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当代启示
2020-02-25房广顺
房广顺,关 震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
列宁新经济政策作为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曾高度评价列宁新经济政策,从中汲取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毛泽东认为,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攻,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1]。邓小平也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2]。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的新特征,列宁新经济政策仍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苏维埃俄国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和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特别是根据国内战争结束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的自觉的有计划的自我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应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新经济政策的出台到持续推进,列宁始终坚持从俄国国情出发,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并在新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开启了苏维埃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第一,列宁牢牢把握俄国社会发展形势,依据俄国国情提出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抓住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突出问题,克服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引起的农民不满情绪与暴乱活动,认识到“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3],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式,需要从俄国的国情出发。一是国内环境,以前需要适应战争环境,“现在则要适应和平时期的条件”[4];二是人口成分,农民占人口多数,过渡到社会主义就要“采取一系列复杂的过渡办法”[4]24。列宁果断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转向新经济政策。第二,列宁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新经济政策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问题,通过新经济政策巩固工农联盟。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农民本身的要求中去寻找答案。因此,粮食税成为新经济政策核心内容之一。针对实施粮食税产生流转自由而带来的倒退到资本主义的危险,列宁主张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加以化解。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对于当时的俄国是一种高级的经济形式,同时也是掌控贸易自由、发展苏维埃俄国工业的有效方式。因为在苏维埃俄国,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并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国家资本主义自然为苏维埃政权服务,将商品交换引向国家资本主义,苏维埃政权可以更好地掌控商品交换的范围和程度。第三,列宁依据实施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突破传统理论认识,创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方式。随着新经济政策的不断推进,列宁原本设想的商品交换在小农经济的自发势力作用下逐渐变为商品买卖。从这一现实出发,列宁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发展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由国家调控商业和货币。列宁认为,共产主义与商业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从经济上分析二者间的距离“并不比共产主义同小农的、宗法式的农业的距离更远”[3]248,商业完全可以被用来建设社会主义。其次,列宁指出,在国家正确调节下活跃国内商业,是执政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3]248,抓住了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3]248,将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变为社会主义的俄国。列宁进一步提出了使俄国居民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化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认为通过文化变革,实现每个人“文明”到能够懂得参加合作社的一切好处,通过革命热情同能写会算的商人本领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制度就成为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和发展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积极成果,要求我们从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研判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产生的新情况,在作出切合实际的顶层设计基础上,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际出发,保持破解发展新起点复杂问题的坚强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突飞猛进,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既是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发展历程的必然接续,又有许多新特征;既有众多喜人成果,又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新时代标志着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立足点。这一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5],具有丰富的思想、实践和历史内涵,要从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第二,从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实际出发,把准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站位。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反映了时代和实践要求,体现了国家事业发展战略重点的变化,要求从全局的高度思考与谋划党和国家的工作。同时,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必须将其变化“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问题统一起来思考和研究”[5]72-73,将“变”与“不变”两个论断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牢牢把握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第三,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要求出发,提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效果。在国家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历史时刻,党带领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要求从我们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入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不动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成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总体布局与战略布局统筹联动、相互呼应,统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从全局上确立了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部署。第四,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变化,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7]。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加快变革,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拥有众多利好因素,也面临许多发展困境。面对新变化,迎接新挑战,中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引领世界发展,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6]57。因此,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力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处理好中国这一局部与世界这一整体之间的关系,一如既往地为世界和平安宁做贡献,为世界共同发展献方案,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做表率。
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并推行新经济政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创新解决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以列宁新经济政策为榜样,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又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列宁新经济政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不是机械地搬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也没有囿于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与苏维埃俄国的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创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设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列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凸显新经济政策的时代性。俄国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拖进了世界大战,国内各种矛盾日益复杂尖锐,这就给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群众通过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建立工人阶级政权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尽管俄国落后,但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先于西欧发达国家取得政权,再利用工人阶级政权发展经济和文化,从而实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这一理论和实践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结合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和实践验证。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向社会主义过渡并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制度前提与根本要求。第二,列宁秉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凸显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列宁意识到,十月革命胜利后,需要一个过渡时期来消化革命的成果,使人民群众普遍接受这一现实,并彻底变革上层建筑。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对经济制度进行改造,确立公有制经济制度;对社会进行改造,逐步消灭阶级与阶级剥削。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受国内战争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采取以“直接过渡”为主的方式完成过渡时期任务。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政策遭到农民的反对,甚至爆发了针对苏维埃政权的喀朗斯塔得叛乱,苏维埃政权陷入新的危机。列宁意识到,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的设想,必须从俄国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过渡时期理论,凸显新经济政策的创新性。列宁指出,对小农必须从他们的个人利益上关心,不是立即实行社会主义,而是采用小农熟悉的、可以接受的方式,把农民引导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满足了农民对地方流转的迫切需求。列宁主张,要从战时共产主义“退却”到国家资本主义,通过这一方式掌控流转的范围和程度。国家资本主义是以前的社会主义者没有经历过的新事物,“连马克思也没有想到要就这个问题写下片言只语”[8],所以必须由我们自己找出路。随着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原本设想的商品交换变成商品买卖,列宁主张再次“退却”到国家调控商业和货币,通过活跃商业、稳定货币和发挥市场作用,实现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新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将农民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找到了农民占人口多数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新使命、新期待,只有保持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的坚定;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新的实践探索中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第一,融会贯通地学习,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练好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功。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9]。要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既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工作方法。既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10],也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营造真学、勤学、乐学、恒学的良好风气。第二,持之以恒,毫不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立党之根,立国之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在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科学理论。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2],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发展方向。一方面,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做到真懂真信,既要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又要“内化为毫不动摇的政治信仰、执着追求的党性原则”[13]。第三,实事求是地运用,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境界。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指南,才会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既运用马克思主义审视世界发展局势,为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又紧密结合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新胜利,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把握,提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反对教条化的态度和做法,否则“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现实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12]。第四,与时俱进地发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4]。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在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必将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源泉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总是随实践发展而日益旺盛,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做到在“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1]62,并指导实践活动。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又根据时代与实践的需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实践有机结合,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生搬硬套到现实生活当中。这样,才能既把马克思主义“老祖宗”的话说对,又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话”说好。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
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在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在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中实现人民自己解放自己。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中,凸显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新经济政策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与经济危机,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实现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在新经济政策中得到实现,增强了对苏维埃政权的感情和对布尔什维克党的认同。第一,新经济政策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源于列宁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科学认识。一方面,正是认识到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基本国情,意识到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列宁放弃了“直接过渡”的计划和设想,转向实行新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列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奉行“应当让人民群众享有发挥创造精神的充分自由”[15]原则,在实践中将群众首创精神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通过经济核算,在小农国家里建立起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牢固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3]176。第二,列宁新经济政策对社会各阶级的社会地位和诉求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既把握工人阶级和农民的共同利益,又准确把握农民的特殊利益。一方面,列宁从农民和工人两个不同阶级的生产方式和利益需求入手,从农民占人口多数,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国情出发,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主张“我们应当努力满足农民的要求”[4]53;另一方面,列宁认为只有获得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的支持和理解,才能使新经济政策顺利推行并取得应有效果。“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8]23,才会实现对人民的承诺。第三,新经济政策是执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和群众关系的基础上实施的正确政策。列宁主张,党的工作重心应下移,深入群众,以便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这样,“我们才能管理”[8]109。列宁主张,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广大非党工人和农民有机会对苏维埃机关及其工作提出批评”[4]243。在新经济政策实践中,坚持“工农政权办事首先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3]212,改变通过革命热情和下命令的方式实现共产主义。因此,苏维埃政权“向作为商人的农民做了让步”[8]362,进行了战略“退却”,并在苏维埃机关和企业中实行奖金制度。列宁认为,进行“实物奖励”,能够“吸引人们参加劳动”,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因而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项有极重要意义的制度”[4]277。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第一,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与实践主体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由人民创造,历史前进的方向是人民意志合力的结果,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人民利益集中的体现,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7]42。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始终坚持的根本观点和立场,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第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都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到底,并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根本工作方法,这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7]46。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在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中践行党的宗旨与初心。第三,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40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范围更广、内容更多,这就要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以充分全面的发展回馈群众的诉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7]45,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坚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实现人民的利益。“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11]374。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在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方面去体现。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导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坚守底线又持之以恒。第五,坚持让人民来裁决和评判我们的工作。人民群众总是以自身利益实现和维护的程度,来判断工作的成效,确定对党和政府的态度。中国共产党坚持“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7]43的理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依然严峻,党进行的“赶考”远没有结束,必须始终将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定位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满意的答卷。
四、新经济政策开辟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先河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突出贡献就是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挥市场作用,实现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大工业的有机连接。中国实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而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受到列宁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思想的重要启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发挥市场作用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重大贡献,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关键因素与突出贡献。第一,列宁对发挥市场作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认识与实践过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是新经济政策调节农民关系的核心内容,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列宁进而把这一积极成果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1921年10 月后,列宁强调经济建设必须将“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3]191。他指出,包括国营企业在内的一切经济部门的准则是按商业原则运营,要求企业“经营有方”“获取赢利”和实行“商业核算”[3]240-243。1921年12 月,列宁进一步指出,国营经济改行经济核算,这种方式将成为企业主要的运行方式,“在容许和发展贸易自由的情况下,这实际上等于让国营企业在相当程度上改行商业的即资本主义的原则”[3]367。根据列宁上述思想,在1921年12 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一次全俄代表会议决议中提出了承认市场存在,把握市场规律,调控市场运作的领导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强调“经济核算制应该是经营所有国营工业的基础”[16]。当时在企业财务、物资处理、生产分配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主导方向就是在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时遵从市场原则,把企业引导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第二,随着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列宁对经济管理的看法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从排斥、否认市场的高度集中主导,向以市场为基础、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计划“是尺度、准则、灯塔、路标等”[4]377。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在经济发展中运用市场机制作为实施计划的手段、方式,以便更好地实现计划,而不是要改变或取消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二是建立以计划为主导、市场为基础的“上面集中”与“下面自由”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上面集中”,主要是指国家集中全力掌控、实行计划管理那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骨干企业,这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是主导方面;“下面自由”,主要指以农业为主的农民生产经营及其流转采用市场的办法。1921年10 月后,随着市场关系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下面自由”(市场)也就发展为调节整个经济活动的基础。三是不能制定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害的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官僚主义计划。列宁指出:“完整的、完善的、真正的计划,目前对我们来说=‘官僚主义的空想’”[17],不能去追求这种空想,而是要脚踏实地。四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补充和修改计划。列宁指出,不能将计划变为僵死的教条去恪守,要认真研究市场,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经济的发展。第三,发挥市场作用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内容。一方面,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是新经济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并使新经济政策在商品市场关系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对市场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初,列宁将商品交换看作是向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过渡的中间环节。随着粮食税和地方自由贸易的实施,促进了商品关系和市场的发展,在工农之间、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商品货币关系也发展起来,从而将市场原则推行到国营经济中。可以说,商品关系的发展,引导新经济政策逐步深化,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利用商品和市场的理念不断深入。此外,从新经济政策各项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来看,商品货币关系是将各种经济成分有机串联起来,从而形成适应小农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纽带。商品货币关系是小农经济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大工业结合的桥梁,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不可或缺的经济机制,是活跃国有经济的内在动力。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巩固了工农联盟,并通过合作社改造小农经济,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
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源头活水,其发挥市场作用的思想对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深远。邓小平在继承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坚定并强化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第一,坚定不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的包括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更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强国之路来之不易,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根本目的,来进一步认识和对待市场经济。通过对计划与市场相互作用的关系原理的阐述,消除了关于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二元对立,市场经济“不能说是资本主义”[18]。在本质上,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不是判断社会制度的标准,“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2]203。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空定位出发,邓小平主张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将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2]148-14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来审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创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进而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共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19]。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点内容,就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切实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经济体制运行的过程中,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这一理论创新,坚持和贯彻了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只有消除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壁垒,才会使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了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满足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将“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推动改革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第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统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换经济发展动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需要加快建设企业、消费者、商品和要素准入通畅、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同时,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统筹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