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小称的基本类型及地理分布
2020-02-25张道俊
孙 敏 张道俊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 湖北黄石 435002)
小称的调查和研究一直是汉语方言学界的热点。学者们围绕小称的语音形态、结构方式、语用功能等展开分析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概括小称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并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划分的十大方言区,分析小称的基本类型及其地理分布。在全面观察研究各类小称现象的基础上,我们将汉语方言小称的基本类型概括为以下四种:重叠型、附加型、变调型、混合型。
一、重叠型
重叠型的小称常见于官话方言和晋语,在湘语和部分吴语、闽语、赣语中也有使用。
1.官话大区。黄国赐(2018)[1](P57-64)、李炜(2009)[2](P359-364)和沈明(2003)[3](P335-351)等认为西南官话区、中原官话区、兰银官话区的重叠型小称数量较多。如云南昆明“瓶瓶、棚棚”[4](P26),重庆“虫虫儿、刀刀儿”[5](P7),河南浚县“红红儿嘞、大大儿嘞”[6](P19),甘肃兰州“片片刀刀、鸡蛋壳壳、烟嘴嘴子、瓜瓜子”[7](P29-30)等。其他官话区也有少数方言点有重叠型小称。如江淮官话区的鄂东“网网儿的、一片片儿的、把门关关式儿”[8](P124-125),北京官话区的呼和浩特“小猪猪、泥人人、牛牛车”,胶辽官话区的山东平度“碗儿碗儿、本儿本儿”等。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重叠型的小称主要用于名词,也可用于动词、形容词、量词中表小。重叠形式多样,有AA式、ABB式、AAB式、AABB式和ABCC式等。有些叠音词后可以附加“儿”,带有亲昵的意义;也可以附加“子”,但亲昵的意义会减弱或消失。
2.晋语区。黄国赐(2018)认为晋语区里也有丰富的重叠型小称。晋语区的小称主要用于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中。构成形式也很多样,有单音节语素的重叠和双音节语素的重叠。如山西晋中“盒盒、桌桌”,山西交城“刀背背、树苗苗”,山西汾西“甜甜水、锅锅碗碗”等。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带缀式的重叠。第一种是带前缀“圪”表小。如河南博爱“圪打圪打”[9](P77)等。第二种是带中缀“了个、了槐、咾个”,表示程度的加深,往往带有厌恶的意义。如山西应县“灰了个灰”,山西灵石“黑了槐黑”等[10](P6)。第三种是带后缀“子、佬”,具有贬义色彩。如山西临汾“酸酸子、坏坏子、锈锈佬、病病佬”等。
3.其他地区。罗昕如、李斌(2008)[11]认为湘语的小称表现形式是重叠。湘语区的重叠型小称形式主要用于名词,重叠也多与附加、变调叠加使用表小。如湖南祁阳“莽莽、鱼巴巴、鸡崽崽、崽崽妹子”,湖南溆浦“儿儿人、儿儿刀”[12](P219),湖南新邵寸石“囡囡学生、囡囡叶子”,湖南武冈“俫俫子、俫满满”等。吴语区、闽语区和赣语区重叠型小称数量较少,多是单音节词自身重叠或重叠和附加叠加使用表小。如江苏苏州“洞洞、渣渣头、汤汤水水”,福建“盘盘囡、盆盆囡”,江西吴城“珠珠子、盒盒子”[13](P29)等。
二、附加型
汉语方言小称附加型的使用很常见,主要有儿缀、前缀、后缀等。
1.儿缀。儿缀包括儿尾和儿化。儿缀表小多见于吴语、晋语、官话方言和赣语、粤语的部分方言。曹志耘(2001)[14]认为,儿缀是表小的源头,普通话的小称标记“儿尾”是来源于中古汉语的“儿”字。郭中(2018)指出儿化在官话方言区使用较多,主要是表小意义。名词、量词、形容词、动词、数词性词根都可以儿化表示小称。[15](P165-166)如甘肃兰州“院院儿、棍棍儿”,湖北丹江“亮儿、点儿”,山西清徐“多会儿、唱曲儿”等。
2.前缀。第一种是前缀“圪”。“圪”是无实义的合成词的前缀,主要附加在名词前表小,常见于晋语和部分官话中。葛果(2018)[16](P36)认为河南南阳方言中“圪X”、“圪X儿/子”等式表小。王临惠(2002)[17](P59)指出“圪”字结构在晋语中的使用情况是最常见的。如河南南阳“圪渣、圪垯儿/子、圪垯垯”,河南获嘉“圪渣儿、圪蛋”等。第二种是前缀“崽崽”“儿儿”“囡囡”“俫”等。湘语的一些方言点会在名词前加上“崽崽”“儿儿”“囡囡”“俫”等表小称。如湖南祁阳“崽崽妹子、崽崽船”,湖南溆浦“儿儿人、儿儿字”,湖南新邵寸石“囡囡学生、囡囡牛”,湖南武冈“俫狗、俫俫子”等。第三种是其他前缀“不”、“蕞”、“细”、“老”等。如陕西商州“蕞桌子、细风”[18](P37),山西祁县“不瘤瘤”,河北鸡泽“老+人名”[19](P172)等。
3.后缀。汉语方言中常见的表小称的后缀有“崽”缀、“子”缀、“囝”缀等。第一种是附加后缀“崽”及其变化形式。罗昕如、李斌(2008)认为湘语区较多在名词后附加“崽”及其变化形式“崽崽”“崽唧”“崽子”等表小。平话区少数方言点也有使用。如湖南新化“毛毛崽、刀崽”,湖南衡阳“妹崽唧、牛崽唧”,湖南长沙“伢崽子、马崽子”,广西灵川灵田水埠“凳崽、牛崽”[20](P120)等。第二种是“子(仔)”缀。“子”缀表小多见于湘语、赣语、粤语、客家话,官话区中也有使用。“仔、崽、伢”等都是“子”的方言变体。湘语多记作“崽”,赣语多记作“崽子”,粤语多记作“仔”。刘纶鑫(1991)指出客家话在名词后加“子”缀表小,同时也附加了鄙视或强化的意义。[21](P127)王三敏、杨莉(2010)指出商州方言的指物的名词或量词重叠后附加“子”缀表小,并且在名词后加“子子子”,表示最小的意义。如湖南新化“豌豆仔、眼镜仔”,湖南耒阳“盖崽、鸟崽”,江西吴城“珠珠子、棍棍子”,湖北天门“学生伢、青年伢”,陕西商州“石头子子子、沙子子子”等。第三种是其他后缀“娃儿”“娃子”“头儿”“訚”“哩”“嘟”等。这些后缀不仅有表小和喜爱的意义,还附加憎恶的意义。如湖北丹江“椅娃儿”,江西广丰“鹅訚”,江西吴城“屑屑哩”,山西万荣“爪嘟”等。在词根后面附加后缀“崽崽”“娃儿”“娃子”“头儿”“囝”等可以构成新词。这些小称后缀通常由实词转化而来,但与实词相比,它们的意义已有所引申或虚化。
三、变调型
变调表小称,在吴语、湘语和粤语中使用较常见,官话区、晋语、徽语、赣语、闽语少数点也有使用。
1.官话大区。江苏海安方言小称变调往往与重叠、儿化叠加使用表示小称,主要用于名词和量词中。海安方言的变调规律是:无论原调值如何,都变为213调或35调。如“圈圈儿”的第二个“圈”由本音阴平21调,变调为213调;“宝宝儿”的第二个“宝”由本音上声213调,变调为高调35调。[22](P96)
2.晋语区。晋语小称音变的类型主要是变调。如山西山阴话中“碗碗儿”的第二个“碗”由本音上声52调,变调为312调或轻声30调。(蒋平、沈明2002)[23](P293)
3.吴语区。曹志耘(2001)认为南部吴语小称变调的类型主要是分变式和合变式,小称调是在儿缀向鼻尾转化以后才产生的。他指出分变式小称变调大多跟鼻尾或鼻化并用,浙江的永康和青田方言属于纯变调型。如“刷”由本音入声545调,变调为54调。合变式则是纯变调型,如“母妈”的“妈”由本音阴平113调,变调为高平调55调。
4.徽语区。赵日新(1999)对徽语中绩溪、歙县、屯溪、休宁、祁门方言点的小称变调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如安徽绩溪话小称变调规律大致是阴平31调、上声213调字变同阳平44调,阳平调44调变同阳去22调,阴去35调、阳去22调变为高平调55调,入声32调变为高降调54调。如“细猪”中的“细”由本音去声35调,变调为53调;“猪”由本音阴平31调,变调为44调。安徽歙县话变调规律大致是:无论原调值如何,都变同阴去调。如“面卵”的“卵”由本音上声35调,变调为313调。安徽屯溪音变的规律是大多数变为24调,少数变为55调。如“谜”由本音上声55调,变调为24调。安徽休宁的小称变调规律和屯溪基本相似。如“外婆”的“婆”由本音阳平55调,变调为高调35调。[24](P136-137)
5.赣语区。湖北阳新方言小称音变一般发生于名词、量词、动词以及少数形容词和代词。阳新话小称变调规律是一律变读为入声调,入声字无小称音变现象。如“哥”由本音阴平33调,变调为入声高调45调。(黄群建1993)[25](P60)
6.湘语区。湘语中的小称变调比较普遍,并且它的变调往往要与重叠、附加“崽”缀叠加使用表小称。如湖南新化“毛毛崽”中的“崽”由本音上声21调,变调为高调45调。
7.闽语区。闽语的小称音变较少。福建宁德方言的小称变调主要是两种,高平调和高降调,并且它的小称调主要用于人名、亲属称谓词、儿童语体中。如“峰”由本音阴平334调,变调为高平调55调;“满”由本音上声41调,变调为高降调51调。(陈丽冰2012)[26](P357)
8.粤语区。粤语中变调是很常见的。广东茂名地区小称变调的规律是:单音节或多音节词中某个音节变读高扬调。同时韵母也发生音变,单元音韵母一律加鼻尾[n],入声的舒声韵尾一律变为同部位的促声尾,复元音韵母和鼻音尾韵母维持不变。(邵慧君2005)[27](P337-341)
四、混合型
混合型小称的表现形式就是上述三种表现形式某几种的叠用,大致分为八类。第一类:重叠+儿缀。官话方言区和晋语区使用较多,用来表小。如甘肃兰州“院院儿”。第二类:重叠+后缀。官话区的名词、动词、量词、形容词和湘语、赣语、粤语的名词重叠后附加后缀表小称。如江西吴城“珠珠子”。第三类:前缀+重叠。主要分布在晋语区,如山西太原“圪洞洞”。第四类:前缀+儿化。主要分布在晋语区,如河南获嘉“圪渣儿”。第五类:重叠+变调。如湘语里多数重叠式的小称名词,最后一个字的本音一律变高调。第六类:儿缀+变调。官话区和湘语中有很多方言点就有儿缀加变调的小称形式,如山西方山“孩儿”的“孩”由本音阳平44调,变调为高降调51调。第七类:前缀+变调。如山西汾西“圪窝”中的“窝”由本音阴平11调,变调为53调。第八类:后缀+变调。上文已经指出,湘语中的小称变调往往要与重叠、附加“崽”缀一起共同表小称。
综上所述,汉语方言小称最明显的特征是用于名词表小,形容词、动词、量词等词类也可以使用。小称不仅有特定的词汇意义,同时也有语法意义,有时还附加“亲昵、厌恶”等感情色彩。本文重点讨论了汉语方言小称的表现形式及其分布,将汉语方言的小称表现形式归纳为四种:重叠型、附加型、变调型、混合型。重叠型的小称大多是名词性的重叠,常见于官话方言中,晋语、湘语和部分吴语、闽语、赣语也有使用。附加型的小称主要由儿缀、前缀、后缀构成。儿缀表小多见于官话、吴语、晋语方言中。前缀在晋语中主要是“圪”字结构,其他方言点是由词缀“崽崽、儿儿、囡囡”以及“不、蕞、细”等构成。后缀则主要由“崽”及其变化形式“仔、子”缀构成,多见于湘语、赣语、粤语、闽语。变调型的小称主要见于吴语、湘语和粤语方言中。混合型则是以上形式的叠加使用,大致分为八类,多见于吴语区、湘语区和晋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