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究

2020-02-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公体体育课教学模式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明确了教育现代化在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的目标和地位。为此,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就是教育信息化,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也应该顺时代发展,运用新媒体技术,革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单一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仍是现在众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主要教学模式。而课堂教学师讲生受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学生听课感到乏味,训练神情萎靡,致使公共体育课课堂教学只是能够完成所谓的规定性学习内容,而不能够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参与热情。学生本来希望在繁重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学习之外,通过公共体育课改变的学习的环境和状态,而实际上公体教学却成为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 “鸡肋”课程。

1.2 教学观念陈旧 教学方法落后

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教师的教学应该针对不同体质、不同体育兴趣、不同体育特长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案和学案,呈现出不同的教学场景,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当下许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仍是以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主,教师在教学中承担了知识讲授者、要领示范者、动作纠正者等角色,没有将更加丰富多彩、引起兴趣的教学视频影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陈旧落后的传统教学观念带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亦步亦趋、单调乏味得跟着教师的节奏一步一步的去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无法真正调动起学生公体课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无法真正满足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很难使多数学生高质量地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1.3 教学目标模糊

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更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强健体魄磨炼意志的毅力以及终生体育锻炼的观念。与之相应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就需要满足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满足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而目前,我们不少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目标偏颇,只是规定完成相应课时的教学工作量,至于对学生是否能够很好地学习到体育知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1.4 教学内容单调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共体育课的要求,必须满足学生的体育教学需要,丰富体育课教学内容,开齐开足体育课。目前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主要还是以传统的体育课程三大球、田径跑跳掷为主,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设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不够,像大学生喜闻乐学、为以后就业积蓄后劲、为终身健体提供多提供样选择和学习支持的台球、网球、高尔夫球、健美操、啦啦操、搏击术、太极拳、太极剑等,则很少进入公体课的教学安排,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1.5 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高

高校公共体育课至今还没有像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公共基础课一样享有应有的地位,在学校教学门类中一直处于边缘地带。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一是继续教育得不到有效保障,现任公体课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少,不能够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接触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二是专业技能不够强,大多数情况是单项术科有所专长,而没有成为多项术科并举、综合能力较强的多面手,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三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水平较低,往往只是表现为内堂课教学时会制作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而对于帮助学生课前预习或外堂课,则不愿下功夫或不会制作直观可感、吸引学生的手机动漫或连接学校体育场馆led显示屏的教学讲解、示范微课;四是课余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不够强,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课时,对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丰富的课余体育生活缺少应有的关注、参与和指导,至于面向广大学生开设体育健康、体育保健、运动防护与运动康复等专题讲座更是鲜有所见。

1.6 师生互动性差

高校公共体育课课时普遍偏少,而班额较大,教师上课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导致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机会少,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学生无法及时反馈学习情况,教师也不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因而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检测难度也就较大,不利于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2.运用新媒体给公共体育课教学注入活力

2.1 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要求,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公共体育课教学也理所应当落实好课堂思政教育的要求,而且运用新媒体技术还可以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并起到吸引学生、打动学生的良好效果。譬如,教师可以运用手机微信小程序“美篇”“彩视”等,将中国女排在2019年世界杯十一连胜并勇夺冠军、卫冕成功载誉归来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规格接见,登上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典群众游行彩车的镜头剪辑制作成教学短片辅助公体课课堂教学,在公体排球课课堂教学中既讲解了排球运动技术要领,又点评了女排比赛中的精彩动作,同时又用“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新时代女排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强健体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可以起到教师口头表达所不及的教育教学效果。

2.2 要创新教学模式

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便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在高校的许多文化课的教学中已经广泛运用开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引进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壁垒,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发挥出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作用。当然,新媒体还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传统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混合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这种混合教学模式更贴近先进教学理念,比如开展线上课程,将动作技能的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放在网上,学生可以随时提前在网上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可以反复观看,不限次数,直到看懂、学会,上课时教师就会节约很多讲解的时间,给教师留出更多时间因材施教,个别化地指导有差异性的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要创新服务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新时代大学生有着很高的的信息素养,他们更喜欢在移动终端上获取信息,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开发并提供更多的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首先是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除了MOOC、微课、网络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发校本体育课程,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微信、QQ这样的社交软件发布一些学生课上学习的微视频,便于学生自查自纠,培养自学能力;还可以开发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网络交流课程,学生可以选修友校的网络课程,这样就可以解决因师资力量不足带来的课程资源不足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其次,学生活动的主阵地不应只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课下自主运动意识更是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延伸的主要方向。可以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开发运动APP,以此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平时的运动情况,了解学生的运动习惯,从而形成课上课下一体化的网络化体育教学格局。

2.4 要创新管理治理方式

传统体育教学对课堂的管理模式单一,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期末测试进行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不够科学、全面。而新媒体的及时记录和公布功能,以及各终端的反馈和评价功能都为公共体育教学的课堂管理治理提供更多的选择方式。利用新媒体可以使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除了教师考评,还可以依托APP、移动终端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更加客观。学生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训练成果录成小视频发布到群里,及时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好地管理课堂,通过过程性跟踪,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可以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得出的过程性评价结果也就更加科学准确。

3.提高教师运用新媒体教学的能力

3.1 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目标

新媒体时代,高校公共体育课在教学观念上要实现“育体”向“育人”的功能转变,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发展学生运动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教师教育思想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先进技术,及时应用到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提高理论素养,增强专业能力

“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对公体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学习互联网知识,会在网上搜集课程相关内容信息,并利用网络学习,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新媒体教学软件及硬件应用技能,学会制作网络课程,这样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就会随之逐步提高。尤其是公体课教师,平时外堂课为主,缺少应用新媒体加强外堂课教学的实践,更应该主动参加新媒体技能的培训学习,提升教学业务本领。同时,学校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投入也应重视起来,鼓励教师多走出去学习交流,提升信息素养及技术能力,促使高校体育教师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实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3.3 优化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角色要从主导者向学习者、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研究者的综合身份转变。在教学设计中,公体课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以学习者的态度学习、引进新媒体技术,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准确、教学方式多样的教案;以促进者的角色,精设计出促进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的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公体课教师要坚持担负起组织者的责任,调动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课教学活动中来;以帮助者的角色,运用新媒体生动活泼的方式指导和帮助学生合理、科学地参加体育学习与锻炼,及时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以小组化形式积极有效地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公体课教师要以研究者的角色意识,充分利用新媒体反馈的信息和数据从中发现普遍性和差异性,积极采纳学生合理化建议,不断完善教学;以反思者的责任担当,运用新媒体评价信息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使教学的安排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学生兴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促进者的教师角色,强化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取得达标的体育成绩。

结语

新媒体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开辟了崭新的前景。只要我们勇于引进和借助新媒体技术的支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大胆革新,不断开发网络资源,构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实践新型混合教学模式,打破惯有思维进行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就会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实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公体体育课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在高校公体体能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普通高校武术公体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课
公体正用,体用一如
——朱熹的公正哲学及其三维建构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