了警务工作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国家现代化治理水平的现实需求,也是公安改革对情报综合研判提出的现实要求。把专项整治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相结合,将社会治理从“短期惩罚性打击”转向“长期法制化治理”,需要公安机关强化自身信息采集能力和舆情分析能力;对违法犯罪从“被动式预防”转向“主动式预防”,则需要公安机关具有高度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强大的组织整合能力。[6]公安队伍的敏捷性成为警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3.犯罪预测要求
2009年,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article提出“Predictive Policing”概念:“从不同的来源获取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使用结果来预测、预防更有效地应对未来的犯罪。”“Predictive Policing”这种警务机制以“Hotpot Policing”为基础,糅合了多方采集的数据后,建立自己独立的分析框架模型,并对犯罪地区进行预测。然而我国目前还是“警力跟着警情走”,犯罪地区和犯罪趋势预测能力有待提高。
四、公安队伍敏捷性概念提出的意义
(一)巩固警察权威,明确公安队伍发展趋势
王占军认为:“警察权威的要义在于公众对警察的信服和警察顺利有效实施警务能力的行为,其本质在于公众对警察权力和警察行为的认可和服从关系。”[7]许多群众将警察“维护社会秩序”职能错误理解为“创造新的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警察权威性,降低了对警察的权威价值认可度。
要想巩固警察权威,提升警察形象,首先提高公安队伍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但公共危机事件的模糊性、突发性和复杂性使得警力的增速远远跟不上事件发生的频率,网络却可以使舆情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这压缩了公安机关的反应时间,增大了公安机关处理社会治安问题的难度。在这种环境下,提出公安队伍的敏捷性概念,强调加强各警种之间的联动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公安队伍想要规避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提高警察执法权威,就要扩大自己的信息网络,伸长自己的“信息触角”,通过对各个警种的分工,来替代公安队伍整体对于信息的收集、交流、过滤、接受和存储,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
公安队伍敏捷性中数据来源的理性、应急预防的前瞻性、应急反应的快速性都有利于警察权威的巩固加强。虽然一个概念的提出并不能够直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对于明确公安改革趋势,为公安队伍的发展提出参考指标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二)实施杠铃策略,细化公安队伍考核指标
认识是有限理性的,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民警不能够收集到领导决策所需的所有信息,也不能够根据信息作出全部的解决方案,这两点使得在实际决策环境中,公安队伍领导可能追求的是“满意结果”,而非“最优结果”。在这种思维方式引导下,决策者往往会把侧重点放在规避风险的决策上。对此,塔勒布提出了杠铃策略,以谋求在“稳妥”与“风险”中的平衡点。将杠零策略移植到公安决策上,就是要提醒公安领导在进行决策时既不要抓大放小,也不能忽略重点。
可以将公安队伍敏捷性的概念融入公安绩效考核中,根据国际通用“SMART”原则设计、分析、并量化出公安队伍敏捷度指标并嵌入整体考核体系,是对构建科学合法、公平合理的公安机关考核指标体系大有裨益。
(三)加强双向沟通,提高公安民警建言质量
公安队伍上下整体对于一个错误的组织决策都应负责任。领导者在方向把控和决策失误上固然难辞其咎,但是基层民警“知而不报”,则会“量变引起质变”。景保峰认为组织往往体现出等级分明、权力距离较大、思想和人身权利依附性严重等特点。[8]
鼓励民警实施建言行为是提高公安民警建言质量的前提。首先,削弱权力距离,提高组织公平感。不仅要削弱权力距离,还要将管理结构扁平化,提高组织中的公平感,建立批判思维环境。其次,正确对待集体主义观念和中庸思维,积极营造适合建言的公安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固然是好事,然而过于强调集体主义则会轻视个人,集体主义中过于关注组织中人际关系和谐的特征也会抑制建言行为的产生。[9]最后,培养领导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不盲目追求建言行为,切忌“病急乱投医”。
五、结语
民众需求是促进公安队伍敏捷性不断提升的驱动器。需求驱动导向下的公安队伍可以通过建立公安队伍敏捷性来快速感知危险犯罪并迅速响应,建立核心优势。公安队伍只有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推出更多便民利民举措;只有凡事考虑在百姓前面才会让人民群众有更实在、更直接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