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政协对外交往优势探究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视域

2020-02-25张佳鑫张旭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外交命运

张佳鑫,张旭超

(山西中医药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一、人民政协的特点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有机融合

(一)人民政协承担对外交往的重要任务

人民政协最重要的一项功能是开展对外交往。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毛泽东认为对外交往“协商国际问题”[1]在人民政协五项任务中位居首位。担任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政协主席的周恩来强调对外交往是人民政协的“第一个大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担任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的邓小平对人民政协的外事活动提出新要求,鼓励开展人民外交、民间往来,巩固和发展同各国民众的友好关系。江泽民也在不同场合对人民政协在外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胡锦涛强调:“我们将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强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增进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人民政协的对外交往工作也做出充分肯定。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政协“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按照国家对外工作总体部署,加强同各国人民、政治组织、媒体智库等友好往来,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积极贡献”[3]。随着我国不断融入世界体系,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往来,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了解和交流合作成为人民政协主要的工作任务。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总目标。习近平顺应国家发展与国际格局演变的大势,着眼整个人类共同的前途与命运,形成了系统性的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符合时代理念,着力于推动整个人类社会持久和平与发展的新主张新倡议,由此产生总揽国家外交工作全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倡导在尊重不同国家民族文化、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寻找最大公约数和利益汇合点,在国际社会上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2015年,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峰会上,习近平面向各国首脑具体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和实施策略,勾画出国际社会各成员和平共处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蓝图,力图携手各国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实现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明、安全、发展和生态领域的平衡与充分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中国为了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和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发展而给予世界的思想贡献。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引人民政协对外交往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正能量”[4]。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内容中出现了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新时代历史背景下人民政协对外交往要紧密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人民政协对外交往通过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与交往模式,广泛接触外国政府、民众社群和企业公司等,缩小与外国民众的心理距离,拉紧情感纽带,使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与国家方针政策得到别国民众的了解乃至熟悉,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牢固的情感基础。人民政协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指向性,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外交事业的工作部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发挥好自身的鲜明特点与独特优势,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撑。

二、人民政协对外交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优势

(一)层次较高,反映国家意志

人民政协是国家政治体系中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的专门机构,政治地位高,在对外交往中体现一定的国家象征性。国家政协领导中既有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各党派团体杰出人物,又有各区域各行业的民主代表人士,具有代表性与象征性,他们的对外交流与活动,容易成为交往国高层等各方面的关注焦点并予以行动上的配合回应,进而在国际及地区事务上产生重要作用甚至引发强烈反响。特别以全国政协主席为代表的政协外出访问,属于国家层面的重大外事行为,会引发国际社会舆论媒体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例如,全国政协副主席作为国家主席特使专题出访[5],会见当地政府首脑以及议会要员等政界高层,能够强化战略互信,加深传统友谊,促进双方关系发展。人民政协的对外交往活动,反映国家意志,秉承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坚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的原则,以正确的义利观与实际行动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进一步树立我国民主、开放、文明的国际形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切实影响力与广泛辐射力。

(二)代表性强,联系对象广泛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政协囊括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政治力量,既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等,又有各民族、各领域的代表人士,香港、澳门及台湾同胞和其他侨胞等爱国力量的代表,涉及与祖国建设、发展相关的所有政党与群体,体现出“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能够有效整合政治资源 “协商国际问题”。人民政协对外交往联系的对象亦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包括国际组织、交往国的党政部门、企业公司、协会商会等各方面各领域的利益代表。如2016年应美国华盛顿市议会邀请,北京市政协访问了旧金山、华盛顿、纽约等地的议会[6]。政协代表团出访会见出访国官员,联系各界代表人士,面对面交流,互享发展经验,广交朋友,凝聚共识,推动两国在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共同发展。当今世界面临着气候恶化、恐怖主义抬头、经济发展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各国都是利益攸关方,人民政协可发挥交往优势,广泛联系各方,开展各领域深入合作,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务实的努力。

(三)方式灵活,具有“官民”二重性

人民政协里有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的杰出代表,既有政府官员,又有民间精英,亦官亦民,具备二者性质的兼容,可以以多种方式从不同渠道进行对外交往[7]。政协对外交往的这种灵活性使其既可以对接国外的议会或其他类似官方组织,体现官方外交活动的政治性与权威性,又能够以亲和的态度深入外国民众社群实现公共外交;既能植根于政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又能达成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务实成果;既能进行会见来宾、召开招待会等常规外事活动,又能举办国际会议、开设中外文化交流沟通的平台。政协的民间外交在官方的导向下进行,但克服了官方外交囿于自身角色定位在对外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局限,是对官方外交的一种有效补充。政协外交在沟通方式与内容设置上比传统外交更灵活,更具弹性。政协的“民间外交”能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巩固双方人民的友谊,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在非传统外交模式被越来越多国家重视的趋势下,人民政协的民间外交活动愈发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与价值。

三、人民政协对外交往创新路径思考

(一)以顶层设计为抓手,优化外交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推进公共外交,服务并融入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这成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对外交往的方针指引与工作重心。要从国家工作的总目标进行公共外交总体布局,注意对人民政协公共外交的统筹规划,强化组织协调[8]。

1.国家层面。在国家政协领导外事活动的带动下,搞好关键节点、重点领域以及重要对象的工作。强化外事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等常规外事组织的职能,进一步发挥好经济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的专门优势,有的放矢进行外交往来。维护好“21世纪论坛”这一对话机制,使其在推进多边交流与国际合作、增进各国互信与友好方面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平台作用。发挥政协优势功能,除了继续保持与故交国的传统友谊,还要拓展伙伴圈,不断探索与其他合作领域较窄甚至尚无交往的国家关系发展的可能性。尤其要重视与关注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意义非凡但目前接触有限的重要方向、重要议题和相关国家以及地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全球伙伴网络。

2.地方层面。作为国家整体外交布局中的有机组成,地方政协要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结合自身对外交往实际,有针对性地行动与作为。在机制建设上,地方政协要整合外事工作有关组织资源,划定外事领导机构人员组成与分工,统筹本区域内的对外交往事宜,避免出现管理碎片化现象;在外事规划上,结合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需求,避免为了外事而外事,政协委员要从现实关照出发,与国外地方政府、议会、民众代表进行务实交流;从民间外交、友好城市外交的角度出发,争取他们对中国发展的理解甚至认同,形成切实的城市合作框架,拓展地方政协与外国类似机构和民间团体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拉近与外国民众、社群代表、智库学者等民间力量的距离。

(二)强化对外宣传,拓展沟通渠道

在对外宣介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国家发展取得的卓越成就、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此来具体阐释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上的运作机制与现实经验。除了主动宣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还要从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的历史定位出发,提出参与全球治理的建议与方案,凝聚各方力量共谋“一带一路”建设、聚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特色外交具体实践[9]。

1.整合各级政协、专门委员会及民间团体的传统外宣载体,保证外宣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协调性。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要形成合力,试探组建政协委员外宣工作团队。此外,还要借助海外爱国同胞、对华友好人士、外方合作企业等有益资源,争取多线路传声、多桥梁沟通、多渠道宣介。

2.在强化传统媒介宣传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外交往需求的新形势,拓展宣传与交流渠道。利用好互联网等新媒体信息共享平台,开设一批面向特定国外受众的外文版网站。采取多种有效传播形式,以专题讲座研讨、公共外交对话会、政协公众日等,实现信息传播的广泛性。政协委员可以现身说法、形象表达,利用图书报刊、影视图像、讲座演说以及新媒体等手段宣讲中国,亦可以为外国媒体在华的采访与调研提供条件,使其对于中国的客观、准确、公正的报道能够进入国外的“寻常百姓家”。此外,通过举办通报会、政协公众日等活动,使在华的外籍人士以及国外参观团体能够接触、了解一个立体、丰富、精彩的中国。

3.重视利用讲故事这一兼备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灵活的对外宣传方式。积极研究中外语境的具体差别,构造融通中外的话语语义交汇点,使国际社会的广大受众从话语概念、表述逻辑和语境文化上听得懂、搞得清中国故事、中国方案。注意挖掘故事资源并对之有效整合,在故事中传播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理念,表达“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中国义利观,传递“和而不同”的友好声音。清楚表明各国利益攸关所在、国际前景所向,紧抓话语信息的质量和水准,侧重广大外国民众的关注方向,发出中国声音,以此在多领域国际空间、更广泛国外受众中展现我国基于和平与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和推进全球受益的命运共同体的诚意与努力。

(三)强化责任担当,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广大政协委员要立足角色定位,执守理想信念,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好作为政协对外交往的主体作用。“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4]外事工作中,政协委员要有踏实工作的责任感、为国为民的使命感,提高服务本领,甘于奉献、敢于担当。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为宗旨,锤炼责任意识强烈、谋事从政勤勉、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尤其在国际形势演化剧烈,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元化、多变性的特征下,在直接参与对外交往的实践中,政协委员要自觉提高政治素质,厚植为党为民的思想情怀、家国情怀,参与到国家对外交往工作的大局中来。以“推进人民政协对外交往、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战略目标,以“明确职责、锻炼本领”为工作要求,以“讲政治、守原则、通外语、有作为”为培养方向,大力加强政协委员自身责任担当建设[10]。

此外,政协委员还要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专业特长等外交必备素质,发挥其擅长领域的专业优势。要加强国际形势的学习与外交工作的实践,懂国情、明世情,有外交大局意识,成为政协外交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在“请进来,走出去”接触有关外宾时,针对其专业背景、职位特点等信息,发挥相关领域的政协委员专业优势。重大国际建设工程、文化教育交流、体育竞技盛会、科技创新合作等工作,需要各专门委员会中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在不同领域发挥对外交往的中坚作用。作为政府对外交往决策中的参谋助手和智库,要加强对国家外交重要议题进行考察调研、评估预判及建言献策。总之,人民政协要拓宽外事参与面,协商各方立场、广泛凝聚人心、参政献言献策、配合外交大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源源不绝的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外交命运
命运的更迭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命运秀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