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课堂”与“大课堂”协同的三个维度

2020-02-25周文翠王建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协同思政

周文翠,靖 波,王建波

(1.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2.佳木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主客观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只有协同好“小课堂”与“大课堂”,解决好“协同的内容”“协同的主体”和“协同的保障”三个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而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一、新时代思政课“小课堂”与“大课堂”协同的现实境遇

“‘协同学’源于希腊文,意为‘协调合作之学’。”[2]协同效应是指在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要素彼此相互作用与影响,而产生比其各自单独作用更大的总效果的现象,它强调系统与要素之间、各要素彼此之间存在的同步、协调、合作、互补关系。协同教学就是以协同原理为方法论基础,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教师结构、组织管理等,发挥教学系统的协同效应,实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有效掌握。

就思政课而言,知性认识必须与感性体验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形成真正持久、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教学内容展开的重要方面,也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方法”[3]。“当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师生问诊中国之时,不能仅仅停留于有限书本或各色屏幕的狭小世界之中,而应真正走进社会实践的大课堂。”[4]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对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满意度、获得感、效能感,促进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衔接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切实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学生知识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变,从而实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真懂、真信、真行。

推进思政课“小课堂”与“大课堂”的协同,是回应新时代的风险挑战,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增强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05方案”实施以来,广大思政学者和教师在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教学试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形之下,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小课堂”与“大课堂”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育人效应的研究与实践,则显得较为单薄。思政课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两层皮现象,理论专题的内容与社会实践的主题缺乏联系,进行理论专题讲授的教师与带领学生实践的教师缺乏沟通,组织管理也各自为政。这不仅削弱了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各自效果,而且还容易造成大学生的认知与认同脱节、言行不一。

走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走进发展春天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全球化、民主化浪潮遭遇贸易保护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回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遭遇世界社会主义的整体低潮,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遭遇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打压遏制,人民美好生活追求遭遇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遭遇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这些变化要求新时代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必须走出课堂,与鲜活的社会实践结合,让学生从实践中认清时代主题的变换,理解和认同我国的发展道路与策略选择。

同时,新时代思政课所面对的大学生主体已经开始变为“00后”的网络世代了,成长于物质丰裕和网络发达的时代的他们,习惯于读图和浅阅读,对抽象、深刻的理论心生抵触;习惯于对碎片化知识的占有,对严谨、系统的逻辑领悟不深;习惯于从网络媒体的拟态环境中了解世界,对真实的社会生活缺少体验;习惯于追求个性化、自主化的生活,对历史和时代的发展缺乏思考。这种心智结构的巨大反差,是单纯的“小课堂”或单纯的“大课堂”教学难以弥合的。这就要求整合协调思政课的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发挥系统的协同效应,一方面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另一方面以生动的实践体验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增进学生对理论的认知、认同,催化其内化外化的转变,提高大学生的获得感和思政课的实效性。

二、以理论为核心,以问题为抓手,推动“小课堂”与“大课堂”的内容协同

“小课堂”与“大课堂”协同的首要问题是内容的协调一致。思政“小课堂”重在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理论认知,解决学生对理论本身的正确认识问题,是教师主导的教育过程,理论认知的效果受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得当与否的影响;而社会“大课堂”重在通过实践教学验证理论,拓宽学生对理论应用的主客观条件的理解,如理论适用的社会条件、主体条件、时间范围、应用程度等,是学生通过实践环节的体验完成自我教育、实现理论认同的过程,其认同效果受主题选择、参与方式、组织与考评形式等的影响。可见,课堂理论教学是基础,社会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5],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对理论的认同,进而树立并践行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小课堂”与“大课堂”内容协同的关键就是以基本理论为核心,以问题意识贯通两个课堂,建立起课堂理论专题与社会实践主题的联动机制。“小课堂”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确定若干理论专题,通过专题教学让学生形成对理论的正确认知。在此基础上,按照“三贴近”的原则确定与理论专题对应的实践主题,鼓励学生发挥参与意识和实践精神,在社会实践行动中、体验中发现问题,对理论可不可用、谁来用、什么时候用、什么范围用、可否变通地用等问题进行体会和验证,并通过课堂反馈环节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强理论认同度。这个过程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理论专题与实践主题的契合性。理论专题的设计要精准聚焦问题,并考虑社会实践的匹配可行性;同时,根据实践主题选择参观调查、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不同的社会实践类型,不能把泛泛的实践活动直接等同于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波普尔说:“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6]教师要以问题为抓手,在两个课堂中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通过问题选择和问题求解的整体设计,实现理论专题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联动。设计时以理论问题为起点,找到学生关注的社会现实及其自身困惑中与理论相契合的实际问题,用同一主题贯通“小课堂”与“大课堂”,“小课堂”注重以理论的逻辑力量实现释惑明理,“大课堂”则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实现悟理入心。

二是理论专题与实践主题设计的层次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7]根据学生的不同教育背景、学科属性和专业特点,教师应设计侧重点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同时,注意不同思政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和侧重点,整合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统筹设计成前后衔接、深度递进的系列专题。如对文科背景的学生侧重设计思辨型问题,对理工科学生则侧重设计认知型问题,对表演专业学生,则可以历史情景剧演出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等。这样考虑不同学生的特长与偏好的分类、分层次的协同教学,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其由认知到认同乃至信仰和行为的转化。

三是理论专题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联动的时效性。相较于课堂理论教学,目前社会实践教学在时间和次数上都很有限。囿于条件,多数高校的社会实践都集中安排在假期统一进行,此时理论专题教学早已结束,超出时效期的实践教学,不论是学生的好奇心、问题意识,还是行动力、参与热情都将大打折扣。因此,在社会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上,应注意与理论专题教学的衔接时效,不能超过理论专题教学的时效期。可以在寒暑假、“十一”“五一”等假期,安排相对距离远、内容涵盖广的主题调研活动;而在平时则可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和校本社会实践资源,开展与理论专题教学衔接的小微主题的实践教学,如结合法律基础的“法理与人情”专题,利用周末开展“我当陪审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小课堂”与“大课堂”的协同效应。

三、以专任教师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支撑,推动“小课堂”与“大课堂”的主体协同

“小课堂”与“大课堂”内容协同的实现需要相关主体的协调配合。课堂教学教师应负首责,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则需各方力量的合力配合。应以思政课专任教师为主导,发挥高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管理以及服务人员的各自作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其他课程教师等的协调合作[8]。同时,努力争取社会各领域先进人物参与到思政课的协同教学过程中,激发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与学习热情,统筹协调这些不同类型主体的力量,打造一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推进“小课堂”与“大课堂”的主体协同。具体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高校各类教师的主体责任问题。“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思政课专任教师应树立首责意识、使命意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时代发展与学科前沿,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制定理论专题与实践主题,把握总体教学进程,结合本校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价值引领讲座,并确定其他教育主体的协同工作任务。辅导员应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生活实际,并与思政课教师及时沟通学生的关注点、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等,为思政课教师确定更具吸引力的理论专题与实践主题提供素材。专业课教师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一方面向思政课教师了解不同阶段的思政课教育主题,从而在专业教学中同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向思政课教师介绍专业学习特点与实践实习安排等,为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提供资源。

二是社会力量的支持问题。上好思政课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不是单凭高校自身的力量就能实现的。要把思政课办好,还需要争取社会各方力量的广泛支持。可以动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先进人物、业务精英、成功人士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来,作为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指导老师,配合思政课教师开展社会实践现场教学,如成功企业家在学生进行企业参观时讲创业史,“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讲奋斗史、老红军在红色实践基地讲党史、老干部在各地方博物馆讲国史与地方史、改革开放影响力人物在改革开放展览馆讲改革开放史等等,用他们的名人效应、典范效应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认可度,使其获得更真切的体验、更高的代入感,进而增进理论认同度。

三是校内外教育主体间的协同机制问题。校内外主体协同的关键在于高校党委真正落实领导责任,打破部门条块分割的限制,统筹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1]。可以通过健全校外荣誉讲师制度、各类教师协同工作绩效考核与奖励制度等激励机制,调动校内外教育主体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席会议等沟通平台,让校内外的教育主体通过平台实现共同研讨和集体培训,不断提升其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还可以实施课程考试和实践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式改革,并将课程考试的目标从以知识目标为主调整为价值目标为主、结合知识目标,从而调动学生学以致用的积极性,提升其理论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参与深度和效果。

四、立足校本资源,挖掘地域资源,推动“小课堂”与“大课堂”的资源协同

如果说内容的协同是两个课堂协同的基本内涵,主体的协同是两个课堂协同的执行体系的话,那么,教学资源的协同就是两个课堂协同的保障体系。教学资源主要有文本资源、组织资源、时空资源等显性资源,智能资源、情感资源等隐性资源,以及情境资源、事件资源等生成性资源三类,其有效挖掘与协同利用是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保障。目前,思政课的课堂教学隐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开发不多,而与课堂教学相比,多数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还没被纳入教务管理体系之中,没有与理论教学相协调的实践教材、大纲和计划,也缺乏完善的管理规范与标准,难以与理论教学产生协同效应。而且,社会实践资源少,经费落实不到位,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与专业课的实践、实习以及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自为政、互不贯通,也使得两个课堂的协同度受到削弱。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坚持统筹协调和整体规划,整合完善包括组织、教材、专业课、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在内的校本资源。首先,应对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健全由教务、学工、科研、财务、人事等行政部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院等共同参与的思政课协同管理组织,建立各自的责任清单,如教务处负责协同教学的规范管理,财务处保障协同教学专项经费的落实,保卫处负责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与管理等,为两个课堂的协同提供组织保障。其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学生处、团委沟通合作,将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与不同专业的实践实习活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实现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整合。应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集约利用,围绕思政课的理论专题选取社团展示、DV大赛、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等具有时代特色、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深度开发中文、历史等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蕴含的人文情怀、传统文化、历史人物与事件等资源,通过学术研究、专业实习、演讲辩论等方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最后,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组织编写具有校本特色的社会实践教材和理论专题辅导教材,建立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库和理论专题库,制定协同教学方案和配套的活动程序,推动两个课堂协同的制度化、规范化、特色化。

二是争取校友、民间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不断挖掘所在地区的各类地域特色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所展示的教育内容学生更熟悉和亲切,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激发其爱校、爱乡(第二故乡)之情,进而推而广之,达至爱国、爱社会主义,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可以通过校友会追踪毕业校友的发展,并与做出优异成绩的杰出校友积极联系,本着互利的原则,将其工作的企业、机构等发展为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其次,积极与所在地区的相关民间机构发展长期的实践合作关系,设计互惠的实践项目,利用好民间特色展览馆、地方绿色环保组织等民间教育资源。最后,争取所在地政府的支持,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挖掘各种地域特色资源,开展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如各类英雄纪念馆、战争遗址等红色资源,地方历史展览馆、地方博物馆等文化资源,以及乡土民俗资源、艺术资源等等,建立政府与学校共建的社会实践基地。此外,还可以通过地域社会调研了解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风土民情,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参与地区社会建设,通过科普服务活动服务所在地民众生活等等。这些与地域发展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大学生通过真切的参与和服务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而且使其对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状况更加了解,生出融入其中的建设自豪感,进而为更广泛的政治认同奠定基础,增进与思政课“小课堂”的协同效果。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主渠道,更好地发挥这个主渠道作用的关键就是推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协同,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目前的思政课总体布局、课时安排和师生比状况下,课堂教学可以着重推广专题教学,把协同的重点放在理论专题与实践主题的内容联动上,辅之以主体协同和资源协同。在政府、高校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支持与努力下,思政课教师必能更好地协同“小课堂”与“大课堂”,打造新时代的思政“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思政课协同思政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