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颍上方言词缀“子”研究

2020-02-25江喜昌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词根词缀普通话

江喜昌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接凤台,西邻颍州、阜南,南与霍邱、寿县隔淮河相望,北连利辛[1](P32)。颍上县由于地处淮河与颍河交汇处,处在南北方的过渡带上,这就使得颍上方言有了中原官话向江淮官话过渡的性质。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颍上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中的信蚌片[2](P55-57)。在颍上方言词缀系统中,后缀“子”既有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似的一面,又有其方言特色的一面。本文立足于颍上方言词缀“子”,并从其形态结构、作用及使用动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丰富颍上方言词缀研究。

一、颍上方言词缀“子”的形态结构

在颍上方言里,词缀语素“子”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由“子”作为后缀构成的词语数量众多。我们对这些词语进行系统考察后发现,其形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名词+词缀“子”、动词+词缀“子”、形容词+词缀“子”、数量词+词缀“子”、副词+词缀“子”等。

(一)名词+词缀“子”。从语义角度考察,名词+词缀“子”的涵盖面非常广泛,例如:

1.表示动物:兔子 燕子 狮子 蚊子 牛犊子 夜蝙蝠子

2.表示植物:茄子 杏子 枣子 橘子 麦苗子 萝卜缨子

3.表示食物:粽子 饺子 果子 包子 粑粑子 韭菜黄子

4.表示称谓:老子 儿子 孙子 妹子 外孙子 家门侄子

5.表示器物:桌子 凳子 梯子 筷子 菜橱子 锅圈朗子

6.表示用具:马扎子 巴锄子 粪箕子 锅勺子 牙缸子

7.表示肢体:手脖子 眼皮子 嘴唇子 脚蹄子 腮帮子

8.表示服饰:褂头子 围嘴子 鞋底子 蛋兜子 绫衣子

9.表示颗粒:盐子子 糖粒子 枪子子 瓜子子 石子子

10.表示地名:夏桥子 黄坝子 盛堂子 耿棚子 汪郢子

11.表示时间:前年子 去年子 今年子 明年子 上午子

12.表示方位:南头子 西边子 后边子 外头子 左边子

13.表示处所:集头子 前台子 澡堂子 坝坡子 茅庵子

14.表示特定人群:屁篓子 絮屌子 歪嘴子 半橛子①斜眼子

上述分类是从语义角度划分的,如果把这些词汇与普通话中的词汇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与普通话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比如“兔子、枣子、包子、桌子”等词,这里不再赘述;二是词根与普通话相同或相似的,后面再加上词缀“子”,比如“麦苗子、菜橱子、马扎子、眼皮子”等词,这些词中的词缀“子”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词缀“儿”,即“麦苗儿、菜橱儿、马扎儿、眼皮儿”等;三是存在于颍上方言中却不见于普通话或普通话中不常用的。

重点讨论第三种情况:完全带有地方色彩且普通话里是没有的[3](P18-20)。关于第7类,在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后附加词缀“子”的用法是颍上方言里非常普遍的表示法:脚脖子、眼珠子、心窝子、命根子、屁眼子、肩胛子、耳巴子(巴掌)②、肚马脐子(肚脐眼)、额拉头子(额头)、手指头子、脚趾头子、屁股根子、尾巴根子、脖拉盖子(膝盖)、脊梁沟子(背脊)、小腿肚子、小腿腕子、罗罗拐子(脚踝)、下巴壳子(下巴)等。关于第9类,在表示颗粒物的名词后面加上词缀“子”,构成“名词+子1(粒)+子2”,其中“子1”有实义——小而硬的颗粒状物体,“子2”是词缀,无词汇意义,读轻声,这类词还有很多:棋子子、蒜子子、麦子子、稻子子、米粒子、蛋子子(睾丸)等。关于第10类,在表示地名词根的基础之上附加词缀“子”,构成“地名+子”形式,这种形式的地名在颍上很普遍:陈桥子、新集子、杨集子、慎城子、古城子、鲁口子、江口子、半岗子、汪岗子、汤店子、张郢子、杜台子、江溜子、周敛子等。关于第11类,在时间名词的基础上附加词缀“子”,构成“时间名词+子”形式,这是普通话里没有的。关于第14类,用人体某些特征来表示某些特定的人,一般多含贬义色彩。“屁篓子”既可以指放屁频率高的人,也可以指爱说谎话的人,后一层意义是从前一层意义引申出来的;“絮屌子”意为说话啰嗦的人;“歪嘴子”意为嘴型歪斜的人;“半橛子”在颍上方言中指十六七岁左右的未成年男子,也称“小半橛”“半拉橛子”。“斜眼子”本来是指患有斜视病症的人,因为患有斜视病症的人看别人时眼光是倾斜的,所以后来引申为形容不拿正眼看别人、高傲自大的人。这类词还有“豁牙子、瘸腿子、结巴子、挤眼子、狗腿子、夜猫子”等。“豁牙子”是指牙齿长得不正常的人,比如牙齿脱落、缺少牙齿;“瘸腿子”是指腿脚由于创伤、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导致而不能正常走路的人;“结巴子”是指说话不利索、口吃的人;“挤眼子”是指频繁眨眼的人。值得注意的是,“狗腿子、夜猫子”在普通话中也经常使用。

在颍上方言中,上述名词+词缀“子”结构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因此显得亲切随和[4](P77)。

(二)动词+词缀“子”。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动词后附加词缀“子”,使动词名词化。在颍上方言里也是如此,且和普通话相似:1.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2.表示动作行为的施事,一般指人。例如:

1.盖子 刷子 扳子 剪子 起子 钳子 架子 罩子 钉子 钻子

2.混子 骗子 贩子

关于第1类,词根表示动作行为,且多使用与手相关的动作的动词充当,后加词缀“子”,整个结构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关于第2类,以词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加词缀“子”来指称该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该类动词所表示的含义并没有第1类那么具体,所以第2类词的数量少于第1类。

我们发现,动词+词缀“子”中的动词一般是单音实义动词,而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爱、想”等不能和“子”结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词虽然不能和“子”结合,但可以和后缀“头”搭配,如“想头、盼头”等,这可能是词缀在构词领域的分工[5](P27-29)。

(三)形容词+词缀“子”。单音性质形容词后面附加词缀“子”,可以使形容词名词化,一般分两种:1.表示人;2.表示事物。例如:

1.瞎子 聋子 秃子 痞子 胖子 瘦子 矮子 愣子

2.圆子 辣子 冷子 弯子 乐子

关于第1类,表示的人一般带有贬义色彩,这与前文名词+词缀“子”中的第14类相似,该类形容词多是说明人体非常态的状况,比如:瞎、聋、胖等;或者说明人体非常态的行为,比如:痞、傻等。关于第2类,既可以指称具体事物,比如:圆子(丸子)、辣子(辣椒)、冷子(冰雹)等;也可以指称抽象事物,如:弯子、乐子等。

(四)数量词+词缀“子”。在颍上方言中,很多数量结构后面都可以附加词缀“子”,大致有两类:1.数+名量+词缀“子”;2.数+动量+词缀“子”。例如:

1.一条子 一把子 一件子 一架子 一堆子 一牙子 一摞子一窝子 一道子 一些子 一吨子 一捆子 两钵子 四页子

2.一下子 一趟子 一阵子 一会子 一回子

关于第1类,在普通话中许多数量词不能附加词缀“子”构成数量结构,而在颍上方言中却可以附加,比如:一些子、一吨子等。关于第2类,和普通话相似,在数量上远远少于第1类。另外,数量词+词缀“子”结构中的数词不限于“一”,可以是其他数词,比如:三件子、八趟子等。

(五)代词+词缀“子”[6](P87-89)。颍上方言中存在代词+词缀“子”结构,有代名词的、代谓词的,也有代副词的。例如:

啥子 什么子 这样子 那样子 这些子 多咱子 好咱子 这么子

“啥子、什么子”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什么”;“多(好)咱子”中的“咱”也作“昝、喒、偺、儧”字等,“多(好)咱子”是“多(好)早晚”的合音[7](P645-647),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询问时间的“什么时间了”“现在几点了”。另外,“多(好)咱子”还可用于反问句、感叹句,用来表达反问、感叹语气,比如“你还叫我等到好咱子”,相当于普通话“那还让我等到什么时候”,包含反问、责怪、埋怨的语气在里面。

二、颍上方言词缀“子”的作用

颍上方言词缀“子”的作用总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词的结构而言,可以构形产生新词;二是就词的语法性质而言,可以改变词性;三是就词的词汇意义而言,既可以丰富词义,也可以表示爱憎等感情色彩,还可以增添词的口语色彩。

(一)构形产生新词。一些不能单独使用或者单独使用频率不高的语素可以和词缀“子”组合构成新词,即在词根语素后面附加词缀“子”。比如:

妗子对子胰子卡子把子鼻子板子

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相似,在单音节语素后面附加词缀“子”结合成双音节新词,以适应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需要,如“妗子、对子、胰子”等。这些“子”都读轻声,是游离性词缀,词缀“子”的有无与词义无关,是完全的现馀成分,属于语音化词缀[8](P43-46)。

(二)改变词性。我们发现,可以附加词缀“子”的词根大多数是名词性的,还有少数是非名词性的。非名词性词根后面附加词缀“子”,整个结构就会变成名词性词语。

1.动词变名词:扳→扳子 起→起子 混→混子 贩→贩子

2.形容词变名词:胖→胖子 瞎→瞎子 辣→辣子 冷→冷子

3.量词变名词:条→条子 台→台子 对→对子 个→个子

(三)丰富词义。有些词根附加词缀“子”后,整个结构表示的意义与原词义不同,会产生新的词义。也就是说,词缀“子”使整个结构的词义偏离词根义,从而表达其他意义,这样词根就可以演化出其他引申义和比喻义,进而丰富词义。比如:

包≠包子 眼≠眼子③月≠月子 面≠面子

除了可以改变词根语素的概念意义外,“词根+子”结构还可以丰富词根的色彩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表示喜爱、亲昵。颍上当地居民在称呼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时,会在人名后面加上词缀“子”,以示亲近、喜爱之意,比如“刚子、强子、美子、兰子”等。当然,有时还会在“名字+子”前面加上“小”,这样亲近、喜爱之意会表达地更加明显,比如“小刚子、小强子、小美子、小兰子”等。除了上述在人名后面加上词缀“子”之外,颍上人有时也会按照排行来称呼对方,构成“小+排行+子”形式,比如“小三子、小五子”等。

2.表示厌恶、贬斥。与表示亲近、喜爱之意相对,某些词根附加词缀“子”后会表示厌恶、贬斥之意,主要体现在以人的身份、民族、生理特征、行为品质等来指称一类人的词中。比如:

赖子 回子 蛮子 侉子 鬼子 二流子 狗腿子 王八羔子

“赖子”是指耍无赖的人;“回子”是指回族人;“蛮子”是指南方人;“侉子”是指北方人;“鬼子”是指行为狡猾的人;“二流子”是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狗腿子”是指给坏人、黑恶势力做帮凶的人;“王八羔子”是詈词,骂人的话。

3.增添口语色彩。有些词根所表达的意义已经完整,但颍上当地居民表达时却不会单说词根,反而会后加词缀“子”,这说明词根对词缀“子”的依赖性很强。比如颍上人会说“豆芽子”,但绝不会说成“豆芽”,如果有人说了“豆芽”,会给人非常不地道、不自然之感:要么不是本地人,要么会让人觉得说话者在装腔作势。这样的词语还有:

面条子 锅铲子 菜碟子 汗衫子 衣领子 帐本子 药方子

由此可见,这类“词根+子”结构中的词缀“子”已经深深融入颍上当地居民的表达习惯中,它们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其主要作用是增添口语色彩,有亲切自然之感,无形中拉近了交谈者之间的距离。

三、颍上方言词缀“子”的使用动因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颍上方言词缀“子”既有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似共性的一面,又呈现出颍上方言地域特色的一面。究其使用动因,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

(一)从颍上方言声韵系统看。一个语言系统需要满足使用该语言人群的交际需要,一定时期和地域下的交际需要是有定的,满足交际需要的手段却是多样的,只不过有的采用语音形式,有的采用语法形式等。颍上方言作为一个语言系统,以“词根+词缀”形式的交际需要也是有定的。

就颍上方言音系自身而言,颍上方言韵母系统中并没有卷舌元音韵母[ɚ],因此颍上方言不可能存在普通话里的儿化现象,自然也就没有词根后面附加词缀“儿”的情况。但是“词根+词缀”形式的交际需要是有定的,这就使得像普通话中词根后面附加词缀“儿”的那部分表达在颍上方言里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普通话中部分“词根+儿”的情况在颍上方言里就分派到“词根+子”里去了。上文中提到的“马扎子、手脖子、眼皮子、嘴唇子、褂头子、围嘴子、鞋底子、瓜子子、石子子、麦苗子、菜橱子、豆芽子、面条子”等词就属于此类情况,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马扎儿、手脖儿、眼皮儿、嘴唇儿、褂头儿、围嘴儿、鞋底儿、瓜子儿、石子儿、麦苗儿、菜橱儿、豆芽儿、面条儿”等。在颍上方言里这类词还有很多,比如:

蛋黄子 蛋壳子 蒜苗子 豆角子 旁边子 东头子 裤衩子

刀把子 酒瓶子 窗帘子 门鼻子 瓜瓤子 丝瓜子 小心眼子

这也是颍上方言中“词根+子”数量远比普通话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从“子”字实词虚化历程看。从历时角度看,颍上方言作为汉语方言的一种,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一样,也存在实词虚化的特点,“子”由表示实际意义的实词逐渐虚化成实际意义消失、只起语法作用的词缀。在上古时代“子”字已经有了词尾化的迹象,如《礼记·檀弓下》“使吾二婢子夹我”;魏晋以后,词尾“子”字逐渐普遍应用起来,如《北齐书·魏兰根传》“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再如杜甫《别赞上人》“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等。一切都可以证明:在中古时期,名词词尾“子”字已经很发达了,并且它有构成新词的能力[9](P219-221)。“子”的虚化是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说明了词缀是变化发展的系统,从而也印证语言时刻处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因此我们需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汉语方言。

(三)从共时语言接触看。从共时语言接触角度看,颍上方言虽然属于中原官话中的蔡鲁片,但与江淮官话又有着联系。皖北地区方言处于中原官话向江淮官话的过渡地段,从构词特点可以看出皖北方言的过渡性,主要表现在构词词尾上,皖北方言词汇中“儿”尾词比济宁、商丘、徐州点少,“子”尾词增多,而江淮官话代表合肥点,“儿”尾词全部消失,“子”尾词占优势[10](P39-42)。从这一角度看,颍上方言同样如此。

同时,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当下,颍上方言也深受普通话的影响。另外,处于淮河北岸——中国南北方过渡带上的颍上县,南北文明在此交汇、兼收并蓄,烙上了独具特色的颍上印记,这个印记突出地表现在颍上人民的精神面貌和表达习惯上。颍上人民兼顾北方豪爽和南方含蓄的性格特点,勤劳淳朴、亲切随和,在表达上自然而然地较多使用词缀“子”以满足其表达需要,从而使词缀“子”在颍上方言中的使用具有丰富且复杂的特点。

结语

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颍上方言词缀“子”与普通话相比既有共性一面,也有特殊之处,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研究发现,颍上方言词缀“子”的形态结构包括名词+词缀“子”、动词+词缀“子”、形容词+词缀“子”、数量词+词缀“子”、副词+词缀“子”五种类型结构;颍上方言词缀“子”的作用包括构形产生新词、改变词性和丰富词义三个方面;颍上方言词缀“子”的使用动因从方言本身角度看是为了平衡颍上方言系统中“词根+词缀”形式的客观需要,从非方言自身角度看,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颍上人民在表达习惯上自然而然地较多使用词缀“子”以满足交际的需要。综上所述,颍上方言词缀“子”是具有方言特色的语法现象。我们将其特点尽可能地展现出来,为丰富颍上方言的词缀研究提供应有的依据。

注释:

①“橛子”在普通话中意为“短木桩”,前加“半”字,即可推测其在颍上方言中的含义。

②括号里备注该词条所对应普通话的说法,下文皆是如此。

③眼子: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眼力见儿”。

猜你喜欢

词根词缀普通话
词根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大学生如何通过学习词根来改善英语词汇学习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浅谈现代汉语类词缀
释西夏语词缀wji2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高职英语教学中“词根教学”的应用探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