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城镇居民保险意识现状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保险公司居民

罗 吉

(贵州商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4)

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解风险的有效手段,是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柱,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近年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由于发展起步较晚,保险在一些地区和群体上的发展受到限制,总体上在居民保险普及度上还需加强,本文从城镇居民保险意识现状上尝试展开探讨和分析。

一、我国城镇居民居民保险意识现状

(一)家庭保险配置占比不足。根据《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我国城市家庭资产规模总体保持快速增长,但资产配置不均衡,近七成的家庭财富管理整体处于“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状况,家庭住房资产占比接近80%,只有11%的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配置中,银行存款占首位,超过40%,其次才是保险,占到17%左右。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家庭资产配置不均衡,投资品缺乏多样性,金融配置资产占比低。

在这种资产配置结构下可以看出,我国家庭商业保险参保率偏低,普遍缺乏保险意识,认为商业保险投入产出较低,不重视保险的保障功能,忽略了家庭对保险配置的有效需求。

(二)不同地区的保险认知差距大。在银保监会2019年全国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统计中,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年保费收入占了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广东省和江苏省各占将近10%,而西部几省的保费收入均不超过全国的2%。根据相关调查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居民对保险、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的认知度较低,普遍只停留在社会保险层面,缺乏对商业保险的认知。即使是一些已经购买保险的城镇居民,只有极少数真正了解产品的具体内容和条款,对于新产品和保险公司发展情况也缺少关注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便是一线城市,人均保单量也少了几倍。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总体保险意识薄弱,也造成了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困境。

二、保险意识薄弱的不利影响

(一)不利于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安定。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可以起到对正常经济生活的保障作用。前几年自媒体的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揭露了中产家庭对于老人突发疾病的治疗难题和经济困境,生活中更是屡屡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不幸事件,没有保险使受灾人和家庭难以恢复原有的物质生活条件,缺少危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因为缺乏保险意识,忽略保险需求,没有购置保险保障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当个人或家庭成员遭遇生老病死残或意外事件的威胁时,缺少经济保障,不利于生活的稳定。

(二)不利于社会稳定。保险可以在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来临时,对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发挥经济补偿的作用。我国居民偏好投资回报型保险,意外险和农业保险等购买相对较少,在我国由于各种灾害而遭到损失的人口就超过了2亿,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2 000多亿元,然而保险赔款占到灾害损失的比例还不足1%。可以看出,因为居民保险意识薄弱不利于发挥保险“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三)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保险可以在企业遭受保险事故导致的损失时及时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企业抵御不了风险而中断生产被迫倒闭。因为保险意识淡薄,企业没有分散风险,在长时间没有得到经济补偿,扩大了生产中断造成的损失,不利于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

三、影响保险意识薄弱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和市场分布不均衡。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镇居民保险意识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普遍思想开放,保险意识较强。而经济较落后地区居民缺乏市场经济观念,保险意识较薄弱。从保险市场分布上,各地区资源和投入的失衡,保险市场两极分化状态严重。我国保险公司总部都设立在一线城市,其他设立分支机构的区域也都普遍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主要业务和人才都集中在总部,而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保险经营业务单一,缺少专业人才致力于当地行业发展。因此,中西部地区保险相关政策执行和发展滞后,城镇居民难以认知自身保险需求,真正接受、认同保险。

(二)了解渠道单一。我国居民对保险的认知信息主要是通过销售人员的介绍以及保险广告,缺少了解途径,在已购买保险的人群中,多数是因为亲朋好友是保险销售人员而购买的,只有不到三成的是通过自行了解并购买的方式进行投保的。这说明我国居民对保险的了解普遍是通过周边人群,自身投保意识和投保行为相对较低。虽然现在一些保险公司通过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介绍保险产品,但其主要目的还是推销,主流媒体缺少对大众保险知识及重要性的普及度。

(三)保险代理人缺乏专业性。保险代理人员门槛低,部分为了提高业绩,在推销中刻意美化和夸大产品,部分居民配置了不合理、不符合自身的保险产品,再加上保险代理人流动性大,从而引起后续纠纷变多,造成了大众对代理人员有抵触心理,从而不信任保险公司,对保险产品怀有偏见。

(四)文化侥幸心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对于不幸事件多是不愿谈及,买保险就会面临这些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所以人们保险意识薄弱还有逃避心理的原因。此外,保险承保的都是偶发事件,很多居民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小概率的风险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更不会购买未来不确定的保障,从而忽视保险需求。

四、提升保险意识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普及宣传。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起步较晚,提升居民保险意识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各方支持并加大力度普及和渗透。一方面可以从教育入手,培养中小学和高校学生的保险理念,采用融入课堂、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从学生时期树立其保险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社区、街道办、居委会等单位联合开展保险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居民加强其保险保障观念,还可以针对政府的一些保险政策进行解读,了解相关保险利益惠及更多居民;最后从保险公司自身,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手机软件等一些媒体渠道宣传保险知识,积极树立保险业的正面形象,使大众对保险行业消除以往偏见,对自身保险需求有正确清晰的认识。

(二)提升保险从业人员专业度。居民获取保险信息大部分来自保险代理人,一些保险代理人只是经过短时间的销售培训就上岗,缺乏保险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加之常年的保险纠纷新闻造成大众对保险代理人的误解,使得部分居民对保险会有排斥情绪。保险公司必须优化保险服务并加强保险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服务观念,让更多居民真正的买保险、懂保险、用保险。

(三)加强监管

加强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给居民营造一个较为安全投保环境,获得安心的保障。相关监管机构建立更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公开保险公司信息,采取相互监督等模式,通过不断改革更新信用评级等机制促进保险市场更快、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保险公司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扩散风险模型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最优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石器时代的居民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高台居民