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政治信任关系的变迁与启示

2020-02-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信任农民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

“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如是写道。这句话无论从中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来看,还是从国家针对农村情况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来讲,都具有一定合理性和现实指向意义。新时代,中国农村正面临打赢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向着实现乡村振兴努力,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就成为农村必须直面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下中国需要面对的一个焦点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在农村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而政治信任作为民众与政治体系之间的一种交互关系,在农村就体现为村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评价、支持及期待值。这种政治信任与国家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程度密切相关,影响着农村的发展与稳定,进而影响着国家的和谐与进步。

一、中国共产党和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的变迁概述

土地改革时期,党对各阶层农民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既保证了各阶层农民的利益诉求,也促进了农业发展生产,获得了广大农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支持。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下简称《土地改革法》)在总则中指出,土改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状态,党领导农民群众实行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通过土地改革,贫下中农获得了土地和生产资料,“耕者有其田”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因此成为土改中的坚定力量。《土地改革法》第六条和第七条分别给出明确规定:“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3]保存富农经济的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富农利益,有利于富农在土改过程中保持中立态度,有利于推进土改进行;团结和保护中农,有利于提高中农的生产积极性,增强这一群体对土地改革的认同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土地方面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农民真正翻身成为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使农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收益的直接获取和产权的直接所有,迅速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巩固新生政权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迅速收获了农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

土改后,农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此过程中,各阶层农民对党的政治信任发生了不同变化。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要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逐步将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以克服小农经济普遍存在的生产资料短缺等问题。贫农由于生活困难、生产难以扩大等原因,认为加入互助合作组织后生产生活可以获得基本保障,故而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持支持态度,对党的政治信任进一步增强。中农群体中,一部分中农或因为土改后依靠互助合作收到了明显经济效益,或因为生产生活上需要互助合作组织的帮助,而迫切希望加入其中;另一部分人群则对农业合作化持怀疑态度,担心减产吃亏。大部分富农因为入社后实行按劳分配而使得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有所减少,收入相应地下滑,因此不少富农对农业合作化不甚满意。总体来讲,大多数农民“能根据自身家庭的生产需求理性选择是否加入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但也有少部分富裕农民对合作化心存不满”。整个农业合作化进程中,不同阶层农民的思想不同,但农民加入合作化组织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看到合作社的优越性;二是怕受排挤随大流;三是被迫加入”[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党和政府这一决定是一个积极正确的选择,尤其是反映了大多数贫苦农民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因而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农民对党的政治信任仍是呈上升趋势的。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的集中统一领导、“一平二调”共产风的盛行,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得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对党建立起的积极的政治信任开始趋于消极。为顺应“大跃进”、完成“高指标”,全国各地兴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在长达二十余年的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迟滞,综合要素生产率不高,各类粮农产量和人均占有的主要农产品产量无明显增长,且此间波动较大,主要依靠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增加而非通过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带动农业总产出的增长。”[5]上交一切公有资产、贫富拉平等要求变更了农村所有制关系,改变了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支配和收益权;共产风、浮夸风等不良行为阻碍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直接造成了农村生产停滞甚至倒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农民丧失了劳动自主权和生产积极性,违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加之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饥荒和损失,农村面临经济严重衰退的形势。这个时期,农民与国家的关系日益紧张,对党的政治信任陷入危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在农村体现为农民对市场的适应和接纳过程,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任也就随之表现为对党的农村政策的认同程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安徽凤阳小岗村走向全国,从此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逐渐打破“一大二公”的旧体制。发展多种经营,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广大农村地区逐渐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开始向富裕迈进。1982年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由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生产形式逐渐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并对城市生产也产生了影响。由人民公社制转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质的转变,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使得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在此发展阶段中,党和国家重新调整农村工作,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等会议的召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的颁行,纷纷显示出党中央对此给予强大的政策支持和鼓励。粮食产量迅速增加,农业现代化随之开始,农村一派新光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日益增加,农民对党在农村实行的经济政策日益认同,对党和国家的政治信任逐渐回春。

千禧交迭之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开始持续增长,农村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生产经营结构不能与时俱进,农村乡镇企业没能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农民的生产在市场中竞争力下降等多种因素导致农民收入开始走低。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制不规范,政府和党组织的职能区分不明等现实情况,也成为农村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开展,党中央连续出台了包括取消农业税在内等多项惠农政策为农民减负,并相继颁布“中央一号文件”等文件为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中国农村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暴露了诸多问题:乡镇级政权干预村民自治、村级组织选举中的违法行为直接侵害村民的民主选举权利等,农村党群关系的紧张、基层政权的建设力度不足,对农村政治信任关系也起到了一定影响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三农”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民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任关系在宏观上得到了优化。十八大以来,韩长赋将农业农村经济的形势用“六个新”概括——“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新局面,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进展,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6]。农民幸福感、获得感增加,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会随之增强。另一方面,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努力,农村党支部建设日益标准化、规范化。十九大报告要求,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因此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严抓落实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使得农民对党员干部的支持度和信任度有所提高。

二、农村政治信任关系的影响因素

从经济方面看,农民对党的政治信任关系与农民的经济利益诉求能否得到满足有明显关联。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影响,农民群众十分看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大多数收入来源之一,因此“农民问题是革命的基本问题,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根本”。所以,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始终对农村土地问题十分重视。近百年来,在不同历史阶段针对不同的现实情况,党不断调整土地政策、协调土地分配、完善保障制度等,以维护农民权益。十九大以后,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这一制度在资源日趋紧张的当下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从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乡差距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虽然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公共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经济发展成果享有程度不同这样一种现象逐渐成为农民关注的重点,对农民群众获得感等主观感受造成消极影响。

从政治层面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力、农民对执政党的支持和信任与党和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执行情况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不仅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也影响了农民的政治信任度,农村党员队伍、党组织的廉政勤政直接促进政治信任的提高。因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纵向延伸、在农村基层加强督查指导、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权力运行监督制度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近年来,中共中央在农村推行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征地拆迁和补偿政策等诸多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这些政策的落实和执行过程中所发挥的能力和收获的绩效直接影响村民的政治信任。社会进步、文明进步,促使农民群众的政治素养不断进步,农民群众开始关注自己在政治权利上的民主、平等、公正,这种现象明显体现在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议事等群众的政治参与之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是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农村工作中,党务工作透明程度高低以及党内事务参与渠道是否畅通等均影响着农村政治信任关系。

农村政治信任在一定程度上与文化因素有关。首先,以文化视角观察农村政治信任问题,不难发现当前的农村青年人和老年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有些许不同。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中国教育也在成长进步,当下中国农村的青年人相较于老年群体拥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从而导致这一群体 “个性意识和权利意识率先觉醒,并对政府的行为表现形成一套独立自主的判断标准,不像老一代农村居民盲目依赖与崇拜权威”[7]。其次,互联网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逐渐代替电视报纸等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并成为大众的日常信息来源。网络的发达不仅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提高了信息的曝光率。诸多农村基层优秀党支部、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模范村干部等优良品行不断传入大众视野,同时贪污腐败、侵害村民权益等负面消息也被曝光和传播,这些消息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改变和强化农民群众对农村基层的印象,对政治信任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最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整体的价值观念趋于重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互相适应,公众价值观的变迁逐渐成为影响政治信任的一个变量。这种改变,尤其是对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年轻群体的政治信任而言,具有一定腐蚀作用。

农村是中国社会民生的一个重要部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心声。中国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任务来抓、是否能够通过“三治”结合来完善和提高农村治理效果、将农村建设成安居乐业的新家园成为农民衡量党和国家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核心,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情况的把握以及国家施行的和未来将要实行的一系列与农民利益切实相关的公共政策,都是影响农民政治信任变化的因素。以征地拆迁为例,农村基层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否真正考虑被征地拆迁农户的利益诉求、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能否协调处理好官民关系等,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一,也是影响农村政治信任的变量之一。中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通常会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表现为人民对健康优美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掠夺性开发和利用一度导致了触目惊心的土壤、水源、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甚至对农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让农民叫苦不迭。农村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一味推进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让党和国家开始重视绿色发展,重新调整农村发展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严格保护耕地,还农民一个宁静、和谐、美丽的农村,成为构建农村和谐政治信任关系的重要举措。

三、农村政治信任关系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启示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民众的政治信任具有差序性,表现为民众普遍对高层政府的信任度较高,但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却偏低,这种差序性实际上对党在基层的执政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和挑战。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工作中重视人民的利益诉求,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农”的发展与稳定关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凡是贴近和融入农村社会关系、社会习惯、生产生活需要,与农民近距离,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创造,缩小内外社会分化的主张与行动,都容易获得农村与农民的认可。”[8]农村在新时代的改革与发展要求党和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包括农村医疗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等在内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减负。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发展多种经营以促进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同时合理分配“蛋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突破。充分发挥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作用,“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9],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解决农民工就业创业等民生问题。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承诺,也直接关乎广大农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水平。

推进文化建设,巩固和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领导地位及引领作用。意识形态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各种文明文化的多重冲击,加强意识形态领导、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以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坚实的网络阵地。中国共产党要重视对农村舆论动态的掌握,从而进行及时、正确的舆论引导,这对农村社会矛盾的化解、维护农村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应对好负面舆情对社会治理的挑战,及时消除农民的消极、对抗情绪,营造良好的舆论范围,通过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来提高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另外,不可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民教育的引领作用,在农村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使其真正走进农民心中,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广大农民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同时,也要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在农村的开展力度,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整体的文明素养、思想觉悟,对抵制腐朽落后文化、坚定村民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村政治信任度。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我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改善党在农村基层的整体形象。坚持农村反腐败斗争,加强基层党员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严格规范农村党员的行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从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改善农民对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的监督机制,促进农村基层 ‘阳光党务’、‘阳光治理’、‘重典治理’”[10],农村工作一定要让农民群众满意,真正做到由群众监督。党员作为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农村工作的中流砥柱,提高农村党员的党性意识,在文明乡风和谐乡村的宣传过程中、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农村党支部发挥在基层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农民群众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逐渐形成并提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

邓小平曾说过,“农村稳定了,发展了,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生活有比较显著的改善了,中国就稳定了。”[11]江泽民也曾定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12]。农村的和谐稳定关乎国家和谐稳定,而农村政治信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农村社会的和谐,这就表明对农村政治信任关系进行深刻分析具有必要的现实意义。提升农民对党的支持和信任,需要党的不断努力,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此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既要着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要努力改善农村民生。只有党将农民群众放在心上,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才能尽快实现,乡村良好的信任关系、和谐的政治关系才能尽快构建。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信任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信任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