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维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三重逻辑生成
2020-02-25李进荣
李进荣, 朱 瑛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如何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和探寻亲和力的生成,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所面对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完善及其强化的始源点,除了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和外在构成要素及其价值来探寻亲和力的力量源泉之外,追问亲和力从何来?还需要从日常生活这一重要场域,以新视角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逻辑生成。
一、日常生活维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基本阐释
亲和力最初从源于化学等学科术语的角度,定义为“两种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逐渐引起人文社会科学关注,随之定义因研究范畴变化赋予新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我们熟知和有代表性的定义为“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亲近、吸引、融合的倾向或特征,以及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和谐感、亲近感、趋同感。”[2]从教育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合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教育活动,外显出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等特征。与此同时,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动的内在能动性参与、评价,由此在知、情、信、意、行方面,合乎主体成长成才规律,对合乎教育目的活动能动地反馈而生成一种获得感、亲近感和趋同感等,使得主体之间“两厢情愿”,彼此之间因“亲”而“和”,因“亲”而产成一种“合力”。“亲”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价值关键所在。“亲”即教育满足价值主体需要构成主客体相一致的关系,实现人的思想品德社会化的需要与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引领,并且对主体现实生活的问题予以积极回应和引导,使得在理想和现实维度实现应然和必然的有机内在统一。“亲”关乎到人的全面发展,在思想品德的实现程度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进而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而生成的“亲”,并非无限度地依靠主体主观需要,客体的所处客观历史事实和自身发展水平构成这一关系的客观基础。因此,教育主体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是相对自由的受益者,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和延续都是在一定历史进程中,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回应、适应、引领时代,从而增强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时代境遇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衰减。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想生态变迁、信息技术媒体革命和教育主体意识增强的多重作用,由此,教育活动主要构成要素发生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出现衰减。传统教育活动徘徊于生活世界外围,未能很好地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关键实践活动过程放置在具体、鲜活的生活情境中加以思想引领、行动导向,而是侧重“干巴巴”理论灌输的传统教学思维。意识形态教育侧重遮蔽琐碎微观的日常生活,进行单纯的逻辑演绎,缺乏人文关怀和具体细微而必要地实践要求的回应,往往出现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偏离“现实的人”,往往产生意识形态的教育脱离日常生活、未能俯身审视日常生活、不善于回应日常生活诉求以及批判日常生活异化问题,日常生活被遗忘在理性化理论建构的科研课题之外。最终导致传统思想政治目标理想化、内容知识化、方法形式化等,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亲”而“不合”或“合”而“力弱”的现实困境。
二、发轫于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现实根基
首先,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根基。人的各种社会交往和实践活动是蕴藏于日常生活的涵养池中,使得人的思维观念在其中产生及其变迁。“日常生活与每一个体的生存息息相关,它无声地滋养和孕育个体生存和人类社会,即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背景世界,也是每个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世界。”[3]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并不意味着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产生、延续和发展高悬在日常生活世界之外,自立于现实生活,仅以一种凝练且体系化的理论来建构自身。“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4]意识形态是与现存琐碎的日常生活中“现实的人”的个体生命存在、思想观念、社会关系和生产生活等有着实在的关联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在“现实生活的过程” 中立足于日常生活这一现实根基,“意识形态”才能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发轫于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在人,终点也在人。”[5]亲和力生成的教育对象是处于一定日常生活中“现实的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6]规定亲和力生成所面对教育对象的特征:一是“现实的人”是教育对象,而非抽象的人。二是“现实的人”是以日常生活为存在场域,而非外在于自身的其他场域。三是“现实的人”是在社会实践中阐释有此形成的思想观念,进而培育人,而非脱离生活底色说教,进而试图塑造人。“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逻辑起点,亲和力发轫于日常生活,主体的存在及其发展建立在个体生存和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之上,深深嵌入到这一始基。这样使得在日常生活维度,思想政治教育蕴藏的科学真理、崇高信仰和人文价值得以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有坚实的发轫处。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唯有扎根于日常生活的沃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才能不脱离坚实始基。“日常生活为人们提供了安全感、舒适感和‘在家’的感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支点和精神家园。”[7]它使得富含亲和力的各要素承载于我们生命意义体验的精神家园,置身于富含教育价值的生活样态,孕育环境亲和力,日用不觉地学有所获。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脱离或者偏离日常生活现实根基,亲和力生成便是悬浮于日常生活,自外于“现实的人”,仅仅以抽象、单一的逻辑演绎来教育,抽去日常生活维度的始基,失去生活底色,使得本应生活化微观化具象化阐释、教育的内容变成 “生活空场”,自然生成的“亲和力”是“乏力”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更无从谈起。
三、生成于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实践场域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人们在日常社会实践基础上生成的精神层面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非实体的精神层面力量,因“亲”近教育对象精神需要,因“亲”切关怀生命意义;“合”乎教育规律,“合”乎时代呼唤,由此,形成的一种由内在认同到外在实践外显出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是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精神层面力量。从个体日常生活维度而言,教育实践活动是在人思想深处着“力”,日常生活是个体日常生产、消费、交往等实践活动的聚集地。人是在日常生活中听其道、感其情、思其理、行其获和定其志,明辨社会生活百态的丑恶真假、高尚与媚俗,体验人生奋斗中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守住真善美,并且将感悟到的具体、繁杂、感性的经验生成自己的思想力量,创造美好生活,从而生成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及其影响力。
其次,从社会整体日常生活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日常生活是处于流变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于日常生活实践场域,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要求,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亲和力的发轫、生成和强化不能脱离以实践为特征的日常生活涵养池。正如列宁指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8]。因此,必须在特定历史进程中的具体“生活之树”视野,坚持实践基础上,探寻亲和力要素的内在思想源泉和外在表达向度,帮助人们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明辨是非,回应大众心声关切,着眼身边平凡故事,倾听人心、触动人心、聚齐人心,从而增强思想上的亲和力。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入学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要求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生活实践维度,探寻教育的载体和路径。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强弱、大小需要经过教育主体实践检验和客观评价,契合社会主流价值。这样才能破除和识别不良社会思潮的内在危害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为指导,由亲和力要素在整体实践互动中,形成教育合力、优化教学组合、不断契合需求由此生成整体具有亲和力的教育效果。最终,使得人民群众积极广泛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指引美好生活奋斗中,形成由应然到必然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最后,我们应当注意日常生活场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的一些认识误区:一是表面化忽视触发深度思考。注重亲和力构成要素中“物”的要素变革,来适应新媒体时代追求感官刺激、短小趣味的特点,侧重技术理性和变换教育形式。教育过程缺乏对蕴含平凡人奋斗与挣扎、社会发展成就和现实社会问题的阐释与价值引领,形成流于琐事而失去思想深度、热衷变换形式而冷却内容阐释。表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而产生“亲”,但事实上,亲和力构成要素“人”,在社会实践体悟的分享、生活百态的交流碰撞以及社会主流价值的培育 “让位于”短暂、热闹的教育形式变换,未能在思想深处着力,忽视触发主体深度思考。二是娱乐化迷失理论教育本真。“在娱乐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有时却被迫退隐,以一种娱乐活动的形式出现,从而面临着被庸俗化的时代挑战。”[9]借助个体日常生活空间中自发、非理性的日常交往特性,来娱乐历史人物、戏说伟人轶事、消费大众心理,这些非正常现象需要我们冷峻省查,防止亲和力生成走向娱乐化的一面,滑向盲目迎合的闹剧,未能保持既分化于日常生活又回应其中,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独立性。这些实质上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构成要素、要素特质和生成过程片面的理解和实践误区。
四、引领于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价值旨趣
首先,社会转型发展期,人们现实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领重构新的日常生活,以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价值旨趣。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介入日常生活,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不同。“随着今天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些原先适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的日常生活之间出现了差距。”[10]缺失彰显其自身价值,进而日常生活剧烈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张力不足而导致亲和力不强。另一方面,社会深刻变化使得基于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背景发生变迁,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蔓延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价值理念、道德修养、崇高理想有一定消解。使得日常生活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和引领,构成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消解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而言,对主体现实生活的问题予以积极回应和引导的特定内涵和内在使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俯身审视日常生活、回应日常生活问题、批判日常生活的异化、积极引领建设性重构日常生活。
其次,积极引领日常生活生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要不断在强化中,进一步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内在价值旨趣。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止步于日常生活之中,而是适应性超越日常生活,引领中不断强化亲和力。一是要始终保持对个体的日常生活的引领,指向对美好生活奋斗,一以贯之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要从日常生活之外宏观视野,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源源活水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事业,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与宏伟目标中来认清时代“大我”,又能置身于其中琐碎却集富人文气息日常生活之内,体察集体、家庭、内心“小我”。二是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将源于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价值追求和契合个体需要的合理诉求,结合到人们美好生活图景中,使公平与正义、平等与自由等共同核心价值转化为具象的、微观的生活理念,适应性超越不良社会思潮和错误价值诉求对日常生活的消极影响,引领日常生活建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以及强化需要置身于特定琐碎、平常却不平庸的日常生活背景,找寻个体生命意义和社会发展共同目标,不断强化自身亲和力。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容、目标等要素以日常生活为背景,关注人的在场性。使得社会实践以及实现运动都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奋斗与追求,使得“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11]由此,在奋斗目标与实现生活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品质和综合素养,生成和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美好生活视域下以引领人们日常生活来生成和强化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彰显内在价值旨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发生历史性变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持续保持“回归日常生活”姿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善于运用生活样态,思考人自身与其所处历史进程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相关联的价值,进而找寻到时代“大我”和生活“小我”与之对应的社会理想和一代又一代人个体奋斗的生活图景之间衔接处。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指向美好生活奋斗中,培育时代新人。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日常生活积极适度塑造过程,亲和力生成与强化是一项“驰而不息”的历史过程,决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日常生活有限介入,而不是无限侵入。亲和力的生成是与流变的日常生活同向而行、同行并构的过程,在不断“回归生活”的实践中赋予每个个体精神力量,指引奔向美好生活的奋斗,激活新的时代使命,开拓更好的日常生活境遇。总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历史进程中,要以不断处于实践流变的日常生活为现实根基,在社会实践中回应时代呼唤,彰显人文关怀,来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由此不断发轫、生成和强化自身的亲和力,始终保持对日常生活的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